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远了,心却近了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7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能相聚。我们不能拜年,不能走亲访友,甚至走在路上都不能道一句问候。人与人之间被一层层厚厚的口罩阻隔,只能透过厚厚的屏幕,看看熟悉的面孔,谈谈家长里短。人们都说年味儿淡了,距离似乎变得疏远了,但是我想说,距离远了,心却近了。
  距离远了,心却近了,关心与问候也变多了。“千万别外出啊!”“出门一定戴口罩啊!”“记得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口罩啊!”疫情期间,电话中关心与问候变多了,远在异乡的儿女打电话的次数多了,对父母的关心与牵挂多了。即使两地相隔,也阻断不了我们的爱。
  距离远了,心却近了,素不相识的我们成了彼此最深的牵挂。举国一盘棋,万众一条心。疫情使我们凝成了一簇宏力,全速涌向抗疫一线。李兰娟教授果断提出武汉全面封城阻断疫情传播的建议;钟南山院士不顾八十高龄,连夜搭乘火车,火速前往武汉指导抗疫;全国精尖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不计生死,不论报酬,团结一致赶往武漢;全国各地医疗卫生及生活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武汉。还有我们,千千万万个我们,正在屏幕前关注着每天跳动的疫情报告。我们与数字同频共振,同喜同忧。我们都期待着疫情过后,武汉樱花下的人群涌动,热干面店里的热火朝天……
  距离远了,心却近了,我们身处异国,却同在一条奔涌着的河流里。在世界各地物资都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国送来口罩和防护服,正可谓雪中送炭,逆境面前更显温暖。文化的差异并不能阻隔我们之间距离,疫情之下,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暖心之举,更增添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正是因为疫情,亲人之间、陌生人之间内心的交集被无限放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正因为疫情的暴发,我们才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中国的力量。
  我始终坚信,再远的距离也阻挡不了爱的传递,再可怕的病毒也终将被人类制服。即使疫情使我们远隔千里,我始终坚信,距离远了,心却近了。

 点评


  论点突出,亮人眼目。 “距离远了,心却近了”是标题,也是论点。作为论点,开头段就提出,之后在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开头3次出现,又用论点作为结尾句。或用做标题,或在每段开头出现,或用做结尾句,各种方法的巧妙运用,让本文论点异常突出,亮人眼目。
  饱蘸感情,动人心弦。作者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论据,比如作者说明人们之间虽然距离远了,心却近了时,对人们之间的关心与问候给以列举:“千万别外出啊!”“出门一定戴口罩啊!”“记得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口罩啊!”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且是发自内心的,现在作者重提,自然动人心弦。
  巧妙扩展,增大容量。作文材料中谈及疫情中的距离和联系,无论是说明“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还是说明“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列举的都是国内事例,但作者不局限于此,用一段(第四段)来说明疫情暴发后,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更紧密,让人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这样,也就增大了文章的容量,让文章内容更厚实。
其他文献
《孔子学院:这张名片不会丢》一文写作之时,阿根廷第三所孔子学院揭牌成立,发表之后,很多学习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汉教生”)在不同程度上又开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点燃起希望,充满了信心。实际上,归根结底,大家最为关注的仍旧是就业去向问题。  这再正常不过了,特别是就业“市场化”以来,就更是正常。大学生、研究生入学选专业,考虑最多的也就是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出路,直白地说就是看能不能找到工作,能找到
期刊
汝瓷的出生地  宋代的汝瓷确实是因产地而得名的。  今天的汝州,汉称县,隋置汝州,也是汝州境内有汝水而流传下来的,唐、宋辽金元、明清及民国,尽管历代名称有所变更,但到了民国,称谓也由清代的直隶州改为了临汝县。  解放以后考古工作就是以临汝县为重点的,但始终无所获,汝瓷犹如云雾一样成了一个谜,不得其解。1986年底,工作人员却意外在宝丰县清凉寺发现了其窑址,以及大营镇蛮子营村汝瓷窖藏。  宝丰接壤临
期刊
按语:  笔者在此前的写作中,曾经提到过笔者与严歌苓的最初结缘,是因为她那本《扶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7月版)。1998年那个夏天,我本科毕业,以山东大学中文系四年七次大考总分第一(最后一个学期没有考试),发表文章总分也第一的成绩,免试直升硕士。没有了找工作的问题,便专心在买书、看书上了。时光飞逝,即便20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是从学校的三联书店买了这本《扶桑》,封底还被盖上了一个
期刊
1920年4月底,上海法租界白尔路(今顺昌路)三益里走来一位身着长衫、手提小皮箱的青年男子。他身材瘦削,结实精干,肤色黝黑,国字脸棱角分明,一头乌发梳得纹丝不乱,举手投足带着一股书卷气。  此人是陈望道,时年29岁。他是受《星期评论》社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等人邀请,前来担任该刊的编辑。  进了石库门弄堂,他一边走,一边抬头看门牌号,走到三益里17号大门前,看到黑色的大门外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期刊
一  回想起在英国工作的两年,总是忘不了几位邻居,尤其是胖胖的凯西和她小小的、佝偻着脊背的先生大卫。  认识凯西,极其偶然。  那年五月,我被派到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下飞机后第三天,还没来得及倒时差,便急忙上网租房子,晕头晕脑地满大街跑来跑去见房东——因为宾馆只能住几天,超期便要自己支付昂贵的住宿费了。两位孔院的中方教师,都是以前的外方白人秘书给租的房子,所以也不很清楚租房流程。而我到时,只
期刊
出门在外,我是怯于和不明底细的陌生人搭腔的。不少迫不得已要与之打交道的人,比如餐厅的收银员、商场的营业员、出租车的司机、位高权重的官僚等,面僵言硬,唇齿间弹射而出的话语,如冰雹,如炮弹,亦如铁棍,很容易将我原本平稳完整的心境,像玻璃一样地敲烂砸碎。  世间之人,在生理的意义上大同小异,但因接受教育的殊异和身处位置的落差,就语言而言,各人皆固守于各自阶层相对封闭的专属系统里,虽时有交集和碰撞,却从不
期刊
大约一百五十年前的某一天,在俄罗斯一家小旅馆内,一位客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个声名日隆的大作家——忽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这是死亡带来的阴郁。实际上,那时他的年纪并不大,身体也很健康,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死亡压抑的阴影。  他是托尔斯泰,这一夜的恐怖对他日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我们看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正是在这种恐怖余威下诞生的。  人们称之为阿尔扎马斯的恐
期刊
今天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我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整理这一学期的教学资料,感慨万千。  考前一晚上,我在朋友圈更新了和学生的互动内容,外地的同学给我留言:“好佩服你哦。”我很纳闷:都是高三老师,干嘛佩服我?同学接着回复:“你们直接从网课就到高考了,太难了。”  我才如梦方醒。  今年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执教高三,虽然距离自己参加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是从心理上,我还是能够充分地体会学生的状态。虽然没有亲
期刊
靳超  洛阳才子贾谊,在汉代的文坛和政坛上就显露出了惊人才华。贾谊是荀子的再传弟子,师从张苍。十八岁时英俊能文的贾谊就闻名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对其青眼有加,将其招纳至门下,器重非常。因吴公的信任,贾谊辅佐吴公尽心尽责,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文帝即位之初,吴公因为政绩卓著被召为廷尉,贾谊也因吴廷尉的推荐为文帝所识,年轻有为再加上精通诸子百家,这个二十二岁的青年被文帝召为博士。在众博士中,贾谊渊博而机敏
期刊
单阏之岁2兮,四月孟夏3,庚子日施4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貌甚闲暇5。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6。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7,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8。”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9?吉乎告我,凶言其灾10。淹数之度兮,语予其期11。”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12: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13。斡流而迁兮14,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15。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16!祸兮福所依,福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