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的教学,笔者研究编者的意图和要求,思考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利用教材,安排单元教学,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流程或基本方法作示范性引导。以《湘夫人》为例,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具体步骤为:读——理——品。第二,以每个单元的重点篇目或难度较大的篇目作为实现每个单元教学目标的示例。如以《拟行路难》为例,引导“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的教学,教学生如何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种方法。第三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赏析的方式完成每单元“自主赏析”部分的其他篇目的学习。学习步骤包括查阅资料、朗诵、理解、赏析、探究、班级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果。第四步,学生自由选择“推荐作品”作个性化解读。解读后在小组交流,然后再推荐到班级交流展示。
【关键词】 示范性引导; 例说方法;小组合作赏析; 个性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09-0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三个诗歌单元,每单元“赏析示例”一篇,“自主赏析”四篇,“推荐作品”五篇,计有30首诗歌,这么多的内容需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如果篇篇去讲,显然不实际,也违背了编写者的初衷。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成为教师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笔者首先通览这三个单元,研究编者的意图和要求,发现每一个单元,编者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都有要求或提示。联系这些年诗歌教学的体会,我对诗歌单元的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1 诗歌鉴赏的一般流程或基本方法的示范性引导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这种认识,我将鉴赏诗歌的一般流程或基本方法归纳为:读——理——品。以《湘夫人》为例,告诉学生如何去鉴赏诗歌。
“读”即拿到一首诗,我们必须首先去读懂它,按照教材的指导意见,“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初步去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湘夫人》一文字词难度较大,第一步就是要扫清字词障碍,理解字句意思,然后变换各种朗读方式如个人朗读、集体齐读、配乐朗诵、合作朗读等,目的只有一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即理清全诗的主要内容或作者的情感,理清诗歌的表现手法。为了理清《湘夫人》一课的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我以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本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它的感情基调。(2)本诗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通过引导、讨论,学生了解了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品”即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或感受最深的语句加以体会,或者品评鉴赏佳字、妙词。过往的教学经历多次证明,这个环节,只要老師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品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示范之后,让学生在“推荐作品”中自选一首诗歌按照这种方法去自主赏析,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巩固熟悉这种鉴赏诗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用作后面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以重点篇目或难度较大篇目作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示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每个单元对教学目标和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提示。教师的任务即引导学生学会用这种方法来解读诗歌,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例如,第一单元教材明确指出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主要方法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那么,我就以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作为示例,让学生自读查阅鲍照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了解作者其人,设想如果我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之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的比喻意义了。在学生熟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书面作业: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明白,鉴赏诗歌一定要关注作者,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等,将自己投身于诗歌所创设的氛围之中,借此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进而感受它所包孕的意蕴美。
第二、三单元分别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周邦彦的《苏幕遮》为示例进行赏析,完成这两个单元预定的教学目标——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以及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3 小组合作自主赏析单元“自主赏析”其他篇目
新课程要求学习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认为学习过程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要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必要的条件是,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能用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那么,除了上面以“点”来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之外,对于各单元“自主赏析”部分的其他篇目,则主要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具体做法是:(1)每个小组自选一首诗,查阅相应的作家作品,做到“知人论世”;(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每人熟读直至背诵诗歌,为个别朗读或集体朗读展示作准备,体悟作品的思想感情;(3)理清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能用简洁明确的语句运用具体例句有理有据地向全班同学阐述;(4)能将对佳词妙语的赏析形成文字,集中展示出来。
这样做,看起来学生只学习了一首诗而忽略了其他诗的赏析,但是因为喜欢这种形式,乐于探究,对重点赏析的诗歌理解透彻,赏鉴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同样学有所获;而且,其他组同学对其他诗歌的赏析,也使得学生对所有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节约的时间,为同学们赏析更多的作品提供了时间保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4 学生自由选择“推荐作品”作个性化解读
对于每个单元的“推荐作品”则完全交由学生自主选择,课后完成,课堂上则是由同学们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作品拿到小组进行交流,由各小组的同学推荐出本组的赏析佳作到全班交流。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可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每首诗几乎都有人选读,而且,由于选择的自主性,同学们往往选择的都是自己最喜欢或感悟最深的诗,因此赏读也往往亮点频出。小组交流的时候,每位学生对教材中的诗歌也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当然,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个别鉴赏的作业不到位,作业敷衍了事,参与计论不积极等导致有些篇目的学习停留在浅层次上,这些都还需要潜心地钻研与思考。
【关键词】 示范性引导; 例说方法;小组合作赏析; 个性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09-0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三个诗歌单元,每单元“赏析示例”一篇,“自主赏析”四篇,“推荐作品”五篇,计有30首诗歌,这么多的内容需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如果篇篇去讲,显然不实际,也违背了编写者的初衷。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成为教师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笔者首先通览这三个单元,研究编者的意图和要求,发现每一个单元,编者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都有要求或提示。联系这些年诗歌教学的体会,我对诗歌单元的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1 诗歌鉴赏的一般流程或基本方法的示范性引导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这种认识,我将鉴赏诗歌的一般流程或基本方法归纳为:读——理——品。以《湘夫人》为例,告诉学生如何去鉴赏诗歌。
“读”即拿到一首诗,我们必须首先去读懂它,按照教材的指导意见,“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初步去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湘夫人》一文字词难度较大,第一步就是要扫清字词障碍,理解字句意思,然后变换各种朗读方式如个人朗读、集体齐读、配乐朗诵、合作朗读等,目的只有一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即理清全诗的主要内容或作者的情感,理清诗歌的表现手法。为了理清《湘夫人》一课的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我以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本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它的感情基调。(2)本诗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通过引导、讨论,学生了解了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品”即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或感受最深的语句加以体会,或者品评鉴赏佳字、妙词。过往的教学经历多次证明,这个环节,只要老師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品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示范之后,让学生在“推荐作品”中自选一首诗歌按照这种方法去自主赏析,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巩固熟悉这种鉴赏诗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用作后面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以重点篇目或难度较大篇目作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示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每个单元对教学目标和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提示。教师的任务即引导学生学会用这种方法来解读诗歌,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例如,第一单元教材明确指出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主要方法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那么,我就以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作为示例,让学生自读查阅鲍照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了解作者其人,设想如果我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之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的比喻意义了。在学生熟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书面作业: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明白,鉴赏诗歌一定要关注作者,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等,将自己投身于诗歌所创设的氛围之中,借此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进而感受它所包孕的意蕴美。
第二、三单元分别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周邦彦的《苏幕遮》为示例进行赏析,完成这两个单元预定的教学目标——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以及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3 小组合作自主赏析单元“自主赏析”其他篇目
新课程要求学习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认为学习过程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要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必要的条件是,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能用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那么,除了上面以“点”来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之外,对于各单元“自主赏析”部分的其他篇目,则主要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具体做法是:(1)每个小组自选一首诗,查阅相应的作家作品,做到“知人论世”;(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每人熟读直至背诵诗歌,为个别朗读或集体朗读展示作准备,体悟作品的思想感情;(3)理清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能用简洁明确的语句运用具体例句有理有据地向全班同学阐述;(4)能将对佳词妙语的赏析形成文字,集中展示出来。
这样做,看起来学生只学习了一首诗而忽略了其他诗的赏析,但是因为喜欢这种形式,乐于探究,对重点赏析的诗歌理解透彻,赏鉴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同样学有所获;而且,其他组同学对其他诗歌的赏析,也使得学生对所有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节约的时间,为同学们赏析更多的作品提供了时间保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4 学生自由选择“推荐作品”作个性化解读
对于每个单元的“推荐作品”则完全交由学生自主选择,课后完成,课堂上则是由同学们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作品拿到小组进行交流,由各小组的同学推荐出本组的赏析佳作到全班交流。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可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不同,每首诗几乎都有人选读,而且,由于选择的自主性,同学们往往选择的都是自己最喜欢或感悟最深的诗,因此赏读也往往亮点频出。小组交流的时候,每位学生对教材中的诗歌也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当然,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个别鉴赏的作业不到位,作业敷衍了事,参与计论不积极等导致有些篇目的学习停留在浅层次上,这些都还需要潜心地钻研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