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那晚外逃直升机从我头顶飞过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走进过“九一三”事件,成为那次事件一个重要情节的见证者。虽然我那时完全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故事——当然,真实的故事至今还云遮雾绕。
  凌晨警报
  1971年9月,我在北京军区空军地勤部队服役,担任灯二团811雷达站的副站长,驻地就在北京顺义高丽营。9月中旬那几天,由于排长芦根宝回家探亲,由站长赖清牛代行排长职责,我则代行站长职责。9月12日那晚,我值班值到11点才去睡觉。9月13日凌晨3时许,我在熟睡中惊醒,窗外传来哨兵急促的喊声:“副站长,警报!”我跳了起来,套上鞋子,只穿了背心和短裤,披着军大衣就冲了出去。指挥室和雷达阵地与我们借住的老乡家大约有二三百米,我记得我和标图员同时冲进指挥室,过了一会儿,一位战士才送来我的外衣和长裤。只听传达上级指挥命令的扩音机传来了连长潘德金的声音:“上级通报,宣化方向发现不明机一架,正向北京方向移动。”标图员同时在标图板上做了标示。
  指挥室内
  宣化离北京近300公里,我脑子在飞转,敌情乎?演习乎?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连指挥所有议论的声音:“可能是苏修的飞机?”由于我们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为50公里,因此还不到开高压搜索的距离,我松了口气,穿上了衣服,立即对雷达站的各号手发出指令:“各号手开机后在岗位上待命。”时间在一点点过去,我脑中的问号也越来越多,难道真是苏修的飞机吗?如此单机深入我国领土是否太愚蠢了?而且标图板上显示的飞机移动速度很慢,并不像战斗机。
  当标图板上的飞机离雷达阵地接近50公里时,我根据连部的指示,下达了开高压搜索的命令。雷达长根据连部报告的西北方向进行搜索,搜索了很长时间均无结果。我突然想到雷达正北面二三十公里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燕山山脉,如果飞机飞得过低时,确实很难搜索到雷达反射的回波,而正北偏东处是一个山口,如果飞机低空飞行很可能会选择这里进入,我立即下令雷达偏离上级指挥所指示的方向,向正北偏东方向扩大搜索,随即就听到雷达长吴金福的声音:“副站长,能否上机看一下,有一个移动不明显的亮点。”
  现场指挥
  我跑出指挥室,50米远就是雷达阵地,我进入雷达长的座舱,过了一会,我辨别出这应该是一架直升机的反射波形,信号也越来越强烈、明亮,看来飞机已离我们越来越近。我回到指挥室,向上级报告我站已发现不明机。于是整个高炮部队均按照我们雷达站提供的方向将炮口对准了目标。突然指挥室又传来雷达长的呼叫:“副站长,又发现两个飞机信号,并且移动速度很快!”我立即又向上级指挥所报告,但我听不到任何上级进一步的指示。此时我注意到天已经蒙蒙亮了,我走出指挥室抬头向雷达跟踪的方向看去,突然我看到一个明显的飞机黑点,紧接着我又看到两个闪亮的白点,随后十几分钟,我一直用肉眼在观察它们的移动,上级指挥部再无进一步的指挥声音。我觉得事情很奇怪,這不像是一次正常的演习,我看到那个黑点和两个白点越来越大,情况已经很清楚了,那个黑点是一架直升机,而两个白点则是两架歼七战斗机。
  分明是我机
  战斗机在直升机的上空盘旋飞行,直升机则越飞越低。后来我又注意到两架战斗机似乎不见了,而直升机正从我们雷达阵地外侧向北京市内方向飞去,但过了没多久又折返回来,慢慢地飞临我们雷达阵地,就在我的侧顶空,机声隆隆。我看着它又向东北方向飞去。直升机在我的头顶最近处离我不足150米,我看得很清楚,外观和我军的直5直升机完全相同,我没能看到直升机上的标识。后来标图员告诉我,他曾听到上级指挥所有确有把握可以开炮的命令,我当时就认为一定是误传,这架直升机显然没有什么抵抗力,也没有什么威胁的举动,完全不必开炮。但这是不是一次军事演习?当时谁也说不清。
  由于是我们雷达站首机发现,而且是由我直接指挥的,当天下午开始我就成为忙人,多次接受上级对我的电话询问,了解情况。第二天上午,团部、营部的作战部门都来到我们站开总结会,我记得当时还有一位参谋向我提问:“你觉得这架飞机的雷达显示和目视外观和我军的直升机有什么差别?”我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好像没有明显差别。”当时我们真的想不到,完全不知道历史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这架直升机就是“九一三”事件中林彪所坐的三叉戟飞离国境后,载着林立果“小舰队”成员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等人和大量党政军机密文件外逃的直升机。由于驾驶员故意拨反了罗盘,飞机重又飞了回来。
  战友的回忆
  几年后,我注意到官方记载这段直升机外逃的情节,仅仅提及这架直升机回飞后降落在怀柔境内,我则见证了更具体的一段细节,飞机曾飞到顺义再折返向怀柔方向飞去。当然如今已有更多的亲历者在补充这段历史,我的战友821雷达站的站长曹新华就最早在铁血网上撰文《我所经历的9·13事件》,记录了上面的一些细节,回忆了很多人和事。他在文中说:“由于我们的北面是燕山山脉,山脉的回波对雷达探测有很大的影响,平时我们连一直注意进行山脉回波中寻找飞机目标的训练,这样的训练非常有效。整个九一三事件最值得我们探照灯部队骄傲的是,尽管高炮20团拥有众多的炮瞄雷达,且炮瞄雷达的性能远优于我们探照灯雷达,可是首先发现目标的还是我们探照灯部队!我们811站的雷达操纵手在他们副站长丁晓文(现任上海中建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帮助下,在30多公里外的一片山脉回波中一眼就发现了这架直升机。就在高炮20团上下为寻找这架飞机确切位置而乱成一片时,我们连长将它的方位和距离准确地通报给20团指挥部。”(2011年9月12日铁血网)
  震动和迷惘
  再后来的情况,我们和全国人民的知情进度也差不了太多。虽然我们在几天以后就听人传说,从那架直升机里走出来的人和我们穿着同样的军装;再后来又有人传说高炮七师(我们部队就配属七师)副政委叶真(叶群的堂弟)被抓,我确实想到部队里肯定出了大事,但万万没想到是副统帅出了事情。林彪事件给我很大震动,我开始对“文革”有了更多的怀疑,对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更加迷惘。“九一三”事件以后的一年多是我革命情绪最低落的时期,那时候我父亲和小弟弟还在中直机关山东邹县五七干校,母亲作为走资派正在北京一家工厂里监督劳动。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我姐姐去了山西,大妹去了陕西,二妹去了内蒙,北京只留下我三妹。我们家庭四分五裂、一团糟的情况是整个国家一团糟的缩影。我在给妹妹们的家信中的豪言壮语也完全消失。
  许多人总认为老三届中能当兵的当属幸运儿。事实上,部队的环境更讲政治,由于我父母都处于靠边站的情况,我在“文革”中又曾有炮打张春桥的“罪行”,我在部队是作为需长期改造的“可教育好子女”被打入另册的。我带过许多新兵,大部分一两年后都入了党,而我即使当了副站长还仍是个“白丁”(我母亲对家中非党成员的称谓)。当然组织上考虑问题是“慎重”和“正确”的:“虽然你在第十次路线斗争中立场坚定,但在第九次路线斗争中,你曾站错队,你又是个学生兵,更应接受组织长期的考验。”此种政治上受歧视的精神痛苦远大于一般的肉体痛苦。在部队的前几年我想得更多的是我的个人政治前途,满脑子都是如何追求政治进步。“九一三”事件后,我开始更多地想到外面的世界。我不再是个“好兵”。
  (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高级律师)
  责任编辑 王岚
其他文献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笔者应《世纪》之邀,利用2008年出版的《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相关内容,撰写了《周恩来邓颖超力邀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始末》一文(《世纪》改为《中共邀请宋庆龄北上揭秘》刊登在2009年第3期)。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者撰写了《建国初期宋庆龄救济福利事业的转型》一文,并负责推出“上海宋研会”微信公众号“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专题系列。在从事上述主题
期刊
京剧名旦程砚秋(又名艳秋),曾经是梅兰芳的学生,但在学满出师后,唱做自成一派,演技出众,名气日盛,1927年被报界评为“四大名旦”之一,与师傅梅兰芳齐名。民国时期,程砚秋曾多次来上海演出,都引起轰动,给上海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现挑选其中的几次演出,叙其盛况,以飨读者。  初次亮相上海,一炮而红  1922年秋天,程砚秋首次来上海亮相。这次原本是上海亦舞台派人到北京邀余叔岩来演戏,此时余叔岩已甚有名
期刊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也是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根脉圣地。每年的清明节,念祖思亲、追本溯源的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会虔诚地来到这里,参与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的公祭盛典。我自2003年10月被聘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以来,无论是参与了“长安雅集”的策划与实施,担任了《关系文库》的编委,出席了很多的研讨会,开了多次的文史与书法的讲座,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和近体诗词,上了不少中央文史馆或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
期刊
趙建中先生在《梅兰芳第三次赴日公演纪事》(载《世纪》2020年第1期)中提到,“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两次赴日公演”,然后描述他第三次亦即1956年5月下旬应日本朝日新闻社之邀率京剧代表团到日本公演的盛况。其实,1956年的十年前,这位京剧艺术大师有过第三次赴日演出的机会,但被他明智地推拒了。引发梅兰芳这样做的,是来自《文汇报》进步报人的婉言忠告。  1946年3月,陈霞飞进入《文汇报》
期刊
1951年3月,旅居法国的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冲破反动派的重重阻扰,毅然回归祖国,投奔新政权。翁文灏回国后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他的义举是对新中国建国大业的真诚支持。  翁文灏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家,1912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与丁文江等一同创办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第一家从事地质研究和地质人才培养的机构。同时他还任教于北大、清华,曾任清华大
期刊
吴玉如先生曾手抄陈子展先生《戏拟胡适出山启事》一文(见图),据我从吴玉如先生十数载以来所知,几乎没见过吴先生抄录其同时代人的诗文之作。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抄录毛泽东诗词则另当别论。所以说,这幅字就内容而言,在吴玉如先生书法作品中还是少见的。  陈子展先生是复旦大学的老牌教授,古典文学专家,与吴玉如先生同庚,生于1898年。陈子展先生著的《诗经直解》《楚辞直解》至今还是研究诗骚的重要参考书,近年来
期刊
看了《世纪》2020年第1期所刊熊月之《1970年代外事接待档案解读》,我立即想到先师季龙谭其骧(1911-1992)先生在同时期的经历。在为先师撰写传记《悠悠长水:谭其骧传》时,我曾专辟一节《政治任务——接待外宾和出访》,现将先师相关日记摘录汇集,作为熊先生所解读的官方档案的实证。先师“文革”前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兼任校工会主席,九三学社成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期刊
被博古告状,去苏北接受审查  1939年9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上海沦陷区的环境也更加复杂。我们接受了过去的教训,对于公开与秘密工作的关系十分重视,所以在公开到一定程度时,一定要检查自己的队伍,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敌人抓住弱点而遭杀害,特别是领导机关的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决定搬家,重组机关。由我的母亲出面出钱去巨籁达路 (今巨鹿路)景华新村租了一幢房屋,花了一千五百银币的“小费”,我与沙文
期刊
我出生在成都市打金街,幼年时因为家境贫寒,就到戏班学戏挣银元。由于努力学习,深得川剧要领,很快成为同班中的佼佼者。13岁时,我就与王成康合作演出川剧高腔改革的代表作《别洞观景》,之后不断地接演大戏,成为了戏迷们最喜爱的角儿,并被人称作“川剧皇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被选入人民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前身),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我与曾荣华合演《评雪辨踪》,我扮演的刘翠屏本是青衣,在端庄、
期刊
秘书,当今这个行当的名声不佳,影视作品和流行小说中,秘书往往是个反面角色,想当年却是个令人羡慕的好职业。当秘书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挑选党性强、觉悟高、年纪轻、有文字工作能力的干部担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充当这种角色,然而,阴差阳错竟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走进了这个行当。  历练十载 初具功底  我初中辍学,16岁从小县城来到武汉打工,在一间印刷厂当学徒。新中国成立初期,我18岁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