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回到办公室,准备批改作业,抽屉里的微信提示音打破了宁静。我拿出手机一看,是微信好友申请,还附带了一条验证信息:“你是?”
微信名是“流浪的孤獨儿”,再看看手机上显示的距离:100米,我皱起了眉头。不会是班上哪个学生搜索附近的人,误打误撞加了我的微信吧?
我确认通过后与他发起会话:“我就在你附近!”对方很快回复了一个表情。
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班上哪个学生的微信。这学期开学后,班上的手机泛滥,目前已经收缴十几部手机了,有的家长都被请来几次了,看来还有“潜伏者”。
会是谁呢?我一时无法确定,便悄悄走到教室后窗外面,想看出是谁在晚自习偷偷玩手机。
教室里一片安静,小闽一边转笔一边抓耳挠腮,小乐正在翻英语词典,小飞正双手托腮发呆,其余大多数学生都在奋笔疾书,认真学习。
我继续扫视教室。小涛怎么了?他左手按着书,右手撑着头,眼睛一会儿直直地盯着前方,一会儿又警觉地瞟向教室门口。
看来小涛有问题!
我没有立即冲进教室抓现行,而是把手机调成静音,发送了一条消息:“能告诉我你是谁吗?”
小涛似乎一震,迅速竖起书,左手在书页那边动弹。
我这边马上就收到了回信:“你是书店的,还是饭馆的?”
“我是一个工程师。我们好像离得不远呢。”不等他回答,我又发了一条:“你应该是学生吧?”
不一会儿,我连着收到好几条消息:“什么工程师?”“是的。”“我好想去流浪,可是我孤身一人。”
据了解,小涛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在身边,难怪他给自己取名孤独儿。可是,他为什么要去流浪?
“为什么要去流浪?”我飞快地打字,“我陪你去怎么样?”
“我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为什么要陪我?我们又不认识!”
“也许我们熟悉呢。瞧你这头像,多帅啊!”
“那不是我本人。”我看到教室里的小涛羞愧起来,“我又矮又小又黑又瘦……”
“个子矮小怎么了,关键是精神上不能趴下!你应该懂得,摔倒不是行走的必然结果,失败也不是努力的必然结局!你努力过吗?”
我回到办公室,手机屏幕又亮了:“我好无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飞了千里却无处停歇的小鸟,像乌云背后的星星,没有闪耀的机会。”
我立刻回复:“挫折就像乌云,但阻挡你的不是乌云,而是你的懈怠!为了站立,你曾经爬行;为了远方,你一直前行;为了成功,你一定能行!”
小涛疑惑起来:“我能行吗?你怎么这么像我们老师?”
“每一个懂得热爱生活或者曾经经历挫折但没有屈服的人都会这么说。”我又补充。
过了好一会儿,小涛发来一句话:“不能再说了,我要做作业了。”
“好,有事找我,我就在你附近!”
我收好手机,陷入沉思:手机为什么屡禁不绝?学生为什么要在微信或QQ中寻找安慰和快乐?为什么我们就在他们身边,却离他们很远,而同样的我,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却可以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我跟小涛约定,在校时间不发信息,回家后,他随时可以找我聊天。现实中的小涛安静而慵懒,微信里的小涛好奇心爆棚。我小心且不露痕迹地与他保持联系,回答他各种稀奇古怪甚至很幼稚的问题。
两周后,小涛建起一个群,把班上有微信的同学都拉了进来。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微信提示音响起,看头像应该是小雨,她问我:“你是谁?你在哪?”
“我是曾经的你们。我就在你们附近!”
第二天一早,打开微信,群名已经被改成“就在你附近”!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沙溪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微信名是“流浪的孤獨儿”,再看看手机上显示的距离:100米,我皱起了眉头。不会是班上哪个学生搜索附近的人,误打误撞加了我的微信吧?
我确认通过后与他发起会话:“我就在你附近!”对方很快回复了一个表情。
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班上哪个学生的微信。这学期开学后,班上的手机泛滥,目前已经收缴十几部手机了,有的家长都被请来几次了,看来还有“潜伏者”。
会是谁呢?我一时无法确定,便悄悄走到教室后窗外面,想看出是谁在晚自习偷偷玩手机。
教室里一片安静,小闽一边转笔一边抓耳挠腮,小乐正在翻英语词典,小飞正双手托腮发呆,其余大多数学生都在奋笔疾书,认真学习。
我继续扫视教室。小涛怎么了?他左手按着书,右手撑着头,眼睛一会儿直直地盯着前方,一会儿又警觉地瞟向教室门口。
看来小涛有问题!
我没有立即冲进教室抓现行,而是把手机调成静音,发送了一条消息:“能告诉我你是谁吗?”
小涛似乎一震,迅速竖起书,左手在书页那边动弹。
我这边马上就收到了回信:“你是书店的,还是饭馆的?”
“我是一个工程师。我们好像离得不远呢。”不等他回答,我又发了一条:“你应该是学生吧?”
不一会儿,我连着收到好几条消息:“什么工程师?”“是的。”“我好想去流浪,可是我孤身一人。”
据了解,小涛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在身边,难怪他给自己取名孤独儿。可是,他为什么要去流浪?
“为什么要去流浪?”我飞快地打字,“我陪你去怎么样?”
“我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为什么要陪我?我们又不认识!”
“也许我们熟悉呢。瞧你这头像,多帅啊!”
“那不是我本人。”我看到教室里的小涛羞愧起来,“我又矮又小又黑又瘦……”
“个子矮小怎么了,关键是精神上不能趴下!你应该懂得,摔倒不是行走的必然结果,失败也不是努力的必然结局!你努力过吗?”
我回到办公室,手机屏幕又亮了:“我好无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飞了千里却无处停歇的小鸟,像乌云背后的星星,没有闪耀的机会。”
我立刻回复:“挫折就像乌云,但阻挡你的不是乌云,而是你的懈怠!为了站立,你曾经爬行;为了远方,你一直前行;为了成功,你一定能行!”
小涛疑惑起来:“我能行吗?你怎么这么像我们老师?”
“每一个懂得热爱生活或者曾经经历挫折但没有屈服的人都会这么说。”我又补充。
过了好一会儿,小涛发来一句话:“不能再说了,我要做作业了。”
“好,有事找我,我就在你附近!”
我收好手机,陷入沉思:手机为什么屡禁不绝?学生为什么要在微信或QQ中寻找安慰和快乐?为什么我们就在他们身边,却离他们很远,而同样的我,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却可以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天,我跟小涛约定,在校时间不发信息,回家后,他随时可以找我聊天。现实中的小涛安静而慵懒,微信里的小涛好奇心爆棚。我小心且不露痕迹地与他保持联系,回答他各种稀奇古怪甚至很幼稚的问题。
两周后,小涛建起一个群,把班上有微信的同学都拉了进来。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微信提示音响起,看头像应该是小雨,她问我:“你是谁?你在哪?”
“我是曾经的你们。我就在你们附近!”
第二天一早,打开微信,群名已经被改成“就在你附近”!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沙溪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