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个性解读,凸显阅读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剖析优化阅读策略,重视阅读实践活动,张扬学生阅读个性,发展学生阅读素养。
  关键词: 阅读情境 个性品悟 阅读实践 阅读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努力营造和拓展阅读空间,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策略实施教学,张扬学生积极的阅读个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利用阅读情境,激发阅读欲望
  教师必须挖掘文章的情趣点,采用讨论、演绎、画画等阅读策略,激发文本潜藏的情趣点,以及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情趣。同时,要精心创设阅读问题情境,让阅读问题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架设文本与学生思维相通的桥梁,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支持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训练阅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形成个性的阅读见解,培养独特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研读第三、四自然段时,学生在小组里探讨:“这是人类造成的伤痕累累的地球。”“由于人类滥用化学药品、乱排废气,很多动植物的种类逐渐消失。”“地球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通过情境对话,学生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现状。教师提出:“谁能举出实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积累,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说到生态灾害,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洪灾。三年级学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就是最好的生态灾害实例。”“大气被污染,天空会下红雨、酸雨。”“肥沃的草原逐渐变成荒漠。”“由于环境的恶化,人类患上了很多不治之症。”学生立足已有的知识体验和积累,深入品读文本内涵,发展阅读思维。如《鲸》,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文字叙述较为平实,教师根据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惯,要求学生以简笔画的方式,画一画须鲸和齿鲸的外形和呼吸时的样子,绘画之后,运用文中的语句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简笔画;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朗读课文的方式指导其他同学画鲸。通过这种画一画的活动,学生感悟到只有把课文的语句读懂,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画好鲸,或指导别人画好鲸。
  二、细读文本词句,深化个性品悟
  教师要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以品读语言为核心,引导学生捕捉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让学生紧扣传神字句反复推敲、细细揣摩,深入探究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多方对话的过程中,体验文本的中心内涵,感悟词语的丰富内涵,掌握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深刻理解语言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创造的潜能,启迪学生的阅读情感,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
  例如,研读《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提问:“文中的哪些语句说明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生1:“‘地球是无私……枯渴’,地球的变化是人类不加节制的开采资源造成的。”生2:“从‘不加节制’这个词可以看出人类是多么的自私呀!”生3:“人类也是无知的,人类的这种做法是害了自己。”生4:“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脅’语段里,说明伤害地球的是人类自己。”教师提问:“这段话里的‘本来’这个词可以去掉吗?”生5:“不能去掉,‘本来’表示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而现在不能了。”生6:“‘本来’一词让我感觉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突出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现在已经不可再生。”学生品读词句的丰富内涵,感悟灵动,表达贴切,发展了阅读思维,形成了富有个性的阅读见解。在研读《将相和》时,教师出示文中廉颇说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的滋味,生1:“从‘爬’字体会廉颇心里很恼火。”生2:“从‘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看出廉颇的不服气。”生3:“嫉妒。”生4:“廉颇认为自己出生入死立下了战功才获得今天的地位,他不服蔺相如靠耍嘴皮爬到比自己还高的职位。这是情有可原的。”生5:“文中叙述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说明廉颇在渑池之会上有很大的功劳。”生6:“廉颇只看到自己的战功,没有看到蔺相如舍生忘死维护赵国尊严,立下的汗马功劳,所以廉颇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互动交流中学生表达了独特的见解,发展了阅读个性能力。
  三、重视阅读实践,发展阅读思维
  教师要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就必须加强阅读实践,如采取角色演绎、填补文本空白等阅读策略,扩展与开发文本发散性的内容,引导学生张开丰富的想象翅膀,增进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体会,强化文本内容的理解,丰富文本的思想内涵,使文本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丰富,锻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用心体验、感悟文本的内涵,潜心诠释、创造文本,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思维能力。
  例如,在研读《将相和》,学生初步了解了“完璧归赵”的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演绎活动再现这部分内容,先组织学生探讨怎样演绎蔺相如和秦王这两个角色,如何具体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已有的阅读经验,积极表达各自的观点,倾听的学生加以补充,讨论交流之后,每个小组分别推荐两名学生扮演蔺相如和秦王,演绎两个人物在大殿上的对话,学生形象地刻画了秦王霸道、贪婪的面目,充分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把“完璧归赵”的内容演绎得惟妙惟肖,使课文内容更加具体、丰富。角色演绎后,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各小组的演绎,指出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需要补充的部分。这种阅读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处,丰富文本的内涵,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与感悟,磨炼学生的阅读想象,发展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服装是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自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服装就有了一定的形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无论从色彩上款式上还是面料上都逐渐成熟。各个朝代各个民族都设计制作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服饰,其中的一些服饰已经成了典范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例如唐装、旗袍等。作者简要阐述了对古代服饰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服装 古代服饰 革新  面对服装世界的纷繁多变,虽然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但没有哪一种款式
摘 要: 本文选择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力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研究,首先使用灰色GM(1,1)模型对综合指标进行预测,再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综合,得到反映经济整体状况的综合指标,从而得到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上海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水平曲线,将其与举办世博会情况下的上海经济综合指标发展曲线进行比较,由此定量评估2010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力。  关键词: 定量评估 综合影响力 GM(1,1)
摘 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弘扬并传播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课堂 弘扬 培育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自身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并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审美化设计的方法途径,强调了如何构建审美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等,有利于培育学生审美的意识情感、思维品质、鉴赏创造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设计 意识情感 思维品质 鉴赏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力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笔者结合教学实例,积极探索语文教学审美化设计的方法途径,尝试构建审美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等,引导学生从感官到心灵进行审美体
一、多涉及课外知识,以比较的方式感知文本。  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读书,扩大知识面。人说:写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诗外的功夫,当然指在课外的读书。  举例来说,我们学习的胡适《我的母亲》(八年级下)就有几个环节可以明白多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  先说作者介绍。多涉及课外知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介绍作者。介绍胡适,肯定要提到他早年积极地提倡白话文,并提到他的第一部诗集《尝试集》。《尝试集
摘 要: 中国自古至今就是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文化在中国有代宗教的意义,无数文人墨客无不景仰。作者所在的教研组本学期增加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力图让学生走近历史,从常识这个角度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本次课从古代称谓习惯、各年龄段称呼、历法与纪时、学校与书院、科举等方面进行讲解,但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多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