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常生活

来源 :里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以“城市日常生活”作为主题,是因为和筑博或你个人的发展方向的关系吗?
  OUT:这个东西基本上是搅合在一起的。筑博是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它和设计院不同。在中国这个受计划经济影响很大的国家中,设计院来活是有一定的惯性的,按照指令分配项目,和市场里争取项目的人不太一样。传统的方式是,按照设计师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做设计。而市场化的公司认为做设计和卖菜实际上是没什么两样的。他们的价值观自语如何卖掉这些东西。所以他们会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有人走物美价廉的路线,反正要让用家满意。表面上看是地产商主导,实际上是住户埋单才算。所以走市场化路线的公司必须要关注日常生活。筑博不是有个天然的道德在的。因为我们必须要从市场弄活来养活自己,必须让市场满意,就得关注这些人的生活。筑博总建筑师说,以前的建筑师会自我表现,是因为活不是从市场上来,会更关心让作品做得自己满意,这种自我表达的意愿就会倾诉于外观。但他更喜欢实际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关注外观。
  IN:在论坛上,你提出了崇高的建筑学下有另种叙述形态:一种是基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大叙事,另一种是基于精英意识形态的小叙事。被排除在这两种类型的建筑,就是占据我们生活中99%的建筑,而且大部分都很丑陋,我想这个应该不是建筑师的主观意愿吧?
  OUT:即使给他好的机会,让他做个好房子,他也做不出来,因为他不具备这个素质。所以这就是贺承军那个大家听不懂讲座的部分原因。他其中一个基本的观点:中国的建筑学跟西方的差距比大家想象的还要远些。即使信息已经流动地非常快,中西方的建筑师几乎是同时看到世界上发生最新、最好的房子,但是他们做的房子的质量反差是非常地大。因为个人的职业素质差距很大,这不是主观上“我努力没努力”。或者“别人有没有给这个机会”,所能解释。其实中国缺少一个包豪斯式的运动,即提升品质上的运动。大量建筑师的感知能力很弱,分辨不出他做的房子差在哪里7或者只能知道一部分,不过即使知道也不晓得怎样改进——这是教育里比较缺失的。另外,大环境也不重视。当大家都做得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做得好点或者差点都没有关系。包括大的体制,如设计的流程也让我们不能差生高品质的建筑。对速度的要求,让建造商、地产商也没有慢工出细货的愿望。所以贺博士讲“野蛮住宅”。不要以为中国已经现代化了,可是你没有经历过现代化运动的熏陶,没有包豪斯那套将技术和设计结合起来的训练。这些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IN:黄伟文提出疑问:“好的建筑就能组成好的城市吗?”,你是怎么看待的?
  OUT:即使有好的房子组成,但这个城市依然很糟糕?因为这个系统是病态的,规划的框架是错的。虽然有很多建筑师希望用建筑去解决城市的问题,这样的构想大概从15年前起就有了。大家在讨论用局部的建筑去解决局部性的城市问题。但收效实际上微乎其微。因为规划造成的损失是建筑弥补不了的,所以这个城市依然很糟糕。我们在街上行走,实际上是走在马路,你和房子及周围环境是没有关系。像莩公庙前一溜的办公楼,从这个办公楼,/你是不能毒接走到另一个办公楼,因为他们之间是有围栏的,必须走出马路,才能走到下办公楼……这都是规划上的问,题所导致的。
  IN:在做这个论题时,你们是想抛出一个问题,还是想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OUT:我们肯定是想做。可是要做这个很难。其实哪个人做并不重要。我再怎么努力做,能做的也很少。重要的是,大家思想的转变。这个转变产生的效果才是有效的。关于日常生活这个事。冯原说的那句:“我们每天都看到它,可是都对他们视而不见”一一我的解读是“人们看见的,实际上是他们想看的。”这是一个心理学上或者精神分析上的概念。人基本上是不会面对现实的,永远是面对一个幻想。这个幻想是投射到现实中,你每天都觉得自己生活在现实中。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人进入一个全部都是红颜色家具的房间,然后又让你反复进入下个再下个摆满红颜色家具的房间。期间,有一个房间并不是红色的,但是人们会下意识以为它是红色的,过一会才反映过来——家具不是红色的。这个看起来是个生物的实验,但是将它放到文化里观察,会是一个很严重的文化现象。如果反复用某种角度去讨论问题,最后你的视野和想象就完全束缚在里面。很多做建筑的人,他们所学的,所崇拜的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建筑。认为建筑学就是那些包豪斯等学院教授的。当他做的不是这些类型的建筑时,就无所适从了。要么使劲往那方面靠,要么乱做。你问一个社会大众,他怎么懂建筑学呢?建筑学是一个很精英的学科。做建筑就是要画图。以前去做一些田野的工作,和一些工人聊天,会发现在中国很多房子盖的时候是不需要图纸的。对于我个经过建筑学训练的人来说,会觉得不可思议。你让我没有图纸盖房子出来,我会告诉你没办法,就是徒手也要画一张出来告诉你这个房子是怎么盖的:每条边多宽,每堵墙多厚就是我的想象已经被束缚了。可是我发现。实际上是可以没有图纸盖房子的。你和工匠描述一下,他能通过自己想象就把房子给盖起来。
  所以就是说,其实我们说日常生活的重点不是要抛出
  个解决方式。我们觉得现在建筑学的理论非常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建筑师的想象。如果这个建筑既不是文化建筑,没有高造价让你去做精美的细部时,这个建筑是否还有意义?有些人认为这不是个建筑,而是个房子。其实不然,它也是人生活的一个场所,这个居所是会影响人的,会影响人的未来发展的。
  我很多时候愿意去琢磨风水。风水其实是种心理学。包括看相等,是中国人的种心理分析。就像你莫名其妙的愤怒之类的,你并不知道原因,但是你的无意识知道。风水是种跟无意识对话的语言。你把房子的风水弄得和好就是把这个人的无意识感受很舒服。你说为什么房子不好,人就会遇到很多挫折、灾难等。其实就是因为他的无意识被设计得不好的房子侵害。导致他脾气很大,出门就和别人打架,然后就坏事了。我看这两门学科(心理学、风水学)发现他们相似的地方特别多,可以沟通的东西很多的。所以这些东西是建筑学不愿意讨论的东西。
  IN:在云南的弥勒县有个艺术家叫罗旭的,他就是没有图纸,凭经验和想象,建了一个土著巢。
  OUT:我也听说过这个地方。建筑学是一个非常精英化的学科,被认为要经过很多训练才懂的。大众关于建筑的标准应该由精英来指定——这种观念其实是不对的。
  你看李巨川在论坛上播放动画片《恶童》,说每个人对场所都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建筑学。你认为这个地方不应该坐,但是人家就愿意坐在那。他坐在这其实是有他道理的,你认为他很奇怪,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建筑师总是想用精英的方式去将这个城市安排得井井有条。他认为这样不对,可是你看城市什么时候会被安排成这样?永远不会。
  IN:听着这好像成了要做一场建筑界的解放思想运动了。
  OUT:其买也不是了。李巨川说的“Informal”这在国外是很普通的概念,只是在国内显得稍微生疏一点。港大的助理教授杜鹃负责研究生教学的,她研究的 课题就是向lnformal的城市学习(Learn from the informalCity)。因为建筑师无可避免地在这种Formal的体系里工作。你不能乱来,它是有套程序的。但是有很多Informal的问题是不能在Formal的系统里解决的,那么你们能不能放下Formal的一套向lnformaI学习7她拿这个课题去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合作。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去考察Informal City,如城中村、乱搭建之类等等。最后将他们Formal的一套直接去改造Informal的空间,重新将他们弄得让经过正规训练的人都觉得赏心悦目的社区。实际上用Formal东西去改造和消灭lnformal,在相当程度上将杜鹃的原意弄反了。所以说这个事情是很困难的。那天几位老师都在讲,其实想说的是要回归到精英化之外的广阔空间里去学习东西。可是你看到这些东西又被我们学院给改造了:“哦,这里有片广阔天地还没有被官方化,被弄成正规的。好,我们冲进去将他们改造”。
  IN:我想和你探讨一下“城市日常生活”这个概念和普通大众的关系在哪里?比如最直接的关系方——房地产开发为什么要关注“城市日常生活”?
  OUT:我也没有信心回答好这个问题,在中国房地产开发的性质太难界定。很多时候就跟做股票一样,是投资的东西,重点是能否包装出一个噱头,说它很值钱,然后大家就击鼓传花地买,只要不落在自己手里就有得赚。如果这两种逻辑掺杂在一起是很难去讨论的。如果只是说居住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日常生活是个很大的话题,我也不能去总结概括其他四位老师的思想,认为他们和我想的是一样的。我觉得可以去想象一种日常生活相关的建筑学。这种建筑学实际上有两点。
  是怎么对人性去设计,不是为一种崇高的美学、文化等抽象的东西去设计,而是为一种更具体的,更身体的东西服务。其实这些东西是可以建立起一种知识的,只是它长得和以前的知识不太一样。
  我以前写过分析住宅空间是怎么影响人的生活,比如怎么建构家人之间的关系,怎么让孩子更孝顺,怎么让孩子害怕父母的书……空间是有它独特的语言的。比如在中国住宅里,玄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心理冲突很大,在社会上承受的压力很大,所以他希望能有一个躲避压力的地——就是家。他希望这个家能保护自己,这种需求体现在内外的交界处。西方的住宅,很通透,进门后连私密的空间也览无余。内和外是没有曲折去分割开。可是在中国,一开门,就会看到一堵墙,就是玄关上的那堵墙。大家惯常还会摆个八仙桌或装饰物之类的,或者做些透明的隔断,反正就不让你看透。因为外界的眼光是对这家人的压力。他就觉得外部的力量冲进来是不好的。有些人家会用金鱼缸去化解,用镜子反射走煞气。为什么现代人这么在乎煞气,就是外面受的东西太多,希望要转化。进门后要换鞋,脱外套等,就是一种仪式,将内和外区分。实际上我们讨论这个是可以具体化。去关注空间与生活之间的构造关系。刚刚我们讨论里没有美学是吧?我们只讨论人的心理、生活与空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实际上解开了多样性:这个世界上并不只一种建筑学,是无数的。是你无法概括的。你和每个人讨论房子的时候,他都有建筑学课本上没有的内容。难道这些内容都没有价值吗?起码对他个人来讲这些内容的价值很大。仅从这两方面讲,其实对建筑开发是有很深的影响。
  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怎么找到豪华的气氛、怎么看上去空间很大……发现很多住宅不好用,因为大家不愿意做储存的空间,不去考虑你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东西需要存放。假如像国外那样增加储存空间,那么房子看上去就小了。你最后会发现,没有考虑衣柜的位置,所以搁哪儿都搁不下。样板房就像住宾馆一样的,很仪式性的。仪式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但是仪式将生活的气启、去掉了,冠冕堂皇的,表面化的——其实都是有问题的。住宅设计是可以更实际地去讨论生活。
  怎么去跟无数的多样性对话?现在是没有答案的,也是暂时可以不去考虑的。不过马上要到考虑的时候,因为楼市越来越差了,楼市差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比别的开发商更快地卖出房子,就要找新的点,他就会寻找新的资源,比如说他有更好的方式去阐释个性,那么他的房子就会更好卖。其实是有办法将个性化纳入进来的。不是说开发商是如何忽悠别人来买房子,而是我在盖房子前,就已经想到到买房子的人是不好归纳的,那么就要考虑房子如何包容他们的个性,让他自己有所发挥等,这些是可以去考虑的。
  IN:这些考虑是否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
  OUT:竞争激烈的时候就会这样,我觉得前些年房子盖得不太好。大家都没有心思盖好房子。即使我盖得差点都能卖出去。如果我跟着你建筑师在那研究,慢工出细活,可是调控下来了,房子不好卖,我可能也很难出手,所以他们不会想这个事情。
  IN:“城市日常生活”这个概念现在还处于前期探讨的阶段。不过,你们是否会准备会做这类型的实践?
  OUT:其实我们设计的原理里直有这个。我那天放的图片基本都是筑博做的。筑博是很认同市场的,所以它会做很欲望的建筑,就像我说调料放过了,味精放多了,油腻腻的。但是后来想,其买他也有他的原因的,就是人的欲望,它是需要填补的,但是也总不能这样。但是我现在看那些庸俗的房子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以前,筑博和很多公司都样盲目地做这个。能赚钱嘛,是市场认可的嘛。即使专业者瞧不起我们的设计,也是这样做。但是慢慢地会意识到这么做是有他的合理性的。只是再往前一步就会发现不能停留在做这样的房子,你也要再往前走。你不能只是填补人的欲望,你也可以引导人的欲望,更积极地去发展。但要有意识地去做这个事,不能上来就做个很禁欲的房子。比如说有些设计师很有洁癖。我的一位老师就是这种。我从图片上看他做的房子,做的极其干净、精致。可是你不能放家具,否则都是对空间的破坏,但是这里面就没有生活了。所以我宁愿做个恶俗点的房子,里面声色犬马,起码还有点人味。
  其实日常生活的建筑是大家一直都在做,但是没有将其上升到一个理论层面来探讨,盲目地做,缺少引导。另外你不知道到哪里找自己的资源,你不知道向谁学习。你认同市场在做,但是你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灵感。你还是从传统建筑学去寻找灵感,其实它是不支持你的工作的。所以你要从新的领域去寻找资源。实际上我们受不重视这事所累,所以它的坏处一直在影响你。比如那天,我们在“城市触媒——大运与深圳”专题展的研讨会上,陈绍华就觉得很悲观。他是属于有非常清晰的道德要求的精英分子。他绝望了,但是他有道德,所以他也不自暴自弃,就沉默,或者在些地方发发牢骚,但是也不给你一个乐观的想象。而有些精英就进入一种很犬儒的方式。玩世不恭。他们认为:“反正做设计嘛,拿到钱就算了。甲方要什么,做什么给他就得呢。不过我回到家里,还是有我的象牙塔云云……那里有我精神的东西,但是到做设计的 时候就没有底线了,因为这个社会反正我努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不努力,也不会更糟糕,所以我把钱赚到就好了”。其实我觉得这是全人类都面临的危机。“日常生活”是在文化面临危机时出现的。
  那天我们没有讲这个背景。简单地说,和60年代的世界的政治运动潮流有关系。造就了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看到集权社会有其恐怖的一面,在西方自由主义社会也有很多很糟糕的地方。比如资本的无孔不入等。你上班在为资本增值,你下班购物也是在帮资本运转。你回家休息看电视,而电视本身是资本的产物,里面支持了很大的产业,就是观看产业,创造收视率,带动广告……你做的每件事都很难从资本增值的过程中挣脱出来。所以曾经这些知识分子很绝望。东西方意识形态社会都让人很郁闷。觉得人类文明就没戏了。自由也好,不自由也好都是悲剧。
  有人开始不死心,于是就诞生了情境主义,他就说不用绝望,永远会有希望。通过个人的实践是可以打破资本的这套逻辑。从宏观的角度去想这个事,就会觉得这是个网,完全疏而不漏。但是如果将个体的行为去考察,就会看到他们其实在努力摆脱权利和资本的束缚……这些就构成“日常生活”的哲学背景。所以很多人,像列菲伏尔就在探索“日常生活”。他早年写了《空间生产》,这是本看了让人很绝望的书。资本主义在生产一种空间,这种空间就蕴藏了资本主义的各种逻辑:文化的逻辑、伦理的逻辑等,所以生活工作这个空间里,就会不只自觉地接受这些逻辑。就会被资本主义洗脑了。资本主义不用出书,在这样的空间里就跟着他堕落。但是后期他就将“日常生活”当做是突破“空间生产”对人束缚的机会。还有德塞都居依·德波,他就是写《景观社会》的人。他们还成立了个叫情境国际的组织。他们有很多艺术家,通过拍电影、做作品去抵抗空间原有的一套代码。其实这个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有。比如北京有些同性恋的场所,这些场所都是很公共的,很冠冕堂皇的,像天坛公园之类,原来都是被组织到权利的叙事里面的城市公园。另一个例子是在台北的一个政治性的广场。因为大家讨厌政治,所以都不去。结果因为大家都不去然后夜幕降临的时候,就成了同志交友的地方。台北市政府很尴尬,但是也没有办法。最后这个地方非常有名,倒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纪念的人,而是因为同志以及抱着猎奇心理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就把它给完全瓦解掉。只要你有愿望,运用个体的智慧是可以去挑战权利和资本的宏观的布局。
其他文献
这组曾经因为设计过北京鸟巢而备受关注的设计师搭档本次转战英国首都伦敦,为蛇形画廊增添年度艺术品,同时画廊的设计也是英国文化奥林匹亚活动中重点内容一伦敦2012艺术节的组成部分,这个作品也将是赫尔佐格&德梅隆(Herzog&de Meuron)和艾未未在英国合作设计建造的第一个作品。  今年的蛇形画廊将带游客进入到蛇形草坪的地下,去探讨之前画廊的隐藏的历史。十一个柱子象征着十一个过往的画廊设计,第十
期刊
曾被英国《泰唔士报》誉为英国“Themost daring creatiVe brain”——ThomasHeatherwick,这个英国“菲利普”小王子因为一场上海世博会,声明便在华夏天空中漫天飞扬。  实际上,并非建筑科班出生,满头卷发并时刻带着幽默神情的这个英国人,对于建筑过程的狂热,使他成为当下英国最红的年轻建筑师之一。自1994年,年仅24岁的Heatherwick创立同名事务所那天开始
期刊
新建的万科北京总部设计的赢嘉会所,是在原有五层高的办公楼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成,另新建了多功能贵宾销售会所。伴随万科在发展理念上的不断进步,企业希望能够以崭新形象呈现,室内空间达到多样化和灵活性并存。如恩作为此项目的委托设计方,为万科创造了一个充满趣味和内涵的空间和体验感。受北京传统四合院精神启发,赢嘉会所的设计理念以延伸丰富的视野和路径至平面和剖面的连接关系,来贯穿多层次空间的体验,让人们能乐于探索
期刊
w.是它创立时的妙想。友善温暖的Warm,机灵黠慧Witty。盛情款待的Welcoming,奇幻精采的Whimsical,奇妙美好的WonderfuI,无限惊喜的WOW。成立于1998年的它。已然成为时尚与风情的代言,如今的台北Whotel亦是别样妩媚。  日胜生加贺屋,纯El和风遇上温泉乡  日本加贺屋与台湾的日胜生集团携手合作,在北投的第一个温泉旅馆“天狗庵”的原址旁兴建旅馆。这也是加贺屋在海
期刊
毗邻香港,亲临海边,熙攘的生活感中,带有一丝异域情调,深圳的蛇口给予人的就是这样一种“旅途”的味道。由招商地产打造符合新加坡雅诗阁管理公司、兼商务与度假为一体的美伦酒店正是坐落于这样的环境中。酒店建筑远远呼应着周边的建筑群落,既考究又不突兀,室内设计延续酒店外观的感受,大堂天花的造型与建筑外立面保持一致,蜿蜒折回,柔美而硬朗,似无序却协调。木状的铝制材料,在凸显整个空间的厚重感和品质的同时,保持了
期刊
最近接连不断地到几个热门的城市综合体参观:号称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Dubai Mall、拉斯维加斯的City Center,以及新加坡Marina Bay Sands的购物中心。看前满怀期望,过后总觉不过尔尔。我反复地审视,试图找出失望的根源。虽然说建筑不可谓不精致。商业组合规划不可谓不考究,然而当我置身其中时候,总有些不满足。他们一个远在中东,一个在北美。但相差无几的业态组合、重复的国际化连锁品牌
期刊
城市里的“废楼”在不断增长,任何一种利益的牵扯都能让它们被搁浅、遗忘甚至荒废,逐渐的,它们的群貌变得丑陋、诡异甚至危险,它们存在,却被法律、经济、政治等无形的因素与城市的居民和资源隔离开来,人们不会接近它们,也接近不了它们,最终只有那些贫民、吸毒者、乞丐入驻其中。但有一些创意者,他们敏锐地觉知和行动了起来,拿起了手中的相机和画笔,致力于思考、记录和表达,甚至改善它们。  镜头下的废楼也许是美的,但
期刊
不论对于谁来说,饮食的真谛都不仅限于温饱或者是品尝美味而已。日式料理无疑是在色、味、形、养上面造诣最大的菜式之一,作为它饮食文化中最流行的一大元素的炉端烧则传承了这些优点,同时又能做到口味清淡不油腻。今天起来到1881 Heritage,传统的日式烧烤,邀约围炉而食。  坐落与尖沙咀的前香港水警总部建筑原是一座灯塔,1881 Heritage店内装饰以当代亚洲风格为主的装饰十分特别,桌椅以及炉台全
期刊
“当我们在流水线上做个螺丝钉时,我们就只围绕着螺丝钉,而另个人在做螺帽。当彼此交流时,我们只跟他们说螺丝怎样,而听他们说螺帽是怎样的,仿佛无法去创造和认识整体”一这是Mattlazzi分享的一段产品制造视频中的文字,从块块木板打模、钻孔、固定,成型,到最终成为完整的座椅,同样是有序的分工,对于Mattiazzi来说,却犹如科学实验般的庄重而严谨。  Mattiazzi品牌,是由Neivo和FabI
期刊
为走路而服务  据说鞋品牌Camper每一年都会邀请知名设计师操刀其全球的店铺设计,今年他们请来了StudioMakkink&Bey为其设计在阿姆斯特丹、柏林和香港店的室内空间。  可以说楼梯元素是空间最出彩的部分,设计师采用楼梯也旨意回归鞋的最基本目的:为走路而服务。走路意味着穿越空间,空间如何营造?于是我们看到了利用平面线条延伸创造立体维度的手法,剖面和地面的红色线条勾勒出了Camper的行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