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研究生培养逐步从学科模式向学科交叉模式转变。从广义上看,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培养质量评等方面,本文以地质微生物学专业为例,分析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交叉学科;地质微生物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能够解决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交叉学科是科学研究选题的重大突破口,是科学发现的增长点,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质微生物学内涵
地质微生物学是地质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全球多种极端环境,主要目标是研究地球上的生命体如何与地球介质发生作用[1]。地质微生物学可用于探讨各种极端环境下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回复古环境及勘探资源等方面嘛。油气资源的生存、破坏及勘探等多个环节都涉及到地质微生物作用,因此,地质微生物学其中一个重要用途为勘探油气资源,除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化学这些传统的勘探手段,地质微生物可作为辅助的勘探技术。目前,全球各国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新型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常规能源危机,地质微生物技术被尝试用于识别天然气水合物赋存[2]。
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体现了国家的人才和科技竞争力。如何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从广义上看,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3],交叉学科由于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培养模式跟传统学科差异较大,需从各方面进行改革。其中,地质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
国内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大都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之需的高级人才为主体,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符合教育部对人才的要求为核心[4]。结合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及特性,该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还需强调实践性及国际性,因此培养目标为具备坚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指导生产的能力。
(二)研究生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为适应不同学科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一般年限为2~3年,提前完成学校毕业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2年毕业,尽早将所学知识转为应用。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学生所需知识体系庞大,除了理论知识以外,还需大量时间用于野外采样调研及室内实验,因此较多学生为3年毕业。同时,鼓励硕博连读,使优秀的研究生早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从原来的“3+3”结构调整为“2+3”或“1+4”结构,这样可以节省一年的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定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培养。当前我国研究生课题体系大致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结构体现了系统性和完整性。地质微生物专业的研究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关于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不能忽视研究对象的地质背景,需要对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有详细的了解。因此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既要包含微生物学课程,也要包含地质学课程,还需要一些交叉型课程和跨学科课程。
3.导师队伍建设。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的是单一导师制,对于交叉学科,可以采取双导师制,第一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从宏观上指导研究生的研究学习;第二导师也称副导师,协助第一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场所或科研条件,从细节上对研究生进行培养。
4.教学方式。交叉学科多为学科前沿,因此要求授课老师了解最新的相关科研动态。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承担的项目,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于科研之中。针对地质微生物专业,还需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应有一定比例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在微生物研究方法上的实操性,比如涉及到的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还需要一定比例的野外地质实习,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地质知识,更好的掌握微生物与地球介质如何发生作用。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
研究生质量评价是评估和保障研究生质量的有效手段,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单位依据客观、公正且可行的评价体系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地质微生物专业培养目标,对该专业培养质量评价可从这几个层面进行:一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评价,二是创新能力评价,三是学术交流能力评价,四是运用实践能力评价。
三、结语
地质微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交叉学科,运用广泛,随着社会对该学科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需求,高校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备受社会关注。本文探讨了我国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海良,于炳松,吕国.地质微生物学中几项最新研究进展[J].地址评论,2009,55(4):552-580.
[2]苏新,陈芳,张勇.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识别新技术:地质微生物技术[J].现代地质,2010,24(3):399-423.
[3]甄良,康君,英爽.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
[4]周波.生物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交叉学科;地质微生物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能够解决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交叉学科是科学研究选题的重大突破口,是科学发现的增长点,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质微生物学内涵
地质微生物学是地质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全球多种极端环境,主要目标是研究地球上的生命体如何与地球介质发生作用[1]。地质微生物学可用于探讨各种极端环境下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回复古环境及勘探资源等方面嘛。油气资源的生存、破坏及勘探等多个环节都涉及到地质微生物作用,因此,地质微生物学其中一个重要用途为勘探油气资源,除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化学这些传统的勘探手段,地质微生物可作为辅助的勘探技术。目前,全球各国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新型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常规能源危机,地质微生物技术被尝试用于识别天然气水合物赋存[2]。
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体现了国家的人才和科技竞争力。如何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从广义上看,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3],交叉学科由于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培养模式跟传统学科差异较大,需从各方面进行改革。其中,地质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
国内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大都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之需的高级人才为主体,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符合教育部对人才的要求为核心[4]。结合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及特性,该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还需强调实践性及国际性,因此培养目标为具备坚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指导生产的能力。
(二)研究生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为适应不同学科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一般年限为2~3年,提前完成学校毕业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2年毕业,尽早将所学知识转为应用。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学生所需知识体系庞大,除了理论知识以外,还需大量时间用于野外采样调研及室内实验,因此较多学生为3年毕业。同时,鼓励硕博连读,使优秀的研究生早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从原来的“3+3”结构调整为“2+3”或“1+4”结构,这样可以节省一年的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定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培养。当前我国研究生课题体系大致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结构体现了系统性和完整性。地质微生物专业的研究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关于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不能忽视研究对象的地质背景,需要对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有详细的了解。因此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既要包含微生物学课程,也要包含地质学课程,还需要一些交叉型课程和跨学科课程。
3.导师队伍建设。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的是单一导师制,对于交叉学科,可以采取双导师制,第一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从宏观上指导研究生的研究学习;第二导师也称副导师,协助第一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场所或科研条件,从细节上对研究生进行培养。
4.教学方式。交叉学科多为学科前沿,因此要求授课老师了解最新的相关科研动态。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承担的项目,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于科研之中。针对地质微生物专业,还需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应有一定比例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在微生物研究方法上的实操性,比如涉及到的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还需要一定比例的野外地质实习,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地质知识,更好的掌握微生物与地球介质如何发生作用。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
研究生质量评价是评估和保障研究生质量的有效手段,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单位依据客观、公正且可行的评价体系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客观的评估。根据地质微生物专业培养目标,对该专业培养质量评价可从这几个层面进行:一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评价,二是创新能力评价,三是学术交流能力评价,四是运用实践能力评价。
三、结语
地质微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交叉学科,运用广泛,随着社会对该学科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需求,高校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备受社会关注。本文探讨了我国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海良,于炳松,吕国.地质微生物学中几项最新研究进展[J].地址评论,2009,55(4):552-580.
[2]苏新,陈芳,张勇.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识别新技术:地质微生物技术[J].现代地质,2010,24(3):399-423.
[3]甄良,康君,英爽.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
[4]周波.生物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