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话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课程发展——课程目标演进的价值取向”,涉及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人才培养的国际动向、深化课改的顶层设计、课程目标的育人定位、核心素养的科学研制、课程标准的全面修订等方面。这一话题还涉及了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例如: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平台在哪里?学科育人路径在哪里?方法在哪里?
近年来国家下发了几份有关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要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这几句话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引,是学科课程标准研制中的一条主线。其中一份就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中将立德树人看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文件要求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路径是五个统筹:统筹所有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从高中做起;统筹所有的学科,涵盖德育、人文、科学、艺体、技术等;统筹所有的环节,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统筹所有人力资源,如教师、管理层、研究人员、学者等;统筹所有教育环境资源,包括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根据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制订国家课程方案,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制订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一以贯之地以此为纲。若将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学业等连接起来,那么主线就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三大迫切需要:(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们的学生置身于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21世纪,面临一个富有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未来,这对我们的教育以及学生培养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基础教育进行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当前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人说这是推翻强调多年的素质教育,取代素质教育,取代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至少是一种误解。我在后面会专门谈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涉及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涵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并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三条途径加以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素养,不必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是综合性、通用性的核心素养,必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施,即素养一定要可教、可学、可沉淀、可迁移、可评价。但是怎么做、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价,这要通过课程、通过学科教育来实现。所以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及其质量要求和水平表现将影响我们能否把跨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很关键的六方面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并将其转换为学生享之不尽、有利于终身发展、能走向未来事业的21世纪素养。
纵观世界发展,我们正处在一场新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将非常猛烈,可以使现在的很多工作消失。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所面临的未来是一个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工作岗位将会消失的时代,也是一个智能化生产岗位不断涌现并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要看到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移动化时代和人工智能化时代。Google认为,PC已过时,Mobile(移动)占主导,但未来属于AI(人工智能)时代,进而提出AI First (人工智能优先)的发展战略。今年,Google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尤其是Google Home,对我们的自主学习、居家学习、随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获取知识和答案的学习手段。新材料的开发,使得我们现在很多工作会消失,如石墨烯材料。用石墨烯电池来驱动的汽车,充电不到十分钟,可续驶1000公里。用石墨烯电池为能源的手机,充电五秒可使用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和伯纳德·费林加三位科学家所发明的“生物纳米分子机器”,比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还要细,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具有小尺寸、多样性、有机组成、自指导、自组装、自适应、准确高效、分子柔性、仅依靠化学能或热能驱动、分子调剂等性能,将给人类带来工业革命一样的变革。这些都标志着科技进步时代的到来。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这个时代,他们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产品的贡献者和享用者。
为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战略性任务的要求和实施时间节点的要求。之前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要求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通过10年努力,中国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浙江省将继续推进“机器换人”行动计划,每年减少生产一线简单用工50万人。
我们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挑战。全球已经经历了五次产业大转移,前几次产业大转移,大多是对中国有利的。但当前所面临的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考验,因为中国是产业输出国,如果我们进行产业转移、产能输出,那么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将面临着国内传统就业市场萎缩、产业结构大调整的问题。 例如,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编辑和文秘工作成为一种高智能化的工作领域。美联社和雅虎的Wordsmith、腾讯财经的 Dreamwriter均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已开始代替人撰写财经报道和体育新闻报道。机器编辑的信息抓取和数据处理能力极强,工作效率极高。2015年9月腾讯财经做了类似的尝试,其写作软件Dreamwriter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发布了一篇名为《8月CPI涨2% 创12个月新高》的文章。
刚刚得到的消息说,谷歌(2016-9-27)在 ArXiv.org 上发表论文介绍谷歌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Google’s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宣布谷歌智能翻译实现重大突破,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采用机器深入学习以及自然人神经思考的方法,其翻译质量相比于之前的基于短语翻译系统(PBMT)有了巨大的提升。PBMT将输入句子分解成词和短语进行翻译,而GNMT则将整个输入句子视做翻译的基本单元。目前移动版和网页版的 Google Translate 的汉英翻译已 100%使用 GNMT翻译系统,每天翻译量达1800 万条。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李克强此行将启动中加总理年度对话机制,与加拿大总理进行年度对话”这句话的短语机器翻译、神经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效果(见表1)。
使用谷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的质量确实不错,当然离我们人工翻译的质量还是有差距,但这差距将会越来越小,甚至在有的文本翻译中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要关注这一发展。
我所举的这些例子都与外语学习有关,与语言专业的发展有关。就在最近几天,新的科技成果又出现了:微软的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语音转录达到了专业速录员的水平,语音识别系统的词错率(WER)实现了与专业速录员旗鼓相当的水平,甚至更低,达到了 5.9%,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我们得思考,我们培养和储备的人才能适应未来吗?这是我们无法绕开的一个世纪性的问题。未来可能出现人们在找工作时无工可打、无工可做的局面。我们择业的竞争对象很可能是机器人,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随着纯自然人职业的减少,人机渗透、人机并肩作业的新职业会出现。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培养能适应人机渗透并肩作业的人才。未来的从业人员可能不属于一家公司,而属于一个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替、无界、联盟、分化,这种趋势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
“互联网+教育”为未来的教育提供了一条路径。大家可以看到,在国家要求探索教育服务供给新方式的同时,有些网络公司和网络平台已开始进入了高校。2015年7月3日,腾讯QQ推出的“智慧校园”教育服务战略合作平台与五所高校签约,直接参与甚至接管部分高校的教育服务工作,如校务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学业管理、招生推广、就业推荐、社团社交、校内吃住行、校园移动支付等工作。
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更应关注传授可以转化为智慧的知识。我们要培养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但光有知识和智慧是不够的,我们要培养有情怀、看大势、顺势而为的人。故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以美国创新型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例,他在软件、能源、交通、航天四个不同的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业,从Paypal到Tesla,到SolarCity,到SpaceX,再到Hyperloop,这些项目都是为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他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通才,专业知识覆盖了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材料学、动能学、人工智能、火箭科学等领域。马斯克不仅具有超强的迁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富有情怀的人,一直在思考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未来。他认为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人类文明的未来一定在太空。我在此引用一下安德森在TED Talks 中采访马斯克的一段对话。
安德森:“你所做的这些东西,它们是如此的不同,但是这些都是雄心勃勃的伟业,而且都是大范围的,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来创新?”
马斯克:“我不知道,也没有答案。我只是在努力工作,非常努力地工作。”
安德森:“我认为你是自己不说,但是我知道,你有一种思考系统性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些系统性的问题是可持续的。你将设计、技术和商业合为一体。所以,你所做的不是TED,而是TBD。你带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你将你所有的财产全部投放进去。我们知道你所研制的火箭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你坚持不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去?”
马斯克:“我确实认为这是有框架的、系统的、大观念的事情。一个人必须要懂物理学,物理学是世界通用语言。当前,物理学的一些新领域与传统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斯克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我们要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创新精神、有跨领域学养和工作能力的人才。
实际上,我们的许多学生已在关注自身跨学科的发展。有时我们对他们不理解,批评他们不够专注,甚至认为他们故意在与教育制度对抗。这些学生自称为“斜杠青年”,他们毕业后从事多项工作,有着不同身份和职业。他们白天是上班族,晚上则从事“斜杠”工作,成为各行各业的代表。“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2007年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表示。例如,李晓俊,工程师/作家/编舞/厨师/摄影师/婚礼主持。 中国正在进行深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服务业的比重,这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多元才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打破空间界限的互联网促成了许多基于网络的就业方式,催化了中国的freelancer市场,如淘宝店主、网络作家等,为“斜杠青年”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斜杠青年”将成为90后、00后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热点,他们思想更加开放,有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意愿和能力去做“斜杠”。斜杠型择业和生活方式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因而也是教育界应该十分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对一个不确定的社会,一个多变的世界,他们可能所学非所用,专修非专用。原先认为的无用之学,谋生时却成了大用之宝。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满足于在校所学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些机械的知识、孤立的概念。现在的90后、00后与70后、80后很不一样?10后会更不一样。我们要经历的是一场观念革命、思维革命、认知革命。贯穿这场教育革命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面对未来的世界,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本书《未来的冲击》作了预判。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测了后工业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生存状态,批评了以哈钦斯为代表的面向过去的教育,支持了以杜威所代表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回归社区、在家上学、在线及多媒体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和通用技能、培养能作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迂回前行的人、敏捷地在变化的现实中发现新关系的人。托夫勒有一句名言:The sole certainty is that tomorrow will surprise us all.(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
我们现在看未来的世界,可以预见一些由科技进步引发的革命性转变。今天,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云,以及移动社会网络技术的成熟应用,教育悄悄地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一场由科技进步引发的互联网教育革命。知识无处不在,知识随时可得,随处可得。仅就知识传播而言,教育资源正在经历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我们已看到,平台在开放,校园在开放,但教育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狭隘。我们要改变观念,转变“工业1.0”的传统教育观念。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教师和学校需要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的学校模式映射了工业化经济集中物流的批量模式,甚至停留在流水线模式的“工业1.0”时代:统一的铃声、编号的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刻板的教学模式。移动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教育、个性化定制教育,呈现出的万人互联,人人受益气象。“工业4.0”式教育倡导弹性学制、社区学习、家庭学习、个体辅导。事实上,在线教育已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教育环境的设计、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时空的变革、教育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层决策,在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以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随着我国供给侧经济模式转向服务,转向创新,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要考虑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服务,怎样培养具有迁移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模式应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要关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要素。我们必须看到,学习已成为一种自组织行为,学习形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社会学习、可视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建构学习等。这要求我们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融入到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去。
中国需要数以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受过系统教育、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上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人才,需要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是要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良好社会情绪和亲自然情结的人才,而不是“愤青”和“怨妇”。学校教育要回归教育本质,重塑教育生态,要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要加强音、体、美的教育和科学探究课程的学习,加强显性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领导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引导能力等。
面向未来的课程形态,应该是一种融入社会、走向自然、与生活环境互动的形态。我们要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从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转变。我们要改革课堂教与学的方式,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由单一的讲授,转为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并力求融合。以学生为核心,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培养。
我们要关注学生能力和品格的综合塑造和提升。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普林斯顿大学的12条人才培养标准:(1)具有清楚的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hink, speak, and write clearly);(2)具有批评性且系统性的推理能力(The ability to reason cri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onceptualize and solve problems);(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5)具有主动进取独立工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initiative and work independently);(6)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和合作学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work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and learn collaboratively);(7)具有判断什么是彻底理解某一事物的能力(The ability to judge what is meant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thoroughly);(8)具有辨识何为重要与琐碎、何为持久与短暂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he important from the trivial, the enduring from the ephemeral);(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Familiarity with different modes for thought);(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Depth of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field);(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之间相关性的能力(The ability to see connection among disciplines, ideas and cultures);(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The ability to pursue lifelong learning)。我们也可以借鉴人大附中ICC课程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所提出的四方面的要求:(1)学术能力及潜力;(2)智力活力;(3)动力与领导力;(4)性格与个性。 谈到课程育人的目标,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本杰明·布卢姆的“新教育目标分类法”,由低阶目标提升至高阶目标分为六级,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布卢姆认为,教师应该追求高阶目标。教师应该明白什么是知识,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他将知识分为四类:(1)事实性知识(是什么);(2)概念性知识(为什么);(3)程序性知识(怎么办);(4)元认知知识(对认知的认知)。布卢姆认为,每一类知识的学习都可以表现为六级目标中的某一水平,其中最低目标是知识掌握的记忆水平,最高目标是知识运用的创造水平。无论追求哪一级教育目标,有效的教学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你将学生带到哪里?第二,你是怎么做到的?(通过何种路径做到的?)第三,你是否确信已将学生带到目标地?我认为,我们的课程教育,包括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业质量、评价考试,如果以研制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一条主线,我们就能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
世界两大教育理念及理论体系:德国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美国杜威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杜威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三大能力的培养,即独立生存能力、体育艺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快乐生活、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坚韧意志、问题意识、探索方法、动手能力等。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偏向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如果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我们要明白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小动物。
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人”这个原点上,学校需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精神丰满的人。我们都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也明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要求以“行”践“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人的这些教育理念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往往找不到实施的路径。教育不是教师的游戏,而是学生的成长;教学不是为了解决教师的牛奶和面包,而是帮助学生成才,解决的是学生未来高品质的牛奶和面包。因此,教育要引发学生内心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核心素养”被视为“21世纪素养”?因为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品格。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礼记·学记》告诫我们:“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告诉我们,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人是能动的,具有创造力和重构力。知识存在于人的活动中,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解释和假设,并依据具体情境中重构。尽管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形成命题或观念),但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自主参与、互动体验、分析评价、内化迁移才能真正建构起来。
知识很重要,知识也确实是力量,但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却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被誉为近代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提出了“知识本位教育观”,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要求“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然而这一教育理念在今天是难以实现的。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知识的增长速度和更新速度,对“知识本位观”提出了挑战,引发了我们对素养本位的思考。
什么叫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转化成为智慧?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可能是“有知有识”,也可能是“有知无识”。有知无识是惰性知识,有知有识是活性知识,只有活性知识才是有效知识。有效知识是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是基于情境又可在情境中运用的知识,是可以内化和迁移的知识,是可以转化为能力、智慧和创造力的知识。可内化且可迁移的知识将伴随人的一生,学生将终身受益。所以,知识必须结构化、体系化、情境化,必须通过学生内心的反思和认识得到内化和迁移,转化成为能力、智慧和创造力。这样的知识是对的知识和好的知识,这样的课程是对的课程和好的课程。我们要转变观念,我们的学生要由“把知识学对”转变为“学对的知识”,或者由“把知识学好”转变为“学好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要由“把课上对”转变为“上对的课”,由“把课上好”转变为“上好的课”。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一切标准化的禁锢下,把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其为“模块”,把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我们的学生在大剂量的知识灌输下,所得到的“知识点”没有融会贯通,无法上升为终身受用的智慧,他们不会观察,不会分析,不会判断,不会批评,不会调整,也不会改变。
我们需要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知识体系优化整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步构建知识体系、运用能力和价值观念。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基于情境的运用形成元认知,使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形成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和智慧,使才能和智慧沉淀为具有迁移和重构品质的素养。
那么,外语学科如何在课程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外语学科应确立如何体现本学科特点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外语学科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外语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问题的关键所指是研制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确立本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标准、水平标准和评价标准。
我们从2014年12月开始着手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抓手,依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考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意见、课程标准好用管用原则,汲取本学科10多年的课改经验和成果,反映本学科国际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层次、大范围的调研工作,采用座谈会、访谈、笔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调研范围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地、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习近平主席特别关注外语能力培养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在许多外交场合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明确表示“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习总书记在2016年9月27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会上讲到,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人才。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也有相似的表述:学会一种外语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他们的文化传统。
我在上海地区部分中小学英语学科进行调研时,一线教师高度认同英语学科应该培养学生如下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沟通素养(含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读写素养(含阅读与写作能力、文本分析与处理能力)、思维素养(含归纳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含多元文化意识、全球意识)、情感素养(含人文精神、审美能力)、态度素养(含情感态度、学习态度、成长意愿)、策略素养(含合作能力、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充分讨论、采样测试的基础上,通过难点攻关、重点突破、要点研磨,我们确定了外语学科课程的育人总目标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外语学科的育人目标涵盖了情怀、视野和能力(passion, vision and action)。
在此基础上,我们凝炼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四大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的这四大核心素养不是标签,它们有着丰富的育人内涵和表现指标。语言能力含“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解释与赏析”“交流与创建”等要求;文化品格含“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认同与传播”“感悟与鉴别”等要求;思维品质含“辨识与分类”“概括与建构”“分析与推断”“批判与创新”等要求;学习能力含“主动与进取”“监控与调控”“选择与获取”“合作与探究”等要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我们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为语言能力,增加了思维品质素养,在文化品格中突显了家国情怀、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要素在学科育人中的渗透性,将原课标中的学习策略修改为更凸显育人意义的学习能力,丰富了内涵。与此同此,充分肯定了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认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不是二元对立,而是融合统一,即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表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共同服务于课程总目标。这四大核心素养相互渗透,融合互动 ,协调发展,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学科综合素养,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英语课程的育人指引,也是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英语学科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一以贯之地落实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评价标准的研制,从教学环境的创设到教学资源的开发,从教学形态的确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所有环节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和提升而展开。
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果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跨文化情境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基于不同的情境,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等技能,主动获得文化知识,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善于比较文化异同,通过分析概括、整合推断、批判评价各种问题或思想观点,吸收文化精华,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理解与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明学生已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我们明确了英语学科应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还应该回答如何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我们首先确立了英语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1)明确课程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强调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共同发展,满足个性需求的理念;(3)树立改变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方式,强化学用能力发展的学科活动观;(4)建立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的学业质量观和评价体系;(5)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学手段对英语课程实施的支持与服务功能。而后设计了多元发展的课程结构与多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常态化的活动,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英语教师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要素、激发学习热情、实施深度教学的重要保证。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情境化,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提供了有效路径,是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英语学与教的效果的重要举措。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重组教学内容的诸要素,改革内容的呈现形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设计结构化、情境化、过程化的活动,创设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为目标。
英语学科的活动型课程要求学生基于语篇所提供的主题情境,对语篇意义进行解读、评判和阐释,创造性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形成英语语用能力;感知和理解文化异同,获得积极的价值观;学会处理和加工信息,发展思维能力;运用有效策略与方法,提升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架起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之间的桥梁,在活动中落实课程内容,通过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和课程总目标。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活动观体现了外语学习的特点,信息获取、梳理加工、整合内化、表达交流、创新迁移等活动明确指向并积极促进本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我们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质量分级标准和评价建议。例如,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能根据问题或情境的需要,围绕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个人品行与公民道德、科学发展与人文情怀等主题和话题,理解口语和书面语篇,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进行识别、分析、整合、判断等活动;恰当表达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建议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为依据,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对学习效果进行适时检测。要求将“促进学习的评价”作为主要评价范式,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重在通过对日常教学和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观察、监控、记录,全面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
最后就前几期课改提出的“双基”目标、“三维”目标与此次课改倡导的“核心素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谈一些看法。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指标,也是学生成才的评价标准。提出核心素养不是否定或颠覆过去提出并产生相当影响力的“双基”和“三维”,而是在传承这些教育理念有益内涵的基础上,以发展眼光和国际视野完善并提升这些理念,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了真确的价值取向和有效的发展路径,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再成为空中楼阁或标签。
以往提出的“双基”目标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提出的“三维”目标虽然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维度,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见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英语教学和评价中,关注的仍然是语法知识、词汇量和听说读写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有机融入教学和评价。核心素养超越了“双基”和“三维”,强调的是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以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的教育,形成的是整合的、跨学科的、可沉淀的、可迁移的综合素养,融合了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可伴随学生一生,终身受益。核心素养既可解决“双基”的偏向问题,也可强化“三维”目标的整体表现。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符合党的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也符合课程改革的国际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外语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将始终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核心素养既是课程内容的纲要,也是教学环节的主线;既是学生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价值的追求;既是学习活动的导向,也是学业质量的标尺;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培训的指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能否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
近年来国家下发了几份有关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要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这几句话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引,是学科课程标准研制中的一条主线。其中一份就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中将立德树人看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文件要求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路径是五个统筹:统筹所有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从高中做起;统筹所有的学科,涵盖德育、人文、科学、艺体、技术等;统筹所有的环节,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统筹所有人力资源,如教师、管理层、研究人员、学者等;统筹所有教育环境资源,包括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根据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制订国家课程方案,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制订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一以贯之地以此为纲。若将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学业等连接起来,那么主线就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三大迫切需要:(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们的学生置身于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21世纪,面临一个富有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未来,这对我们的教育以及学生培养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基础教育进行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当前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人说这是推翻强调多年的素质教育,取代素质教育,取代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至少是一种误解。我在后面会专门谈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化民族性,涉及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涵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并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三条途径加以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素养,不必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是综合性、通用性的核心素养,必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施,即素养一定要可教、可学、可沉淀、可迁移、可评价。但是怎么做、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价,这要通过课程、通过学科教育来实现。所以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及其质量要求和水平表现将影响我们能否把跨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很关键的六方面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并将其转换为学生享之不尽、有利于终身发展、能走向未来事业的21世纪素养。
纵观世界发展,我们正处在一场新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将非常猛烈,可以使现在的很多工作消失。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所面临的未来是一个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工作岗位将会消失的时代,也是一个智能化生产岗位不断涌现并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要看到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移动化时代和人工智能化时代。Google认为,PC已过时,Mobile(移动)占主导,但未来属于AI(人工智能)时代,进而提出AI First (人工智能优先)的发展战略。今年,Google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尤其是Google Home,对我们的自主学习、居家学习、随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获取知识和答案的学习手段。新材料的开发,使得我们现在很多工作会消失,如石墨烯材料。用石墨烯电池来驱动的汽车,充电不到十分钟,可续驶1000公里。用石墨烯电池为能源的手机,充电五秒可使用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和伯纳德·费林加三位科学家所发明的“生物纳米分子机器”,比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还要细,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具有小尺寸、多样性、有机组成、自指导、自组装、自适应、准确高效、分子柔性、仅依靠化学能或热能驱动、分子调剂等性能,将给人类带来工业革命一样的变革。这些都标志着科技进步时代的到来。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这个时代,他们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产品的贡献者和享用者。
为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战略性任务的要求和实施时间节点的要求。之前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要求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通过10年努力,中国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浙江省将继续推进“机器换人”行动计划,每年减少生产一线简单用工50万人。
我们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挑战。全球已经经历了五次产业大转移,前几次产业大转移,大多是对中国有利的。但当前所面临的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考验,因为中国是产业输出国,如果我们进行产业转移、产能输出,那么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将面临着国内传统就业市场萎缩、产业结构大调整的问题。 例如,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编辑和文秘工作成为一种高智能化的工作领域。美联社和雅虎的Wordsmith、腾讯财经的 Dreamwriter均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已开始代替人撰写财经报道和体育新闻报道。机器编辑的信息抓取和数据处理能力极强,工作效率极高。2015年9月腾讯财经做了类似的尝试,其写作软件Dreamwriter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发布了一篇名为《8月CPI涨2% 创12个月新高》的文章。
刚刚得到的消息说,谷歌(2016-9-27)在 ArXiv.org 上发表论文介绍谷歌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Google’s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宣布谷歌智能翻译实现重大突破,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采用机器深入学习以及自然人神经思考的方法,其翻译质量相比于之前的基于短语翻译系统(PBMT)有了巨大的提升。PBMT将输入句子分解成词和短语进行翻译,而GNMT则将整个输入句子视做翻译的基本单元。目前移动版和网页版的 Google Translate 的汉英翻译已 100%使用 GNMT翻译系统,每天翻译量达1800 万条。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李克强此行将启动中加总理年度对话机制,与加拿大总理进行年度对话”这句话的短语机器翻译、神经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效果(见表1)。
使用谷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的质量确实不错,当然离我们人工翻译的质量还是有差距,但这差距将会越来越小,甚至在有的文本翻译中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要关注这一发展。
我所举的这些例子都与外语学习有关,与语言专业的发展有关。就在最近几天,新的科技成果又出现了:微软的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语音转录达到了专业速录员的水平,语音识别系统的词错率(WER)实现了与专业速录员旗鼓相当的水平,甚至更低,达到了 5.9%,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我们得思考,我们培养和储备的人才能适应未来吗?这是我们无法绕开的一个世纪性的问题。未来可能出现人们在找工作时无工可打、无工可做的局面。我们择业的竞争对象很可能是机器人,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随着纯自然人职业的减少,人机渗透、人机并肩作业的新职业会出现。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培养能适应人机渗透并肩作业的人才。未来的从业人员可能不属于一家公司,而属于一个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替、无界、联盟、分化,这种趋势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
“互联网+教育”为未来的教育提供了一条路径。大家可以看到,在国家要求探索教育服务供给新方式的同时,有些网络公司和网络平台已开始进入了高校。2015年7月3日,腾讯QQ推出的“智慧校园”教育服务战略合作平台与五所高校签约,直接参与甚至接管部分高校的教育服务工作,如校务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学业管理、招生推广、就业推荐、社团社交、校内吃住行、校园移动支付等工作。
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更应关注传授可以转化为智慧的知识。我们要培养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但光有知识和智慧是不够的,我们要培养有情怀、看大势、顺势而为的人。故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以美国创新型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例,他在软件、能源、交通、航天四个不同的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业,从Paypal到Tesla,到SolarCity,到SpaceX,再到Hyperloop,这些项目都是为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他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通才,专业知识覆盖了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材料学、动能学、人工智能、火箭科学等领域。马斯克不仅具有超强的迁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富有情怀的人,一直在思考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未来。他认为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人类文明的未来一定在太空。我在此引用一下安德森在TED Talks 中采访马斯克的一段对话。
安德森:“你所做的这些东西,它们是如此的不同,但是这些都是雄心勃勃的伟业,而且都是大范围的,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来创新?”
马斯克:“我不知道,也没有答案。我只是在努力工作,非常努力地工作。”
安德森:“我认为你是自己不说,但是我知道,你有一种思考系统性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些系统性的问题是可持续的。你将设计、技术和商业合为一体。所以,你所做的不是TED,而是TBD。你带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你将你所有的财产全部投放进去。我们知道你所研制的火箭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你坚持不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去?”
马斯克:“我确实认为这是有框架的、系统的、大观念的事情。一个人必须要懂物理学,物理学是世界通用语言。当前,物理学的一些新领域与传统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马斯克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我们要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创新精神、有跨领域学养和工作能力的人才。
实际上,我们的许多学生已在关注自身跨学科的发展。有时我们对他们不理解,批评他们不够专注,甚至认为他们故意在与教育制度对抗。这些学生自称为“斜杠青年”,他们毕业后从事多项工作,有着不同身份和职业。他们白天是上班族,晚上则从事“斜杠”工作,成为各行各业的代表。“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2007年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表示。例如,李晓俊,工程师/作家/编舞/厨师/摄影师/婚礼主持。 中国正在进行深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服务业的比重,这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多元才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打破空间界限的互联网促成了许多基于网络的就业方式,催化了中国的freelancer市场,如淘宝店主、网络作家等,为“斜杠青年”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斜杠青年”将成为90后、00后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热点,他们思想更加开放,有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意愿和能力去做“斜杠”。斜杠型择业和生活方式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因而也是教育界应该十分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对一个不确定的社会,一个多变的世界,他们可能所学非所用,专修非专用。原先认为的无用之学,谋生时却成了大用之宝。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满足于在校所学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些机械的知识、孤立的概念。现在的90后、00后与70后、80后很不一样?10后会更不一样。我们要经历的是一场观念革命、思维革命、认知革命。贯穿这场教育革命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面对未来的世界,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本书《未来的冲击》作了预判。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测了后工业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生存状态,批评了以哈钦斯为代表的面向过去的教育,支持了以杜威所代表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回归社区、在家上学、在线及多媒体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和通用技能、培养能作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迂回前行的人、敏捷地在变化的现实中发现新关系的人。托夫勒有一句名言:The sole certainty is that tomorrow will surprise us all.(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
我们现在看未来的世界,可以预见一些由科技进步引发的革命性转变。今天,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云,以及移动社会网络技术的成熟应用,教育悄悄地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一场由科技进步引发的互联网教育革命。知识无处不在,知识随时可得,随处可得。仅就知识传播而言,教育资源正在经历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我们已看到,平台在开放,校园在开放,但教育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狭隘。我们要改变观念,转变“工业1.0”的传统教育观念。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教师和学校需要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的学校模式映射了工业化经济集中物流的批量模式,甚至停留在流水线模式的“工业1.0”时代:统一的铃声、编号的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刻板的教学模式。移动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教育、个性化定制教育,呈现出的万人互联,人人受益气象。“工业4.0”式教育倡导弹性学制、社区学习、家庭学习、个体辅导。事实上,在线教育已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教育环境的设计、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时空的变革、教育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层决策,在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以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随着我国供给侧经济模式转向服务,转向创新,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要考虑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服务,怎样培养具有迁移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模式应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要关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要素。我们必须看到,学习已成为一种自组织行为,学习形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社会学习、可视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建构学习等。这要求我们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融入到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去。
中国需要数以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受过系统教育、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上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人才,需要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是要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良好社会情绪和亲自然情结的人才,而不是“愤青”和“怨妇”。学校教育要回归教育本质,重塑教育生态,要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要加强音、体、美的教育和科学探究课程的学习,加强显性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领导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引导能力等。
面向未来的课程形态,应该是一种融入社会、走向自然、与生活环境互动的形态。我们要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从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转变。我们要改革课堂教与学的方式,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由单一的讲授,转为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并力求融合。以学生为核心,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培养。
我们要关注学生能力和品格的综合塑造和提升。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普林斯顿大学的12条人才培养标准:(1)具有清楚的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hink, speak, and write clearly);(2)具有批评性且系统性的推理能力(The ability to reason cri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onceptualize and solve problems);(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5)具有主动进取独立工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initiative and work independently);(6)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和合作学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work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and learn collaboratively);(7)具有判断什么是彻底理解某一事物的能力(The ability to judge what is meant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thoroughly);(8)具有辨识何为重要与琐碎、何为持久与短暂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he important from the trivial, the enduring from the ephemeral);(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Familiarity with different modes for thought);(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Depth of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field);(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之间相关性的能力(The ability to see connection among disciplines, ideas and cultures);(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The ability to pursue lifelong learning)。我们也可以借鉴人大附中ICC课程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所提出的四方面的要求:(1)学术能力及潜力;(2)智力活力;(3)动力与领导力;(4)性格与个性。 谈到课程育人的目标,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本杰明·布卢姆的“新教育目标分类法”,由低阶目标提升至高阶目标分为六级,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布卢姆认为,教师应该追求高阶目标。教师应该明白什么是知识,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他将知识分为四类:(1)事实性知识(是什么);(2)概念性知识(为什么);(3)程序性知识(怎么办);(4)元认知知识(对认知的认知)。布卢姆认为,每一类知识的学习都可以表现为六级目标中的某一水平,其中最低目标是知识掌握的记忆水平,最高目标是知识运用的创造水平。无论追求哪一级教育目标,有效的教学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你将学生带到哪里?第二,你是怎么做到的?(通过何种路径做到的?)第三,你是否确信已将学生带到目标地?我认为,我们的课程教育,包括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业质量、评价考试,如果以研制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一条主线,我们就能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
世界两大教育理念及理论体系:德国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美国杜威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杜威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三大能力的培养,即独立生存能力、体育艺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快乐生活、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坚韧意志、问题意识、探索方法、动手能力等。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偏向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教育体系。如果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我们要明白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小动物。
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人”这个原点上,学校需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精神丰满的人。我们都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也明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要求以“行”践“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古人的这些教育理念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往往找不到实施的路径。教育不是教师的游戏,而是学生的成长;教学不是为了解决教师的牛奶和面包,而是帮助学生成才,解决的是学生未来高品质的牛奶和面包。因此,教育要引发学生内心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追求。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核心素养”被视为“21世纪素养”?因为核心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品格。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礼记·学记》告诫我们:“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告诉我们,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人是能动的,具有创造力和重构力。知识存在于人的活动中,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解释和假设,并依据具体情境中重构。尽管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形成命题或观念),但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自主参与、互动体验、分析评价、内化迁移才能真正建构起来。
知识很重要,知识也确实是力量,但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却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被誉为近代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提出了“知识本位教育观”,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要求“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然而这一教育理念在今天是难以实现的。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知识的增长速度和更新速度,对“知识本位观”提出了挑战,引发了我们对素养本位的思考。
什么叫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转化成为智慧?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可能是“有知有识”,也可能是“有知无识”。有知无识是惰性知识,有知有识是活性知识,只有活性知识才是有效知识。有效知识是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是基于情境又可在情境中运用的知识,是可以内化和迁移的知识,是可以转化为能力、智慧和创造力的知识。可内化且可迁移的知识将伴随人的一生,学生将终身受益。所以,知识必须结构化、体系化、情境化,必须通过学生内心的反思和认识得到内化和迁移,转化成为能力、智慧和创造力。这样的知识是对的知识和好的知识,这样的课程是对的课程和好的课程。我们要转变观念,我们的学生要由“把知识学对”转变为“学对的知识”,或者由“把知识学好”转变为“学好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要由“把课上对”转变为“上对的课”,由“把课上好”转变为“上好的课”。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一切标准化的禁锢下,把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其为“模块”,把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我们的学生在大剂量的知识灌输下,所得到的“知识点”没有融会贯通,无法上升为终身受用的智慧,他们不会观察,不会分析,不会判断,不会批评,不会调整,也不会改变。
我们需要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知识体系优化整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步构建知识体系、运用能力和价值观念。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基于情境的运用形成元认知,使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形成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和智慧,使才能和智慧沉淀为具有迁移和重构品质的素养。
那么,外语学科如何在课程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外语学科应确立如何体现本学科特点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外语学科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外语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问题的关键所指是研制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确立本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标准、水平标准和评价标准。
我们从2014年12月开始着手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研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抓手,依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考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意见、课程标准好用管用原则,汲取本学科10多年的课改经验和成果,反映本学科国际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层次、大范围的调研工作,采用座谈会、访谈、笔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调研范围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地、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习近平主席特别关注外语能力培养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在许多外交场合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明确表示“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习总书记在2016年9月27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会上讲到,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人才。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也有相似的表述:学会一种外语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他们的文化传统。
我在上海地区部分中小学英语学科进行调研时,一线教师高度认同英语学科应该培养学生如下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沟通素养(含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读写素养(含阅读与写作能力、文本分析与处理能力)、思维素养(含归纳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含多元文化意识、全球意识)、情感素养(含人文精神、审美能力)、态度素养(含情感态度、学习态度、成长意愿)、策略素养(含合作能力、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充分讨论、采样测试的基础上,通过难点攻关、重点突破、要点研磨,我们确定了外语学科课程的育人总目标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外语学科的育人目标涵盖了情怀、视野和能力(passion, vision and action)。
在此基础上,我们凝炼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四大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的这四大核心素养不是标签,它们有着丰富的育人内涵和表现指标。语言能力含“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解释与赏析”“交流与创建”等要求;文化品格含“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认同与传播”“感悟与鉴别”等要求;思维品质含“辨识与分类”“概括与建构”“分析与推断”“批判与创新”等要求;学习能力含“主动与进取”“监控与调控”“选择与获取”“合作与探究”等要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我们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为语言能力,增加了思维品质素养,在文化品格中突显了家国情怀、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要素在学科育人中的渗透性,将原课标中的学习策略修改为更凸显育人意义的学习能力,丰富了内涵。与此同此,充分肯定了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认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不是二元对立,而是融合统一,即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其关系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表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共同服务于课程总目标。这四大核心素养相互渗透,融合互动 ,协调发展,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学科综合素养,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英语课程的育人指引,也是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英语学科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一以贯之地落实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评价标准的研制,从教学环境的创设到教学资源的开发,从教学形态的确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所有环节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和提升而展开。
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果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跨文化情境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基于不同的情境,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等技能,主动获得文化知识,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善于比较文化异同,通过分析概括、整合推断、批判评价各种问题或思想观点,吸收文化精华,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理解与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明学生已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我们明确了英语学科应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还应该回答如何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我们首先确立了英语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1)明确课程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2)强调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共同发展,满足个性需求的理念;(3)树立改变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方式,强化学用能力发展的学科活动观;(4)建立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的学业质量观和评价体系;(5)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学手段对英语课程实施的支持与服务功能。而后设计了多元发展的课程结构与多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常态化的活动,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英语教师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要素、激发学习热情、实施深度教学的重要保证。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情境化,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提供了有效路径,是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英语学与教的效果的重要举措。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重组教学内容的诸要素,改革内容的呈现形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设计结构化、情境化、过程化的活动,创设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为目标。
英语学科的活动型课程要求学生基于语篇所提供的主题情境,对语篇意义进行解读、评判和阐释,创造性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形成英语语用能力;感知和理解文化异同,获得积极的价值观;学会处理和加工信息,发展思维能力;运用有效策略与方法,提升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架起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之间的桥梁,在活动中落实课程内容,通过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和课程总目标。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活动观体现了外语学习的特点,信息获取、梳理加工、整合内化、表达交流、创新迁移等活动明确指向并积极促进本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我们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质量分级标准和评价建议。例如,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能根据问题或情境的需要,围绕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个人品行与公民道德、科学发展与人文情怀等主题和话题,理解口语和书面语篇,综合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进行识别、分析、整合、判断等活动;恰当表达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建议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为依据,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对学习效果进行适时检测。要求将“促进学习的评价”作为主要评价范式,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重在通过对日常教学和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观察、监控、记录,全面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
最后就前几期课改提出的“双基”目标、“三维”目标与此次课改倡导的“核心素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谈一些看法。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指标,也是学生成才的评价标准。提出核心素养不是否定或颠覆过去提出并产生相当影响力的“双基”和“三维”,而是在传承这些教育理念有益内涵的基础上,以发展眼光和国际视野完善并提升这些理念,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了真确的价值取向和有效的发展路径,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再成为空中楼阁或标签。
以往提出的“双基”目标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提出的“三维”目标虽然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维度,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见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例如在英语教学和评价中,关注的仍然是语法知识、词汇量和听说读写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有机融入教学和评价。核心素养超越了“双基”和“三维”,强调的是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以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的教育,形成的是整合的、跨学科的、可沉淀的、可迁移的综合素养,融合了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可伴随学生一生,终身受益。核心素养既可解决“双基”的偏向问题,也可强化“三维”目标的整体表现。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符合党的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也符合课程改革的国际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外语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将始终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核心素养既是课程内容的纲要,也是教学环节的主线;既是学生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价值的追求;既是学习活动的导向,也是学业质量的标尺;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培训的指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能否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