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是侧重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次是一些所谓的“课改先锋”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 “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这个语文教育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文”的根本转化,是改革纲要所传输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生动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恰切地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1)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一方面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字、词、句,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2)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第一,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意义 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几个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所以语文课程必须落实、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相辅相成的。
(2)适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只有当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产生情感交流,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主的学识时,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掌握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涉及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内容,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
3. 新课标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课程性质决定课程标准,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逐渐发展,最终将其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新课标是如何凸现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的?
(1)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2)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获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3)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教师要打破单一、沉闷的课堂,改革以往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以老师讲解代替学生问答,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思考的单一做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2)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丰富、活泼的语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观的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运用、提高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而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体现为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所以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对语文性质有了更准确、更成熟地认识与把握,但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容,还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就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恰切地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1)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一方面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字、词、句,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2)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第一,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意义 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几个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所以语文课程必须落实、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相辅相成的。
(2)适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只有当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产生情感交流,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主的学识时,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掌握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涉及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内容,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
3. 新课标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课程性质决定课程标准,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逐渐发展,最终将其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新课标是如何凸现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的?
(1)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2)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获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3)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教师要打破单一、沉闷的课堂,改革以往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以老师讲解代替学生问答,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思考的单一做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2)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丰富、活泼的语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观的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运用、提高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而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体现为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所以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对语文性质有了更准确、更成熟地认识与把握,但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容,还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就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