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体育是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推动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从这个方面考虑的情况下,需要提高初中的体育教学质量。本篇文章从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中引出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之间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积极主动;质量提升;问题与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就得到不断的改善,在这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引领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案也有所改变。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师们对体育课堂质量的追求欲望也在不断加大,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同学们通过体育课堂得到更多的锻炼。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在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的尝试后,仍然没有达到教师们的预期值,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是学生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是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劳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体制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单单靠着文化成绩一马当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全民健身的号召也得到了很大的反响。所以,对于初中生这个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是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只有身体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对于学习的帮助才会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当初中的体育教师认识到这一关键点的时候,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才会不断提高,由此初中体育的地位就得到了提高,这门课程也就逐渐得以重视。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们教学所重点关注的方面,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这也就是教师教学的价值所在。体育教学质量是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体育课堂是学生强身健体,发展健康身心的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所以只有体育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完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从而不断增强综合素质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不断的进步,这才是老师教学价值的最大体现。然而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的最佳接受时期,也是对体育兴趣的最佳培养时期,所以初中的体育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尤为重要。
二、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学生是老师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知识,可以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接受新的东西并消化成为自己所能掌握的新技能。如果学生一味被动的参与课堂,只会适得其反,厌倦学习,不利于初中生对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观念。就会导致老师不能从中得知学生所存在的知识缺陷,不利于老师体育教学目标的计划开展,也就不能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二)从老师的角度出发
老师是一个课堂中知识的输出点,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的课堂,在老师的教学中积极回应老师,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教学的极大乐趣。因此,会在课前用最大的努力备课,讲课时用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去传授更多的知识,讲授的内容也是知识的精华之处,使每节体育课堂都能达到预期值,能够让体育教学的质量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反之,如果课堂中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没有回应,老师也会极大降低对教学的兴趣,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大大降低。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之间的问题所在
(一)学生主动参与的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老师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老师多方面的极大努力下,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然而从学生的整体角度来看,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比例也还是有待提高。就学生的主动参与现状来说,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与老师对学生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联。
(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老師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相互之间了解不足,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增加互动,加强对彼此之间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许多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的时候太过于注重知识的专业性与技能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上学生参与度不高,无人回应老师,老师提问是否明白时也是应付式地回答,这就非常容易让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忽略掉了学生对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范围。这不仅不利于师生在课堂之间的交流和课堂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容易导致积极性高的学生也会慢慢地厌倦课堂而无心学习,最后导致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出现了老师和学生两误的情况。
2.忽视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动力,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而不是以老师自己的想法为主开展教学。若以老师的想法为主就会导致老师们不能正确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学习,让学生或多或少的感觉到是在被迫的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应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的分层,进而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指导,以这样的方式来妥善处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使接受能力不相同的学生得到各自最好的接受知识的途径。
3.扩大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在延续,这阻碍了初中体育教学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往往将考试内容作为课堂的主要讲述内容,一些与考试没有直接关联的内容则往往一句带过,甚至是直接被忽视不讲。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老师教学的侧重点发生明显转移,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其他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意识。 4.积极鼓励学生的课堂表现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性的鼓励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極性,这有利于更好的推动课堂教学目的的达标,更好的提高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解决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策略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课堂外还是课堂内,老师需要细心观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首先,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特别对于体育这门课程来说是非常容易制造这样一种轻松氛围的课程。这种氛围可以让学生放下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与心理包袱。在这种氛围中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增强学习的感染力,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让学生看到自己价值所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更加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比如,说在体育课上有一位学生在练习篮球的投篮,但总是投不进,如果这时老师说:“怎么那么笨,简单的投个球都不会。”这肯定就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老师说:“没事,多练几次就会了。”并且手把手教学,一是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印象会特别好,二是会使学生得到极大鼓励并信心倍增。这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老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考试内容,而是要拓宽内容讲解的范围,善于抛出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加大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处理体育课内容单一性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进行多样化处理,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就比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时候,把“教学”转化成“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老师作为辅助者进行必要的提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的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个正确的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老师、同学和自己。那么科学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综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力、态度、积极性等多方面来评估,可以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让老师对应做好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还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但不难看出初中体育教育在慢慢地改变,在没有以前老一套的教学制度的限制下,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新探[J].小学生(中旬刊),2018(01):94.
[2]杨智雄.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200-201.
[3]张春艳.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J].中华少年,2017(26):185-186.
【关键词】初中体育;积极主动;质量提升;问题与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就得到不断的改善,在这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引领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案也有所改变。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师们对体育课堂质量的追求欲望也在不断加大,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同学们通过体育课堂得到更多的锻炼。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在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的尝试后,仍然没有达到教师们的预期值,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是学生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是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劳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体制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单单靠着文化成绩一马当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全民健身的号召也得到了很大的反响。所以,对于初中生这个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是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只有身体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对于学习的帮助才会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当初中的体育教师认识到这一关键点的时候,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才会不断提高,由此初中体育的地位就得到了提高,这门课程也就逐渐得以重视。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们教学所重点关注的方面,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这也就是教师教学的价值所在。体育教学质量是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体育课堂是学生强身健体,发展健康身心的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所以只有体育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完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从而不断增强综合素质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不断的进步,这才是老师教学价值的最大体现。然而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的最佳接受时期,也是对体育兴趣的最佳培养时期,所以初中的体育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尤为重要。
二、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学生是老师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知识,可以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接受新的东西并消化成为自己所能掌握的新技能。如果学生一味被动的参与课堂,只会适得其反,厌倦学习,不利于初中生对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观念。就会导致老师不能从中得知学生所存在的知识缺陷,不利于老师体育教学目标的计划开展,也就不能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二)从老师的角度出发
老师是一个课堂中知识的输出点,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的课堂,在老师的教学中积极回应老师,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教学的极大乐趣。因此,会在课前用最大的努力备课,讲课时用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去传授更多的知识,讲授的内容也是知识的精华之处,使每节体育课堂都能达到预期值,能够让体育教学的质量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反之,如果课堂中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没有回应,老师也会极大降低对教学的兴趣,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大大降低。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之间的问题所在
(一)学生主动参与的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老师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老师多方面的极大努力下,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然而从学生的整体角度来看,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比例也还是有待提高。就学生的主动参与现状来说,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与老师对学生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联。
(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老師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相互之间了解不足,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增加互动,加强对彼此之间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许多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的时候太过于注重知识的专业性与技能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上学生参与度不高,无人回应老师,老师提问是否明白时也是应付式地回答,这就非常容易让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忽略掉了学生对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范围。这不仅不利于师生在课堂之间的交流和课堂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容易导致积极性高的学生也会慢慢地厌倦课堂而无心学习,最后导致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出现了老师和学生两误的情况。
2.忽视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动力,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而不是以老师自己的想法为主开展教学。若以老师的想法为主就会导致老师们不能正确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学习,让学生或多或少的感觉到是在被迫的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应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的分层,进而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指导,以这样的方式来妥善处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使接受能力不相同的学生得到各自最好的接受知识的途径。
3.扩大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在延续,这阻碍了初中体育教学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往往将考试内容作为课堂的主要讲述内容,一些与考试没有直接关联的内容则往往一句带过,甚至是直接被忽视不讲。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老师教学的侧重点发生明显转移,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其他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意识。 4.积极鼓励学生的课堂表现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性的鼓励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極性,这有利于更好的推动课堂教学目的的达标,更好的提高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解决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策略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课堂外还是课堂内,老师需要细心观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首先,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特别对于体育这门课程来说是非常容易制造这样一种轻松氛围的课程。这种氛围可以让学生放下文化课学习的压力与心理包袱。在这种氛围中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增强学习的感染力,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让学生看到自己价值所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更加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比如,说在体育课上有一位学生在练习篮球的投篮,但总是投不进,如果这时老师说:“怎么那么笨,简单的投个球都不会。”这肯定就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老师说:“没事,多练几次就会了。”并且手把手教学,一是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印象会特别好,二是会使学生得到极大鼓励并信心倍增。这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老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考试内容,而是要拓宽内容讲解的范围,善于抛出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加大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处理体育课内容单一性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进行多样化处理,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就比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时候,把“教学”转化成“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老师作为辅助者进行必要的提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的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个正确的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老师、同学和自己。那么科学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综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力、态度、积极性等多方面来评估,可以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让老师对应做好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还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仍然存在不足。但不难看出初中体育教育在慢慢地改变,在没有以前老一套的教学制度的限制下,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新探[J].小学生(中旬刊),2018(01):94.
[2]杨智雄.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200-201.
[3]张春艳.浅析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J].中华少年,2017(2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