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尊师教导 千锤百炼研学问
赵尔宓于1930年生于成都,1947年9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刚入校时因亲友希望其学医而提出转专业,时值学术造诣很深的著名教授刘承钊从美国回来,在华西大学给大家作生物学研究的讲演并授生物学基础课。刘承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举止风度、渊博精深的学识、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使赵尔宓深深折服,更加坚定了他学习生物学的决心。
大学期间,赵尔宓接受到刘承钊手把手的教导。刘承钊曾送给赵尔宓一册自己签名的《比较解剖学》,并叮嘱他每年读一遍。1948年年初与暑假期间,他两次随刘承钊到成都彭县(今彭州市)白水河与九峰山进行野外工作,这两次工作打开了赵尔宓的视野,满足了他与大自然为伍的愿望。1949年暑假,刘承钊教授指导赵尔宓等3位同学留校观察饰纹姬蛙和泽蛙几种蛙类的生活史。1950年2月,赵尔宓有幸被刘承钊推荐到华西协和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半工半读,担任其研究助理。除经常整理研究标本之外,赵尔宓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刘承钊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爬虫动物调查项目的学术研究。
1951年,赵尔宓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生物科教员、助理教授,为医学本科学生讲授比较解剖学及达尔文主义。1954年,因刘承钊需要安排人员开展爬行动物研究,遂将赵尔宓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调回成都,安排其到大学母校(已更名为四川医学院)担任生物学教研组助理教授,从此两位大家开启了划时代的合作研究。
因刘承钊的关系,赵尔宓也受到徐福均教授(生物学家、教育家)、张孟闻教授(动物学家、教育家)和秉志教授(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奠基人、动物学家)的亲自指导。他跟随徐福均从事峨眉树蛙、青蛙及蟾蜍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的适应性研究,请教张孟闻有关有尾两栖类和爬行类相关专业问题,以及求教秉志鱼类、人体解剖、生理生态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基础知识。
在大学毕业分别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四川医学院任教十年后,赵尔宓还是跟随刘承钊的脚步,开始专攻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从此,赵尔宓的人生道路由一名生物学教师转变为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2 与蛇缠绵 百尺竿头勤为径
1957年全国科技跃进大会后,由刘承钊和胡淑琴主持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组在华西协和大学成立。1962年,赵尔宓开始给刘承钊和胡淑琴当助手,在其指导下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到广西、陕西、贵州、海南、福建等地采集标本,从此与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结下50余年不解之缘,并作出了丰硕贡献。
赵尔宓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50余年来,合作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编写学术著作40种,发表我国蛇类新记录科1个;建立两栖动物新属2个;发表我国两栖爬行动物新种(亚种)41个,新记录种17个,其中包括“蛇岛蝮”“墨脱竹叶青蛇”“莽山烙铁头蛇”等。
1969~1974年,赵尔宓主持云南毒蛇危害调查,到云南西南边疆开展“西南边疆毒蛇调查及蛇伤防治研究”项目,进行动物实验中毒药物保护作用的筛选。项目团队经过108次配方,数百次实验,成功研制了“云南蛇药”。1978年“云南蛇药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蝮蛇的分类问题存在着较大分歧,影响到对蝮蛇毒的研究和利用。60多年来,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都肯定蝮蛇只是一个种。1978~1980年,赵尔宓等科研人员不惧危险,三次登上大连旅顺口西北部的渤海中遍布毒蛇的“蛇岛”开展考察,深入进行了“我国蝮蛇的分类学研究”。
考察组采集了我国吉林盘石、辽宁蛇岛、新疆尼勒克、江苏、浙江等地的蝮蛇标本以及蛇毒,结合形态、生态及地理分布、蛇毒蛋白电泳及免疫扩散实验、生物化学蛋白电泳与同功酶以及细胞学(染色体组型)多种实验手段探讨蝮蛇分类,将以往误定为“中介蝮”的大连蛇岛产的蛇,定位新种“蛇岛蝮”,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承认。赵尔宓在当时国际上首次将蛇毒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用于毒蛇的分类学研究,并提出蝮蛇在蛇岛上的起源和演化见解,认为我国的蝮蛇有若干种,东北地区是蝮属的分化中心,初步确定我国广大地区被鉴定为蝮蛇的标本,应属于三个不同的种。以后的研究又提出横断山北段是蝮属分化的另一个中心。
1982年,赵尔宓撰写了《尖吻蝮》专辑,发表论文《蛇岛猎奇》,结束了“蛇岛蝮”40多年来被日本学者长谷川秀治误认为是“中介蝮”的历史。
3 耕耘两爬 半世呕心促发展
1993年,赵尔宓与美国鹰岩教授合作出版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661种两栖爬行动物的专著,内容包括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历史、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图解、种属及亚种检索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等。
出于对生物学的热爱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因要查阅大量国外原版专著及文献,赵尔宓工作后自学英、俄、德、日、法五门外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赵尔宓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生物学助教时即开始自学俄语,与该校生物学教研组集体翻译《苏联药剂士学校教学用书:植物学》等书作为学生教材用书。
为了交流基础研究的成果,1972年起,赵尔宓开始编印了《中国蛇类检索表》,两年一辑形成《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资料》系列。因积累了10年办刊的经验与成果,1982年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批准《两栖爬行动物学报》作为季刊正式出版。1988年因经费问题被迫停刊后,赵尔宓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脊椎动物博物馆继续出版本刊,赵尔宓任主编。2005年该刊转回中国出版,赵尔宓任名誉主编。
20世纪70年代开始,继刘承钊之后,赵尔宓为将中国两栖爬行学推向世界殿堂作了很多贡献。赵尔宓与胡淑琴等人建立四川省动物学会(1979年)和全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1982年);创办《四川动物》(1981年)、《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982年创办)和英文版《Asiatic Herpetological Research》(1988年);编辑出版系列研究丛书专辑《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资料》(1978年起)和《蛇蛙研究丛书》(1990年)。
赵尔宓认为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必须广泛地和国外交流,不和国外同行交流相当于闭门造车、闭关守国的做法,会制约国内两爬学科发展。他曾说过:“科学研究必须告诉世界才行,不告訴世界那就成了个人欣赏、个人收藏了,像玩古董。”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李丕鹏接受访谈时谈到赵尔宓:“这位老先生在我们两爬界既是一个大科学家,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是一个关心、爱护整个大学科发展的这么一个人,不是光干自己的事。他为这些付出了多少精力啊。”
赵尔宓于1930年生于成都,1947年9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刚入校时因亲友希望其学医而提出转专业,时值学术造诣很深的著名教授刘承钊从美国回来,在华西大学给大家作生物学研究的讲演并授生物学基础课。刘承钊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举止风度、渊博精深的学识、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使赵尔宓深深折服,更加坚定了他学习生物学的决心。
大学期间,赵尔宓接受到刘承钊手把手的教导。刘承钊曾送给赵尔宓一册自己签名的《比较解剖学》,并叮嘱他每年读一遍。1948年年初与暑假期间,他两次随刘承钊到成都彭县(今彭州市)白水河与九峰山进行野外工作,这两次工作打开了赵尔宓的视野,满足了他与大自然为伍的愿望。1949年暑假,刘承钊教授指导赵尔宓等3位同学留校观察饰纹姬蛙和泽蛙几种蛙类的生活史。1950年2月,赵尔宓有幸被刘承钊推荐到华西协和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半工半读,担任其研究助理。除经常整理研究标本之外,赵尔宓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刘承钊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爬虫动物调查项目的学术研究。
1951年,赵尔宓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生物科教员、助理教授,为医学本科学生讲授比较解剖学及达尔文主义。1954年,因刘承钊需要安排人员开展爬行动物研究,遂将赵尔宓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调回成都,安排其到大学母校(已更名为四川医学院)担任生物学教研组助理教授,从此两位大家开启了划时代的合作研究。
因刘承钊的关系,赵尔宓也受到徐福均教授(生物学家、教育家)、张孟闻教授(动物学家、教育家)和秉志教授(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奠基人、动物学家)的亲自指导。他跟随徐福均从事峨眉树蛙、青蛙及蟾蜍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的适应性研究,请教张孟闻有关有尾两栖类和爬行类相关专业问题,以及求教秉志鱼类、人体解剖、生理生态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基础知识。
在大学毕业分别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四川医学院任教十年后,赵尔宓还是跟随刘承钊的脚步,开始专攻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从此,赵尔宓的人生道路由一名生物学教师转变为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2 与蛇缠绵 百尺竿头勤为径
1957年全国科技跃进大会后,由刘承钊和胡淑琴主持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组在华西协和大学成立。1962年,赵尔宓开始给刘承钊和胡淑琴当助手,在其指导下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到广西、陕西、贵州、海南、福建等地采集标本,从此与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结下50余年不解之缘,并作出了丰硕贡献。
赵尔宓从事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50余年来,合作发表论文260余篇,主编、编写学术著作40种,发表我国蛇类新记录科1个;建立两栖动物新属2个;发表我国两栖爬行动物新种(亚种)41个,新记录种17个,其中包括“蛇岛蝮”“墨脱竹叶青蛇”“莽山烙铁头蛇”等。
1969~1974年,赵尔宓主持云南毒蛇危害调查,到云南西南边疆开展“西南边疆毒蛇调查及蛇伤防治研究”项目,进行动物实验中毒药物保护作用的筛选。项目团队经过108次配方,数百次实验,成功研制了“云南蛇药”。1978年“云南蛇药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蝮蛇的分类问题存在着较大分歧,影响到对蝮蛇毒的研究和利用。60多年来,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都肯定蝮蛇只是一个种。1978~1980年,赵尔宓等科研人员不惧危险,三次登上大连旅顺口西北部的渤海中遍布毒蛇的“蛇岛”开展考察,深入进行了“我国蝮蛇的分类学研究”。
考察组采集了我国吉林盘石、辽宁蛇岛、新疆尼勒克、江苏、浙江等地的蝮蛇标本以及蛇毒,结合形态、生态及地理分布、蛇毒蛋白电泳及免疫扩散实验、生物化学蛋白电泳与同功酶以及细胞学(染色体组型)多种实验手段探讨蝮蛇分类,将以往误定为“中介蝮”的大连蛇岛产的蛇,定位新种“蛇岛蝮”,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承认。赵尔宓在当时国际上首次将蛇毒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用于毒蛇的分类学研究,并提出蝮蛇在蛇岛上的起源和演化见解,认为我国的蝮蛇有若干种,东北地区是蝮属的分化中心,初步确定我国广大地区被鉴定为蝮蛇的标本,应属于三个不同的种。以后的研究又提出横断山北段是蝮属分化的另一个中心。
1982年,赵尔宓撰写了《尖吻蝮》专辑,发表论文《蛇岛猎奇》,结束了“蛇岛蝮”40多年来被日本学者长谷川秀治误认为是“中介蝮”的历史。
3 耕耘两爬 半世呕心促发展
1993年,赵尔宓与美国鹰岩教授合作出版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661种两栖爬行动物的专著,内容包括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历史、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图解、种属及亚种检索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等。
出于对生物学的热爱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因要查阅大量国外原版专著及文献,赵尔宓工作后自学英、俄、德、日、法五门外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赵尔宓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任生物学助教时即开始自学俄语,与该校生物学教研组集体翻译《苏联药剂士学校教学用书:植物学》等书作为学生教材用书。
为了交流基础研究的成果,1972年起,赵尔宓开始编印了《中国蛇类检索表》,两年一辑形成《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资料》系列。因积累了10年办刊的经验与成果,1982年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员会批准《两栖爬行动物学报》作为季刊正式出版。1988年因经费问题被迫停刊后,赵尔宓找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脊椎动物博物馆继续出版本刊,赵尔宓任主编。2005年该刊转回中国出版,赵尔宓任名誉主编。
20世纪70年代开始,继刘承钊之后,赵尔宓为将中国两栖爬行学推向世界殿堂作了很多贡献。赵尔宓与胡淑琴等人建立四川省动物学会(1979年)和全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1982年);创办《四川动物》(1981年)、《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982年创办)和英文版《Asiatic Herpetological Research》(1988年);编辑出版系列研究丛书专辑《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资料》(1978年起)和《蛇蛙研究丛书》(1990年)。
赵尔宓认为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必须广泛地和国外交流,不和国外同行交流相当于闭门造车、闭关守国的做法,会制约国内两爬学科发展。他曾说过:“科学研究必须告诉世界才行,不告訴世界那就成了个人欣赏、个人收藏了,像玩古董。”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李丕鹏接受访谈时谈到赵尔宓:“这位老先生在我们两爬界既是一个大科学家,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是一个关心、爱护整个大学科发展的这么一个人,不是光干自己的事。他为这些付出了多少精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