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题教学是聋哑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首先是难以理解题意,其次是不会分析数量关系。为帮助聋哑学生提高应用题的解答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性地阐述了主要运用的几个教学方法:教聋哑学生学会读题,在操作中理解题意;注重数量分析,培养聋哑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要体现“生活化”?;利用多媒体,辅助应用题教学。
【关键词】聋校;数学;应用题;教学
前 言
解答应用题,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和进行计算,最后是答题和检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遇到的障碍首先是难以理解题意,继而是不会分析数量关系。为让学生提高应用题的解答能力,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应用题教学。
一、利用多种感官,理解题意
正确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能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一)读题,让聋哑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常常粗略地看了一下题目,就片面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倍”就乘,见“平均”就除,结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也用加法计算。这说明学生没有读懂题,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在解题前,认真读题,读通、读懂题目,是解答应用题的首要任务。应用题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聋哑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通过读题,了解应用题中的情境,懂得题中的内在关系,知道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而且可以感知各种类型的应用题结构。聋哑学生识字量少,在读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扫除语言理解上的障碍,题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反映的事理和运用的数学语言要读懂;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说题中数量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在操作中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聋哑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缓慢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抓住这一优势,把利用操作、直观演示作为学生认识概念和理解法则的重要手段。聋哑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差,但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好得多,所以,在應用题教学中,我们要遵循“直观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聋哑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优势,尽可能让他们进行观察、操作,激发思维动力,引导他们理解题意。
二、注重数量分析,培养聋哑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关系,但聋哑学生思维能力差,这给他们在分析数量关系时造成不小的困难。笔者在应用题教学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指导聋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目的。
(一)注重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沟通
文字题和应用题有密切的关系,一道应用题舍去具体情节,把数量关系抽出来,并用数学术语来表达,就成了一道文字题。应用题与文字题可以互相转换,既可以把应用题改编成文字题,又可以把文字题改编成应用题。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就能够使聋哑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不但加深了聋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聋哑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讲明题中的关键词、数学术语
聋哑学生理解题意困难,是对题中的重点词、术语理解不够造成的。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重点词语的确切含义,聋哑学生必须对其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对此常常可以采用归类、比较的方法。比如:“增加”、“增多”、“提高”与“减少”等就可用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些词语易混淆,如:“增加”与“增加到”、“三个月”与“三月份”等,就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清含义。
(三)根据数量关系,进行补充练习
任何应用题,是由条件和问题组成的。而要解答应用题中的问题,必须具备与此问题相联系的条件。为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时,根据数量关系,对应用题进行补条件或补问题练习,可以从不同方向转换角度,启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应用题教学要体现“生活化”
现行教材中的不少应用题,由于脱离聋哑学生生活实际,聋哑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应用题源于生活,每一道应用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应用题教学要体现“?生活化”?,就是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应用题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进入课堂已成必然。众多的教育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激发聋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在应用题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帮助聋哑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把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发展聋哑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等能力,为弱智儿童回归主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聋校;数学;应用题;教学
前 言
解答应用题,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和进行计算,最后是答题和检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遇到的障碍首先是难以理解题意,继而是不会分析数量关系。为让学生提高应用题的解答能力,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应用题教学。
一、利用多种感官,理解题意
正确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能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一)读题,让聋哑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常常粗略地看了一下题目,就片面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倍”就乘,见“平均”就除,结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也用加法计算。这说明学生没有读懂题,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在解题前,认真读题,读通、读懂题目,是解答应用题的首要任务。应用题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聋哑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通过读题,了解应用题中的情境,懂得题中的内在关系,知道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而且可以感知各种类型的应用题结构。聋哑学生识字量少,在读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扫除语言理解上的障碍,题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反映的事理和运用的数学语言要读懂;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说题中数量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在操作中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聋哑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缓慢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抓住这一优势,把利用操作、直观演示作为学生认识概念和理解法则的重要手段。聋哑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差,但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好得多,所以,在應用题教学中,我们要遵循“直观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聋哑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优势,尽可能让他们进行观察、操作,激发思维动力,引导他们理解题意。
二、注重数量分析,培养聋哑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关系,但聋哑学生思维能力差,这给他们在分析数量关系时造成不小的困难。笔者在应用题教学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指导聋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目的。
(一)注重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沟通
文字题和应用题有密切的关系,一道应用题舍去具体情节,把数量关系抽出来,并用数学术语来表达,就成了一道文字题。应用题与文字题可以互相转换,既可以把应用题改编成文字题,又可以把文字题改编成应用题。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就能够使聋哑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不但加深了聋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聋哑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讲明题中的关键词、数学术语
聋哑学生理解题意困难,是对题中的重点词、术语理解不够造成的。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重点词语的确切含义,聋哑学生必须对其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对此常常可以采用归类、比较的方法。比如:“增加”、“增多”、“提高”与“减少”等就可用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些词语易混淆,如:“增加”与“增加到”、“三个月”与“三月份”等,就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清含义。
(三)根据数量关系,进行补充练习
任何应用题,是由条件和问题组成的。而要解答应用题中的问题,必须具备与此问题相联系的条件。为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时,根据数量关系,对应用题进行补条件或补问题练习,可以从不同方向转换角度,启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应用题教学要体现“生活化”
现行教材中的不少应用题,由于脱离聋哑学生生活实际,聋哑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应用题源于生活,每一道应用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应用题教学要体现“?生活化”?,就是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应用题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进入课堂已成必然。众多的教育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激发聋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在应用题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帮助聋哑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把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发展聋哑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等能力,为弱智儿童回归主流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