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康养的高校附属山林景观营造研究r——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卧虎山为例

来源 :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e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今高校师生亚健康高发生率问题,高校附属山林为师生身心康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文章基于森林康养理念,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卧虎山为例,提出了促进校内师生健康的高校附属山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从运动养体、生态养心、科普养智、文化养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从而营造绿色健康景观空间.改善高校师生身心健康问题,为同类型的山林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为探明橙皮精油、矿物油与烟碱·苦参碱混配对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合柠檬生产高效、低毒、安全的绿色环保药剂。在柠檬结果树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喷雾法测定橙皮精油、矿物油与烟碱·苦参碱混配及单独使用对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并观察不同处理对柠檬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橙皮精油1500倍液、95%矿物油500倍液分别与0.6%烟碱·苦参碱800倍液混配,药后1 d防治效果分别为97.43%、96.85%;药后30d防治效果达到99.98%、100%,持效期在30 d以上,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与0.
探讨出更为科学规范的富硒栽培技术,为富硒蔬菜生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黄瓜、豆角、辣椒、生菜、白菜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微生物纳米硒“真希”,研究其对蔬菜硒含量
宜州“大白”红薯是河池市当地自行留种并长期种植的一个品种,其生长势强、耐旱、耐荫蔽,易管理、商品性好、适应性广,适宜与高秆作物进行间套种,是理想的鲜食型红薯品种,夏季栽培鲜薯平均产22705.5kg/hm2,薯干平均产6630 kg/hm2,平均干物率为29.2%。笔者介绍了宜州“大白”红薯品种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及高产培技术要点。
为进一步规范桂东地区佛手瓜苗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佛手瓜苗产量与品质,增加菜农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种植管理经验,总结了桂东地区佛手瓜苗的栽培技术要点,从选择优良品种、改进生产方式、抢抓生产季节、加强藤蔓培养、加强田间管理、注重产品收获及销售等方面进行阐述。
桑蚕是河池市农村重要的特色产业,2020年全市桑园面积达5.91万hm2,近年来被国家列为“东桑西移”的重要基地,为实施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作出了重大贡献。利用本地丰富的桑枝资源栽培富硒食用菌,不仅解决山区农田废弃物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实现“桑-菌-肥-田”绿色循环利用,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河池市桑菌扶贫产业的开发指导,从栽培季节、原料配方、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菇房搭建、栽培管理、采收上市等措施进行综述,为面上桑菌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文章根据灵山县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西瓜产业的存在问题,指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产业复兴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根据广西百香果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台农1号’百香果的采收、采后处理、包装、贮藏和运输环节的采后保鲜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百香果的规模化生产销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贵州是全国自然灾害损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对百香果影响程度深,严重制约贵州百香果的发展。本文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旱灾、洪灾、高温及冰雹灾害对贵州百香果的影响,并提出防灾减灾技术措施,以期为种植主体缓解灾害影响提供帮助。
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东北,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化肥施用量增幅逐年降低。笔者对富川县近年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油菜是东兰县冬季农田重要的油、菜、饲、肥、蜜与观光等多功能作物,其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产品用途广泛,在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