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因开放而精彩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开放性、创新性、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在处理教材时空间弹性更大,开放性更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开放可以放飞学生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还学生一个富于童真和灵性的世界,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江苏科技版)共三册,适宜四年级至六年级使用,可是,许多实验小学都是从一年级开设电脑课的,这样一至三年级就没有教材可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我们根据本校学生实际进行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在遵循教学信息技术规律的前提下,针对学科特点,努力挖掘教材资源,充分发挥教者的专业才能和教学智慧,积极创新,精心取舍,巧妙拓展,多方整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发展创建最优平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校本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圆圆的世界》,是在学生学习《画图》的初步认识、填充颜色、铅笔工具、刷子工具及圆形工具之后的第二节练习课——用圆形工具画出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我想通过本课练习,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美和欣赏美,体验计算机的工具性和用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增强他们的合作与交流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过程,享受创新学习的乐趣,从而让他们智慧地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信息技术课是他们的最爱。《画图》软件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因此课上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和基础不同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有的学生总喜欢别出心裁,还有的学生喜欢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此,我设计了本节练习课。画他们生活中熟悉、感兴趣且有意义的内容,他们才有创作的热情、探究的欲望、创新的可能。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作为引导者、合作伙伴的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使不同程度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发展。
  
  设计理念
  “西瓜”和“伞”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内容,他们在纸上很容易画,可是在《画图》中如果只用铅笔或曲线去画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我设计这一内容想让他们知道:电脑绘画比在纸上画更容易,关键是要动脑筋。同时,通过画西瓜、篮球、足球、伞等一系列的扩展练习(尤其是伞的画法很巧妙),让他们体验探究学习过程,享受创新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善于学习,以学习为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些简单的圆形物体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画西瓜,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从小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3.学习画伞,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增强展示自我和大胆创新的意识以及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西瓜和雨伞。
  教学难点
  三个圆的组合位置。
  教具课件准备
  有局域的计算机机房;伞和西瓜的图片。
  教学片断1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生:太阳、月亮、地球、西瓜……
  师:在三分钟之内看谁画的圆形物体最多,最漂亮!
  设计目的:巩固圆的画法并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
  师点评:大家画了红红的太阳、五颜六色的气球和黄澄澄的桔子。真漂亮!可是我看到有一位同学画了个大西瓜,而西瓜上的花纹怎么也画不好。谁愿意帮帮他吗?
  师:看谁的方法最简单!
  师:有的同学用曲线画不好,可以用哪个工具再试一试?(有的学生用铅笔还有的用刷子,终于有学生想到用圆形啦!)
  设计目的:引出本课教学重点,故意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并亲历探究过程,然后让他们在“愤”、“悱”状态下豁然开朗。
  师:有位同学画好了西瓜,咱们一起欣赏一下。
  通过局域网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西瓜”图片,如图1。
  
  生:真漂亮!(热烈的掌声)
  师:想再试一次吗?
  生:想!
  师:让画好西瓜的同学为大家演示一下画法。(见图2)
  先画一个无填充色的圆,如图2的a(不一定是正圆),接着画第二个较小的圆,如图2的b(要注意和第一个圆最高和最低点一样),再画最小的一个圆,如图2的c(最高点和最低点与前面两个圆重合)。最后是给西瓜涂色,如图2的d(比线条颜色浅些),图e是利用喷枪工具美化一下,并用刷子工具画出西瓜的蒂。
  设计目的:让学生看到用计算机绘画比在纸上画更容易,更方便快捷,更漂亮!体现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和工具性。
  师:看到西瓜的形状、画法你能联想到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形?
  生:篮球、足球、地球仪……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能力。
  师:炎热的夏天快到了,你想给妈妈画一把遮阳伞吗?
  生:想。
  师: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画出心中最美的伞。比一比,看谁画的伞最漂亮,画法最简便!
  教学片断2
  师: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快到了,想为妈妈画一把遮阳伞吗?
  生:想。
  师: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画出一把漂亮的伞!
  有的学生用直线画成三角形,有的画成半圆形,有的用曲线画,有的用圆形画,有的学生不知如何画,或者画完后觉得不满意又删除了。显出很为难很无奈的样子……
  设计目的:先让学生自由地画,无论他们画成什么形状或颜色。因为是要送给妈妈遮阳的,因此他们一定很用心去画。这样无论学生绘画水平怎样,总能画出来。
  师评析:每个同学都画得很认真,也画得挺漂亮。
  师:你们想看看老师画的伞吗?
  局域网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伞图片(见图3)。
  
  生:哇,真漂亮!(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设计目的: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伞的画法,亲历探究过程,在对自己探究不满意或需要帮助时给予点拨。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伞形状与我们画的圆有没有关系?
  生:我觉得伞就是西瓜的一小部分!
  师:你真聪明!把你们的“西瓜”切下上面的一小部分,看能不能变成伞?
  师:谁先完成就请他为全班同学演示。
  设计目的:由西瓜的全部联想到部分,使复杂的图形(伞)变得简单了,既巧妙又漂亮,学生不仅佩服教师的画法高明,也为自己学会这种画法而高兴,增长了智慧,享受探究的成果。他们会更喜欢用计算机作画。
  生1:看看我画得怎么样。
  师:画得真好!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创作过程吧!
  生1:用画西瓜的方法先画出伞的外形,然后剪下上面小于一半的部分。再借助放大镜工具放大剪下的部分,用曲线把每相邻的两条曲线连起来。最后画伞的柄,拐弯处是用刷子画的。(见图4)
  生2:老师,用圆形画“拐弯”更容易,只要在最下面画上一个圆,再擦去上面的一部分就行啦!(大家不约而同地为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的想法鼓起热烈的掌声)
  生3:老师,我的画法和他不一样,也挺简单的!
  师:请说一说你的画法。
  生3:用有填充色的实心圆画出从大到小且重合于一点的不同颜色的三个圆,也是剪下一小部分,而剪下的地方是直线,为了美观可以用和背景颜色一样的实心圆在每一条伞边上画圆,即用圆形的部分面积“擦”除每条边,于是留下弧形的边缘(见图5中的e),其他部分的画法和同学们一样。(学生们为这为同学画法的巧妙和智慧鼓起更热烈的掌声)
  听到大家的掌声,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我会心地笑了!他们的掌声不也是对我教学方式的一种认可吗?!
  设计目的:如果不用圆形工具,伞是很难画好的,因此引导学生画伞的目的主要有四点。一是让学生画伞送给母亲,每个孩子无一不爱自己的母亲,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二是伞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用具之一,应该学会怎么画;三是通过画圆形来画伞既巧妙又简单漂亮;四是让学生知道动脑学习就会变得更聪明,体会探究学习的乐趣!而实际上学生得到的比我预计的多!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超出我课前的设想。
  教学片断3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学会了画西瓜和雨伞。
  生2:我知道了简单的圆可以画出复杂的图形。
  生3:我觉得用电脑画画真方便。
  生4:我喜欢电脑绘画。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生活中能用圆形组合的图形很多,只要我们积极去探索,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组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学生多次掌声让我悟出以下道理。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方法的开放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新知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想学、会学、乐学。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的伙伴,千万不可用教师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应该智慧地引导,适时地帮助,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
  3.设置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享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经过自己探索后进入“愤”、“悱”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再给予点拨。当他们看到自己画的伞不够漂亮时,一种“不服输”的情感油然而生,于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再探索达到目的。此时教者不失时机地启发、点拨,点燃他们智慧和创造的火花,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课堂教学由模仿变为探索创新,由平淡变为精彩。
  4.在学习《画图》工具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内容设置丰富的练习,不然只能运用简单工具画一些基本图形。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学中经常补充一些有利于开发他们心智的教学内容,使简单的操作变为有趣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活动并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5.教学时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主建构。
  6.尊重学生个性,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让学生画出他们印象中或想象中的伞,于是产生三角形、半圆形等形状各异的伞,有的伞是动物的头像,有的在伞上画笑脸、小花等。这样,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7.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开放为不同层次、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空间,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后进生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选择更加合理的教学过程,使他们在探究、学习、讨论、交流中,接受、理解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8.作为“小科”教师,同一课教学内容每周要上15次,切不可进行15次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复制”。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优化和完善教法,追求学生想学、会学和乐学的境界。
其他文献
要办成一所有品牌的学校,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与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地位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实践中,“制度创新、规划引领、校本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大有力支柱。    一、制度创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当教师深刻意识到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其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充分发挥。因
期刊
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正在推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加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正如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下面笔者通过近阶段开展“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教学课堂实践,从三方面论述如何开展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    一、学习氛围自由宽松,发
期刊
“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科学教学上也如此。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个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出:教学时间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不全在课堂40分钟,还应包括课前用大量时间查找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这一学习环节。下面笔者就从学生、教师两头如何做好课前准备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培养学习能力    科学课以实验教学为主,往往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
期刊
Go for it 这套中学英语教材在保持语言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创设出丰富的语言情景,同时也更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将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交际活动?以下是笔者就结构—情景—交际活动优化组合,分四个步骤进行初步尝试。    一、创设语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根据教材所展示的语言材料,运用适当的方法
期刊
Excel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子表格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输入,如果不注意技巧和方法的话,将会花费很大的精力。我在使用Excel的过程中,琢磨出几个小技巧,对快速输入很有帮助。     一、快速输入大量含小数点的数字    在Excel工作表中输入大量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按照普通的输入方法,一般会按照数字原样大小直接输入。例如:要在单元格中输入0
期刊
随着班主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越发觉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似乎是家庭的缩影。亲子教育专家董健宇博士说:“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周弘教授说:“父母用无知的爱逼出一个个坏孩子。”事实确实如此,于是召开了一次家长会。  “同学们,今天晚上要召开家长会,你最不喜欢听而且又是父母经常讲的话是什么?老师今晚可以转告你们的家长,叫他们以后不要说。”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爸爸妈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
期刊
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说,成大事者更要注重细节。细节,常常发生在不经意间,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细节,也常常不被人重视,但日积月累,小小的细节变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可以是一种陋习,也可以是一种修养。  有人说,细节造就成功。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细节也造就优秀生。  午自修期间,我还没到教室门口就听到了班长与同学的争吵声,进入教室之后,同学们开始安静下来。这时班长朱斯雅走到我
期刊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包公审驴》是单元主体课文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告驴-审驴-得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在市镇上被人调包,他捉不到窃贼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落实语文实践效果的同时,设计适当的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是体现与落实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语文应用实践的必要手段。  然而,我们多年来的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部分教师无视作业设计的科学
期刊
《基础教育中的科技创新教育》系列讲座已经进行了三期,我们已经分别对基础教育中为什么要设置不同类型的科学与技术教育类课程,为什么设置这些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保障;它们对培养创新人才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些不同属性的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科技活动)在教学实施层面上分别有何不同的操作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本次讲座中,我们将阐述在基础教育中,科技创新教育的“预期发展效能”评价理论。  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