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周单8号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索周单8号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试验设置了7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周单8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周单8号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种植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 148.15 kg/hm2,回归方程为Y=3 392.184 76+1 881.396 667X-159.318 306 9X2。随着周单8号种植密度的增加,其穗位高、株高、空秆率上升,双穗率和茎粗下降,倒折倒伏率不变。[结论]周单8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85万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8 946.08 kg/hm2。
  关键词 周单8号;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041-02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Zhoudan 8
  LI Qingzhu,SONG Wanyou*,ZHOU Wenwei et al
  (Zhoukou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oukou, Henan 46600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for Zhoudan 8.[Metho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production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Zhoudan 8 were studied with 7density treatments, repeated 3 times. [Result]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production of Zhoudan 8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e after decrease first. The maximum production was 9 148.15 kg/hm2 when planting density in 60 000 plants/hm2.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as follows: Y=3 392.184 76+1 881.396 667X-159.318 306 9X2.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ear height, plant height, stem empty rate increased, double spike rate and stem diameter decreased, the lodging rate unchanged. [Conclusion]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of Zhoudan 8 was 58 500 plants/hm2 , the highest theoretical yield was 8 946.08 kg/hm2.
  Key words Zhoudan 8; Density; Production; Agronomic traits
  周单8号是黄淮海地区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玉米杂交种,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11年对不同种植密度对周单8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为探索周单8号在生产中的适宜密度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周单8号,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在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院本部玉米试验田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便利,中壤土。试验设置7个密度处理,分别为处理①4.50万株/hm2、处理②5.25万株/hm2、处理③6.00万株/hm2、处理④6.75万株/hm2、处理⑤7.50万株/hm2、处理⑥8.25万株/hm2和处理⑦9.00万株/h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等行距种植,行距66.67 cm,4行区,
  小区长6 m,小区面积16 m2。田间管
  理同一般大田,取中间2行调查、计产。
  1.3 田间管理
  播种前翻耕整地,施周科玉米专用肥600 kg/hm2作底肥。播后及时浇“蒙头水”,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拔节期追施尿素300 kg/hm2。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玉米生产管理措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由表1可知,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周单8号产量先增后减。 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 148.15 kg/hm2,密度为9.00万株/hm2时,产量最低为7 601.85 kg/hm2,减少1 546.3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内差异不显著,而处理间差异显著,可见造成产量差异的原因是种植密度。 显著性比较发现,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时,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密度。
  回归分析可知,周单8号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3 392.184 76+1 881.396 667X-159.318 306 9X2,对应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85万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8 946.08 kg/hm2。
  2.2 种植密度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随着周单8号种植密度(y)的增加,其穗位高(x1)、株高(x2)、空稈率(x3)上升,双穗率(x4)和茎粗(x5)下降,倒折倒伏率(x6)不变。 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周单8号株高、穗位高、茎粗、空秆率、双穗率与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 1、0.979 8、-0.983 4、0857 6和-0.873 1,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0.05=0754 5,r0.01=0.874 5)。具体来说:株高、穗位高、茎粗与密度达极显著相关,空秆率、双穗率与密度达显著相关,茎粗、双穗率与密度呈负相关,株高、穗位高、空秆率与密度呈正相关,密度与株高的回归方程为y=206.51+2.45x2;密度与穗位高的回归方程为y=71.23+2.90x1;密度与茎粗的回归方程为y=2.978-0.079x5;密度与空秆率的回归方程为y=-7.15+130x3;密度与双穗率的回归方程为y=15.33-190x4。   2.3 种植密度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由表2可知,种植密度对周单8号穗部性状的各因素均存在一定影响,且存在差异。经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密度与穗长(x7)相关系数为-0.943 1,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是y=22.76-100x7;密度与穗粗(x8)相关系数为-0.959 6,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是y=5.89-0.15x8;密度与秃尖长(x9)相关系数为0953 7,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是y= -2.37+0.47x9;密度与穗行数(x10)相关系数为-0.912 1,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是y=19.82-0.79X10;密度与行粒数(x11)相关系数为-0.963 4,呈極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是y=4365-113x11;密度与百粒重(x12)相关系数为-0.982 3,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346.75-5.11x12;密度与出子率(x13)相关系数为-0.935 0,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是y= 95.40-1.35x13。
  3 结论与讨论
  (1)随种植密度增加,周单8号产量先增后减,与其他品种相似[1-2]。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为9 148.15 kg/hm2,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3 392.184 76+1 881.396 667X-159.318 306 9X2,对应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85万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8 946.08 kg/hm2。
  (2)玉米单产是有效穗数、穗粒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种植过稀,单株生长发育好,穗大、子粒饱满,但是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养分和光照等资源,单位面积总穗数减少,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光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依靠群体优势,玉米单产提高[3-5];种植过密,由于通风透光不良,抑制了单株生长发育,导致穗小、粒轻甚至倒伏、空秆,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
  参考文献
  [1] 杨国虎,李新,王承莲,等.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57-60,64.
  [2] 周文伟,李桂枝,宋万友,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周单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9):106-107.
  [3] 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等.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J].作物学报,2008,34(3):447-455.
  [4] 王志刚,高聚林,任有志,等.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7,15(6):51-56.
  [5] TURGUT I,DUMAN A,BILGILI U,et al.Alternate row spacing and plant density effects on forage and dry matter yield of maize hybrids (Zea mays L.)[J].J Agron Crop Sci,2005,91:146-15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通过对优选菌种长势较好的7株子实体组织分离后再培养,研究子实体生长情况,为北虫草菌种的复壮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子实体性状、产量及虫草多糖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子实体颜色均为金黄色,可以保持母种的颜色性状;除C1-柄分离后,子实体的长相纤细,与母种长相粗壮有差异外,其他菌株头柄分离后子实体长相均可以保持母种的长相性状;除C3-柄、C5-柄、C6-柄外,其他
期刊
摘要 2011年俄罗斯成功加入WTO,使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农贸特点和贸易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贸易壁垒消除、关税逐步降低以及各类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执行都将有助于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大。该研究通过贸易结构与指数分析,以互补性较强的水产品为例,探究了两国的贸易地位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目前较强的中俄水产品贸易互补性无法成为继续引导两国水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两国水产品
期刊
摘要 根据农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的教学质量进行探索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4-380-02  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将普通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业昆虫学的实践
期刊
摘要 以在交通尾气污染绿地中生长良好的红叶石楠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在交通尾氣污染绿地假鹰爪、九节和红叶石楠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假鹰爪和九节叶绿素总含量与红叶石楠不存在差异,它们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低于红叶石楠。3个试验树种在夏季的净光合速率(Pn )大小为红叶石楠>假鹰爪>九节,在冬季的大小为九节>红叶石楠>假鹰爪。  关键词 假鹰爪;九节;
期刊
摘要 自由基的过度产生是机体过氧化损伤、代谢紊乱和抗氧化失衡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主要阐述了自由基的类型和产生机制,同时阐明了动物骨骼肌和消化道自由基的来源。  关键词 自由基;类型;产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 S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020-03  Free Radical Types in Cells and Generation Mechanism  
期刊
摘要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从泰兴市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出发,针对我国农民特点,探寻农民教育培训规律,旨在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规律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4-382-03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恩施有代表性的4种农作物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采用HNO3H2O2体系高压密闭消解4种农作物不同部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合碰撞反应池法, 测定其中微量元素,以铑和铼内标法补偿校正,以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该方法基体效应弱,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方法的检出限范围是0.014~0.053 μg/L,精密度(RSD)在0.53%~1.52%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传统村寨旅游开发浪潮的掀起,传统村寨在旅游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传统村寨旅游开发也存在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景区内部形成同类竞争、当地村民参与程度低、旅游收益分配不均、村寨旅游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通过对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相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等对策,以期促进
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产地加工及净制过程中的应用、在中药切制过程中的应用、在炮制辅料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炮制工艺研究中的应用、在饮片不同炮制方法比较及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指纹图谱技术;中药炮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5-01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大规模工业生产适用的虾青素提取方法。[方法]从原料的状态入手,采用常规的有机溶剂——丙酮作提取剂,对新鲜雨生红球藻膏和干藻粉中虾青素的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目前采用的提取条件,从干藻粉中得到的虾青素提取率为新鲜藻膏的2倍多。[结论]烘干后的雨生红球藻在虾青素的提取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新鲜藻膏;干藻粉;提取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