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情境有效呈现策略的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物理学习的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怎样将这些情境呈现出来,才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更加有效地激起他们的质疑,才能更有成效地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物理情境的呈现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设计。
  1通过认知冲突进行情境呈现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新的认知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发生矛盾的情况。费斯庭格的认知失调论认为,当新知识与原有的经验发生认知冲突时,这一不和谐的认知状态会激起人们主动对其进行协调的动机,从而构建新的认知平衡。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情境的呈现方式,营造这种矛盾。当学生的认知冲突被成功激起时,心理上会出现严重的失衡,而相应的调节功能就促使他们产生了探究物理认知的欲望。在这一情形下,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下去,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必修1《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就比较适合以认知冲突的形式来进行情境的呈现。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演示来为学生提供两个自相矛盾的观点:①将一辆小车底面朝上放在水平桌面上,教师用手推动小车,使其向前运动,当撤掉这个力的时候,小车立刻停下,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②将小车翻转过来,正常放置,用手向前推动小车,当外力撤走后,小车会继续向前推进,教师问:“此时的运动还有力来维持吗?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呢”。前后两个实验场景,呈现了一个激化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有效唤醒学生重构认知的兴趣和动力。
  2结合原始问题进行情境呈现
  现代物理教学理论强调将原始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围绕原始问题的处理来构建物理认知。那么什么是原始问题呢?原始问题就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中那些未被加工过的原生态的物理问题,它们是源于对物理现象的最直接的描述和探索。教师将情境依托于原始问题来进行呈现,有这样一些有利之处:①相关情境来自学生生活经验,便于他们的感知和接受;②原始问题的处理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建模能力,有利于他们运用所学来解决生活化的问题;③有助于学生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的物理思维训练和抽象能力训练;④原始问题会掺杂很多真实化的干扰因素在其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生活背景,围绕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原始问题来进行情境呈现。
  例如,选修3-3《热力学第一定律》学习之后,可以结合这样一个原始问题进行情境呈现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师问:你有没有做过飞机?你可知道正在地面上空一万米飞行的飞机机舱里的温度是多少?都知道花钱不是买罪受的,飞机上的体感温度肯定是很舒适的。老师现在的问题是,你可曾思考过飞机上机舱里的空调器是起降温作用的,还是起升温作用的?为什么?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原始问题,它的解决,不仅要用到物理知识,还需要用到地理上面的有关认知。地理知识告诉我们,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平流层才有一万米的高度,那里的空气温度在零下四十度左右,但是空气密度只有地表的一半。因此为了让机舱里有足够的空气供乘客呼吸,就必须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进机舱。在压缩的过程,机械对气体做功,因为过程很快,可以忽略热传递的影响,因此气体内能升高,对应其温度也会升高。当气体的密度达到和地面一致时,结合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求出进入机舱的气体温度会上升到50℃。因此即使飞机是在温度极低的高空飞行,空调依然要对机舱进行降温操作,改善乘客舒适程度。
  3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情境呈现
  人们对大量的感性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某些认知上升到理性层面时,经常会用到对比的方法。在物理研究中,通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异同点的对比,才能凸显其中本质内涵,因此教师如果能结合物理现象的差别或有关数据的对比将情境呈现出来,就能够有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刺激,使他们在构建物理认知时能有效减轻次要因素的干扰,把握住其中的主要矛盾,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发掘物理问题的内涵,有助于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探索其本质。
  例如,选修3-4《单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单摆周期计算式了解不太透彻,在有关模型的应用中不够熟练。教师可以将相似的模型一起呈现出来(如图1所示),让学生在充满视觉冲突的情境中主动地通过对比来熟悉公式的应用,来理解等效摆长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含义。
  4结合课外活动进行情境呈现
  物理的知识源于人们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对物理现象的进行抽象和概括而来。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来进行直接感知,再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提炼,进而形成有关认识,最后再将认知运用于实践。这样遵循着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才切合学生认知的构建规律。为了能拉近实践和理论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就不能一直束缚在教室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外参观和课内探究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直接与真实的物理场景零距离接触,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再回到课堂时,通过学生回忆和讨论,对感性素材进行理性整合,形成体系化的物理认知。
  例如,选修3-2《电能的输送》一节的教学,如果条件允许,教师最好是带着学生去附近的发电厂进行参观,从发电车间到升压变压器等等有关电力输送的关键性场所都可以看一看,结合管理人员的解说,学生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电力输送流程;如果附近没有发电厂,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供电部门去看看,也能接触到电力输送和调度的相关设备,获取最基本的认识。回到课堂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有关场景的回忆和讨论,让他们自己画出远距离电力输送的模型图,并结合模型图自我探究各部件的工作原理。走到实地进行参观属于原始的情境体验,步入课堂的回忆属于情境的抽象化呈现,两种方式相结合,不仅能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能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物理学科特征,按上述策略将情境进行呈现,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更能让他们品味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而这一切不正是物理教师的追求吗?
其他文献
农村初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物理的兴趣、爱好,对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物理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物理
本文针对近年来学校高三英语临界生部分补而不能优的现象,并根据教学中对临界生辅导的实际操作经验,对临界生的界定、分类、难以突破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针对各种不
团学组织在育人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能。但是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很多学校对团学组织的重视程度较低,团学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生命力;学校育人工作也往往忽视团学组织的基础性和源头性作用,学生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彰显,全方位育人理念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针对上述问题,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通过团学工作改革,有效发掘了团学组织的独特育人价值,也支撑了学校育人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学校利用团学组织创新育人机制的
本文分析了高三英语语法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有效的语法复习新途径。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review of C
摘要特岗教师政策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我国特岗教师群体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水平较低。“资本匮乏”及“乡土情怀缺失”是特岗教师群体流动意愿产生的重要原因。稳定特岗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满足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促其内生式发展;重视特岗教师婚恋问题,助力其归属感的提升;重构乡村教育吸引力,选拔或培养具有现代乡土情怀的特岗教师。  关键词特岗教师;特岗计划;流动意愿;资本匮乏;乡土
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课改过程中,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目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因此初中物理不仅要关注本学科知识和探索技能的培养,也要能关注学生学习愿望、创新意识、开放思维以及科学精神的养成.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科知识的隐含价值,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因素,锻炼其坚韧的意志品格,完善健康的人格.此外,教师
物理知识的建立与拓展需要通过无数次实验的总结和归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去伪存真,最终对人们的猜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人们的慧眼,让我们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从而增强人们探究的欲望.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物理知识的教学与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通过洗澡时水的溢出发现了浮力;法
“记诵者,学问之舟也”.伟大的文学巨匠都是从记诵起步,记诵是获得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在记诵过程中,记诵者会进行大量的语言积累,这影响着习作中驾驭语言的能力,为遣词造句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情绪的开始阶段,帮助学生顺利地突破压强这一难点,对学生学好物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一部分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压强以及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物理基础,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1解决压强教学的概念混淆问题  很多教师在讲解压强的时候,总是以放在水平面的物体受到竖直力为讲解的范例,导致很多学生误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并
完形填空是在语篇中测试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综合性试题,是高考中要求高,难度大,区分度高的题型,也是得分的一个关键点。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