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听障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一直关注学生社会化能力的培养,以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文章针对听障学生的教学中缺乏人文素养和良好沟通能力培养的现状,以提升学生个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为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简谈素质拓展模式在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关键词:素质拓展模式;听障学生;职业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4-0095-02
听障学生是特殊教育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语言环境与常人有着根本的不同。听障学生一般都会采用手势交流(如手语)和视觉交流(如读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进行沟通。但是当听障学生将来走上职业岗位的时候,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绝大多数人是不使用手语的,这时候听障学生和他人的沟通就变得复杂、困难起来,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健全听障学生的个人素质,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听障学生职业沟通能力中的现存问题的简述
(一)不少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生理缺陷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是听障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他们的自卑、孤僻、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差等表现可以理解,但是这也是特殊教育教师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所谓的职业沟通能力,其实也就是指听障学生能够与他人良好交流、建立交际关系的能力。这对听障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听障学生的心理缺陷影响了他们自身个性的正常发展,也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受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则会使听障学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来调整听障学生的固有观念,让他们能够形成乐观、自信、阳光的心态。
(二)职业教育有待巩固加强
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基础教育正在与职业教育挂钩,在给听障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当前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开设了体育、舞蹈、手工、非洲鼓等多个兴趣班和烘焙、按摩等十多个职教专业,这些特色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丰富了听障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无声的世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但是这些课程及其教学评价环节还不够完善,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技能、是否能够独立操作、是否可以开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是否满意等问题还尚未解决,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不强。而且,学生在就业以后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在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应当巩固提升的重要方向。
(三)学生缺乏职业实践机会
对听障学生来说,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是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培训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在学校环境中,听障学生所接触的只有教师、同学,缺乏具体可感的职业环境,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举步维艰。就像学校所开设的职业技能课程和专业一样,不能只关注于技能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以后所面对的职业环境,以此来促进对听障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除了基本教学外,学校还要多开拓一些职业实践的机会,让听障学生在实际锻炼中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不断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
二、素质拓展模式下听障学生职业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上好基础课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虽说素质拓展模式应用的目标是让听障学生更好地提升沟通能力,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是说给学生开办多少有趣的活动或课程,而是要让素质拓展的理念深入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锻炼基本职业素养。正如被着重强调的职业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的基础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否独立完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能否针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合理回复等,都是检验特殊教育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听障学生的基础课程主要针对语言训练,教师通过设置最佳的语言环境,在学生听力康复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以及理解事物的能力。听障学生的语言学习要从交际方面来着重考虑,关键点在于语音和句子。如果语音发不准,那么学生就听不清也说不准,继而不能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也难以让他人听懂自己所说的话。因此要重点提高听障学生的发音清晰度,如在教汉语基本元音a(啊)的时候,一方面,要教学生手语的表示法;另一方面,要提供医生给病人看嗓子、病人张大嘴巴发出“啊”音等诸如此类的实际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音的实际使用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看图说话、读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不断锤炼自身的语言能力,以此来为职业溝通能力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二)强化职业教育,奠定学生职业基础
职业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不断渗透给听障学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发展个人的实践技能在社会中独立生存、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特殊教育要着重强化职业教育,在开设各种特色的素质拓展课程的同时要完善教学过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以技能培养为重点,还要考虑学生职业沟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在手工这门学科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开设难度不等的课程,或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手工课程供学生选择。例如,很多女生喜欢制作头饰等饰品,那么可以把她们集中起来学习制作饰品。教师要先购买和提供足够多的手工材料,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让听障学生了解制作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教师的动作。如果学生有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也可以直接走过去用手示意,来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完成手工作品、班级手工作品大赛等课堂教学环节,让听障学生在手工课中得到更多的职业技能训练。教师还可以拓展一些内容,如给学生展示其他听障学生或残疾人群制作的精美饰品的图片,以此来开阔听障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励学生不断精益求精,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技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课堂展示等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三)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听障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还要深入到实践环境中去,以此来为他们职业沟通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特殊教育学校可以和当地的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让高年级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运用他们所学的职业技能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教师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也要多加观察,反思自己在职业能力教育中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学校可以提供模拟大工厂的职业劳动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体验工作的感觉,这样他们将来进入社会之后也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以手工课程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信心,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官方网店,把学生的手工作品放到网上进行售卖,并通过拍摄纪录片、借助当地电视台的新闻和广告栏目等途径来扩大影响力。一旦购买的人多起来,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也是一种积极的认可。在开设网店的环节,学校专门派人负责与网上客户沟通的工作,学生也可以抽时间轮流当客服,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提升听障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举办义卖活动。比如,在给学生配备听力康复器具后,听障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拿出来卖。社会人士在购买过程中,一方面,听障学生可以与他们进行买卖交流;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体会到通过劳动有所收获的幸福感,增强自己的就业信心。在义卖活动中,除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彰显出学生良好的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他人的沟通还可以让学生强化自己在基础课中所学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
(四)举办多彩活动,帮助学生摆正心态
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是以学生优秀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如果听障学生缺乏社会就业必备的技术能力,那么他們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学生的技能不过关,那么他们对关键的技术问题可能也难以与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在做好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职业的使命感,提升他们积极从业、不断进取的主动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听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训练增添了不少色彩,也大大扩展了他们的认知世界,激发其创作活力。学校可以举办职业风采大赛或晚会活动,学习舞蹈的学生可以集体表演舞蹈节目;学习武术的学生则可以借鉴一些武侠影视或武侠小说的片段来表演情景剧;学习制作服饰、手工饰品的学生则可以穿上自己所做的衣服、戴上自己制作的饰品等,共同完成一场舞台走秀活动。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内容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灵活性,提升了听障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素质拓展模式的应用也渐趋完善。届时观看活动的不仅有在校师生,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等社会群体。虽然听障学生可能听不到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但是观众的热情鼓励和赞美的态度可以帮助听障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明确自身的积极价值,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职业实践,不害怕与人沟通。学校还可以举办美食节,让烘焙等厨艺专业的学生在这个节日中为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厨艺作品,社会人士也可以参与到这些节日活动中来,在品尝的过程中与听障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以职业技能为主题的节日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群体,给学生职业沟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在言语互动中可以逐渐敞开心扉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将素质拓展模式应用于对听障学生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健全独立人格,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品质,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在帮助学生破除心理障碍、促进听力康复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职业教育的渗透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来为学生今后参加就业奠定有效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以促进听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良好的职业环境下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谭健敏.改革特殊学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听障生社会适应能力[J].科技信息,2013(5):289-290.
[2]骆凤波.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职业技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1):161.
关键词:素质拓展模式;听障学生;职业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4-0095-02
听障学生是特殊教育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语言环境与常人有着根本的不同。听障学生一般都会采用手势交流(如手语)和视觉交流(如读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进行沟通。但是当听障学生将来走上职业岗位的时候,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绝大多数人是不使用手语的,这时候听障学生和他人的沟通就变得复杂、困难起来,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如何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健全听障学生的个人素质,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听障学生职业沟通能力中的现存问题的简述
(一)不少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生理缺陷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是听障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他们的自卑、孤僻、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差等表现可以理解,但是这也是特殊教育教师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所谓的职业沟通能力,其实也就是指听障学生能够与他人良好交流、建立交际关系的能力。这对听障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听障学生的心理缺陷影响了他们自身个性的正常发展,也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总是受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则会使听障学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些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来调整听障学生的固有观念,让他们能够形成乐观、自信、阳光的心态。
(二)职业教育有待巩固加强
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基础教育正在与职业教育挂钩,在给听障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当前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开设了体育、舞蹈、手工、非洲鼓等多个兴趣班和烘焙、按摩等十多个职教专业,这些特色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丰富了听障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无声的世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但是这些课程及其教学评价环节还不够完善,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技能、是否能够独立操作、是否可以开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是否满意等问题还尚未解决,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不强。而且,学生在就业以后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在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应当巩固提升的重要方向。
(三)学生缺乏职业实践机会
对听障学生来说,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是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培训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在学校环境中,听障学生所接触的只有教师、同学,缺乏具体可感的职业环境,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举步维艰。就像学校所开设的职业技能课程和专业一样,不能只关注于技能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以后所面对的职业环境,以此来促进对听障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除了基本教学外,学校还要多开拓一些职业实践的机会,让听障学生在实际锻炼中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不断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
二、素质拓展模式下听障学生职业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上好基础课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虽说素质拓展模式应用的目标是让听障学生更好地提升沟通能力,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是说给学生开办多少有趣的活动或课程,而是要让素质拓展的理念深入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锻炼基本职业素养。正如被着重强调的职业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的基础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否独立完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能否针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合理回复等,都是检验特殊教育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听障学生的基础课程主要针对语言训练,教师通过设置最佳的语言环境,在学生听力康复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以及理解事物的能力。听障学生的语言学习要从交际方面来着重考虑,关键点在于语音和句子。如果语音发不准,那么学生就听不清也说不准,继而不能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也难以让他人听懂自己所说的话。因此要重点提高听障学生的发音清晰度,如在教汉语基本元音a(啊)的时候,一方面,要教学生手语的表示法;另一方面,要提供医生给病人看嗓子、病人张大嘴巴发出“啊”音等诸如此类的实际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音的实际使用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看图说话、读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不断锤炼自身的语言能力,以此来为职业溝通能力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二)强化职业教育,奠定学生职业基础
职业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不断渗透给听障学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发展个人的实践技能在社会中独立生存、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特殊教育要着重强化职业教育,在开设各种特色的素质拓展课程的同时要完善教学过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以技能培养为重点,还要考虑学生职业沟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在手工这门学科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开设难度不等的课程,或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手工课程供学生选择。例如,很多女生喜欢制作头饰等饰品,那么可以把她们集中起来学习制作饰品。教师要先购买和提供足够多的手工材料,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让听障学生了解制作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教师的动作。如果学生有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也可以直接走过去用手示意,来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完成手工作品、班级手工作品大赛等课堂教学环节,让听障学生在手工课中得到更多的职业技能训练。教师还可以拓展一些内容,如给学生展示其他听障学生或残疾人群制作的精美饰品的图片,以此来开阔听障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励学生不断精益求精,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技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课堂展示等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三)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听障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还要深入到实践环境中去,以此来为他们职业沟通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特殊教育学校可以和当地的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让高年级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运用他们所学的职业技能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教师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也要多加观察,反思自己在职业能力教育中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学校可以提供模拟大工厂的职业劳动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体验工作的感觉,这样他们将来进入社会之后也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以手工课程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信心,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官方网店,把学生的手工作品放到网上进行售卖,并通过拍摄纪录片、借助当地电视台的新闻和广告栏目等途径来扩大影响力。一旦购买的人多起来,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也是一种积极的认可。在开设网店的环节,学校专门派人负责与网上客户沟通的工作,学生也可以抽时间轮流当客服,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提升听障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举办义卖活动。比如,在给学生配备听力康复器具后,听障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拿出来卖。社会人士在购买过程中,一方面,听障学生可以与他们进行买卖交流;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体会到通过劳动有所收获的幸福感,增强自己的就业信心。在义卖活动中,除了精美的手工作品彰显出学生良好的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他人的沟通还可以让学生强化自己在基础课中所学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
(四)举办多彩活动,帮助学生摆正心态
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是以学生优秀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如果听障学生缺乏社会就业必备的技术能力,那么他們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学生的技能不过关,那么他们对关键的技术问题可能也难以与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在做好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职业的使命感,提升他们积极从业、不断进取的主动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听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训练增添了不少色彩,也大大扩展了他们的认知世界,激发其创作活力。学校可以举办职业风采大赛或晚会活动,学习舞蹈的学生可以集体表演舞蹈节目;学习武术的学生则可以借鉴一些武侠影视或武侠小说的片段来表演情景剧;学习制作服饰、手工饰品的学生则可以穿上自己所做的衣服、戴上自己制作的饰品等,共同完成一场舞台走秀活动。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内容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灵活性,提升了听障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素质拓展模式的应用也渐趋完善。届时观看活动的不仅有在校师生,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等社会群体。虽然听障学生可能听不到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但是观众的热情鼓励和赞美的态度可以帮助听障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明确自身的积极价值,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职业实践,不害怕与人沟通。学校还可以举办美食节,让烘焙等厨艺专业的学生在这个节日中为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厨艺作品,社会人士也可以参与到这些节日活动中来,在品尝的过程中与听障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以职业技能为主题的节日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群体,给学生职业沟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在言语互动中可以逐渐敞开心扉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将素质拓展模式应用于对听障学生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健全独立人格,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品质,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在帮助学生破除心理障碍、促进听力康复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职业教育的渗透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来为学生今后参加就业奠定有效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以促进听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良好的职业环境下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谭健敏.改革特殊学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听障生社会适应能力[J].科技信息,2013(5):289-290.
[2]骆凤波.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职业技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