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我的野蛮女友》,颠覆了部分亚洲男青年的恋爱观,找女友,不野蛮的,免谈!
野蛮风刮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好莱坞也忙于打造美国版的野蛮女友。其实,美国的野蛮女友比亚洲的要野蛮百倍,连砍起人来都是一个接一個。
在美国,女孩暴力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专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9岁女孩刺杀11岁同伴
2005年6月初,纽约布鲁克林区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当警察赶到案发现场,不禁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死者是小姑娘,年仅11岁,表情痛苦,满身鲜血,蜷缩着躺在地上,小她两岁的玩伴,用一把切肉刀,将她送进了鬼门关。
9岁女孩刺杀11岁同伴,听起来真够耸人听闻。
这起恶性案件的起因很简单,不过是女孩间为个粉红色的橡胶球发生争执,但它的发生却将可怕的事实摆在你我面前:就算是孩子,同样具备成人的暴力本性。对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专家而言,谋杀案的严重性不止于此,它是民族危机急剧恶化的又一个明证:女孩暴力事件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增加。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数据,因暴力袭击事件遭逮捕的10~17岁女孩的数量,在过去20年间已经翻了一番,到今天,因暴力犯罪遭逮捕的青少年中,女孩占到了1/3。再看另一组数据,从1983年到2003年,因私藏武器而被逮捕的男性青少年数目增加了22%,与此同时,女孩的增长率却高达125%。正如TUFTS大学儿童中心主任霍华德·斯派瓦克所说:“她们不是你想象中的女孩了,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这个问题上,斯派瓦克的确很有发言权,他与人合著了一本名为《如何制止女孩暴力》(Sugar and Spice and No Longer Nice:How We Can Stop Girls' Violence)的书,专门探讨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霸王花四处横行
再来回顾一下近期轰动全美的一系列女孩暴力事件:4月20日,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一个17岁的少女用饮料瓶子把另一个女孩打得面目全非;第二天,北卡罗来纳的三名少女因一级谋杀罪被起诉,她们合伙夺去了一个10岁小男孩的生命;5月3日,来自芝加哥的17岁少女被刺伤胸部和腋下,犯案人正是其同班女同学;曾出演NBC热门剧集《法律与秩序》(law&order)的演员戴安·威斯特的妙龄女儿最近也在曼哈顿被捕,她和另外两个女孩殴打一个小男孩,并偷了那孩子的笔记本电脑……
一度只有男孩子恃强凌弱的校园正变成女孩们拳脚相向的舞台,曾担任校长之职的比尔·邦德就说:“事实上,女孩间的战争多过男孩间的争执。”邦德走遍了美国,为全国中学校长联合会做关于学生安全问题的研究,他介绍说:“昨天还有个校长告诉我,今年以来,他们学校的男孩子只干了一仗,但女孩干了有6仗之多。”14岁的詹妮佛·科雷敦在今年5月被另外三名女孩袭击,事后她心有余悸地回忆当时的情形:“她们恶狠狠地叫嚣:‘揍扁她的脸。’”
专家的答案
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部分源于性别角色的“进化”。就历史而言,男孩接受的文化向来强调阳刚气和侵略性,女孩则相反,讲求的是不抵抗和克制。但时间来到今天,情况已截然不同,想想美艳的好莱坞女星邬玛·舒曼在电影《杀死比尔》中的狠劲就会知道,女孩们有了新的榜样,以往的内敛与压抑已经让位给了如火山爆发般的发泄。
这些新榜样,无疑怂恿女人们像男人一样表现自己的权威,而这又为女孩们的暴力举动打开了一道门。康奈尔大学历史、人类发展学教授琼·雅各布斯·布伦伯格说:“我看过孙女的曲棍球比赛,很是兴奋,在赛场上她表现得积极勇敢。我不想就女性解放对女孩暴力问题的影响进行指责,但对年轻女性而言,传统的温柔和内敛已毫无价值可言。”关于这一点,布伦伯格的同事、人类发展学教授詹姆斯·加尔巴里诺更加坦率:“我们依赖男人参军,保卫国家安全,指望男人握枪当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如此一来,男孩的侵略性越来越离谱,一旦有了同样的机会,女孩们自然会有样学样。”
研究显示,不管对男孩还是对女孩来说,预防暴力行为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让孩子们长时间沉溺于电子游戏里,也不要让他们承受竞争压力,与之相反,对发生的相关事件必须予以揭露。社会学家也警告说,越来越多的孩子日复一日地接触到枪支、打斗、虐待等场景,势必带来负面影响。布伦伯格教授就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暴力举动,都跟个人以及个人身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我们无法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文化因素。”
艾拉·斯贝特17岁的女儿今年5月惨遭同学殴打,不过,斯贝特说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愤怒,甚至在法庭上碰面时,她还拥抱了施暴者的母亲:“我知道她绝对不想让女儿这么做。”也许,斯贝特的宽容天性描绘出了一个理想,而这个理想值得男孩和女孩为之努力。 (程华玲译自美国《新闻周刊》)
野蛮风刮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好莱坞也忙于打造美国版的野蛮女友。其实,美国的野蛮女友比亚洲的要野蛮百倍,连砍起人来都是一个接一個。
在美国,女孩暴力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专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9岁女孩刺杀11岁同伴
2005年6月初,纽约布鲁克林区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当警察赶到案发现场,不禁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死者是小姑娘,年仅11岁,表情痛苦,满身鲜血,蜷缩着躺在地上,小她两岁的玩伴,用一把切肉刀,将她送进了鬼门关。
9岁女孩刺杀11岁同伴,听起来真够耸人听闻。
这起恶性案件的起因很简单,不过是女孩间为个粉红色的橡胶球发生争执,但它的发生却将可怕的事实摆在你我面前:就算是孩子,同样具备成人的暴力本性。对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专家而言,谋杀案的严重性不止于此,它是民族危机急剧恶化的又一个明证:女孩暴力事件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增加。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数据,因暴力袭击事件遭逮捕的10~17岁女孩的数量,在过去20年间已经翻了一番,到今天,因暴力犯罪遭逮捕的青少年中,女孩占到了1/3。再看另一组数据,从1983年到2003年,因私藏武器而被逮捕的男性青少年数目增加了22%,与此同时,女孩的增长率却高达125%。正如TUFTS大学儿童中心主任霍华德·斯派瓦克所说:“她们不是你想象中的女孩了,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这个问题上,斯派瓦克的确很有发言权,他与人合著了一本名为《如何制止女孩暴力》(Sugar and Spice and No Longer Nice:How We Can Stop Girls' Violence)的书,专门探讨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霸王花四处横行
再来回顾一下近期轰动全美的一系列女孩暴力事件:4月20日,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一个17岁的少女用饮料瓶子把另一个女孩打得面目全非;第二天,北卡罗来纳的三名少女因一级谋杀罪被起诉,她们合伙夺去了一个10岁小男孩的生命;5月3日,来自芝加哥的17岁少女被刺伤胸部和腋下,犯案人正是其同班女同学;曾出演NBC热门剧集《法律与秩序》(law&order)的演员戴安·威斯特的妙龄女儿最近也在曼哈顿被捕,她和另外两个女孩殴打一个小男孩,并偷了那孩子的笔记本电脑……
一度只有男孩子恃强凌弱的校园正变成女孩们拳脚相向的舞台,曾担任校长之职的比尔·邦德就说:“事实上,女孩间的战争多过男孩间的争执。”邦德走遍了美国,为全国中学校长联合会做关于学生安全问题的研究,他介绍说:“昨天还有个校长告诉我,今年以来,他们学校的男孩子只干了一仗,但女孩干了有6仗之多。”14岁的詹妮佛·科雷敦在今年5月被另外三名女孩袭击,事后她心有余悸地回忆当时的情形:“她们恶狠狠地叫嚣:‘揍扁她的脸。’”
专家的答案
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部分源于性别角色的“进化”。就历史而言,男孩接受的文化向来强调阳刚气和侵略性,女孩则相反,讲求的是不抵抗和克制。但时间来到今天,情况已截然不同,想想美艳的好莱坞女星邬玛·舒曼在电影《杀死比尔》中的狠劲就会知道,女孩们有了新的榜样,以往的内敛与压抑已经让位给了如火山爆发般的发泄。
这些新榜样,无疑怂恿女人们像男人一样表现自己的权威,而这又为女孩们的暴力举动打开了一道门。康奈尔大学历史、人类发展学教授琼·雅各布斯·布伦伯格说:“我看过孙女的曲棍球比赛,很是兴奋,在赛场上她表现得积极勇敢。我不想就女性解放对女孩暴力问题的影响进行指责,但对年轻女性而言,传统的温柔和内敛已毫无价值可言。”关于这一点,布伦伯格的同事、人类发展学教授詹姆斯·加尔巴里诺更加坦率:“我们依赖男人参军,保卫国家安全,指望男人握枪当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如此一来,男孩的侵略性越来越离谱,一旦有了同样的机会,女孩们自然会有样学样。”
研究显示,不管对男孩还是对女孩来说,预防暴力行为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让孩子们长时间沉溺于电子游戏里,也不要让他们承受竞争压力,与之相反,对发生的相关事件必须予以揭露。社会学家也警告说,越来越多的孩子日复一日地接触到枪支、打斗、虐待等场景,势必带来负面影响。布伦伯格教授就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暴力举动,都跟个人以及个人身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我们无法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文化因素。”
艾拉·斯贝特17岁的女儿今年5月惨遭同学殴打,不过,斯贝特说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愤怒,甚至在法庭上碰面时,她还拥抱了施暴者的母亲:“我知道她绝对不想让女儿这么做。”也许,斯贝特的宽容天性描绘出了一个理想,而这个理想值得男孩和女孩为之努力。 (程华玲译自美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