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理性的角度看,我们所见到的装饰画似乎是一种装饰品,但阿恩海姆告诉我们空间有空间感和立体感。在许多空间形式的探索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空间不仅仅具有物理属性,而且还有知觉、视觉上的属性。阿恩海姆从人类视知觉的角度全面解析了空间的概念以及如何创造出艺术作品的空间感。对空间的阐释包含“图——底”关系、框架与窗口、变形与透视和光与影等。
关键词:空间;结构;营造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应的物质存在形式,两者密不可分,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从奇点爆炸之后,宇宙的状态由初始的“一”分裂开来,从而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运动状态等差异,物与物的位置差异度量称之为“空间”。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 大小表现出来。
一、阿恩海姆对空间的解释
阿恩海姆从艺术角度出发,借鉴现代物理学对于“空间”的解释,对“空间”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详尽的阐述,即空间受轮廓线的大小、内部图案、凹陷与凸起、重叠、变形、透视以及阴影和光线的影响并被它们所表现出来,并在此基础是上提出了艺术心理学中的空间概念:空间首先是被事物本身创造出来,继而被知觉感受到的。阿恩海姆认为,“中心透视法为正确模仿自然提供了一套新的合乎科学的标准,但同时却又摊除了人的一切自由和任性。这就使舔些以这种方法完成的图画变成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复制”,接着他又说,“这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危险的时刻!”。
二、艺术作品中创造空间感的方法
1、图与底创造的空间
在阿恩海姆的书中写到平面中图与底的关系能够表达出一种空间关系,第一个对提出图与底进行研究的人是鲁宾。阿恩海姆在书中提出,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小的被认为是“图”,而面积较大的则被看作是“底”,不过,只有在那些大一点的单位连续没有边界并且轮廓线简单的情况下这种说法才成立。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阿恩海姆认为物体的凸起和凹进也影响着图与底的关系,凸起的物体往往占上风。
我们以图底关系中最为著名的鲁宾杯为例,探讨一下图与底所创造出的空间。人们在画面中看到的是人脸还是杯子,要看他注意的角度是在图形上还是在背景上,或者说是关注的是整体还是局部。首先看到的是画面中白色的杯子。然而,如果我们把视线集中在黑色的背景上,又会浮现出两个人的脸形。设计师通过图底关系的互换,对轮廓线的描绘,给人以奇妙的感觉。人的视角不同看到的图形也就不同,脸形和杯子的互相转化给人以纵深方向上的空间感,通过不同图形之间的转化,在二维的画面上营造出三维的空间感,我认为这是在艺术作品中创造空间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在图与底的转化因素中,“上下”对“图与底”也起作用,观看者在观看的同时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色彩和光线也能够影响到图底,有些颜色会使得看上去离观察者跟远一些,有些色彩则看上去离观看者更近一些。
2、光与影创造的空间
光影可以表现三维的空间层次,三维空间层次感的形成,需要光线将色彩肌理等表现出来,光线强弱的不同,空间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要制造不同的空间层次感;需要通过光影联系空间,打造均匀稳定的光影效果为不同性质的空间铺垫统一的色彩和基调,给人们一个舒服连贯的心理感受。
以建筑空间为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是构造建筑空间层次感的重要方法。我们以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为例分析光与影所创造的空间,设计师将整个建筑视为容器,利用在墙上预留的十字形空隙,将光线引入室内,当太阳升起,一个震撼的十字架便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方式不仅以最简洁的设计手法表现教堂的肃穆,更给整个空间带来了教堂庄严的神圣感和仪式感。在许多传统的日本建筑中,许多运用纸来分割光线,经过反射过滤的光线柔和而不失存在感,给空间带来静谧之感。光是自然界活跃着的不受人为控制的因素,要想在空间中很好的利用光线就必须对光和各种材料以及反射的属性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对光影的利用所得到的空间一定比单一手法所营造的空间更耐人寻味。
光影影响着整个室内空间的视觉感受,它对整个空间效果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设计意义。光与影的运用不仅可以在分割照明等领域运用,更可以在艺术设计方面发挥无限的可能性。
三、建筑中的空间感
建筑空间所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在整体结构中表现出被约束感。“任何有机体也是这样:它包含许多高级完善的入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平衡系统等,但是如果有机体功能正常的话,所有这些特有的秩序必须由中心管理系统整体支配。”
阿恩海姆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这就是说,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都必须超出作品包含的个别物体表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一种十分活跃的‘力’去构成表达时使用的知觉式样”建筑的出现和使用,不可避免的会被加入人的主观因素,这便产生了人们认知中的“空间”。
阿恩海姆对建筑空间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空间”的概念,并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对我们以后进行设计有很大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阿恩海姆“空间”理论的一点研究,在以后我们的专业设计中,可运用多种的设计手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图底转换的手法,并不局限于二维的平面空间。在塑造空间方面也有许多的启示,给了我们一些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藤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美]瑪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日]安藤忠雄.建筑家安藤忠雄[M].龙国英,(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关键词:空间;结构;营造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应的物质存在形式,两者密不可分,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从奇点爆炸之后,宇宙的状态由初始的“一”分裂开来,从而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运动状态等差异,物与物的位置差异度量称之为“空间”。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 大小表现出来。
一、阿恩海姆对空间的解释
阿恩海姆从艺术角度出发,借鉴现代物理学对于“空间”的解释,对“空间”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详尽的阐述,即空间受轮廓线的大小、内部图案、凹陷与凸起、重叠、变形、透视以及阴影和光线的影响并被它们所表现出来,并在此基础是上提出了艺术心理学中的空间概念:空间首先是被事物本身创造出来,继而被知觉感受到的。阿恩海姆认为,“中心透视法为正确模仿自然提供了一套新的合乎科学的标准,但同时却又摊除了人的一切自由和任性。这就使舔些以这种方法完成的图画变成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复制”,接着他又说,“这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危险的时刻!”。
二、艺术作品中创造空间感的方法
1、图与底创造的空间
在阿恩海姆的书中写到平面中图与底的关系能够表达出一种空间关系,第一个对提出图与底进行研究的人是鲁宾。阿恩海姆在书中提出,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小的被认为是“图”,而面积较大的则被看作是“底”,不过,只有在那些大一点的单位连续没有边界并且轮廓线简单的情况下这种说法才成立。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阿恩海姆认为物体的凸起和凹进也影响着图与底的关系,凸起的物体往往占上风。
我们以图底关系中最为著名的鲁宾杯为例,探讨一下图与底所创造出的空间。人们在画面中看到的是人脸还是杯子,要看他注意的角度是在图形上还是在背景上,或者说是关注的是整体还是局部。首先看到的是画面中白色的杯子。然而,如果我们把视线集中在黑色的背景上,又会浮现出两个人的脸形。设计师通过图底关系的互换,对轮廓线的描绘,给人以奇妙的感觉。人的视角不同看到的图形也就不同,脸形和杯子的互相转化给人以纵深方向上的空间感,通过不同图形之间的转化,在二维的画面上营造出三维的空间感,我认为这是在艺术作品中创造空间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在图与底的转化因素中,“上下”对“图与底”也起作用,观看者在观看的同时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色彩和光线也能够影响到图底,有些颜色会使得看上去离观察者跟远一些,有些色彩则看上去离观看者更近一些。
2、光与影创造的空间
光影可以表现三维的空间层次,三维空间层次感的形成,需要光线将色彩肌理等表现出来,光线强弱的不同,空间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要制造不同的空间层次感;需要通过光影联系空间,打造均匀稳定的光影效果为不同性质的空间铺垫统一的色彩和基调,给人们一个舒服连贯的心理感受。
以建筑空间为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是构造建筑空间层次感的重要方法。我们以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为例分析光与影所创造的空间,设计师将整个建筑视为容器,利用在墙上预留的十字形空隙,将光线引入室内,当太阳升起,一个震撼的十字架便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方式不仅以最简洁的设计手法表现教堂的肃穆,更给整个空间带来了教堂庄严的神圣感和仪式感。在许多传统的日本建筑中,许多运用纸来分割光线,经过反射过滤的光线柔和而不失存在感,给空间带来静谧之感。光是自然界活跃着的不受人为控制的因素,要想在空间中很好的利用光线就必须对光和各种材料以及反射的属性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对光影的利用所得到的空间一定比单一手法所营造的空间更耐人寻味。
光影影响着整个室内空间的视觉感受,它对整个空间效果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设计意义。光与影的运用不仅可以在分割照明等领域运用,更可以在艺术设计方面发挥无限的可能性。
三、建筑中的空间感
建筑空间所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在整体结构中表现出被约束感。“任何有机体也是这样:它包含许多高级完善的入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平衡系统等,但是如果有机体功能正常的话,所有这些特有的秩序必须由中心管理系统整体支配。”
阿恩海姆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这就是说,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都必须超出作品包含的个别物体表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一种十分活跃的‘力’去构成表达时使用的知觉式样”建筑的出现和使用,不可避免的会被加入人的主观因素,这便产生了人们认知中的“空间”。
阿恩海姆对建筑空间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空间”的概念,并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对我们以后进行设计有很大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阿恩海姆“空间”理论的一点研究,在以后我们的专业设计中,可运用多种的设计手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图底转换的手法,并不局限于二维的平面空间。在塑造空间方面也有许多的启示,给了我们一些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藤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美]瑪丽·古佐夫斯基.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日]安藤忠雄.建筑家安藤忠雄[M].龙国英,(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