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湿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血栓通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每支10 mg)静滴及0.90%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静滴,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湿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湿热内蕴;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退行性病变或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生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于中医腰痛病范畴。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发病率为82%,男性多于女性。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发病率为97%,其中第4、5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约占65%;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次之。其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笔者使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温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治疗组135例,男81例,女5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病程9个月。治疗组中有90例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另外45例仅表现为下肢放射痛;L3-4椎间盘突出21例,L4-5椎间盘突出32例,L5-S1椎间盘突出43例,L4-5合并S1椎间盘突出39例。对照组135例,男81例,女54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11个月。其中80例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55例仅表现为下肢放射痛;L3-4椎间盘突出12例,L4-5椎间盘突出42例,L5-S1椎间盘突出42例,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39例。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 根据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所定标准制定:①间歇反复发作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②受累棘突间及椎旁明显压痛;③腰椎活动受限;④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 ;⑥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突出存在。满足以上1~5项中任何2项加上第6项即可诊断。
1.2.2 证型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湿热蕴脾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制定。主证界定包括:腰部疼痛,患肢沉困,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全身肢体困重,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
1.3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症状与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相符;②治疗前一个月内未采取过任何对症治疗措施;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有出血倾向、金属过敏、晕针者;②哺乳、妊娠期妇女;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合并腰椎骨折、结核、肿瘤、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症等病者;⑤对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药物、花粉等物质过敏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药物组成:川萆薢20 g、石菖蒲20 g、白术15 g、茯苓15 g、黄柏12 g、莲子心12 g、 丹参15 g、车前子12 g、白茅根12 g、醋元胡12 g。湿邪偏胜者,加油松节、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茯苓利水渗湿;热邪偏胜者,加苦参、白藓皮,清热燥湿;兼有瘀血征象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兼有肝肾亏虚者,酌情加滋阴或温阳药物。每天1剂,水煎两次,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②针灸疗法,取穴局部夹脊、肾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配穴:腰痛明显者,配阿是穴、上髎、次髎;股前区疼痛明显者,配风市、犊鼻;小腿部疼痛明显者,配飞扬、承山、昆仑。用毫针刺,平补平泻法。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①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血栓通(每支250 mg)500 mg静滴,每天1次;②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每支10 mg)20 mg静滴,每天1次;③0.90%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7.2 U静滴,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临床治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腱反射正常,X 线片示椎体间隙基本恢复正常,能胜任原工作;有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直抬腿加强试验阴性,基本能胜任原工作;无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疗组临床治愈80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2.60%;对照组临床治愈60例、有效47例,总有效率为79.26%。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的“腰痛病”范畴。其主要病因为外感、内伤与跌仆挫伤。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外感多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笔者临证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烟喝酒、嗜食辛辣及肥甘厚腻过多,以及饮食不规律,造成体内易生湿热,即便是风寒客体,也常入里化热,故临床上湿热病证者较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多由神经根受压所致。神经根属中医学“筋”的范畴,肝主筋,故湿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从肝经论治,选用清利肝经湿热方剂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方中石菖蒲化浊除湿,萆薢得菖蒲之助,可除湿而分清化浊;黄柏、车前子清热利湿,以除肾与膀胱湿热之邪;茯苓、白术渗湿化浊,并且有健脾之功效;莲子心清心泻火;丹参凉血活血。诸药合用,清湿热化湿浊,以助肾之气化、膀胱之开合,可达邪去正安之功效。湿邪偏胜者,加油松节、海桐皮、土茯苓;热邪偏胜者,加苦参、白藓皮;兼有瘀血征象者,加桃仁、红花。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萆薢含有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总皂苷水解后生成薯蓣皂苷元等;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淀粉等。克拉塞林苷、薯蓣皂苷均具有抗菌作用。石菖蒲煎剂抑制胃肠道的异常发酵、促进消化液分泌;白术利尿、抗菌、保肝利胆;茯苓煎剂利尿、护肝;黄柏松弛肌松;丹参抗炎、镇痛、镇静、抗过敏,改善血流变性,保护胃黏膜,改善肾功能,防止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车前子利尿;白茅根水煎剂利尿作用明显,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醋元胡主要成分为甲素、乙素、丑素等,镇痛作用明显,乙素、丑素有松弛肌肉的作用;油松节镇痛、抗炎,且具有提高免疫活性的作用;海桐皮抗炎、镇痛、镇静,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苦参有利尿、抗炎、抗过敏、祛痰、升高白细胞作用;白藓皮解热镇痛;桃仁改善血液动力学,其水煎剂及提取物有抗炎、抗菌、抗过敏、镇痛作用;红花抗炎、镇痛、镇静、免疫抑制。诸药合用,可以起到抗炎、脱水、镇痛、营养神经、松弛肌张力、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免疫等作用,保护肝肾、心肺,从而减少了因长期用药对肝肾功能造成的损害,且减少了长期卧床患坠积性肺炎的概率,同时又对心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局部夹脊穴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促进局部致炎、致痛物质的消散、吸收等作用;肾俞、秩边、承扶、委中均属于足太阳经穴,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缓解腰痛的作用;秩边平第4骶后孔,髂正中嵴旁开3寸,可以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承扶在大腿后面、臀横纹中点,可以治疗腰、骶、臀故、股部疼痛;委中位于腘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能够治疗腰腿部挛痛;阳陵泉、环跳属于足少阳经,分别位于腓骨头前方凹陷处和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均可以治疗腰胯痛、下肢痿痹。除此之外,腰部疼痛明显者,配合对腰部疼痛具有明显疗效的阿是穴、上髎、次髎;股前区明显者,配下肢疼痛、痿痹疗效明显的风市、犊鼻穴;小腿部疼痛明显者,配合能够明显疏通小腿部经络的飞扬、承山、昆仑穴。诸穴配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部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 ,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对湿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5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湿热内蕴;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退行性病变或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等,产生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于中医腰痛病范畴。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发病率为82%,男性多于女性。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发病率为97%,其中第4、5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约占65%;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次之。其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笔者使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温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治疗组135例,男81例,女5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病程9个月。治疗组中有90例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另外45例仅表现为下肢放射痛;L3-4椎间盘突出21例,L4-5椎间盘突出32例,L5-S1椎间盘突出43例,L4-5合并S1椎间盘突出39例。对照组135例,男81例,女54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11个月。其中80例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55例仅表现为下肢放射痛;L3-4椎间盘突出12例,L4-5椎间盘突出42例,L5-S1椎间盘突出42例,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39例。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 根据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所定标准制定:①间歇反复发作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②受累棘突间及椎旁明显压痛;③腰椎活动受限;④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 ;⑥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突出存在。满足以上1~5项中任何2项加上第6项即可诊断。
1.2.2 证型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湿热蕴脾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制定。主证界定包括:腰部疼痛,患肢沉困,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全身肢体困重,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
1.3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症状与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相符;②治疗前一个月内未采取过任何对症治疗措施;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有出血倾向、金属过敏、晕针者;②哺乳、妊娠期妇女;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合并腰椎骨折、结核、肿瘤、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症等病者;⑤对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药物、花粉等物质过敏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药物组成:川萆薢20 g、石菖蒲20 g、白术15 g、茯苓15 g、黄柏12 g、莲子心12 g、 丹参15 g、车前子12 g、白茅根12 g、醋元胡12 g。湿邪偏胜者,加油松节、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茯苓利水渗湿;热邪偏胜者,加苦参、白藓皮,清热燥湿;兼有瘀血征象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兼有肝肾亏虚者,酌情加滋阴或温阳药物。每天1剂,水煎两次,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②针灸疗法,取穴局部夹脊、肾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配穴:腰痛明显者,配阿是穴、上髎、次髎;股前区疼痛明显者,配风市、犊鼻;小腿部疼痛明显者,配飞扬、承山、昆仑。用毫针刺,平补平泻法。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①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血栓通(每支250 mg)500 mg静滴,每天1次;②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每支10 mg)20 mg静滴,每天1次;③0.90%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7.2 U静滴,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临床治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腱反射正常,X 线片示椎体间隙基本恢复正常,能胜任原工作;有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直抬腿加强试验阴性,基本能胜任原工作;无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疗组临床治愈80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2.60%;对照组临床治愈60例、有效47例,总有效率为79.26%。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的“腰痛病”范畴。其主要病因为外感、内伤与跌仆挫伤。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外感多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笔者临证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烟喝酒、嗜食辛辣及肥甘厚腻过多,以及饮食不规律,造成体内易生湿热,即便是风寒客体,也常入里化热,故临床上湿热病证者较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多由神经根受压所致。神经根属中医学“筋”的范畴,肝主筋,故湿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从肝经论治,选用清利肝经湿热方剂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方中石菖蒲化浊除湿,萆薢得菖蒲之助,可除湿而分清化浊;黄柏、车前子清热利湿,以除肾与膀胱湿热之邪;茯苓、白术渗湿化浊,并且有健脾之功效;莲子心清心泻火;丹参凉血活血。诸药合用,清湿热化湿浊,以助肾之气化、膀胱之开合,可达邪去正安之功效。湿邪偏胜者,加油松节、海桐皮、土茯苓;热邪偏胜者,加苦参、白藓皮;兼有瘀血征象者,加桃仁、红花。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萆薢含有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总皂苷水解后生成薯蓣皂苷元等;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淀粉等。克拉塞林苷、薯蓣皂苷均具有抗菌作用。石菖蒲煎剂抑制胃肠道的异常发酵、促进消化液分泌;白术利尿、抗菌、保肝利胆;茯苓煎剂利尿、护肝;黄柏松弛肌松;丹参抗炎、镇痛、镇静、抗过敏,改善血流变性,保护胃黏膜,改善肾功能,防止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车前子利尿;白茅根水煎剂利尿作用明显,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醋元胡主要成分为甲素、乙素、丑素等,镇痛作用明显,乙素、丑素有松弛肌肉的作用;油松节镇痛、抗炎,且具有提高免疫活性的作用;海桐皮抗炎、镇痛、镇静,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苦参有利尿、抗炎、抗过敏、祛痰、升高白细胞作用;白藓皮解热镇痛;桃仁改善血液动力学,其水煎剂及提取物有抗炎、抗菌、抗过敏、镇痛作用;红花抗炎、镇痛、镇静、免疫抑制。诸药合用,可以起到抗炎、脱水、镇痛、营养神经、松弛肌张力、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免疫等作用,保护肝肾、心肺,从而减少了因长期用药对肝肾功能造成的损害,且减少了长期卧床患坠积性肺炎的概率,同时又对心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局部夹脊穴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促进局部致炎、致痛物质的消散、吸收等作用;肾俞、秩边、承扶、委中均属于足太阳经穴,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缓解腰痛的作用;秩边平第4骶后孔,髂正中嵴旁开3寸,可以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承扶在大腿后面、臀横纹中点,可以治疗腰、骶、臀故、股部疼痛;委中位于腘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能够治疗腰腿部挛痛;阳陵泉、环跳属于足少阳经,分别位于腓骨头前方凹陷处和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均可以治疗腰胯痛、下肢痿痹。除此之外,腰部疼痛明显者,配合对腰部疼痛具有明显疗效的阿是穴、上髎、次髎;股前区明显者,配下肢疼痛、痿痹疗效明显的风市、犊鼻穴;小腿部疼痛明显者,配合能够明显疏通小腿部经络的飞扬、承山、昆仑穴。诸穴配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部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 ,萆薢分清饮加味结合针灸疗法对湿热内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5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8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