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课堂实践实例来阐述,合理、科学地使用教材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负责的一种态度,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背景、学习基础等学习条件是不同的,所以要重视对教材的合理、科学的改造,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做最大的努力。
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背景、学习基础等学习条件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尊重、认真钻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合理、科学地用好教材。
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指挥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上)有一节教学三角形分类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和角的分类以及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的能力。
在这一节课中,首先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及学习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新的知识起着“铺路搭桥”的重要作用。在教材呈现的例题1的指引下,我在课前准备中,设计了几道复习题:你知道三角形的组成吗?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角?你能很快认出它们吗?怎么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角是直角、钝角、锐角?其中最后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不能光靠观察来进行判断,必要时要借助工具。短暂的复习,有效地为学习新知作了铺垫,尤其是让学生想办法利用工具对角进行判定,为后面学习对三角形进行判定,埋下了伏笔。事实证明,这点处理是可取的。通过比较,我授课班级的学生在复习巩固练习中出错率很低。
二、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教材编写意图,大胆改动教材,引导学生尊重问题,端正学习态度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地从给出的六个三角形中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可以按其角的特点分成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一过程,我选取了课本中例题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又做了一定的修改。我把例题中直接给出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标记去掉,当学生指出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我置疑:你怎么知道那是一个直角?学生争先恐后地借助工具去进行判断,告诉我那的确是一个直角。这一小小的改动,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学习态度。
学习进行到出示的六个三角形的角的特点全部被学生观察、讨论、整理后,我请学生认真观察整理好的表格,看看谁能发现这些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指出: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有的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或只有一个钝角。我紧接着让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好类后,我又提问:谁能根据这些三角形角的特点,给它们起个名字呢?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很快把三角形按照角的特点顺利地进行了分类。我及时表扬了学生,并在学生的配合下完成了三角形分类的板书,板书也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阶段的学习将要告一段落时,我又提问:我们把这六个三角形分成了三类,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也都可以这样分成这三类呢?目的在于让学生信服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同时向学生渗透学习数学的方法:从特殊性到一般性。这个阶段的学习也随之告一段落。
在练习巩固中,有一道题出示了一个看似直角三角形的图形,我班的孩子没有一个人判断出错,而其他班的孩子大都认为那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理解教材设计意图,让看似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善于利用教材编写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学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了解集合的初步概念。我在这里把三角形这个整体比喻为我们学校,把三角形比喻成这个学校的学生,把每间教室比喻成类别,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取材自然亲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最后的总结提升环节中,相应的练习,包括小游戏都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有难度、有梯度的练习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因比较充分地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比较好地处理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和尊重问题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
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材料。但是,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背景、学习基础等学习条件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尊重、认真钻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合理、科学地用好教材。
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指挥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上)有一节教学三角形分类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和角的分类以及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的能力。
在这一节课中,首先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及学习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新的知识起着“铺路搭桥”的重要作用。在教材呈现的例题1的指引下,我在课前准备中,设计了几道复习题:你知道三角形的组成吗?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角?你能很快认出它们吗?怎么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角是直角、钝角、锐角?其中最后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不能光靠观察来进行判断,必要时要借助工具。短暂的复习,有效地为学习新知作了铺垫,尤其是让学生想办法利用工具对角进行判定,为后面学习对三角形进行判定,埋下了伏笔。事实证明,这点处理是可取的。通过比较,我授课班级的学生在复习巩固练习中出错率很低。
二、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教材编写意图,大胆改动教材,引导学生尊重问题,端正学习态度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地从给出的六个三角形中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可以按其角的特点分成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一过程,我选取了课本中例题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又做了一定的修改。我把例题中直接给出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标记去掉,当学生指出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我置疑:你怎么知道那是一个直角?学生争先恐后地借助工具去进行判断,告诉我那的确是一个直角。这一小小的改动,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学习态度。
学习进行到出示的六个三角形的角的特点全部被学生观察、讨论、整理后,我请学生认真观察整理好的表格,看看谁能发现这些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指出: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有的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或只有一个钝角。我紧接着让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好类后,我又提问:谁能根据这些三角形角的特点,给它们起个名字呢?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很快把三角形按照角的特点顺利地进行了分类。我及时表扬了学生,并在学生的配合下完成了三角形分类的板书,板书也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阶段的学习将要告一段落时,我又提问:我们把这六个三角形分成了三类,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也都可以这样分成这三类呢?目的在于让学生信服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同时向学生渗透学习数学的方法:从特殊性到一般性。这个阶段的学习也随之告一段落。
在练习巩固中,有一道题出示了一个看似直角三角形的图形,我班的孩子没有一个人判断出错,而其他班的孩子大都认为那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理解教材设计意图,让看似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善于利用教材编写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学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了解集合的初步概念。我在这里把三角形这个整体比喻为我们学校,把三角形比喻成这个学校的学生,把每间教室比喻成类别,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取材自然亲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最后的总结提升环节中,相应的练习,包括小游戏都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有难度、有梯度的练习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因比较充分地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比较好地处理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和尊重问题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