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kabc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海寄校支教三个多月的实践后,根据切身体会,以及与当地的音乐教师交流有感而发。文章从藏族音乐在西海寄校的课堂实现以及结合当地文化的设想,从民族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藏戏等多重种形式音乐出发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我国领土宽广,各地区音乐风格差异很大,这些民族音乐都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现如今,都在強调元素音乐,母语性的音乐教育,从民族音乐入手,民族元素进入,本篇文章带来很多启发。
  【关键词】青海海北;藏族;音乐;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西海寄校是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的一所民族寄宿学校,西海镇约437平方公里,1.2万人口,海拔3110米,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打响的地方,西海镇又名原子城,也是王洛宾唱《在那遥远的地方》之处。因高海拔的情况,孩子们都从小呼吸到的氧气都比较稀薄,且紫外线比较强烈,孩子们脸上泛着高原红,性格却也非常朴实。由于地广人稀,一所小学的覆盖范围是很广的,许多学生都居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寄宿成了学校必须做的一件事情,由于有些孩子上学路途遥远,西海寄校上十天学放四天假,两周一个循环的模式。并且,孩子们从一年级就要自理生活,饭点自己排队拿碗接饭吃饭,洗碗,晚上下自习后自己接热水洗漱,孩子比一般学校学生更为独立,自觉。
  青海地区有青海有名的花儿,在海北藏族自治区也有传唱,青海花儿的有汉回族花儿,土族花儿,撒拉族花儿但是在海北地区也是有广泛的传唱。
  藏族民族歌曲种类繁多。有劳动歌曲,这类歌曲主要是人们在劳作场合演唱,歌曲主要流传于牧区;有工布箭歌,这类歌曲林区风格浓郁,旋律流畅完整,是狩猎者英雄战歌。据说《北京的金山上》的创作就是受了箭歌《迹象之日》的影响;战歌,在松赞干布时就已产生,而后为习俗流传。为了显示战士冲锋陷阵的豪情,战歌的演唱时必须嘶哑着嗓音;婚礼歌,婚礼谐青,进门要唱赞门歌,上楼要唱敬酒歌、赞梯歌、洞房歌、献哈达歌、赞新郎新娘歌、赞父母歌、赞建筑房屋歌、赞炉灶歌、赞酒具歌、驱邪歌和祭祀歌。旋律欢快,幽默,喜庆;葬礼歌,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宗教性的音乐,源自于西藏本土的宗教“居鲁派”。通常在法铃、腿骨号和达如鼓等乐器的伴奏下由僧人来进行演唱。比如有《长调》(昌都)等。
  一、改谱例
  如祝酒歌,在课堂上先学唱这首歌,曲子中出现有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装饰音加打切分节奏,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还有演唱音,颤音。单纯地给学生讲乐理知识再去学唱会有些困难,但是跟着音乐唱,学生们会对本民族的音乐很敏感,朗朗上口。先唱上口,再讲解节奏型,学生能够非常快的将节奏型对应到曲谱中理解,此时很快就能知道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打切分节奏怎么唱出来,是一个怎样的感受。
  在比如说欣赏学唱歌曲旋律,藏族特色音乐,学生朗朗上口,前八后十六节奏附点节奏,一目了然。小三度,与大二度关系在乐曲中频繁出现,通过这首朗朗上口的简单歌曲,理解小三度,大二度的音程效果。
  这是一首简单的三段体儿歌,朗朗上口,同学们都非常熟悉,“阳光下”歌词的这三个字是一个大切分的节奏,学生们有的并没有掌握这个节奏,但是他们会唱这首歌,通过歌曲的这一部分来学习这个大且分的节奏就显得比较简单,易学了。藏族儿女的一颗心,“心”字的地方有一个装饰音,学生们都知道这个音有一个上滑的趋势一般的效果,但并不知到这个是装饰音,通过这样的带入性学习,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二、利用书本的有关教材,以及教师自己进行简单创作
  格桑梅朵,是生长在高原的一种花朵,杆细花小,看上去非常的弱不惊风,但是,风越大它就越挺拔,雨越打,越是翠,太阳越晒,开的越绚丽,他是寄托了藏族美好幸福的花朵,被藏族人民视为纯洁之花。“拉”后缀,在藏族人民的语言中表示敬重,妈妈格桑拉的意思是,妈妈想格桑花一样幸福。
  教师选出教材里的这首歌重点来教学能够起到对孩子崇尚母爱的德育教育作用,学生们对格桑花的认知触发了情感,课堂的氛围因为学生本生认知层面的深入很容易的就达到了高潮。
  果卓(俗称锅庄)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原意为圆圈歌舞。果卓多在节日喜庆、劳动之余和宗教仪式上演唱,参加的人边唱边舞,相互拉手扶肩,不用乐器伴奏。
  学生们排半圆拉手成圈,反复对唱,分男女一问一答,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部份舞组成,基本动作有 “趋步辗转”“悠颤跨腿”“跨腿踏步蹲”等,舞者用手臂以甩、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照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或者是用熟悉的音乐弦子做伴奏,熟悉的舞蹈步伐,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掌握律动与节奏,从本民族音乐入手感受音乐元素更为轻松。用身体感受音乐律动,身体与舞蹈融为一体。
  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课堂上经常有体态律动教学,感受音乐的时候,在曲风合适的情况下,简单轻松的感受到音乐与音乐融合。有时直接跳一跳藏歌做背景音乐的锅庄舞,感受音乐带给身体的直接的感受,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也并不虚传,这样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更全面的体验。
  三、说唱音乐在课堂上的融入,启发创造力想象力
  藏族的说唱音乐历史悠长,以格萨尔王转为例,藏族民间艺人为了让不识字,不看书的人民也能知道伟大的民族音雄格萨尔王的故事,将格萨尔王转改编成说唱音乐,使得格萨尔王的故事得以众人知晓,并且广泛流传。
  (一)藏戏进入课堂,学生们轻易感受音乐色彩
  藏戏源于8世纪藏族宗教艺术。17世纪,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都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的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藏戏面具,造型带有浓郁的色彩。不同色彩的面具象征不同的角色特点,如善者的面具时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善良;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蓝色代表勇敢,正义、为勇士相;女巫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着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鬼怪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等。村民的面具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骷髅以视淳朴。
  (二)面具以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藏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戏曲色彩,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不仅仅在声音方面有所体现,并且还能生动形象地感受音乐,歌曲的色彩,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画面感非常鲜明,给人学生视觉与听觉一同强烈的感受。
  藏族音乐课堂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在课堂上使用本民族的谱例学生能更轻松地学会里面的音乐元素。音乐的律动从本民族舞蹈动作开始,学生更容易体会其中的节奏与动感,民族音乐的中有许多特别而又优秀之处,用在课堂之中能为增添课堂色彩,提升课堂活力。现如今,都在强调元素音乐,母语性的音乐教育,从民族音乐入手,民族元素进入,希望本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银卓玛.藏族音乐传承为例而展开的几点思考[J].少数民族语境中的青海高校音乐教育
  作者简介:周琴(1994—),女,汉族,湖南省怀化市,西安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音乐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学,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要】爵士乐(Jazz)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一种黑人独产音乐,凝结着黑人多舛命运史、苦难史。耗尽了美国黑人所有精力和心血,映衬着所有的歧视与迫害。也用尽了白人资产阶级所有的残暴手段与血腥,他们肆意践踏人权、摧残人性、分裂人类……当黑人们无处发泄、无法向上帝申冤时;当他们对生活已失去最后一点希望,对自己无回天之力时。只有音乐才是黑暗的明灯,只有音乐才能获得重生的力量。而此时,最悲伤、最极端、最具传奇
期刊
【摘要】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山东民歌为例,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以《沂蒙山小调》为例,分析了小调的特征以及山东民歌的风格与艺术魅力。以《沂蒙山小调》为代表作的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风趣等特点,反映了山东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等品质。以山东民歌为例,中国民间音乐发展现状较为乐观,从整体上讲是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断被赋予时代的内涵。民间音
期刊
【摘要】山西各地民歌风格多样,其中尤以左权民歌开花调最具独特。作为山西独具特色的小调民歌,朴实无华,音调简洁却尤为动人。研究开花调的艺术特色对演唱情感的渲染和歌曲的地方特色表达至关重要。故从歌曲《桃花红杏花白》分析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开花调;爱情;方言土语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开花调简介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的发源
期刊
【摘要】民族声乐是新中国人民经过探索后,传承了中国优秀艺术文化并结合西方优秀音乐特征的一种新的演唱形式。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复合中国人民审美标准的艺术美感深受喜爱。其中的古曲风格作品以其独特的古代文学艺术魅力成为了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风格把握和演唱技巧等方面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古曲风格作品,希望从理论层面指导实践演唱。  【关键词】民族声乐;古曲风格;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作为戏剧的歌剧》是美国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的经典论著,全书以时间为序讨论了歌剧的发展,向读者解释了“歌剧是什么”这一中心问题,使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歌剧这一特殊艺术的精髓。本文围绕该书的内容、论述方式等做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科尔曼;戏剧;歌剧;音乐批评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作为戏剧的歌剧》简介  《作为戏剧的歌剧》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的
期刊
【摘要】昆剧是一个行当分类非常严谨、规范的剧种,然而在一出经典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折子戏里,却出现了一个似乎无法精准进行定位行当属性的角色(人物)这显然和昆剧本身的艺术规律形成了不小的冲突。作为一名从业四十年的昆剧艺术工作者,我是如何来认识和理解这一独特现象的呢?在一切为了塑造人物的舞台表演框架中,所谓的“行当”概念究竟应该或者说要求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遵守与对待?  【关键词】昆剧;行当;
期刊
【摘要】《长征组歌》是为纪念我国红军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本文主要选取组歌中的第一首《告别》和第十首《大会师》进行分析,这两首曲子有诸多的相同之处,笔者将对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及差异性进行针对式地提取,选用对比的手法,从音乐美学、社会音乐学、风格学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其艺术性,并阐释其对当下中国梦时期新长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长征;《长征组歌》;《告别》;《大会师》  
期刊
【摘要】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怎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这就需要音乐老师用一定的手段吸引学生 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第一,充分利用课前15分钟;第二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第三,巧设课堂情境,趣味性教学;第四,及时鼓励、表扬学生
期刊
【摘要】面对新的形势,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不再简单的是依靠老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求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音乐体会,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因此,很多专家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这一过程,进行很多相关的研究,其中发现,声势律动在这一环节上有着很重要的做作用和影响.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与所学知识的亲密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小学音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社会对舞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就业形势看好。大势所趋,许多高师院校都开办了舞蹈学专业,但就现状而言,高师舞蹈学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舞蹈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和设想。  【关键词】高师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设想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师范院校舞蹈学专业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