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条”中指出,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强化管理服务育人。与此同时,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科竞赛作为学校培育人才和企业对人才现实需求的连接平台,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学科竞赛能提现学生的理论功底、实际运用水平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高校的教学改革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养快速的运用到企业中去,以满足企业的实现需要。因此,学科竞赛和教学改革两者可以很好联动起来,将学科竞赛融入到教学改革中,让教学改革更快更好的实现其改革的目标。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因学科竞赛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学科竞赛既是各大高校优秀学生能力竞技的平台,也是展现各大高校培育学生实力的平台。虽然高校被分为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但是学科竞赛对学生却是非常公平,学科竞赛面向所有高校学生,不分高校的等次,只要学生自愿参赛。这与当前企业招聘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高校的教学改革一直都在不断探索进行,其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等多方面。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将学科竞赛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将学科竞赛与高校教学改革联动起来,让二者相互借力,都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教师及学校的要求
学科竞赛根据主办单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级别分类,大体可以分三类级别,一类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的学科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二类是由省教育厅为主办单位举办的学科技能竞赛,如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等;三类是由非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学科竞赛,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新道公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政部和金蝶公司组办的“金蝶杯”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学校的重视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其对学生的素质技能要求和学校的硬件配套设施的要求也不相同。本文以三类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为例,分析该种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的要求。
(一)学科竞赛对学生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为例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新道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用友杯”自第一届举办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且该比赛在全国的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该比赛对会计专业性要求较强,参加该比赛的均是在读的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用友杯”的赛题主要是以新道公司的用友财务软件为平台,分析和处理实际的经济业务,填制凭证,生成账簿和各类报表。随着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近年来“用友杯”的赛题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2014年前,“用友杯”赛题主要包括用友财务软件的基础设置、总账操作等内容,且经济业务只是文字化描述,学生根据文字化描述的经济内容进行作答。从2015年开始,“用友杯”的赛题在总账、销售与应收、采购与应付等模块的业务题中不再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换成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学生根据原始凭证反映的内容进行业务分析,并在各模块中进行操作作答。除此之外,为了响应国家建立“全国会计领军人物”的号召和注重管理会计的趋势,在赛题中加入了管理会计的知识考核。总体来看,赛题的难度在不断加深。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参加“用友杯”,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容,能熟练操作用友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与此同时,随着赛题难度的加大,该竞赛也需要学生在专业领域见多识广,能够分析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类型,根据经济业务类型分析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并根据结果反观操作步骤的正确性。
根据近年来学生参加“用友杯”取得的成果来看,该竞赛满分100分,只要分数达到40分学生就可以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赛排名中获得一等奖。以广州工商学院近两年学生获得的竞赛成绩来看,本科组的同学最好的成绩也不到30分。通过给学生指导该竞赛发现,学生要想在“用友杯”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财务会计知识,能处理复杂的经济业务流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售后退回的处理、债务重组的处理等,会根据原始凭证作出正确的分录,根据作出的分录去分析财务软件中的操作步骤。其次,还要求学生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练习,“用友杯”题目量大,需要学生快速分析登录企业应用平台的操作人员和进行流程操作,而熟练程度跟学生平时的练习有关,学生自律性强,注重平时的训练则操作更加得心应手,反之,则会拖慢整个参赛组的进度。
(二)学生竞赛对指导老师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为例
“用友杯”因其专业性强,学生参加竞赛需要指导老师的指导。指导老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时间精力。“用友杯”的赛题每年虽然会有所变化,但大致的方向没有太大变化,指导老师根据赛题的方向和内容进行分析,将分析出来的解题思路和操作步骤及应题技巧传授给学生,能为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但传授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成立针对该比赛的指导老师小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导老师团队一起合作,既能給学生传授需要的应题方式方法也能减轻指导老师的压力和负担。
指导老师除了指导参赛学生应题技巧外,还需要去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用友杯”竞赛需要学生熟练运用用友财务软件,因此,将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聚集,并监督和辅导学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指导老师因各种原因不可能随时适应学生的时间去监督和辅导学生,学生就有为了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的情况,导致操作技能不熟练的同学拖住整个团队成绩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指导老师指定完善的辅导和监督学生练习的机制。
(三)学生竞赛对学校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为例 “用友杯”竞赛需要学生用到用友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学校有购买演示教学版本,会计等相关专业系部都有安装,学校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平台。但学校财务软件使用频率较高,为了减少计算机硬件的磨损,学校会定时关闭机房,从而会减少学生的練习时间。为了普及“用友杯”,新道公司也开发了专门的竞赛平台,但该平台需要学校花钱购买。通过历年学生竞赛的结果可以看出购买了竞赛平台的学校,学生取得的成绩要明显高于没有购买竞赛平台的学校学生的成绩。因此,学校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要给予配合。
学校选拔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学生时,都是通过上课老师的介绍某些理论课成绩较好的同学参加比赛,且参赛人数较少,导致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该竞赛而且漏掉了一些灵活性强同时专业能力也较强的学生。因此,针对这方面需要学校加强宣传,制定学生竞赛参赛选手的选拔机制,达到既能选拔人才,又能将竞赛带入教学改革中的双重效果。
二、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联动的机制
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的要求与教学改革的目标相一致,二者可以更好的联动起来。建立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的联动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管理方面
1.建立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学风
学风是一个学校整体师生精神面貌的提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竞争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标。学校可以将学科竞赛作为除了专业课成绩合格外的另一种让学生争取学分的形式,扩大学科竞赛在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评价中的比重。同时扩大学科竞赛在学生群体中的宣传,让学生都有参加竞赛的想法。从而让学校的竞赛风气得以培养出来。
2.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学科竞赛从赛事的出台到组织学生参赛,大型的学科竞赛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让学校和学生做准备。将学科竞赛的规划、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指导老师来讲,既可以宣传该学科竞赛的赛事,又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竞赛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从而更进一步让学校有能力去承接较大型的省级学科竞赛项目。
(二)在师资队伍方面
学科竞赛给了老师们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当前该学科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同时,很多学科竞赛有企业的参与,能让老师和学生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让指导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学科竞赛中,能够增强学校的师资队伍,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将如何运用于实际的业务处理中。师资队伍的增强也是学校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可以针对专业学科竞赛建立专门的指导老师团队,且让指导老师在该门学科竞赛中能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参赛而不是经常替换指导老师。
(三)在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教育领导部门的政策、文件来设置课程,没有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某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学科竞赛反映出了当前社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将学科竞赛与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以“用友杯”为例,参加“用友杯”的学生需要按照顺序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中小企业会计实训手工账处理课程、财务会计课程、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而实际参加竞赛的学生很大部分没有完成财务会计课程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学习。很多学生在上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时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系统中按照预设的账务处理流程就行处理,将会计信息系统上成了计算机课程,将该门课程理解为点击鼠标按钮的课程,如果先让学生接触手工账实训,然后再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学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解。
(四)在课堂教学方面
尽管当前的科技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知识点上。将学科竞赛的赛制复制到课堂教学中,给定时间、地点和方式让学生组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鼓励学生完成课堂中的挑战任务,对于老师和学生的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除了引用学科竞赛的赛制外,还可以将学科竞赛的赛题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案例中,让学生去接触实际案例,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培养自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都有需求。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的良好配合能让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科竞赛的目标跟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要将二者联动起来,共谋进步和发展,学校可以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做出努力,将两者融合起来。(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L20171117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因学科竞赛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学科竞赛既是各大高校优秀学生能力竞技的平台,也是展现各大高校培育学生实力的平台。虽然高校被分为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但是学科竞赛对学生却是非常公平,学科竞赛面向所有高校学生,不分高校的等次,只要学生自愿参赛。这与当前企业招聘人才的理念不谋而合。高校的教学改革一直都在不断探索进行,其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等多方面。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将学科竞赛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将学科竞赛与高校教学改革联动起来,让二者相互借力,都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教师及学校的要求
学科竞赛根据主办单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级别分类,大体可以分三类级别,一类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的学科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二类是由省教育厅为主办单位举办的学科技能竞赛,如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分赛等;三类是由非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学科竞赛,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新道公司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政部和金蝶公司组办的“金蝶杯”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学校的重视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其对学生的素质技能要求和学校的硬件配套设施的要求也不相同。本文以三类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为例,分析该种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的要求。
(一)学科竞赛对学生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为例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新道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用友杯”自第一届举办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且该比赛在全国的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该比赛对会计专业性要求较强,参加该比赛的均是在读的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用友杯”的赛题主要是以新道公司的用友财务软件为平台,分析和处理实际的经济业务,填制凭证,生成账簿和各类报表。随着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近年来“用友杯”的赛题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2014年前,“用友杯”赛题主要包括用友财务软件的基础设置、总账操作等内容,且经济业务只是文字化描述,学生根据文字化描述的经济内容进行作答。从2015年开始,“用友杯”的赛题在总账、销售与应收、采购与应付等模块的业务题中不再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换成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学生根据原始凭证反映的内容进行业务分析,并在各模块中进行操作作答。除此之外,为了响应国家建立“全国会计领军人物”的号召和注重管理会计的趋势,在赛题中加入了管理会计的知识考核。总体来看,赛题的难度在不断加深。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参加“用友杯”,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容,能熟练操作用友财务软件的各个模块。与此同时,随着赛题难度的加大,该竞赛也需要学生在专业领域见多识广,能够分析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类型,根据经济业务类型分析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并根据结果反观操作步骤的正确性。
根据近年来学生参加“用友杯”取得的成果来看,该竞赛满分100分,只要分数达到40分学生就可以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赛排名中获得一等奖。以广州工商学院近两年学生获得的竞赛成绩来看,本科组的同学最好的成绩也不到30分。通过给学生指导该竞赛发现,学生要想在“用友杯”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财务会计知识,能处理复杂的经济业务流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售后退回的处理、债务重组的处理等,会根据原始凭证作出正确的分录,根据作出的分录去分析财务软件中的操作步骤。其次,还要求学生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练习,“用友杯”题目量大,需要学生快速分析登录企业应用平台的操作人员和进行流程操作,而熟练程度跟学生平时的练习有关,学生自律性强,注重平时的训练则操作更加得心应手,反之,则会拖慢整个参赛组的进度。
(二)学生竞赛对指导老师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为例
“用友杯”因其专业性强,学生参加竞赛需要指导老师的指导。指导老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时间精力。“用友杯”的赛题每年虽然会有所变化,但大致的方向没有太大变化,指导老师根据赛题的方向和内容进行分析,将分析出来的解题思路和操作步骤及应题技巧传授给学生,能为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但传授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成立针对该比赛的指导老师小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导老师团队一起合作,既能給学生传授需要的应题方式方法也能减轻指导老师的压力和负担。
指导老师除了指导参赛学生应题技巧外,还需要去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用友杯”竞赛需要学生熟练运用用友财务软件,因此,将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聚集,并监督和辅导学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指导老师因各种原因不可能随时适应学生的时间去监督和辅导学生,学生就有为了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的情况,导致操作技能不熟练的同学拖住整个团队成绩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指导老师指定完善的辅导和监督学生练习的机制。
(三)学生竞赛对学校的要求——以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为例 “用友杯”竞赛需要学生用到用友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学校有购买演示教学版本,会计等相关专业系部都有安装,学校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平台。但学校财务软件使用频率较高,为了减少计算机硬件的磨损,学校会定时关闭机房,从而会减少学生的練习时间。为了普及“用友杯”,新道公司也开发了专门的竞赛平台,但该平台需要学校花钱购买。通过历年学生竞赛的结果可以看出购买了竞赛平台的学校,学生取得的成绩要明显高于没有购买竞赛平台的学校学生的成绩。因此,学校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要给予配合。
学校选拔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学生时,都是通过上课老师的介绍某些理论课成绩较好的同学参加比赛,且参赛人数较少,导致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该竞赛而且漏掉了一些灵活性强同时专业能力也较强的学生。因此,针对这方面需要学校加强宣传,制定学生竞赛参赛选手的选拔机制,达到既能选拔人才,又能将竞赛带入教学改革中的双重效果。
二、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联动的机制
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的要求与教学改革的目标相一致,二者可以更好的联动起来。建立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的联动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管理方面
1.建立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学风
学风是一个学校整体师生精神面貌的提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竞争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标。学校可以将学科竞赛作为除了专业课成绩合格外的另一种让学生争取学分的形式,扩大学科竞赛在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评价中的比重。同时扩大学科竞赛在学生群体中的宣传,让学生都有参加竞赛的想法。从而让学校的竞赛风气得以培养出来。
2.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学科竞赛从赛事的出台到组织学生参赛,大型的学科竞赛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让学校和学生做准备。将学科竞赛的规划、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指导老师来讲,既可以宣传该学科竞赛的赛事,又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竞赛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从而更进一步让学校有能力去承接较大型的省级学科竞赛项目。
(二)在师资队伍方面
学科竞赛给了老师们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当前该学科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同时,很多学科竞赛有企业的参与,能让老师和学生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让指导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学科竞赛中,能够增强学校的师资队伍,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将如何运用于实际的业务处理中。师资队伍的增强也是学校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可以针对专业学科竞赛建立专门的指导老师团队,且让指导老师在该门学科竞赛中能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参赛而不是经常替换指导老师。
(三)在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教育领导部门的政策、文件来设置课程,没有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某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学科竞赛反映出了当前社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将学科竞赛与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以“用友杯”为例,参加“用友杯”的学生需要按照顺序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中小企业会计实训手工账处理课程、财务会计课程、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而实际参加竞赛的学生很大部分没有完成财务会计课程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学习。很多学生在上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时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系统中按照预设的账务处理流程就行处理,将会计信息系统上成了计算机课程,将该门课程理解为点击鼠标按钮的课程,如果先让学生接触手工账实训,然后再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学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解。
(四)在课堂教学方面
尽管当前的科技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知识点上。将学科竞赛的赛制复制到课堂教学中,给定时间、地点和方式让学生组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鼓励学生完成课堂中的挑战任务,对于老师和学生的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除了引用学科竞赛的赛制外,还可以将学科竞赛的赛题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案例中,让学生去接触实际案例,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培养自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学科竞赛对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都有需求。学生、指导老师和学校的良好配合能让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科竞赛的目标跟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要将二者联动起来,共谋进步和发展,学校可以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做出努力,将两者融合起来。(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本文系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L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