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创设愉悦情景,使学生乐学爱学。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情景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156-02
如何把学生从传统呆板的课堂模式中解放出来,变“苦”学为“乐”学?这是教改的一大课题。几十年来,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儿童天真活泼,生性好动、喜唱爱跳、可塑性强等特点,发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优势,注意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收到了显著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动力。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景,是極为重要的。在课堂上如果老师总是绷着脸,不带一点微笑,学生就会感到一种压抑,从而增加精神上的疲惫,产生萎靡情绪。低年级学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尚不明确,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蔼,成了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低年级学生更多时候是靠外部力量来学好语文的。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创设和谐、愉快的情景,以自己饱满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孔雀的样子,然后板书课题,神秘的问学生:“孔雀是怎样骄傲的?它为什么骄傲呢?孔雀骄傲的结果是什么?哪位同学能认真阅读课文,找到答案,我就请他做小老师。让同学们向他学习”。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杨和夸奖,学生纷纷打开课本认真阅读,开动脑筋,思维十分活跃。对于回答优秀的学生,我毫不犹豫的赞扬,让全班学生给他鼓掌。这些简短的提问和交谈,点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二、图文结合,刺激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联系课文,饶有趣味的插图。插图最易刺激儿童的感官参与,引发兴趣。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做法是:图——文——图。即指导学生看图时,依据一定的观察顺序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插图中找答案。如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五幅图上小猴子的动作和神态,然后用自己的话把五幅图连起来叙述,并根据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最后根据第五幅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猴子为什么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呢?同学们通过看插图,懂得了无论干什么事情,要专一,有始有终。把学生由图引到文,又由文引到图;由感官到抽象,由直觉到思维。由于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易产生乐趣,又易动脑去获取知识。
三、组织活动,培养兴趣。
教学本身是一项双边活动,有教的活动,有学的活动,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来说,活动组织的怎样,直接关系到主体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组织的生动活泼,多样新颖,符合儿童特征,必然会激发儿童学习的极大兴趣。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观察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对小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求知欲。如前所述,看课文插图,直观形象,儿童喜欢这样的活动,但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由观察到想象,由思维到进一步观察,这样才能使兴趣持久。结合课文内容,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实物的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能在生活中看到的,尽量带学生到现场,边观察边学习。如在教《秋天》一课,我把学生带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对照课文内容,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气候的变化,辨别秋天和春天有什么不同。并引导学生看天空的颜色,看大雁飞去的方向及队形变化,他们边看边想,兴趣盎然,并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如“大雁飞行时为什么要排成人字形?”“它们要飞向什么地方?”“树叶落下来是哪面着地,为什么?”等等。
2.创设“游戏”
儿童的特点是“乐嬉”,把游戏引入课堂,达到开拓思维、温故知新的目的,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儿童对具有游戏因素的学习形式感兴趣,所以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去创设游戏,用多变卡拼音识字;在教完一课的生字后,用猜字谜语,巩固所学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区别生字;让学生“打电话”,用字组词;让学生做“小医生”,纠正错别字;让学生讲故事,说出成语的意思等等,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有趣的游乐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
3.表演课文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学习课文,靠平面演示,学生课堂用心听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生动、形象的艺术表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思维,形成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把平面的教学内容变成立体的教学内容,让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把儿童被动接受事物变成他们主动去做、去实践;把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的、可听可见的具体事物,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一些故事性强、感情浓烈的课文时,除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以外,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排练课文短剧。如在学习《王二小》一文时,让学生从家里拿来木刀、玩具枪,分别扮演角色,亲身体会感情。当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才知道上了当,杀害了王二小时,由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小组,唱起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将同学们带入深切的怀念中,全体同学沉浸在一种悲壮的气氛中,许多同学还边唱边流泪。这样,学生不仅在形象生动的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从中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编顺口溜
说不如唱活泼,唱有节奏、有音韵,学生容易接受,有兴趣,好记忆,对儿童尤其如此。有些比较枯燥的内容,一旦唱起来,就好学好记。如识字教学,先出现拼音,学生争先直呼;接着板书生字,学生纷纷举手,指出什么结构,什么部首;紧接着让学生编怎样记住这个字的顺口溜,如“拍”字,学生是这样编的:左边提手右边白,提手和白组成“拍”。有的说:“白字加上提手旁是拍”、“因为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找出形和义的关系,字形和学生口语建立联系,便于学生牢记。对于难字,我自编教给他们,如“燕”我编了“一点一横长,口子在中央,下边秀宝盖,几字在下方”。学生读了几遍后,就能准确地写出这些字来。
5.引导思维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们永恒的天性。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发现、探索事物的欲望。儿童对接触的一切事物都想亲自摆弄、思考一番,找一找其中的奥秘。我在教学中设法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判断、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这就是让儿童在智力的阶段上不断提高攀升。提高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这不仅是一位语文工作者的职责,而且是一位语文工作者在“素质教育”中所肩负的重任。我采用问答式启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小山羊》一课时,我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牛、羊、鸡、猫、狗这些动物最喜爱吃什么?学课文时,由于有了生活的感知,学生对这篇童话更觉得亲切有趣,小山羊和鸡、猫、狗、牛做朋友,鸡、猫、狗请它吃饭,它为什么不吃,牛请它吃饭,它为什么吃呢?人人争着发言,替小山羊做回答。再如教三年级《雨》一文时,问:“为什么说这场雨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起初,孩子们总感到这句话很抽象,于是我启发:“这场雨为什么及时?雨后,仿佛看到了什么?”至此有孩子打开了思路说:“因为天旱,所以及时。雨后,我仿佛看到了渴极了的玉米苗,看到了咕咚咕咚喝个痛快的果园。”问:“再想想,雨后,你还看到了什么?”答:“人们的心情很激动,因为,玉米苗不渴了,果园不干了,人们的心滋润了。”孩子们不仅将想象中的田地与人们的心理联系起来了,而且也将现实中的田地、树木与人们的心理联系起来了,我感慨万分。这些回答不仅富于想象,而且富于童话般的色彩。
总而言之,学习是人的一种乐趣。语文课应该是一门不难引进学生兴趣的课程。培养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定要平时重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创设愉快的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才会乐学爱学。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情景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156-02
如何把学生从传统呆板的课堂模式中解放出来,变“苦”学为“乐”学?这是教改的一大课题。几十年来,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针对儿童天真活泼,生性好动、喜唱爱跳、可塑性强等特点,发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优势,注意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收到了显著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动力。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景,是極为重要的。在课堂上如果老师总是绷着脸,不带一点微笑,学生就会感到一种压抑,从而增加精神上的疲惫,产生萎靡情绪。低年级学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尚不明确,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蔼,成了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低年级学生更多时候是靠外部力量来学好语文的。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创设和谐、愉快的情景,以自己饱满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孔雀的样子,然后板书课题,神秘的问学生:“孔雀是怎样骄傲的?它为什么骄傲呢?孔雀骄傲的结果是什么?哪位同学能认真阅读课文,找到答案,我就请他做小老师。让同学们向他学习”。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杨和夸奖,学生纷纷打开课本认真阅读,开动脑筋,思维十分活跃。对于回答优秀的学生,我毫不犹豫的赞扬,让全班学生给他鼓掌。这些简短的提问和交谈,点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二、图文结合,刺激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联系课文,饶有趣味的插图。插图最易刺激儿童的感官参与,引发兴趣。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做法是:图——文——图。即指导学生看图时,依据一定的观察顺序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插图中找答案。如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五幅图上小猴子的动作和神态,然后用自己的话把五幅图连起来叙述,并根据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最后根据第五幅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猴子为什么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呢?同学们通过看插图,懂得了无论干什么事情,要专一,有始有终。把学生由图引到文,又由文引到图;由感官到抽象,由直觉到思维。由于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易产生乐趣,又易动脑去获取知识。
三、组织活动,培养兴趣。
教学本身是一项双边活动,有教的活动,有学的活动,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来说,活动组织的怎样,直接关系到主体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组织的生动活泼,多样新颖,符合儿童特征,必然会激发儿童学习的极大兴趣。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观察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对小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求知欲。如前所述,看课文插图,直观形象,儿童喜欢这样的活动,但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由观察到想象,由思维到进一步观察,这样才能使兴趣持久。结合课文内容,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实物的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能在生活中看到的,尽量带学生到现场,边观察边学习。如在教《秋天》一课,我把学生带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对照课文内容,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气候的变化,辨别秋天和春天有什么不同。并引导学生看天空的颜色,看大雁飞去的方向及队形变化,他们边看边想,兴趣盎然,并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如“大雁飞行时为什么要排成人字形?”“它们要飞向什么地方?”“树叶落下来是哪面着地,为什么?”等等。
2.创设“游戏”
儿童的特点是“乐嬉”,把游戏引入课堂,达到开拓思维、温故知新的目的,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儿童对具有游戏因素的学习形式感兴趣,所以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去创设游戏,用多变卡拼音识字;在教完一课的生字后,用猜字谜语,巩固所学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区别生字;让学生“打电话”,用字组词;让学生做“小医生”,纠正错别字;让学生讲故事,说出成语的意思等等,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有趣的游乐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
3.表演课文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学习课文,靠平面演示,学生课堂用心听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生动、形象的艺术表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思维,形成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把平面的教学内容变成立体的教学内容,让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把儿童被动接受事物变成他们主动去做、去实践;把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的、可听可见的具体事物,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一些故事性强、感情浓烈的课文时,除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以外,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排练课文短剧。如在学习《王二小》一文时,让学生从家里拿来木刀、玩具枪,分别扮演角色,亲身体会感情。当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才知道上了当,杀害了王二小时,由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小组,唱起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将同学们带入深切的怀念中,全体同学沉浸在一种悲壮的气氛中,许多同学还边唱边流泪。这样,学生不仅在形象生动的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从中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编顺口溜
说不如唱活泼,唱有节奏、有音韵,学生容易接受,有兴趣,好记忆,对儿童尤其如此。有些比较枯燥的内容,一旦唱起来,就好学好记。如识字教学,先出现拼音,学生争先直呼;接着板书生字,学生纷纷举手,指出什么结构,什么部首;紧接着让学生编怎样记住这个字的顺口溜,如“拍”字,学生是这样编的:左边提手右边白,提手和白组成“拍”。有的说:“白字加上提手旁是拍”、“因为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找出形和义的关系,字形和学生口语建立联系,便于学生牢记。对于难字,我自编教给他们,如“燕”我编了“一点一横长,口子在中央,下边秀宝盖,几字在下方”。学生读了几遍后,就能准确地写出这些字来。
5.引导思维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们永恒的天性。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发现、探索事物的欲望。儿童对接触的一切事物都想亲自摆弄、思考一番,找一找其中的奥秘。我在教学中设法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判断、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这就是让儿童在智力的阶段上不断提高攀升。提高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这不仅是一位语文工作者的职责,而且是一位语文工作者在“素质教育”中所肩负的重任。我采用问答式启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小山羊》一课时,我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牛、羊、鸡、猫、狗这些动物最喜爱吃什么?学课文时,由于有了生活的感知,学生对这篇童话更觉得亲切有趣,小山羊和鸡、猫、狗、牛做朋友,鸡、猫、狗请它吃饭,它为什么不吃,牛请它吃饭,它为什么吃呢?人人争着发言,替小山羊做回答。再如教三年级《雨》一文时,问:“为什么说这场雨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起初,孩子们总感到这句话很抽象,于是我启发:“这场雨为什么及时?雨后,仿佛看到了什么?”至此有孩子打开了思路说:“因为天旱,所以及时。雨后,我仿佛看到了渴极了的玉米苗,看到了咕咚咕咚喝个痛快的果园。”问:“再想想,雨后,你还看到了什么?”答:“人们的心情很激动,因为,玉米苗不渴了,果园不干了,人们的心滋润了。”孩子们不仅将想象中的田地与人们的心理联系起来了,而且也将现实中的田地、树木与人们的心理联系起来了,我感慨万分。这些回答不仅富于想象,而且富于童话般的色彩。
总而言之,学习是人的一种乐趣。语文课应该是一门不难引进学生兴趣的课程。培养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定要平时重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创设愉快的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才会乐学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