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院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其它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的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随着“技师学院”的蓬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拥有了新型发展平台,涌现出多样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块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师徒制、“六合一”培养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都蕴含着导师制的培养理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导师制教学
1 导师制蕴含的教学理念
导师制在牛津大学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它作为牛津本科生教学的基本模式始于19世纪,至今也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历程。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高级导师摩尔(Will G.Moore)认为,牛津大学导师制成功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关注学生的个体、依赖师生双方的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
1.1 导师制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导师制教学重要的教学成果就是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所有教育体制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存在很大争议,因人而异的理想化教学模式是解决分层次教学的最简便方法,导师制教学由于其实行的是“小班教学”,正好具备单独辅导,分层次施教的教学基础,重视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学习轨迹、发展轨迹。
1.2 导师教学的进行是以师生双方的合作为基础的。导师制教学重要的基础是师生双方合作。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式,我们也戏称为“填鸭式”,老师讲的就是学生需要听的,不听考试就不能及格,老师是单线的“输出”,学生是单线的“输入”,交流并不明显。而导师制是利用学生的“兴趣载体”,导师来进行引导,由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完成工作任务。通常情况下是导师依据学生兴趣方向布置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工作,在遇到困难时由导师进行引领、指点,最终共同完成任务。弱化了老师的讲授、强化了学生的自学,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其蕴含了师生合作的深层教学关系。
1.3 导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制教学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导师制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淡化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地位,使学生逐渐完成“被动的向别人学习”到“主动的自己求学”过程的转变,最终达到独立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导师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试行
2.1 导师制教学中导师的培养与选拔。导师的选拔在导师制教学中十分重要,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师”与高等教育中的“导师”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科研型人才”,选择适合的导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制”通常选拔校内本专业各工种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体化教师”担任导师,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与辅导,完成相应模块教学任务,结合企业要求完成常规教学目标。
2.1.2 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制”是指学校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或技术专家,与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建立支持性、指导性关系,即建立“1+N”支持模式。“企业导师制”带有分散化和非正式化的特点,是一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发新机制的尝试。
2.1.3 竞赛导师。“竞赛导师制”通过全省、全国技能比赛涌现出的技能水平较高的选手,或聘请或留用,参与到学生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以竞赛工作室的形式重点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争取竞赛名次的同时也重点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出品行、技能过硬的“精品学生”,以提高职业教育就业平台。
2.2 导师制授课的教学形式。职业院校在学生的管理上一般采用的教育制度都是班建制,政策指令、通知要求都是通过班级、班主任传达到各位同学,班主任只负责学生管理,任课老师只负责单独科目教学。我们针对预备技师班级(四年制)第三年的课程试用了一种“班建制”与“导师制”并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①班级日常管理、学院整体要求由班主任管理;②学生按兴趣分组并选择导师,7~10人/组;③导师提出综合性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
2.3 数控加工专业导师制授课的工作任务。导师制教学最终效果体现在导师任务选择上,任务的合理选择,教学目标的清晰准确是重中之重。在数控加工专业中,我们分为三个选课兴趣组:数控车组、数控铣组、数控加工中心组。每组提出多个模块化任务,每个模块任务由以下方面组成:①手工绘图:提高学生识图能力,通过反复图版画图达到熟练识图水平;②计算机绘图(二维、三维):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计算机绘图、数值点位计算、三维造型,提高计算机辅助制造水平;③零件工艺卡片填写:通过对图纸的分析,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确定手工编程、自动编程的程序轨迹路线,提高学生工艺分析水平;④零件程序编制:针对任务图纸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工作,提高学生手工编程、自动编程水平;⑤零件数控仿真加工:通过仿真软件对所编制程序的准确性、道具选择合理性等进行校验,同时提高学生机床操作熟练水平;⑥零件模拟加工:通过模拟型数控机床,利用木杆、塑料等安全材质进行零件模拟加工,在确保人机安全的前提下熟练实际操作技巧;⑦零件实际加工:通过生产型数控机床针对任务图纸进行实际加工,通过零件加工过程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将零件加工的整体任务有机的分解开,每个阶段任务清晰,目标准确,按顺序进行工作,导师在每个阶段完成时都要进行指导和点评。多个不同的任务组合为学期教学模块,重在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导师制教学评价体系
3.1 学生成绩卡片制。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是根据导师制教学所设定的任务确定的,在数控专业中,每个成绩卡片应反映出导师制授课的每个任务(7个工作任务即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零件工艺卡片填写、零件程序编制、零件数控仿真加工、零件模拟加工、零件实际加工),其中,每个成绩卡片记录每个模块任务,每学期完成18个模块任务(按照每周一个模块)即相应完成18个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导师则可通过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来对学生进行最终综合评价以及常规记录和检查,督促其准确认真完成所有任务的加工。
3.2 毕业综合答辩。导师制教学体系的答辩需要以下几个材料:①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学生持在校期间完成的所有模块任务的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及成绩总表进行答辩,未完成的同学不能参加答辩,需进行补考;②毕业综合自评表:学生针对自己在校期间完成的所有模块任务进行自评,对导师制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优势、不足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自身表现等做出客观评价;③就业自荐表(工种):学生针对自身技能优势进行总结自荐,按照自身优势工种进行排序,并阐述自身优势工种能够达到的水平、自身发展规划等,促进自身合理就业。
3.3 导师评定。学生在导师课上的表现并不会像理论考试那样被正式地评定,导师会将学生本学期所取得的进步写出评定报告,或者学生在学期末与学院的高级导师、督导、院长一起讨论自己学业的进展,最终完成自己的综合评定。
4 总结
导师制教学即使在高等院校,一直以来也受到各种批评和质疑,而在从未执行导师制的职业教育,如何探索?如何定位?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职业教学向质量化、精品化道路方向的不断探索,重视学生个体化培养也将不断提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何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 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导师制教学
1 导师制蕴含的教学理念
导师制在牛津大学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它作为牛津本科生教学的基本模式始于19世纪,至今也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历程。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高级导师摩尔(Will G.Moore)认为,牛津大学导师制成功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关注学生的个体、依赖师生双方的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
1.1 导师制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导师制教学重要的教学成果就是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所有教育体制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存在很大争议,因人而异的理想化教学模式是解决分层次教学的最简便方法,导师制教学由于其实行的是“小班教学”,正好具备单独辅导,分层次施教的教学基础,重视每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学习轨迹、发展轨迹。
1.2 导师教学的进行是以师生双方的合作为基础的。导师制教学重要的基础是师生双方合作。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式,我们也戏称为“填鸭式”,老师讲的就是学生需要听的,不听考试就不能及格,老师是单线的“输出”,学生是单线的“输入”,交流并不明显。而导师制是利用学生的“兴趣载体”,导师来进行引导,由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完成工作任务。通常情况下是导师依据学生兴趣方向布置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工作,在遇到困难时由导师进行引领、指点,最终共同完成任务。弱化了老师的讲授、强化了学生的自学,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其蕴含了师生合作的深层教学关系。
1.3 导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制教学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导师制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淡化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地位,使学生逐渐完成“被动的向别人学习”到“主动的自己求学”过程的转变,最终达到独立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导师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试行
2.1 导师制教学中导师的培养与选拔。导师的选拔在导师制教学中十分重要,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师”与高等教育中的“导师”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科研型人才”,选择适合的导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制”通常选拔校内本专业各工种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体化教师”担任导师,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与辅导,完成相应模块教学任务,结合企业要求完成常规教学目标。
2.1.2 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制”是指学校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或技术专家,与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建立支持性、指导性关系,即建立“1+N”支持模式。“企业导师制”带有分散化和非正式化的特点,是一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发新机制的尝试。
2.1.3 竞赛导师。“竞赛导师制”通过全省、全国技能比赛涌现出的技能水平较高的选手,或聘请或留用,参与到学生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以竞赛工作室的形式重点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争取竞赛名次的同时也重点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出品行、技能过硬的“精品学生”,以提高职业教育就业平台。
2.2 导师制授课的教学形式。职业院校在学生的管理上一般采用的教育制度都是班建制,政策指令、通知要求都是通过班级、班主任传达到各位同学,班主任只负责学生管理,任课老师只负责单独科目教学。我们针对预备技师班级(四年制)第三年的课程试用了一种“班建制”与“导师制”并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①班级日常管理、学院整体要求由班主任管理;②学生按兴趣分组并选择导师,7~10人/组;③导师提出综合性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
2.3 数控加工专业导师制授课的工作任务。导师制教学最终效果体现在导师任务选择上,任务的合理选择,教学目标的清晰准确是重中之重。在数控加工专业中,我们分为三个选课兴趣组:数控车组、数控铣组、数控加工中心组。每组提出多个模块化任务,每个模块任务由以下方面组成:①手工绘图:提高学生识图能力,通过反复图版画图达到熟练识图水平;②计算机绘图(二维、三维):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计算机绘图、数值点位计算、三维造型,提高计算机辅助制造水平;③零件工艺卡片填写:通过对图纸的分析,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确定手工编程、自动编程的程序轨迹路线,提高学生工艺分析水平;④零件程序编制:针对任务图纸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工作,提高学生手工编程、自动编程水平;⑤零件数控仿真加工:通过仿真软件对所编制程序的准确性、道具选择合理性等进行校验,同时提高学生机床操作熟练水平;⑥零件模拟加工:通过模拟型数控机床,利用木杆、塑料等安全材质进行零件模拟加工,在确保人机安全的前提下熟练实际操作技巧;⑦零件实际加工:通过生产型数控机床针对任务图纸进行实际加工,通过零件加工过程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将零件加工的整体任务有机的分解开,每个阶段任务清晰,目标准确,按顺序进行工作,导师在每个阶段完成时都要进行指导和点评。多个不同的任务组合为学期教学模块,重在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导师制教学评价体系
3.1 学生成绩卡片制。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是根据导师制教学所设定的任务确定的,在数控专业中,每个成绩卡片应反映出导师制授课的每个任务(7个工作任务即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零件工艺卡片填写、零件程序编制、零件数控仿真加工、零件模拟加工、零件实际加工),其中,每个成绩卡片记录每个模块任务,每学期完成18个模块任务(按照每周一个模块)即相应完成18个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导师则可通过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来对学生进行最终综合评价以及常规记录和检查,督促其准确认真完成所有任务的加工。
3.2 毕业综合答辩。导师制教学体系的答辩需要以下几个材料:①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学生持在校期间完成的所有模块任务的导师制学生成绩卡片及成绩总表进行答辩,未完成的同学不能参加答辩,需进行补考;②毕业综合自评表:学生针对自己在校期间完成的所有模块任务进行自评,对导师制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优势、不足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自身表现等做出客观评价;③就业自荐表(工种):学生针对自身技能优势进行总结自荐,按照自身优势工种进行排序,并阐述自身优势工种能够达到的水平、自身发展规划等,促进自身合理就业。
3.3 导师评定。学生在导师课上的表现并不会像理论考试那样被正式地评定,导师会将学生本学期所取得的进步写出评定报告,或者学生在学期末与学院的高级导师、督导、院长一起讨论自己学业的进展,最终完成自己的综合评定。
4 总结
导师制教学即使在高等院校,一直以来也受到各种批评和质疑,而在从未执行导师制的职业教育,如何探索?如何定位?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职业教学向质量化、精品化道路方向的不断探索,重视学生个体化培养也将不断提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何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 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