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怪兽”来了!
你知道吗?在战场上,无人机天不怕地不怕,它们个个身怀绝技,都是搞侦察的好手,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专门到危险的地区侦察;能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投掷发烟弹、催泪弹;还可以当一名通信兵,负责信息中转;通过低飞或慢飞,相应的传感器还能探测出地雷呢。此外,挂载了炸弹的无人机更是不可小瞧……
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无人机得展头角,全托了高科技的福。为了适应战场需要,它们也不断升级换代,后起之秀辈出,RQ-170“哨兵”就是当今最热门的隐形无人侦察机。若不是去年12月,伊朗击落一架在其领空收集情报的“哨兵”,或许它至今还鲜为人知。
RQ-170最早由美国空军第20侦察中队进行测试操作,该中队曾以内华达州托诺帕试验靶场为基地对其进行测试。2007年底,有人目击了这款新型无人机出现在阿富汗坎大哈国际机场。正是这次现身,引起了种种猜测,有人为它起了个响当当的绰号:“坎大哈怪兽”。
突袭本·拉登
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突袭本·拉登住所的军事行动中,至少有一架RQ-170“哨兵”对这一区域实施监控,并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高级国家安全顾问提供了连续的视频信号。
RQ-170同时也监控了巴基斯坦军队的无线电广播,以预警巴军对此次军事行动的反应。这次突袭行动发生在距美国承认RQ-170隐形无人机项目存在仅18个月之后,可以确认的是,它是RQ-170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操作。
别美,知道你会隐形
说实话,单从外表上看,给它起名“坎大哈怪兽”有点言过其实——RQ-170沿用了无尾飞翼式飞机的设计理念,外形与B-2隐形轰炸机极为相似,更像是一只回旋镖。
说是隐形机,RQ-170的设计却没有采用隐形工程学中的几种惯用套路——它有凹口的起落架舱门和尖锐的机翼前缘;它的机翼呈现弯曲的轮廓;它的排气口也没有被机翼所遮蔽。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避免敏感部件遭遇操作损失,避免涉密装备误入他人之手。这点,美国国防部有着切肤之痛——2001年,EP-3E侦察机在中美撞机事件之后在中国海南迫降。
照样会被击落
说也奇怪,既然它这么先进,怎么会被击落呢?落地后,又为啥没有自行损毁呢?
这闹得美国方面很是尴尬,他们一直辩称是技术故障导致RQ-170坠落在伊朗的。而伊朗方面则说,是他们采用先进的电子战技术把RQ-170击落的。据一位参与捕获RQ-170的伊朗工程师说,GPS导航缺陷是其最大缺陷,伊朗正是通过电子欺骗控制了导航仪,最终使它完好无损地降落,而该缺陷美军方很早以前就已知道。
假设伊朗工程师说的是真的,故事也许可以这样演绎:伊朗用电子战系统阻断了无人机的控制信号;无人机在失去联系后,切换到“自动返航”状态;在返航过程中,无人机需要不断地接收GPS信号,以修正导航信息;伊朗则用GPS干扰器,发射强功率的虚假导航信息,将无人机“骗”至低空盘旋,直至燃油耗尽,滑翔迫降。
由于伊朗无法破解无人机的控制指令密码,因此无法控制无人机打开起落架进入着陆程序,就很可能造成无人机机身下部受损。这恐怕也是伊朗展示RQ-170时,机身下部被标语所遮挡的原因吧。
你知道吗?在战场上,无人机天不怕地不怕,它们个个身怀绝技,都是搞侦察的好手,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专门到危险的地区侦察;能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投掷发烟弹、催泪弹;还可以当一名通信兵,负责信息中转;通过低飞或慢飞,相应的传感器还能探测出地雷呢。此外,挂载了炸弹的无人机更是不可小瞧……
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无人机得展头角,全托了高科技的福。为了适应战场需要,它们也不断升级换代,后起之秀辈出,RQ-170“哨兵”就是当今最热门的隐形无人侦察机。若不是去年12月,伊朗击落一架在其领空收集情报的“哨兵”,或许它至今还鲜为人知。
RQ-170最早由美国空军第20侦察中队进行测试操作,该中队曾以内华达州托诺帕试验靶场为基地对其进行测试。2007年底,有人目击了这款新型无人机出现在阿富汗坎大哈国际机场。正是这次现身,引起了种种猜测,有人为它起了个响当当的绰号:“坎大哈怪兽”。
突袭本·拉登
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突袭本·拉登住所的军事行动中,至少有一架RQ-170“哨兵”对这一区域实施监控,并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高级国家安全顾问提供了连续的视频信号。
RQ-170同时也监控了巴基斯坦军队的无线电广播,以预警巴军对此次军事行动的反应。这次突袭行动发生在距美国承认RQ-170隐形无人机项目存在仅18个月之后,可以确认的是,它是RQ-170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操作。
别美,知道你会隐形
说实话,单从外表上看,给它起名“坎大哈怪兽”有点言过其实——RQ-170沿用了无尾飞翼式飞机的设计理念,外形与B-2隐形轰炸机极为相似,更像是一只回旋镖。
说是隐形机,RQ-170的设计却没有采用隐形工程学中的几种惯用套路——它有凹口的起落架舱门和尖锐的机翼前缘;它的机翼呈现弯曲的轮廓;它的排气口也没有被机翼所遮蔽。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避免敏感部件遭遇操作损失,避免涉密装备误入他人之手。这点,美国国防部有着切肤之痛——2001年,EP-3E侦察机在中美撞机事件之后在中国海南迫降。
照样会被击落
说也奇怪,既然它这么先进,怎么会被击落呢?落地后,又为啥没有自行损毁呢?
这闹得美国方面很是尴尬,他们一直辩称是技术故障导致RQ-170坠落在伊朗的。而伊朗方面则说,是他们采用先进的电子战技术把RQ-170击落的。据一位参与捕获RQ-170的伊朗工程师说,GPS导航缺陷是其最大缺陷,伊朗正是通过电子欺骗控制了导航仪,最终使它完好无损地降落,而该缺陷美军方很早以前就已知道。
假设伊朗工程师说的是真的,故事也许可以这样演绎:伊朗用电子战系统阻断了无人机的控制信号;无人机在失去联系后,切换到“自动返航”状态;在返航过程中,无人机需要不断地接收GPS信号,以修正导航信息;伊朗则用GPS干扰器,发射强功率的虚假导航信息,将无人机“骗”至低空盘旋,直至燃油耗尽,滑翔迫降。
由于伊朗无法破解无人机的控制指令密码,因此无法控制无人机打开起落架进入着陆程序,就很可能造成无人机机身下部受损。这恐怕也是伊朗展示RQ-170时,机身下部被标语所遮挡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