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曲《秦川抒怀》的演奏技巧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竹笛曲《秦川抒怀》是源自陕北地区的戏曲音乐的代表,其曲风相对激昂,艺术表现力非常强,充分体现了竹笛演奏家马迪先生对秦川地区的无限热爱之情,对国内外竹笛演奏技巧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竹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对演奏技巧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帮助演奏人员在演奏过程中进行更好的处理,从而更好地将作品呈现出来。
  关键词:竹笛曲;《秦川抒怀》;演奏技巧
  竹笛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吹奏类乐器,历史较为悠久,流传地域较广,品种也较为繁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融合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及技巧,并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马迪先生为代表的无数优秀演奏家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推动了竹笛演奏技巧的创新创作。其中以竹笛曲《秦川抒怀》最具代表性,其由于独特的演奏技巧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为此,探究《秦川抒怀》的创作背景、音乐内涵以及演奏技巧对增强其他竹笛曲演奏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竹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背景
  《秦川抒怀》是由著名竹笛演奏家马迪先生亲自创作并演奏的竹笛乐曲。马迪先生出生于古城西安,长于西安并就读与西安,本身对秦川之地有深厚的情感,后师承于元修合及谭谓裕等著名竹笛大师,在传承传统竹笛演奏技巧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其独创的揉音技巧不仅丰富了竹笛曲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推动了竹笛在新时代中的传承与发展。竹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建立在碗碗腔及秦腔等陕西地方戏曲的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这些陕北民歌的地域特点,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1]。
  二、竹笛曲《秦川抒怀》的音乐内涵
  竹笛曲《秦川抒怀》在形式上遵循引子-三部曲式结构。其本质是一首E徽七声调式竹笛曲,创作及演奏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了2/4拍、3/4拍、4/4拍以及2/2拍等多种节拍,曲调相对优美,内容充分体现了西北地区地方戏曲及民歌的独特音乐风格,以润腔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腔调并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旋律性与戏剧性色彩。秦派音乐风格十分鲜明,深沉质朴、高昂激荡、粗犷苍凉都是其代表性特点,以中音笛及梆笛演奏最为常见。《秦川抒怀》一曲充分体现出了秦川人民的人物形象特点及真实生活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马迪先生借助吐音以及揉音等多样的演奏技巧抒发了对秦川大地的热爱之情,这种真挚的、淳朴的情怀贯穿整个乐曲[2]。
  三、竹笛曲《秦川抒怀》的演奏技巧
  (一)单吐发音与双吐发音的区别
  吐音是吹奏管乐中最为常见的演奏技巧,虽然属于基础演奏技巧,但在竹笛曲《秦川抒懷》中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吐音技巧适用于热情欢快或高昂激荡的乐曲演奏过程中,在使用吐音时要求演奏者必须吹奏出结实干净且富有弹性的笛声。吐音目前主要可以分为单吐、双吐及轻吐等种类,《秦川抒怀》则更加注重双吐音的使用,而双吐音与单吐音又密切相关。单吐又分为单外吐与单内吐:前者指的是演奏者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型的基础上,将舌头自然向上并微贴上唇内沿部分,呼气时迅速后缩并使气流进入吹孔进而发出类似“吐”的音;后者指的是演奏者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型的基础上,将舌根部后缩至堵住上颚,呼气时将舌根迅速前送并使气流进入吹孔以发出类似“库”的音。《秦川抒怀》中强调的双吐音指的就是单外吐及单内吐的结合,但其发音速度要快上一倍,演奏者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吐库”或“库吐”的发音来提高双吐音的演奏技巧,并在演奏时以“TK”在乐谱上进行标注,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舌头与气息之间的配合,更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舌头的根本作用是阻断气流,尽量保证“吐”与“库”的发音力度一致以有效避免气流太冲而影响整体吹奏效果,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要注意频率是否均匀[3]。
  (二)传统技巧与压揉指法的结合
  滑音、历音及花舌是较为常见的笛子传统演奏技巧,而揉音技巧则是马迪先生独创的新技巧,传统技巧与压揉指法在《秦川抒怀》一曲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滑音技巧指的是用手指与气息共同作用并使音程之间发出一种连贯的圆滑音,主要依靠演奏者手指在音孔上逐次开放或关闭的操作来实现,这种手指技巧还可以细分为上滑音、下滑音及复滑音,演奏者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储气与呼气的正确操作再辅助鼻子快速吸气。历音指的是从本音前的某一个音开始,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向本音连续急速地级进,对增加乐曲欢快热烈及粗犷有力的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历音所占的时间极短,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当依次急速而又均匀地开放或关闭手指,从而确保每个历音都能够短促却又清晰地表现出来。花舌指的是利用气流冲击翘起舌头并使之滚动而产生的碎音效果,演奏者训练过程中可以先训练舌头“打呼噜”,从而保证速度与力度均匀且持久。最后,揉音技巧是马迪先生独创的演奏技巧,对丰富笛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一般人的持笛方式都为手掌虎口悬空,为此揉音技巧对初学者来说就会显得格外别扭,演奏者在练习时一定要确保持笛方法的规范性,采用上下摆动法即压揉法,始终保持手指笔直并在笛孔上进行有规律的上下运动,同时还可以采用前后摇动法进行练习,避免因手指抓不住笛子而出现的演奏失误。在《秦川抒怀》一曲中以“U”来代表揉音并以“U~ ~ ~”代表持续的揉音。揉音的妙处不仅在于美化音色,同时还在于强化乐音感染力,对进一步塑造音乐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4]。
  (三)点状音色与线状音色的掌握
  竹笛是一种为人熟知的民族吹管乐器,而点状音色与线状音色则同为竹笛演奏中最为基础、最为常见的音色形式。点状音色指的声音粗犷、音响洪亮的音色效果,大多以断奏的颗粒形状呈现,乐曲透露出一种欢快活跃、朝气蓬勃的气氛,极富弹性,在梆笛演奏中十分常见,适用于表现北方独有的音乐情绪。目前有六种演奏技巧可以充分体现出点状音色,即常规吐奏、叠音与打音、弹吐、吐倚音、指跳音以及剁音。线状音色指的是音色柔和且声音细腻的音响效果,以连奏为主要呈现方式,给人一种松弛且轻盈的听觉感受,对渲染优美、柔情、委婉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线状音色主要出现在曲笛演奏中,用于表现南方轻柔且细腻的音乐情绪时十分贴切,主要通过长音控制、连奏、滑音、长颤音、揉音、指震、历音以及循环换气等方式来进行表达。在竹笛曲《秦川抒怀》中,除上述提到过的演奏技巧外,循环换气技巧也应当受到更多关注。循环换气是吹奏竹笛的重要技巧之一,演奏者应当进行动作分解练习,以保证腹部处于自然状态为基础,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型的同时打开口腔,使舌头由口腔后部向前推进,同时收缩面颊肌肉、下颌肌肉以及舌骨肌肉以挤出口腔内空气,配合鼻腔快速吸入空气并尽可能增加吸气量[5]。
  (四)慢板部分与快板部分的转变
  竹笛慢板通常为戏曲韵味十足的赞歌,主要应用线状音色以表现乐曲的飘逸之感,尽可能充分表现出《秦川抒怀》一曲的抒情与优美。其中应用的装饰音也应当受到更多关注,演奏时尽可能保持其轻盈的特点,尤其在这种降7音的演奏过程中一定要熟练应用揉音技巧,以弱节奏为起点,根据跌宕起伏来调整力度对比。由此可见,慢板演奏对演奏者气息的连贯性具有更高的要求。竹笛快板在热情奔放的乐曲中比较常用,演奏者演奏时一定要将气息尽量放松,借助循环换气的方式来尽情抒发情感体验。虽然强调鲜明的变化但绝不可因为变速而导致揉音变形,尤其在《秦川抒怀》第二段中的双吐音演奏部分中,演奏者一定要通过手指与舌头的配合以达到吐音清晰及力度适中的根本目的。
  竹笛这种传统吹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马迪先生亲自创作并演奏的《秦川抒怀》是竹笛演奏技巧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本文通过对《秦川抒怀》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涵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陕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并以其为例,具体分析了竹笛演奏者应当掌握的演奏技巧,具体说明了单吐发音与双吐发音的区别、传统技巧与压揉指法的结合、点状音色与线状音色的掌握以及慢板部分与快板部分的转变等技巧的应用,希望可以为《秦川抒怀》的演奏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建飞.浅析竹笛曲《秦川抒怀》的演奏技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4):51-52.
  [2]王刚.浅谈竹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背景与演奏技巧[J].牡丹,2019(33):121-123.
  [3]马荣.浅谈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分析及其演奏技巧[J].长江丛刊,2018(26):26,28.
  [4]曲雪源.陕北风格笛曲简析:以《秦川抒怀》为例[J].当代音乐,2018(8):155-157.
  [5]张宁.论《秦川抒怀》的演奏风格与技巧[J].吕梁学院学报,2019(6):76-79.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出现,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而现代社会文化的逐步发展也使得社会文化活动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人们开始重视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文章简要分析建立公共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策略,力图找到合适的策划方式。  关键词:公共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文化活动  现阶段,国内公共文化活动主要依靠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协助,群众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这种类型的活动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各大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只增不减。但由于课堂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平台,部分高校的音樂表演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阶段,却忽视了学生音乐表演技能的提升。舞台实践是提升音乐表演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高校应实施“实践教学”,将舞台实践与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理论,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促进音乐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舞台实践;音乐表演;专业技能  注:本文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苏州博物馆虽然紧跟时代步伐,选择了不少新媒体媒介来推广自己、传播信息,但是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可以说从这些渠道获得的回报是微乎其微的。文章分析了苏州博物馆的现状,并以此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几点传播推广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虚拟展厅  一、苏州博物馆现状  截至2020年12月,苏州博物馆实体馆藏文物总计约13万件,官方网站推出数字馆藏文物共计4051件,藏品
期刊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的一种,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项目的完成。近年来,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日益加速,而社会对于视觉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原本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现状,需要运用项目化教学对相关课程进行一定的改良。文章就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视觉传达;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  随着经
期刊
摘 要:从学前教育的角度出发,舞蹈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发掘出幼儿的潜能。但是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角度来说,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基础各不相同,让教学的难度系数大大增加。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法,以此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舞蹈理论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新事物层出不穷,多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人们的审美意识也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艺术类的音乐教学无疑肩挑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只有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学生才能演唱出倍受欢迎的音乐,其音乐素养才会大幅度提升。因此,文章通过介绍我国音乐教学的现状,讨论培养审美能力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进而研究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渐应用在社会诸多领域当中,从而有效拓展了信息传播的具体途径,这样的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也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文章阐述在新媒体背景下,赫哲族文化传播的途径以及文化传播的依托。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网络平台;物质文化  注: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采集与应用研究”(2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等文学体裁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古典诗学。其中以《诗经》最为典型,发端最早,同时,这种诗学在后世的诗歌创作与文学理论创建中,也产生了重大作用。文章以《关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诗经》中的古典诗学,结合日常阅读与研究经验,分别从《关雎》中的语音修辞、词语修辞两个层面,对古典诗学视角下的《关雎》修辞进行具体赏析。  关键词:古典诗学;《关雎》;修辞  在先秦时代,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照片及视频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而摄影摄像技能作为照片与视频生成、实现的技术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各类专业的教学、调研等活动大多都离不开照片及视频,使得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重要,摄影摄像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拍摄美好事物的能力。文章在论述高职院校摄影摄像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摄影摄像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 要:《红楼梦》研究的派别很多,涉及小说的各个方面,如索引派、考据派、评点派等等。《红楼梦》最大的价值是它的文学性,离开这一点去研究属于舍本逐末。普通人喜欢《红楼梦》一方面因为人物形象塑造得极其成功,无可替代,不可超越;另一方面是因为情节设计精巧,“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以及小说语言的魅力、包罗万象的丰富知识等。文章对《红楼梦》“宝玉第二次摔玉”情节设计之妙进行探析。  关键词:《红楼梦》;“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