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俗节庆活动是贴近幼儿生活的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成长中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小班中开展民俗节庆活动,仔细筛选合适的内容并创设适宜环境,通过各种系列生成活动和家长资源,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节庆活动中“节节高”。
關键词:民俗节庆;幼儿园小班;传统文化
节日在儿时的记忆里留下的总是快乐,因为有吃的、有玩的、有做的、有穿的,过节赋予了生活更丰富的色彩和情感。
节日是一种文化,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情感体验,精彩纷呈。而民间节庆更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化,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这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注重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利用丰富的民俗节庆资源,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便成为我们思考的一部分。本学年我们就在小班的教学中,围绕着民俗节庆与小班幼儿课程整合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 “节”选——感受氛围
民俗节庆活动非常丰富,我们对民间节庆活动进行筛选、分析,甄别出不同节日的核心价值,梳理出一系列适合孩子参与的且在苏州胜浦当地比较重视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立夏日、结婚、满月等,并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和发展实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大班孩子能力强想法多,因此在大班重点在于孩子自主的参与:参与环境布置,参与策划活动等;而在小班,则将重点放在感受节日节庆活动氛围,体验快乐的味道。
二、 “节”境——富有节日气息的环境
环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不会说话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民俗节庆活动应把握好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与小班幼儿课程整合,使环境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在节日来临的时候,环境的老师以民俗文化为主线,将大厅及走廊布置的焕然一新,让幼儿每天在自然环境感受节庆的氛围。如在春节前夕,幼儿园门口张灯结彩,挂上了大红灯笼,感受着喜气;学校的大厅中进行着热闹的“花灯展”,与幼儿一起将家庭制作的花灯布置在大厅中;楼道里是各种年俗灯笼,有孩子的作品,也有下载的漂亮图片;五颜六色的迎春花卉,摆满了走廊,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广播里放着贺年歌曲,让你不论走到哪,都可以感受到新年的欢乐气氛。
班级是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地方,适时的根据节日节庆活动增加或变换活动室的环境,对发挥其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同样是春节前期,在小班教室门口贴上了春联、福字,教室里挂上了缤纷多彩的气球、大大的中国结;墙上、窗户装饰着自己动手制作的年画、挂饰、窗花等。通过这些装饰既了解了节庆活动的特有风俗,也在制作、布置的过程中感受节日和自己动手的快乐。
三、 “节”上生枝——节日节庆相关生成活动
(一) 生成民俗节庆系列活动
所谓“生成活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中共同生成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民俗节庆贴近幼儿生活,有的是在固定的日子进行的,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各种节日。还有一些则是没有固定日子进行的,如:结婚、宝宝满月等。结合民俗节庆活动的这些特点,我们采用预设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活动。
例如:在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新衣服,应景我们开展了《过新年》的主题活动。在预设活动《认识新年》中,和孩子聊了聊他们眼中新年。有的孩子说要穿新衣服,那为什么要穿新衣呢?由此就有了对新年深入了解的意愿;有的说过年的时候商场、超市里放的音乐和平时的不一样,于是有了音乐活动《喜洋洋》;有的说幼儿园里面有许多漂亮的装饰,接着便有了美工活动《漂亮的彩带》和《装饰我们的教室》;还有的说过年有大红包和礼物收,之后就有了社会《送礼物》……
(二) 自主性游戏活动
自主性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通过“课题特色区域”“娃娃家”和不固定的游戏区域与民俗节庆活动相融合,让孩子巩固知识经验和提高技能。
我们在班级中创设一个“民俗风情馆”的吴文化特色区域,将平时接触到的民俗节庆整理成册,分为“风情篇”和“饮食篇”,提供图片、蜡笔、橡皮泥等材料,孩子们可以找出为某个节日或节庆活动相对应的图片,放入相应的手册中,也可以用蜡笔画画、用橡皮泥做做节日节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和食品等;同时还将活动融入娃娃家的游戏中,在“囡囡家”,孩子们“过年”“过节”。在节日快来临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用老师提供的彩带、鲜花等富有节日气息的物品将自己的家布置一新,娃娃家的“妈妈”要做应景的小吃给“孩子”和“客人”吃……
这些一系列的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过节其乐融融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民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开展相关民俗传统节日时,注重民俗节庆与小班幼儿课程整合,增强了节日活动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 家“节”——利用家长资源
我园家长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除了语言的差异,其实在民俗节庆的风俗及文化上的差异可谓多之又多。例如:“端午节”在北方是吃粽子,而南方要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又如:“重阳节”北方基本不过这个节日,南方有插茱萸、登高的过节习惯。因此充分利用这样的家长资源,让孩子们在其中体验不同地域间丰富的民俗节庆风俗。
例如:邀请家长来校与幼儿一起共度端午节,大家将自己家乡在端午这一天吃的、喝的、戴的、玩的都带进的班级中,孩子们与家长一起介绍着家乡的风俗,时装表演、品尝会、端午小游戏(斗百草、陆上龙舟赛),仿佛都回到了童年的时光,和孩子一起笑、一起玩。既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和家长们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信。
在幼儿园开展民俗节庆活动的途径还有很多,如:节日庆典活动、亲子活动、大带小、全园性活动等等。相信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始终抓住体验、了解、参与这条主线,一定能让孩子们这样孩子们在“节上生枝”中获得“节节高”。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用节日的心情迎接每一天,共同体验这份喜悦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康长运.如何开展幼儿园节日活动[J].早期教育,2008(7).
[2]李成斌.浅谈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教育文摘,2007(4).
[3]李生兰.节日中让孩子学会关爱父母[J].幼教博览,2008(9).
作者简介:
徐静,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光幼儿园。
關键词:民俗节庆;幼儿园小班;传统文化
节日在儿时的记忆里留下的总是快乐,因为有吃的、有玩的、有做的、有穿的,过节赋予了生活更丰富的色彩和情感。
节日是一种文化,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情感体验,精彩纷呈。而民间节庆更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化,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这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注重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利用丰富的民俗节庆资源,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便成为我们思考的一部分。本学年我们就在小班的教学中,围绕着民俗节庆与小班幼儿课程整合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 “节”选——感受氛围
民俗节庆活动非常丰富,我们对民间节庆活动进行筛选、分析,甄别出不同节日的核心价值,梳理出一系列适合孩子参与的且在苏州胜浦当地比较重视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立夏日、结婚、满月等,并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和发展实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大班孩子能力强想法多,因此在大班重点在于孩子自主的参与:参与环境布置,参与策划活动等;而在小班,则将重点放在感受节日节庆活动氛围,体验快乐的味道。
二、 “节”境——富有节日气息的环境
环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不会说话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民俗节庆活动应把握好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与小班幼儿课程整合,使环境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在节日来临的时候,环境的老师以民俗文化为主线,将大厅及走廊布置的焕然一新,让幼儿每天在自然环境感受节庆的氛围。如在春节前夕,幼儿园门口张灯结彩,挂上了大红灯笼,感受着喜气;学校的大厅中进行着热闹的“花灯展”,与幼儿一起将家庭制作的花灯布置在大厅中;楼道里是各种年俗灯笼,有孩子的作品,也有下载的漂亮图片;五颜六色的迎春花卉,摆满了走廊,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广播里放着贺年歌曲,让你不论走到哪,都可以感受到新年的欢乐气氛。
班级是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地方,适时的根据节日节庆活动增加或变换活动室的环境,对发挥其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同样是春节前期,在小班教室门口贴上了春联、福字,教室里挂上了缤纷多彩的气球、大大的中国结;墙上、窗户装饰着自己动手制作的年画、挂饰、窗花等。通过这些装饰既了解了节庆活动的特有风俗,也在制作、布置的过程中感受节日和自己动手的快乐。
三、 “节”上生枝——节日节庆相关生成活动
(一) 生成民俗节庆系列活动
所谓“生成活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中共同生成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民俗节庆贴近幼儿生活,有的是在固定的日子进行的,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各种节日。还有一些则是没有固定日子进行的,如:结婚、宝宝满月等。结合民俗节庆活动的这些特点,我们采用预设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活动。
例如:在过年的时候孩子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新衣服,应景我们开展了《过新年》的主题活动。在预设活动《认识新年》中,和孩子聊了聊他们眼中新年。有的孩子说要穿新衣服,那为什么要穿新衣呢?由此就有了对新年深入了解的意愿;有的说过年的时候商场、超市里放的音乐和平时的不一样,于是有了音乐活动《喜洋洋》;有的说幼儿园里面有许多漂亮的装饰,接着便有了美工活动《漂亮的彩带》和《装饰我们的教室》;还有的说过年有大红包和礼物收,之后就有了社会《送礼物》……
(二) 自主性游戏活动
自主性游戏是主题活动的延伸,通过“课题特色区域”“娃娃家”和不固定的游戏区域与民俗节庆活动相融合,让孩子巩固知识经验和提高技能。
我们在班级中创设一个“民俗风情馆”的吴文化特色区域,将平时接触到的民俗节庆整理成册,分为“风情篇”和“饮食篇”,提供图片、蜡笔、橡皮泥等材料,孩子们可以找出为某个节日或节庆活动相对应的图片,放入相应的手册中,也可以用蜡笔画画、用橡皮泥做做节日节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和食品等;同时还将活动融入娃娃家的游戏中,在“囡囡家”,孩子们“过年”“过节”。在节日快来临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用老师提供的彩带、鲜花等富有节日气息的物品将自己的家布置一新,娃娃家的“妈妈”要做应景的小吃给“孩子”和“客人”吃……
这些一系列的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过节其乐融融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民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开展相关民俗传统节日时,注重民俗节庆与小班幼儿课程整合,增强了节日活动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 家“节”——利用家长资源
我园家长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除了语言的差异,其实在民俗节庆的风俗及文化上的差异可谓多之又多。例如:“端午节”在北方是吃粽子,而南方要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又如:“重阳节”北方基本不过这个节日,南方有插茱萸、登高的过节习惯。因此充分利用这样的家长资源,让孩子们在其中体验不同地域间丰富的民俗节庆风俗。
例如:邀请家长来校与幼儿一起共度端午节,大家将自己家乡在端午这一天吃的、喝的、戴的、玩的都带进的班级中,孩子们与家长一起介绍着家乡的风俗,时装表演、品尝会、端午小游戏(斗百草、陆上龙舟赛),仿佛都回到了童年的时光,和孩子一起笑、一起玩。既增加了亲子间的互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和家长们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信。
在幼儿园开展民俗节庆活动的途径还有很多,如:节日庆典活动、亲子活动、大带小、全园性活动等等。相信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始终抓住体验、了解、参与这条主线,一定能让孩子们这样孩子们在“节上生枝”中获得“节节高”。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用节日的心情迎接每一天,共同体验这份喜悦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康长运.如何开展幼儿园节日活动[J].早期教育,2008(7).
[2]李成斌.浅谈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教育文摘,2007(4).
[3]李生兰.节日中让孩子学会关爱父母[J].幼教博览,2008(9).
作者简介:
徐静,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