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当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小学数学是学校学习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就将探讨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43-02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而新课程标准的出现,让教师开始逐渐转变了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间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
  有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目标是行动的指挥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先结合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时有指导作用。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性强、相对较系统的学科。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它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再找出其中的重难点,结合班上学生的具体实际,细化课堂教学的环节,制定出一个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了一定的教学步骤和重难点的教学把握,在教学中将学习的重点放在重难点的教学中来,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来对重难点进行学习和掌握,达到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共同提升的目的。
  二、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来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才有意愿去学习它、掌握它、探究它。有的同学甚至能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学习变得丰富和有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去进行学习。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玩,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前,根据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及重难点设计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绪快速从课间的游戏中转入课堂教学中来。如,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应用题是用图画来表示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画图或者将应用题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看图或者听故事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一些较简单、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小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喜欢老师夸奖自己,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表扬他们,激励其他学生也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好胜心得到了满足,就有动力和兴趣去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来。
  三、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过程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师要注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这比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实践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进行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要做好教学效果反馈工作
  教学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巩固的过程,教师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之后,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习好的学生积极思维,掌握数学知识,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所收获,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提问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完成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婧婷,陈骞.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J]. 新课程(上),2012,07:183-184.
  [2]殷秀峰.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之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2:81.
  [3]李同军.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考试周刊,2009,42:95.
  作者简介:
  唐春花(1980年3月-),女,甘肃天祝人,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镇安家河小学,本科,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我国的水利枢纽的建设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坝型。但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传
云杉木质松软,内部纹理平直,与常见金属材料相比,其比重更轻,成本更低。基于此,本文将天然云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准静态压缩工况下的响应,同时为了得到更加完善的应用结构,研究
【摘要】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是数学几何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几何解题能力考查了学生对几何知识学习的掌握程度。在几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训练一题多解,规范几何语言,进行变式训练,发展逆向思维能力,学会自主归纳,标注已知,发挥联想,多角度提高几何解题能力。  【关键词】几何 解题 分类讨论 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作为一个发展速度快,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学科,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革,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初中计算机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初中生计算机
【摘要】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有效的数学练习课更应集中指向学生的发展,需要彰显生本理念,优化内容设计,重视过程指导,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不同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40-01  一、彰显生本教育理念,正视差异,立足发展  《课程标准(2
纳米材料的细胞摄取是纳米药物运输与释放的重要环节,研究纳米颗粒与细胞膜及其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越来越重要。金纳米颗粒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被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行之势下,数学素养一词空降数学教育界。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色,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教授,也要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 数学素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42-02  数学教师应当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