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及案例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文体,但部分教师在执教时会出现“千课一面”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够精准。本文试以中学段统编本教材教读小说篇目为例,围绕当前教学内容确定存在的误区,探讨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并给出相关案例。
  【关键词】统编本;小说文本;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23-02
  小说是学生最喜欢的文体之一,是学生激发兴趣、提升素养、启迪心灵、体验审美的重要载体,应引起教师重视。但当前部分教师因缺少对小说文本的深入研究,在小说教学方面模式化、板块化,对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随意、模糊,致使小说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下工夫。
  一、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确定存在的误区
  小说是叙事类文本,在教学小说时,部分教师会一成不变地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展开,因此容易走入教学内容确定的误区。
  (一)忽视教学目标的精准化
  教学内容决定语文课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目标规范决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如个别教师将《变色龙》的教学目标重点设计为“加深对小说三要素相关知识的了解”,这类教学目标不够精准,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指向不明[1]。
  (二)忽视文本内容的个性化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文本的共性,但不同文本对这三点的侧重略有不同。教师应注重文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如对于《植树的牧羊人》这一课,有的教师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分析牧羊人形象的方法”。而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教学这一篇目时选取了以下教学内容:①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把握牧羊人的形象;②探究文章的叙述方式,即虚构与真实的问题。其中第二个教学内容指向叙述视角,抓住了本文的个性内容。
  二、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首要原则,课程标准为不同学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方向。此外,教学内容的确定还应遵循编者意图、文本特质、学生需求等[2]。
  (一)注重编者意图,找到教材的可用点
  统编本七~九年级教材出现的现代小说教读篇目共七篇,并分布在不同学段的不同单元。其中九年级为集中学习小说的学段,七、八年级教材中的小说篇目并没有集中到同一个单元。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注重教材的编者意图,以单元目标为主导,以课内助读系统为抓手。
  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修身正己”,单元目标为力求学生学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道德素养的更高境界,学会略读的方法。《驿路梨花》是本单元仅有的一篇小说,教材在课前的“预习”板块要求学生“略读课文,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們分别做了什么事。再细读课文,想一想‘梨花’有什么象征意思”。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二题提到“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表达效果。”“积累拓展”要求学生从课内走向生活,联系实际,对“公德”这一概念进行探讨。
  结合教材给出的助读系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追求;学习文章的记叙顺序,体会文章设置悬念与误会的精巧构思;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
  (二)把握文本特质,挖掘文本的异质点
  文本特质是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属性。把握文本特质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
  九年级是集中学习小说的学段,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对学生的学情与文本特质有更深入的思考。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向分析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主题,感受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教读篇目《孔乙己》,教师常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方式解读孔乙己形象,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3]。其实走进《孔乙己》还有一条专属路径——“以笑写悲诉薄凉”。文中多次写“笑”,主人公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看客们麻木的哄笑为孔乙己本就悲惨的命运蒙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薄凉。鲁迅运用“以笑写悲”将孔乙己与其他人物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让悲剧更深刻,主题更鲜明。
  对于一篇经典作品,不同教师对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大同小异”的,“大同”指的是把握语文教学的规范与根本的相同点,“小异”指的是挖掘文本的异质点。挖掘文本特质能折射出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确定上的智慧,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意图和作品主题。
  (三)关注学生主体,探寻学生的需求点
  叶圣陶先生曾在《语文教育论集》中谈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自己能够读懂内容时,教师就不需要教,教师要教的是学生独立阅读后无法理解的、较为深奥的、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教育观也指出,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面面俱到的指导,要建构起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二者都强调教师要教的是学生的需求点,即学生未知的或被学生忽略的知识和能力[4]。
  关注学生主体,探寻学生的需求点,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的关注点之一。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社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赏析本文的表达方式”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是文中一处生动而有画面感的描写,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赏析时,仅知道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但对八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赏析结论仍处于表层。教师应明确,八年级学生对语言欣赏的需求点不应停留在“手法是什么”的阶段,而应明确“为什么要用这个手法”。这句话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是从儿童视角写的,所以极富有童话色彩,反映了儿童富于幻想的特点和愉快的心情。“蹿”字生动传神,让“大白鱼”速度极快、自在畅游的画面跃然纸上,这一切都展现出了小伙伴高超的驾船技术,而老渔夫的赞叹则是从侧面对这一点的补充。这一句描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旧时的江南水乡之美,老渔夫的赞叹也展现出了鲁镇淳朴的民风。笔者认为这样的赏析,解决了学生的需求点,让学生学会了欣赏小说语言的方法,也符合八年级学生语言赏析的能力层级。
  综上所述,教材、文本和学情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教师只有对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参考书进行理解、消化,对文本有更深的把握,对学情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郭跃辉.“新新旧旧”教语文——从肖培东老师执教《植树的牧羊人》说[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
  【作者简介】
  郭显英(1969~),女,满族,辽宁本溪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阅读活动中融入情感因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课内外情感阅读相结合与情感式阅读表演英语课本剧三个方面探讨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阅读;口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
期刊
【摘 要】美術鉴赏是一门视觉鉴赏的艺术,是运用图像识别能力,通过眼睛把图像美感转化为内在的审美体验,而美感转化的过程就是视觉、听觉等内在感受综合形成的过程。美术鉴赏的手段也不是单一的,可以通过多学科的融合,提升审美感知,加深美感体验。语文学科中的名著名言对美术鉴赏的许多鉴赏模块内容有直接的融合教育意义,能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关键词】美术鉴赏;语文名著;融合;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情境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是景象,情境教学意为在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借助于具体、生动的展示、讲解,引导或身临其境的参与、体会、感受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既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精神集中、兴奋的状态,又能使师生之间充满智慧地交流与互动,从而
期刊
【摘 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热门行业,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新课改已经开始融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明显。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进行探析,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提供支持。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古诗在类型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古诗的内容更加宽泛,另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律诗。律诗相较于绝句,篇幅有所加长,描写的内容更为丰富,给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深刻剖析律诗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与探究律诗,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写作背景、对仗、意境、律诗与其他作品的关联性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如何认识多种情绪(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如何面对自我否定、如何提高心理韧性三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这个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悦纳和自我发展,从而建立坚实的自我概念,达到忠诚于自我,不随波逐流,不妄自菲薄,把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内化为自信,把对生命的追问化为个体的成长与追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绪;自我认同;德育渗透;案
期刊
【摘 要】本调查以问卷形式,从微课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出发,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不同市、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关于微课的了解及应用情况等进行调研,以期为美术类教学微课的设计制作、美术教师课程开发与技能培  训、区域性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课应用;中小学美术;问卷分析;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丰富遗产,对整个语文课程教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在文言文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读不懂、读不透”的文言文学习状况。本文基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调整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感悟文章意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等相关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带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贴合教学内容,实现高效地理课堂。所以,教师要综合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优化;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93-02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和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逐渐加大了对“乐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主动思考意识等乐学精神。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精心设计导语、明确揭示教学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美等四个方面入手,为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这次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