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理论下室内空间创意设计探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构主义理论强调打破传统构成主义、现代主义的设计思维定式,通过破碎处理重构动态的形式语言,以全新的设计样式重塑空间。解构主义的应用为传统室内创作注入了无限活力,极大地拓展了室内设计的创意空间,赋予了室内空间新元素、新景象。鉴于此,本文结合解构主义的内涵与特点,探讨基于解构主义理论的室内设计理念,并重点探索解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室内空间创意设计策略,旨在为室内设计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解构主义理论;室内设计;室内空间;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20世纪20年代,构成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刺激下的俄国革命背景下应运而生,构成主义艺术创造奠基人Tadin提出了构造、质感、结构三大艺术创作原理,强调设计要关注空间中的动势而非传统艺术造型中的体量感,并主张设计应为社会服务,构成主义在发展中逐步吸收了立体派浮雕拼裱的创作方式,使设计由传统造型结构加减法逐步转向结合与组构。构成主义迎合了彼时人们的审美诉求,加快了设计艺术完善的速度,为解构主义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解构主义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源自对传统的交融与否定。解构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古典主义陈腐化的设计思路,强调大胆质疑、反理性思考、突破教条主义,凸显设计的随机性与偶然性,以分离、拆散、叠加等多元设计手法打造变化多端的结构,继而改变空间造型及内部特征,形成全新的设计范式。
  1 解构主义理论下的室内设计理念
  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欧美地区蔓延,其反对一味强调主体性,而导致主客观的对立。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构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所谓的“解构”,照解构论者米勒所言即“将统一的东西打散,再设法重组”,实质上,解构并非单纯的拆解与重构,其更强调人的感受及心理活动,以实现对传统的颠覆。解构主义推翻了二元对立思想,强调结构的分离与重建,因而成功解体了传统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典型特征即无焦点、无威望、反黑即白、反形而上学,其强调摆脱理性教条束缚,以随机性、偶然性展开设计,这一思路对现代设计造成了颠覆性影响,打破了传统设计的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极大地强化了不稳定、变化多端的结构特性。在设计领域,解构主义借现代化设计语言否定和革新传统设计原则,并试图通过破碎、矛盾、错乱、冲突、不确定、无中心统一等多元形式反转传统矛盾,以达到系统移置的目的,正如屈米所言:“解构主义意味着对设计思想的挑战,也意味着对传统习俗与惯例的否定。”[1]
  基于解构主义理论的室内设计理念,强调从“解”“构”两大层面展开设计。其中,“解”是过程,“构”是目标。“解”意在消解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室内空间陈规僵硬的空间形式、色彩语言、材料,而非消解室内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就设计方法层面而言,“解”涉及对理性逻辑、空间中心形式、空间整体性及确定性的消解,以打破室内空间的稳定性,使之更趋生动、多变。然而,解构主义的消解并非毫无限制,而是要求基于室内空间的内外结构特征与功能要求理性消解,将原结构按基本单位进行拆解,确保“解”得透彻与深刻。“構”是依循设计主题及要求,对“解”的结果形态、色彩、材料予以重构、重组,形成全新的室内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解构主义的室内空间设计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即分离、破碎,是对传统设计形式的反叛,“构”要求打破传统审美观,通过“解”的结果重新组织符号式的空间语言,使空间表意更趋丰富化、灵活化,继而实现拓展室内空间形式的目的。
  基于解构主义的室内空间设计以随机化、无意识、偶然性的创作手法,在设计探索中寻求线索,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空间语言混沌理念渗透其中,使传统难以精准把握的不统属、非和谐甚至互为冲突的具态形象元素并置,形成富有创意的、颠覆性的形象。当然,这种重构绝非是杂乱无章的,内蕴逻辑性、协调性、秩序性,使室内设计由一味追求功能变为兼顾形式与功能[2]。
  2 解构主义理论下的室内空间创意设计策略
  解构主义理论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呈现的是一种不完整、不成系统的状态,为了更好地汲取解构主义设计的精华,创作出更富魅力的室内设计作品,需要从国内外众多解构主义室内设计精品中获取灵感与创意思路,强调设计语言的反美学、反形式、模糊性、多义性,通过分离破碎、扭曲旋转、突变冲突、重叠交融、形解等设计手法,打破室内空间的封闭感、静止感,赋予空间不安定感与流动感,使之兼具叙事性与趣味性。
  2.1 分离破碎
  基于解构主义理论的室内空间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即支离破碎与散乱,因此,设计者可借鉴这一思路,立足室内空间整体,从空间、材质、色彩三个方面进行破碎重组。其一,空间的分裂与重构。所谓的空间破碎,指向的是空间顶面、立面、地面、楼梯、台面等结构的破碎化处理,通过各结构元素的拆解将完整室内空间分裂为多个元素,继而在视觉上呈现全新的空间形态,达到营造差异化主题氛围、引发视觉震撼、实现情景交融的目的。例如,里伯斯金在犹太人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将整体结构破碎化处理,使线条互相交叉,在不同视角下形成截然不同又神秘奇特的空间感受,借以传达犹太人内心的悲痛绝望之情。其二,材质的分割拼贴。通过材质的分割拼贴、非理性推理、非统一观念,有效消解传统室内空间的完整性,展现非凡的设计品位,提升人们对空间逻辑的认知。例如,哈迪德在21世纪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中,为两部分楼梯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材质,由底部厚重、流动兼具安全感的黑色材质突然转变为上部半透明发光的玻璃材质,配合多元创意拼贴,带给人们错乱、离奇之感。其三,色彩的变幻重组。设计者还可借助色彩解构呈现抽象的逻辑,或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引发视觉震撼,或以抽象的色彩重构赋予空间情趣,或以色彩饱和度、明暗度、色彩质地的变化赋予空间强烈的情感[3]。
  2.2 扭曲旋转
  扭曲旋转也是解构主义设计常用的手法,设计者通过在一定方向上旋转、扭动几何体而获得千奇百怪的造型特征。在室内空间设计领域,扭曲旋转可用于门厅、大厅中的楼梯,顶面、展示空间的墙面,也可用于多媒体空间屏幕中。通过大量的旋转、弯曲与波浪设计手法打破传统呆板的造型特征,使原本静态的室内空间产生动势,或为不稳定、失重的状态,或为活泼、灵动、轻盈的状态,犹如一位跃动的舞者,使空间情趣激增。以盖里所设计的娄鲁沃脑健康中心为例,该设计手法与维特拉家具公司新办公大楼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相似,大量扭曲、旋转形态的运用,配合反光性极强的金属板贴面,生成一种流动性,犹如风吹动下生成的随机形态;再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空间借助扭曲、旋转等手法,将新型设计材料与独特的结构相融合,使独特的造型材质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因扭曲、特异的结构设计手法,形成奇美的造型,成为广受世人赞誉的“会跳舞的房子”;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室内空间也采用了这种设计手法,设计者利用大量几何形体拼接形成曲线的墙面、旋转的楼梯,配合金属板贴面赋予空间强烈的未来感[4]。   2.3 突变冲突
  突变指在原有理性、传统、古板的空间基础上突然插入与之截然不同的非理性元素,从而直接改变设计结果的呈现。空间中的突变往往毫无预期,甚至是生硬或牵强的,这种传统设计中备受质疑和被摒弃的手法在解构主义设计中却广受青睐。以普瑞克斯、霍尔兹、斯维茨斯基等设计的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大厦为例,大厦室内设计中存在很多玻璃造型的角突变,设计师借突变打破了原有的结构界限,使室内空间中持续突变、迁移。大厦原有二维空间的矩形玻璃框使一个矩形突然从二维空间进入三维空间,配合突然中断的楼梯变体,与矩形玻璃体向内突变为圆形凸出的形态遥相呼应,似乎寓意着变幻莫测的经济走向。与突变设计相比,冲突设计是借助偶然性设计思路与夸张的手法,借冲突的物质交锋营造有别于传统的空间视觉体验感。例如,在德累斯顿的军事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者在原有的空间中突然插入冲出原有建筑表面的三角体结构,以剧烈的冲突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扎哈的维特拉消防站与之相似,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突然插入犹如被定格于空中炸裂开来的碎片,带给人们仿佛向城市上空翻滚的视觉态势[5]。
  2.4 重叠交融
  在解构主义设计视域下,重叠多强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在空间层面上多角度的叠加,呈现出多变、多视角的视觉矛盾冲击,通过叠加结构的多维变化、颜色及材质功能的交叉,使点、线、面整体和谐统一于整个空间中,进一步拓展人们的视野。解构主义叠加设计强调非理性的审美观,即打破传统按部就班式的固化结构。例如,以色列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在中庭部分运用重叠设计,配合倾斜、穿插等随机手法,以解构主义设计呈现了多变的空间形态。从剖面来看,博物馆中庭部分借助不规则的折叠,从建筑空间内部自上而下旋转扭曲,突破了传统“之”字形的固化形态。普雷斯顿大学图书馆空间设计也运用了重叠手法,盖里将玻璃、钛合金、塑料、大理石、钢筋混凝土等多元差异化材质和跃动的色彩与灯管、自然光影重叠交织,满足了青年群体求知解谜的欲望。交融也是解构主义设计常用的手法,其通过消解形态的融合模糊空间界面,向人们展示时空无限量的连续。例如,哈迪德在广州歌剧院空间设计中,运用交融设计将二层观众席与墙壁融为一体,犹如墙壁自然延伸形成观众席一般,使视觉空间更加开阔,自由在此肆意生长。
  2.5 形解
  形解,是将传统室内空间从欧几里得的传统几何形态中释放出来,犹如现代主义设计打破传统設定的六面空间一般,借助解构主义突破平面、立面、顶面等的限定,进一步消解六面体形体,使室内空间面与面之间产生混沌感。在形解设计的室内空间中,人们几乎找不到一块相同的平面,围绕解构主义空间结构的是流动感十足的韵律,如迷宫一般曲径通幽。人们在“移步易景”的空间中,能同时感知封闭与开放、私密与公共的多重体验,借此缓解视觉疲劳。以西班牙雷阿尔城小礼拜堂的室内空间设计为例,设计师打破了传统的六面空间形态,犹如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一般,借助折叠、剪切等多元方式将整体的空间打碎、剪切成全新的异性结构,令人难以辨识立面与顶面的界限。再如,在宁波科技探索中心,设计师采用切割方式设计展厅门头,展厅前又借助隔断与大厅产生一个过渡空间,仿佛将空间隐匿,使人成功从明亮缓冲到黑暗空间中,配合橘、黑、银灰等高对比度色彩,营造生动活泼、趣味十足又不乏未来感的空间,以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特殊需求[6]。
  3 结语
  作为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设计思潮之一,解构主义理论的诞生源自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审美疲劳,因此,解构主义诞生之初就具有反叛基因,其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其覆盖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并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室内空间设计来看,解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不仅突破了传统空间的局限性,模糊了空间的边界性,更打破了传统设计思维定式,以扭曲、破碎、重构等方式革新传统,使室内空间看似杂乱无序,实则内含严谨的逻辑性,也使室内空间设计成功从传统结构功能设计视域跳脱出来。值得思考的是,解构主义理论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注入无限的创意,要在持续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解构主义视域下室内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在设计理论的支持下,精准把握室内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持续创作富有创意、凸显表现力、兼具审美与功能的室内空间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刘芳,张若然,李伟.解构主义建筑观对当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影响[J].工业工程设计,2020,2(02):121-127,144.
  [2] 曾雯,管雪松.室内空间“破碎后的重生”——解构主义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58-59.
  [3] 张卫东.解构主义装饰手法在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4] 肖锦,王艳.解构主义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4):112-113.
  [5] 唐晓岚,陈丽.解构主义室内空间设计的创作观念与手法[J].艺术百家,2017,33(06):169-173.
  [6] 唐吉男.基于解构主义建筑设计方法的科技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与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0—),男,山东诸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艺术的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装置艺术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发生了改变.互动装置作为新兴艺术表达形式逐渐走向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得到了提高,中国博物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中加入传统纹样的设计,可以让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呈现一种深远的设计意义,同时审美空间也可以得到有效延伸。同时,对传统纹样进行设计创新并运用到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进一步体现传统和现代的相互融合、民族性和时代性共同发展进步。卷草纹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其形成与
摘要:高校图书馆附属绿地是植物配置研究较为薄弱的地方,本文对现有图书馆周围的绿色空间进行采样、拍摄、分类鉴定,并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南京各高校图书馆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生态结构、搭配合理性等。经研究,南京高校图书馆植物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可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植物配置;多样性;高校图书馆;绿色空间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
摘要:芦笙在苗族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起初被用来吹奏哀乐、祭奠亡灵。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迁,芦笙被苗族人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用途,成為一种苗族文化的复合体。在多元化文化共同发展的背景下,流行音乐、现代乐器盛行,传统的文化生活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年轻人对芦笙音乐、芦笙舞的兴趣逐渐减弱,芦笙文化日趋衰落。本文通过展示苗族的芦笙文化及其艺术之美,为苗族芦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摘要:当今社会,手机等移动媒介的不斷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移动界面设计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简洁生动的视觉艺术更能从视觉层面吸引人们的注意,便于信息的传播。其中商业插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呈现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界面设计,受到人们的欢迎。研究商业插画的设计原则能进一步优化与更新界面设计,增加良好的交互体验。本文从商业插画的设计要素和设计风格入手,分析其在移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规律和方法
摘要:城市综合体建筑是城市集约化的体现,在经济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变革的背景下,城市综合体建筑成为大势所趋。城市综合体建筑结构及环境设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繁荣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凸显建筑设计的特异性,切实优化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工作,满足未来城市生活需求。另外,依据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功能性,需要利用各功能之间的融合,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互惠关系,持续体现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应用价值。
摘要:步入老龄化时代后,养老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稳定经济社会、促进民生发展的头等大事。我国老年人大多居家养老,是社群景观与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做好旧住宅社区室外空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只有切实做好适老化设计,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舒适、便捷且宜人的居住环境。基于此,本文就旧住宅社区室外空间的适老化设计展开探析。  关键词:旧住宅社区;室外空间;适老化;设计  中图分类
本文以兼具自身餐饮文化特色与地域风情的一家曼谷餐厅为例,探究其空间的意境美学及营造元素,以呼吁餐饮空间设计关注空间意境及营造细节,并使其作为设计的一种语言,创造出具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们通行、交往等功能.本文以西安市南二环为调研对象,采用全天行为观察的方法,对比周末与工作日各类行为活动的种类及人数,研究影
摘要:“移情”从美学范畴出发,反映人的主观意识能作用于客观事物。移情设计指把人的主观感情移到产品设计中,从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本文从心理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出发,归纳移情设计与文旅产品的概念,论述贵州文旅产品中移情设计的价值与意义,分析文旅产品的用户体验,思考适合贵州文旅产品的移情设计方式,旨在帮助设计师突破固有的设计产品的思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从而推进贵州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