人才篇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面临更大知识更新压力
  
  陈总在公司内部一直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有时候,他在上完EMBA的一堂生动的案例教学课后,会在公司组织所有员工学习;有时候,他在读完一本深有感触的书后,会让全公司的员工轮流学习这本书,并组织讨论;有时候,他听说别的公司有什么好的培训经验时,也会在自己公司推广学习……这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在,问题却出现了。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了,知识结构更复杂了,以前的那种跟着老板走的思路已经不再能让员工适应这个时代的节奏了,老板也不知道该学什么好,老板的需要并不一定是员工的需要……
  信息化对员工的知识能力和更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员工的知识结构是否落后了?是否需要通过培训进行更新,员工到了新的岗位上,他已有的知识结构如何快速升级从而胜任新的岗位,信息时代,知识积累的速度在加快,公司面临着人才知识更新的压力,而人才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强。对于一个销售型公司而言,产品更新换代所需要掌握的产品信息让人眼花缭乱,销售员如何把握?如何掌握新的销售技巧?公司客服部门如何建立针对新产品的客服模式?公司研发部门如何针对新产品进行增值服务的研发……
  应对信息化对于企业员工的知识积累挑战,将公司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很重要,但这并不是由老板来决定员工学什么,而是员工决定自己学什么。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成立培训基金,以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公司会为员工每年准备一笔专用培训基金,这笔钱由公司和员工共同来出,培训基金可以累积,最后再乘以一个职位及工作年限系数,这就可以算出每个员工的培训基金数目。当员工觉得有必要去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笔钱去进修。
  
  33、优秀人才的全民“共享”
  
  刘晓明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公司虽然规模不大,约20人左右,但在当地管理咨询业界却也算小有名气。这几天,刘晓明非常郁闷;他无意中发现,自己手下的一名得力爱将居然在偷偷地为竞争对手打工。可是,刘晓明对于此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炒掉他吧?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太可惜了,即使是现在这样,这个员工每个月仍然是全公司业绩最好的,以后到哪里去找人来取代他;留下他吧?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可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想要完全监控他的一举一动,又不太现实。
  任何老板都不能容忍公司员工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悄悄地干着自己的私活。而员工承接竞争对手的私活,更是被视为公司大忌!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员工拥有了更多的途径悄悄做自己的私活,让管理者无从监督。独享员工的工作时间,似乎成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墨西哥泛美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对一些网络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墨全国每个职工每年应用网络干私活浪费的时间达220小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对公司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员工工作效率的降低,失去的更是商机。确实,对于那些特殊的工作岗位,例如咨询顾问、实施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如果他们说去客户那里加班,公司怎么知道他们是在真加班还是背地里干私活儿?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优秀人才已经全民“共享”。公司如何避免员工偷偷为竞争对手做私活?管理者希望能充分估计员工的工作任务,尽量让员工没有干私活的时间,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4、跳槽成为常态
  
  信息时代,也许仅仅是在公司网站上留下了核心员工的名字,核心员工就已经被列入猎头公司的人才库;也许公司某个具有潜力的员工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就成为竞争对手争夺的香饽饽;也许其他公司在网络上公开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过了公司,一些员工就已对其心动神移……信息化时代,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难题。
  最近,某软件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非常头疼。因为,春节之后离职的员工已经上两位数了。特别是公司保护名单里的核心员工,最近也出现了流动的迹象。本来,公司人力资源计划中,就已经将一些知识型员工、核心管理层列入了保护名单,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但是,这些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员工一般具有较高的流动意愿,他们一般不希望终生在一个组织中工作,他们由追求终生就业转向追求终生就业能力。而且,信息的发达,使得他们面临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利用信息技术,理论上他们可以让全球的行内企业关注自己。而这批员工的频繁流动和集体跳槽经常给公司带来危机。
  尽管公司可以通过股权激励、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等来留住员工。但是,信息化时代,如何留住核心员工还是一项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
  
  35、拥有信息不等于拥有知识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以前,去书店里买一本书,拿回家会仔细认真地读上好几遍,唯恐漏掉其中的任何线索:如今,面对几乎“应有尽有”的互联网,我们反。而有时候不知所措,当然,有心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网上搜集信息并存储下来,以备学习之用。当有一天你的计算机硬盘存储满了的时候,你才发现,你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个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头脑里一片空白。因为你把时间都拿去搜集资料了,而没有学习和消化它。这正如“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
  信息时代,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信息和知识。当我们在为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兴奋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消化这些信息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信息永远只能是信息,不能转化为我们的知识,更不能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任何的帮助。所以,信息和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应该区分开来。
  不要以为你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就已学富五车。这个时候更应该加快知识的积累与学习。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世渝,上海瑞思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本刊特约研究员    这个话题有三方面的含义。其一,什么样内在气质的企业称得上脊梁企业;其二,中国诞生脊梁企业的地域和领域有哪些;其三,探寻脊梁企业对中国经济的意义何在。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通过对脊梁企业的探寻,来唤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对脊梁企业的关注、支持和宽容,营造出更适于脊梁企业崛起的综合环境。    区域分布图    中国最有机会
期刊
海王:有罪推断与无罪举证  海王以股抵债的反常逻辑  海王的理由    海王以股抵债事件回顾    2000年7月,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000078.SZ,以下简称“海王生物”)投资3亿元控股北京巨能新技术产业公司(巨能)41%的股份。  2003年11月26日,海王生物与巨能实业签订合同,约定仍以3亿元的价格将海王生物所持有的巨能新技术41%股权转让给巨能实业。按照协定,巨能实业在协议签订
期刊
作者简介:周仲庚,华点通集团董事会主席    企业业经理人在计算成本时,往往只看到行动带来的成本,而看不到不行动所带来的成本。  只有领导人,日夜为不行动的成本而忧心。  员工往往以为,当自己不行动时,所产生的成本只不过是薪酬的成本。  只有真正称得上领导人的人,才能深刻认识到,当员工踯躅不前时,企业付出的代价是成长,甚至是生命。  当一个企业的员工开始避错,开始产生“少输当赢”的心态时,也就是这
期刊
消费者惰性阻碍创新  就华时报社社长 吴海民    大量行为心理学实验表明,消费者的心智作为一个统一的机能性结构,明显存在一种惰性倾向,这是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所共有的一种普遍倾向。消费者惰性是不可逆的,惰性一旦产生,就表现出对变化的抗拒。市场上,消费者在与企业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消费者心理惰性。一般情况是,短期客户的消费惰性小,长期客户的消费惰性大。  消费者惰性是一柄双刃剑,一
期刊
作者简介:龙平敬,北京东方美逊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    世界经济竞争不仅仅看国家经济总量的多少,关键看有无国际水平的大企业,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与体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演绎成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承载着国家意愿与民族声誉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搏杀。  打造更多的    强势竞争力企业    韩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举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很大程度归功于推行企业集团化战略。韩
期刊
于长江:HERO品牌管理&形象传播机构创始人、总裁兼首席品牌顾问  推行“世界一流产品”计划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内品牌推广战略,这个战略就是推行的“世界一流产品”计划。如果该产品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到前5位,那么就应该被列入“世界一流产品”的名录,享受政府的支持政策。一流产品的制度是从几个方面给生产一流产品的企业提供帮助。第一个支持的内容就是出口营销方面的帮助,具体来讲就是帮助生产世界一流产
期刊
很多行业存在明显的销售淡旺季,淡季和旺季的销售差别很大,这给企业在两种状态下的用工、资金和业务管理造成很大的波动和困难。那么,存在销售淡旺季的企业,在其管理和经营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提高经营质量呢?      一、淡季人员管理    淡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人员质量。  1.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一般有裁员、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合理有效的
期刊
  
期刊
6、不确定性环境成为常态    信息时代,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似乎越来越频繁,以至于成为企业生存所面临的一种常态。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的通信企业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参加竞争来争取顾客:价格低廉的网络电话,以迅雷之势冲击传统通信企业。并且随着技术的成熟,这种冲击的力度还将越来越大;MSN、QQ等各类即时通讯工具的大面积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通过此类工具来交流,通信企业对沟通渠道的事实垄断已然
期刊
18、越级成为一种习惯    杨明是广州一家外贸公司的主管,前不久他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带领一位新八行的下属做了半年多业务。由于对杨明安排的具体事务不满,这位下属频频向杨明的上级发送电子部件,越级汇报。这位下属声称“认可公司而不认可主管”,尽管杨明将其清理出部门,但双方仍在公司共事,这让杨明处境非常尴尬。  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都可能出现越级汇报现象,但外企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定义得相对比较清楚,一般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