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fanglong198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代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引起了大家高度的关注,而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表现出待提升的状态,所以不能单一地开展灌输式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地朗读,由此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我国在近几年的教育发展中,针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任何一名小学生在将来都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必须将细节上的教学工作有效落实,保证在分数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将小学生的素质进行稳固。今后,必须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时间被占用
  小学语文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朗读时间被占用是常有的事情,很多教师将问题归结于学生理解不充分,自己必须不断地讲解。但是,这部分教师并没有注意到,也许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并没有在教学上开展多元化的尝试,直接对学生本身的发展和理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教师在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当中,不考虑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将正确的观点、答案等进行阐述,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直接听取教师的看法,在自我学习上出现了迷失的情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朗读时间被占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开始进行自我规划,而教师在课堂之上的强加干预,完全将自我作为教学的中心,强制性要求学生来配合自己,导致朗读时间不仅仅被占用,更是完全地被吞并,无法在最终的教学上达到良性循环的状态。例如,很多小学教师因为自身的资历比较老,所以总是通过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表现出的主观性非常强烈,根本没有对学生予以正确的指导,对某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直接放弃教育。课堂上的朗读时间,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的,这对语文教学任务构成了威胁。
  2.對于朗读而言,很多教师认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有些教师为了避免被领导审查,因此每一节课都会开展朗读教学,但这仅仅局限于课程开始阶段的初次朗读,效果不佳。更甚者,在校领导巡回审查的过程中,专门做表面功夫,学生虽然朗读声音较大,但是在巡回检查结束以后,直接要求学生停止朗读,继续开始其他的教学。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对学生的朗读构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而教师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针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持续性的恶性循环。
  (二)朗读目标不明确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在朗读的目标上非常不明确,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朗读的效果,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从主观上来分析,朗读的次数越多,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更加的深刻,也是可以幫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的。可是在现阶段的调查中发现,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并没有教学上的相关要求,反而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表现出了肆意性、散漫性的特点。
  1.小学语文朗读的时间,教师多数会设定在课程结束的自由时间内,或者是在自习时间当中。这些时间的朗读效果并不好。小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比较差,如果教师给予了过多的自由时间,则很容易开始其他的学习,或者是搞一些小动作。朗读声音表面上较大,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学习效果,小学生也不会特别去记忆和学习。
  2.某些学校作为重点学校,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紧随国家的要求与标准,希望能够在教学上获得新的突破,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可是整体上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例如,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专一性的开展,表现为间断性的特点,同时还有一定的个人情绪参杂其中,促使学生的个人朗读、整体朗读,都没有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来开展,同时对知识的理解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保证朗读时间
  与过往教学不同的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主导,根据学生的看法和意见,有效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教师如果是强制性的干预,或者是将自己作为主导,则从本质上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对小学生所产生的恶劣影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弥补,甚至是造成了长期的不良影响。建议在今后的朗读教学当中,必须积极地保证朗读时间,要让学生具备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
  1.在每一节课当中,适当地划分朗读时间,并且要控制朗读的节奏以及具体的效果。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整体上经过了较大的革新和处理,文章的选择、知识的灌输等方面,都切实地考虑到了时代的特征,对学生本身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朗读的时间上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古诗词的朗读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毕竟在一两首古诗词的学习当中,重点在于让学生记忆和背诵,而后续的运用和理解,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针对一些文章较长的课程,朗读时间可以适当的缩短,重点以讲解为主。同时,可以布置相关的朗读作业,到第二天的课上进行抽查。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未给学生增添沉重的负担,大部分的课程内容都可以在每学期提前结束,从而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偏差。复习阶段当中,朗读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大部分学生都纠结于题海战术,忽略了主观上的朗读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朗读,包括个人声色朗读、群体朗读等等,利用主观上的朗读作用,缓解题海战术的疲惫,同时更加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在记忆力、理解力、运用能力上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扩大朗读参与度
  朗读教学在近几年才得到高度的关注,过往的朗读教学表现出了形式化的特点,基本上没有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帮助。朗读教学的落实,除了要在时间上和方法上得到较强的保证,还应该将参与度不断地扩大。有些教师虽然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可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客观上直接覆盖了学生,这种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不利的行为,需要得到良好的纠正处理。
  朗读训练要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特别是语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比较自卑,他们特别害怕开口时被人耻笑,所以老师要注意鼓起这些学生朗读的信心。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朗读做到音准固然是好,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感情读出来。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时候,鼓励班上的同学说桂林以山水著称,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是很幸福的。有的同学就生活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他如果朗读这篇课文的话一定会有特别深的感受。
  同时,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思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朗读素材,相关朗读材料需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相对自由的课堂环境里,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动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引起了大家高度的关注,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值得注意的是,朗读教学的落实,应该不断地丰富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看法和意见,持续进行朗读体系的更新与优化,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责任编辑 敖小英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的推进激励着家长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家长登录平台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特征表现为:尊重权利,操作简易,家校沟通,信息互联。家长登录平台的教育价值主
基于互联网+竞争情境和时间概念整合定义,通过对时间竞争转型、零和竞争优势悖论、基于时间竞争的主要理论模型/框架,以及时间竞争等进行多元分析和整合,建构了互联网+情境下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非常重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开展看图作文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三年级;看图作文;策略;语文素养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标准》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 要] 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极其枯燥的。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有极大的好奇心,从而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兴趣;主体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
就语文教学而言,其最终的落脚点不在课内而在课外。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教师和家长带小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而言,兴趣培养
[摘 要]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回归“文章”本质,教师要树立阅读教学与习作“藕断丝连”的思想观念,明确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在阅读课中不断地给学生创设一个语言运用的支点,在阅读教学与习作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找到语言运用的规律并学会迁移运用,分层进行“语文实践”,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习作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 阅读教学;习作技能;观念;目标;文本解读  2011版《新课程
为了解苗期水分胁迫应答蛋白表达与小麦品种(系)水旱生态型间的关系,以150份不同水旱生态型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正常供水和-1.0 MPa PEG-6000胁迫分别处理其幼苗72 h后,应
为研究不同灭火介质对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火灾的有效性,搭建了适用于多种灭火介质的灭火测试平台。在灭火测试平台上以功率为300 W的电热管作为外热源引发单电池热失控,通
煤质特性和锅炉运行工况是影响福建无烟煤在CFB锅炉中燃尽的主要因素.致密的颗粒内部结构、很差的反应性和强烈的热破碎性等煤质特性和燃烧特性是导致福建无烟煤颗粒在CFB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