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形成具有高职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案、调整专业设置;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同时是学生实践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职业能力目标。
Abstract: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real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effective method, is advantageous in forms has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design proposal, the adjustment specialized establishment; Is advantageous in the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reform, transforms the teacher idea, the improvement teaching method, improves the teacher quality, simultaneously is the important link which the student practices, enables the student to achieve “the zero is away from the mount guard” professional ability goal.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在教学领域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践,改革始终围绕着解决学习与应用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逐步深化,始终坚持由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型教育向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型教育逐步转移。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职业教育已具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培养规格的应用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教学评估的实效性等特色,同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高职教学质量,对于这些形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采用校企合作。经过对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收获。
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高等职业教育被发达国家称作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教育的重点是在对人才的“教育”上,而不是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够达到培养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建设实践型专职教师队伍是高职学院专职教师培养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阶段,是“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成长的基础。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实现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在探索中派遣专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从而使专业教师获得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该培养方式灵活,便于管理。专职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当前,高职学校都比较重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学校教师紧张、资金缺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锻炼,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当前高职高专教师培养的首要任务。
2 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依靠企业支持经费和提供科研项目、解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获得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等某些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校企合作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当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二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三是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在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从组织机构入手,根据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定了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在建院之初基本套用该专业专科的教学计划,没有反映出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会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方案中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等缺点,经过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和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最终按照社会岗位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如目前采用的“3+3+2”的模式,形成了具有高职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案。
校企合作的教学运行机制采取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不仅仅限于毕业前的几周,而是与企业共同设计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多次进行校外实践教学,达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目的。通过几次学生实习使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而是培养学生形成岗位特色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一种教育过程,而这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设计,共同培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改变了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尽早的了解工作岗位和环境,在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角色,为走向工作岗位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体制与之相适应。
校企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的实践环节。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不仅是为了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是使自身能力素质得以提高,比如职业道德的建立,协作精神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工作环境的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要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应该有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确立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计划不仅要有知识体系的内容,还要有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及素质提高的标准。我们专业对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实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实习计划,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学生实习期间,不便于集中管理,容易造成放任自流,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必须和实习单位共同建立一整套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我们在学生实习管理上,实行了校企联合管理的方法。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企业员工的管理制度;系里对学生实习制定学生实习的有关管理办法,并定期和实习单位交换意见,鉴定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由学校联合企业共同进行表彰,对于违纪学生同时给予相应处分。最后还要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总结,使学生通过实习总结得到再一次升华。学生实习结束后,学校都要通过座谈会、实习报告、实习答辩的形式认真进行总结,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一些学生通过实习总结,把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反馈给实习单位,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
校企合作的另一个环节就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聘请企事业专家参与校内教学,使校内、校外真正成为完整的合作教育体系。既可以请行业专家走上大学讲台,也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近年来,我们邀请一些企业专家到我院,对学生进行专业讲座和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如邀请一些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并且,我们还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另外,我们还聘请一些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等,既让学生开了眼界,同时解决了学校教师紧缺的现象。
3 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3.1 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自校企合作教育以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我院实习基地的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通过与学校接触,认识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企业输送应用性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两者利益是共同的,他们愿意并主动帮助我们建立实习基地。
以往有些本科、专科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很难留在企业,企业感到学生的培养和企业自身发展无关,学生实习成了企业的一种负担,企业不愿接受学生的实习任务。而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使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相同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得以加强,所以许多实习企业,都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不再把学生实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
3.2 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教学设计方案是否符社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合作教育是最为直接的检验手段。近年来,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的信息反馈,不断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不足和缺点,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专业教学的改革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例如,为了岗位的需要开设了内业管理、建筑工程验收、事故分析等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把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几门课程整合为建筑力学与结构,体现了“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特征。同时通过几届学生实习过程中,反映出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内容远远达不到岗位对计算机能力要求的标准,因此,调整了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使其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增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各种造价软件课程,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3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大学生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几年我院毕业生人数较多,但并未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其中一部分学生被我院实习企业接收。通过校企合作教育,企业对高职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毕业生接收工作中,他们不仅接收专业实习学生,还接收我院其它专业的学生。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教育不仅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而且,增强了学生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几年来,我院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改革,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有些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甚至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局面。
3.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设想。由于“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专业的特点,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为企业中的管理型人才,并不是技术工人,不同于其他操作型技术人才;同时这一专业及所对应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对专业技术方面比较得心应手,而在管理方面的实践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政策上的规定,使学校很难介入工程管理及其它有关的工作,校企合作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很难实现。这样使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高专的教学效果及办学的生命力,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还会很长,他也是保证高职高专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研究与实践,深感下一步还需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主要应该从激发企业的主动性入手,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教学办得更加名副其实。
总之,通过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办学目的,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在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正积极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可为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理念的开发提供很好的基础材料,即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重点,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及学生的培养模式,把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职业能力目标。高职教育使我们与地方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使我们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Z].(国发[2002]16号)(中办发[2002]15号)
作者简介
邬宏,女(1963—),教授,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建筑结构》等多部教材,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研究”、“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
Abstract: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real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effective method, is advantageous in forms has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design proposal, the adjustment specialized establishment; Is advantageous in the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reform, transforms the teacher idea, the improvement teaching method, improves the teacher quality, simultaneously is the important link which the student practices, enables the student to achieve “the zero is away from the mount guard” professional ability goal.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在教学领域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践,改革始终围绕着解决学习与应用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逐步深化,始终坚持由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型教育向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型教育逐步转移。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职业教育已具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培养规格的应用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教学评估的实效性等特色,同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高职教学质量,对于这些形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采用校企合作。经过对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收获。
1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高等职业教育被发达国家称作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教育的重点是在对人才的“教育”上,而不是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够达到培养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建设实践型专职教师队伍是高职学院专职教师培养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阶段,是“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成长的基础。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实现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在探索中派遣专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从而使专业教师获得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该培养方式灵活,便于管理。专职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当前,高职学校都比较重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学校教师紧张、资金缺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锻炼,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当前高职高专教师培养的首要任务。
2 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依靠企业支持经费和提供科研项目、解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获得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等某些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校企合作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当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二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三是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在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从组织机构入手,根据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定了以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在建院之初基本套用该专业专科的教学计划,没有反映出社会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会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方案中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等缺点,经过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和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最终按照社会岗位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如目前采用的“3+3+2”的模式,形成了具有高职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案。
校企合作的教学运行机制采取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不仅仅限于毕业前的几周,而是与企业共同设计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多次进行校外实践教学,达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目的。通过几次学生实习使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而是培养学生形成岗位特色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一种教育过程,而这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设计,共同培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改变了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尽早的了解工作岗位和环境,在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角色,为走向工作岗位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体制与之相适应。
校企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的实践环节。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不仅是为了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是使自身能力素质得以提高,比如职业道德的建立,协作精神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工作环境的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要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应该有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确立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计划不仅要有知识体系的内容,还要有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及素质提高的标准。我们专业对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实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实习计划,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学生实习期间,不便于集中管理,容易造成放任自流,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必须和实习单位共同建立一整套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我们在学生实习管理上,实行了校企联合管理的方法。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企业员工的管理制度;系里对学生实习制定学生实习的有关管理办法,并定期和实习单位交换意见,鉴定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由学校联合企业共同进行表彰,对于违纪学生同时给予相应处分。最后还要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总结,使学生通过实习总结得到再一次升华。学生实习结束后,学校都要通过座谈会、实习报告、实习答辩的形式认真进行总结,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一些学生通过实习总结,把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反馈给实习单位,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
校企合作的另一个环节就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聘请企事业专家参与校内教学,使校内、校外真正成为完整的合作教育体系。既可以请行业专家走上大学讲台,也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近年来,我们邀请一些企业专家到我院,对学生进行专业讲座和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如邀请一些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并且,我们还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另外,我们还聘请一些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等,既让学生开了眼界,同时解决了学校教师紧缺的现象。
3 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3.1 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自校企合作教育以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我院实习基地的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通过与学校接触,认识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企业输送应用性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两者利益是共同的,他们愿意并主动帮助我们建立实习基地。
以往有些本科、专科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很难留在企业,企业感到学生的培养和企业自身发展无关,学生实习成了企业的一种负担,企业不愿接受学生的实习任务。而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使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相同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得以加强,所以许多实习企业,都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不再把学生实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
3.2 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教学设计方案是否符社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合作教育是最为直接的检验手段。近年来,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的信息反馈,不断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不足和缺点,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专业教学的改革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例如,为了岗位的需要开设了内业管理、建筑工程验收、事故分析等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把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几门课程整合为建筑力学与结构,体现了“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特征。同时通过几届学生实习过程中,反映出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内容远远达不到岗位对计算机能力要求的标准,因此,调整了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使其与岗位要求相一致;增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各种造价软件课程,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3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大学生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几年我院毕业生人数较多,但并未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其中一部分学生被我院实习企业接收。通过校企合作教育,企业对高职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毕业生接收工作中,他们不仅接收专业实习学生,还接收我院其它专业的学生。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教育不仅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而且,增强了学生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几年来,我院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育改革,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有些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甚至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局面。
3.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设想。由于“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专业的特点,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为企业中的管理型人才,并不是技术工人,不同于其他操作型技术人才;同时这一专业及所对应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对专业技术方面比较得心应手,而在管理方面的实践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政策上的规定,使学校很难介入工程管理及其它有关的工作,校企合作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很难实现。这样使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高专的教学效果及办学的生命力,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还会很长,他也是保证高职高专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研究与实践,深感下一步还需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主要应该从激发企业的主动性入手,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教学办得更加名副其实。
总之,通过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办学目的,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在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正积极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可为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理念的开发提供很好的基础材料,即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重点,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及学生的培养模式,把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转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职业能力目标。高职教育使我们与地方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使我们的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Z].(国发[2002]16号)(中办发[2002]15号)
作者简介
邬宏,女(1963—),教授,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建筑结构》等多部教材,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研究”、“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