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更加需要互助合作的社会。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竞争的合作只能造成合作双方的低效、落后和相互依赖,没有合作的竞争只能造成合作双方的两败俱伤。在现代社会,竞争必须建立在支持和合作的基础上,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合理竞争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如今,我们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他们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心头肉,是爸爸、妈妈的无价宝,过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般生活的他们,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任性而自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针对学生们的这一现状,我有意识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些培养学生们合作意识的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体验合作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成功。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受个人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学生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也不愿与人合作;其次,学生没有看到合作的优越性,他们简单地认为“1+1=2”,而在合作中恰恰是“1+1>2”。
针对这情况,我利用外国学者的一个实验来给学生上了“合作”的第一课: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四人,每组跟前放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四个小球,而瓶口只容进出一个小球,让四名同学各持一根绑小球的绳子,比哪组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将小球全部拉出瓶口,然后让实验成功的小组谈谈自己小组的做法和想法,最后让每个同学谈谈从这个实验中得到的启示,学生意识到,这个实验的成功依赖于团队合作精神,争先恐后只会使小球都挤在瓶口,谁都出不来;而没有默契的合作,也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就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唤起学生的合作欲望,培养了合作意识。另外,我还通过社会调查、搞野炊等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气氛中共同研究,大胆尝试,积极创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创设合作机会,培养合作能力
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给予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合作的快乐。
2.1 在学科中进行合作学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学科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如:我们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现象,尝试“指导学生合作作文”。把几位学生在作文中的一些可取之处,如:甲“开头不错”,乙“经过”较好,丙的“过渡”很自然等,来个灵活合作,根据几个学生在“专长”上的“互补”关系,把他们三五不等地编成一组,让他们集体创作,集体修改,当然成绩也归集体所有。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友谊,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到了合作的喜悦。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根据现有课堂两个同桌的特点,实施“双人合作学习法”。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两人都读完后,互相把刚才学习的结果概要地说一说。通过回忆,学生的内部思维形式转换成外部语言表达出来,当回忆者做概述时,每组中的另一个参考材料及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指出概述中的错误和遗漏。这一环节,既是双方学习情况的检测以促进学习责任意识的提高,更是对学生“注意他人讲话”这一合作技能的有意识的培养。然后两人进行“详述”,“详述”是双人合作组对学习成果的深化、探究阶段。这里,或提示文章的思想,或联系实际谈感受,或对文章的某些表述方式进行研究,或提出一些质疑性的问题,通过互相详述,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完成全文后,两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通过双人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扩大了训练面,提高学习质量,更让他们认识到知识不仅来自老师,还来自于书本,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2 在活动中培养合作能力: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
意识,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形式。
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春》,学完本文之后,我随机带领同学们举行了一次“向往春天剪报”的比赛,在比赛中我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制作或是跟同学合作制作剪报,结果他们发现合作剪报不仅省事,而且质量也高。因为如果自己一个人制作,选到的材料少,内容不精彩,而且善于设计的人不一定美工好,美工好的人不一定字写得漂亮;而选择合作剪报,大家选到的材料丰富多彩,然后各司其职,善动脑的搞版面设计,做事细心的搞粘贴,爱画画的美化版面……结果本来打算独自完成剪报的也纷纷加入到合作剪报的行列。
看着同学们合作的结晶,我都感到佩服,也深深感受到“后生可畏”,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剪报被老师同学认可时,那种合作成功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同时他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学会合作,在此基础上,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足球、篮球、拔河、接力赛跑等项目,更容易让学生看到合作的优越,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2.3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合作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我就从“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这件事入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时,七八个学生要么一哄而上抢扫把,在同一个地方划拉几下,要么七手八脚抢抹布、东抹一把西擦一下,还经常出现打闹争吵现象,没个把小时绝对打扫不完一个教室。于是第一阶段我先明确分工,安排最能干的当值日组长,扫地、擦黑板、搬课桌的人各司其职,这样一来,做值日效率提高不少。但基本上属于“各人自扫门前雪”阶段,存在分配不均而很少有学生干完自己的活自愿帮助别人打扫,第二阶段。便是流筹安排,比如一个人扫地一个帮他搬课桌椅。扫完地的人、擦完黑板的人帮忙提水,倒垃圾;值日小组中没有一个“闲人”,自然也少了许多是非。如果说第二阶段还需组长或教师催促、监督、安排的话,那么第三阶段应当属于自觉合作阶段了。值日一开始,不用组长招呼,大家便忙乎开了,小组内形成一种默契,“人人时时有事做”人人心中只为着完成值日任务,不用10分钟便把若大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合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这件小事中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要想提高合作效率,必须实施正确的合作方法,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集体中明确自己的位置、身为领头人的要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分配任务,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身为合作成员的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尽自己所能与合作伙伴合作好。其次,要摆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避免“内杠”,在合作中不怕“外患”最怕“内忧”,任何外来的阻力都只会使合作关系越来越牢固,而一旦合作成员内部产生矛盾,合作关系倾刻土崩瓦解,所做的事情也将半途而废。最后,要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有无私的精神。在合作中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必要时要甘为人梯。当合作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决不能因一己私利而破坏合作整体。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合作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这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让他们领悟到:真正的智慧蕴藏在集体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能汹涌澎湃;一个人,只有进入集体,才能力量无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需要组织更多、更精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实践中认识到合作是走向成功的保证,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朱莉.《班主任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8年
10月03日.
[2]王小平.《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4).
[3]郭红侠.《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互助》,三人行网,2010年11月04日.
关键词:合理竞争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如今,我们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他们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心头肉,是爸爸、妈妈的无价宝,过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般生活的他们,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任性而自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针对学生们的这一现状,我有意识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些培养学生们合作意识的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体验合作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成功。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受个人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学生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也不愿与人合作;其次,学生没有看到合作的优越性,他们简单地认为“1+1=2”,而在合作中恰恰是“1+1>2”。
针对这情况,我利用外国学者的一个实验来给学生上了“合作”的第一课: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四人,每组跟前放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四个小球,而瓶口只容进出一个小球,让四名同学各持一根绑小球的绳子,比哪组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将小球全部拉出瓶口,然后让实验成功的小组谈谈自己小组的做法和想法,最后让每个同学谈谈从这个实验中得到的启示,学生意识到,这个实验的成功依赖于团队合作精神,争先恐后只会使小球都挤在瓶口,谁都出不来;而没有默契的合作,也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就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唤起学生的合作欲望,培养了合作意识。另外,我还通过社会调查、搞野炊等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气氛中共同研究,大胆尝试,积极创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创设合作机会,培养合作能力
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给予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合作的快乐。
2.1 在学科中进行合作学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学科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如:我们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现象,尝试“指导学生合作作文”。把几位学生在作文中的一些可取之处,如:甲“开头不错”,乙“经过”较好,丙的“过渡”很自然等,来个灵活合作,根据几个学生在“专长”上的“互补”关系,把他们三五不等地编成一组,让他们集体创作,集体修改,当然成绩也归集体所有。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友谊,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到了合作的喜悦。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根据现有课堂两个同桌的特点,实施“双人合作学习法”。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两人都读完后,互相把刚才学习的结果概要地说一说。通过回忆,学生的内部思维形式转换成外部语言表达出来,当回忆者做概述时,每组中的另一个参考材料及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指出概述中的错误和遗漏。这一环节,既是双方学习情况的检测以促进学习责任意识的提高,更是对学生“注意他人讲话”这一合作技能的有意识的培养。然后两人进行“详述”,“详述”是双人合作组对学习成果的深化、探究阶段。这里,或提示文章的思想,或联系实际谈感受,或对文章的某些表述方式进行研究,或提出一些质疑性的问题,通过互相详述,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完成全文后,两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通过双人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扩大了训练面,提高学习质量,更让他们认识到知识不仅来自老师,还来自于书本,来自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2 在活动中培养合作能力: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
意识,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形式。
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春》,学完本文之后,我随机带领同学们举行了一次“向往春天剪报”的比赛,在比赛中我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制作或是跟同学合作制作剪报,结果他们发现合作剪报不仅省事,而且质量也高。因为如果自己一个人制作,选到的材料少,内容不精彩,而且善于设计的人不一定美工好,美工好的人不一定字写得漂亮;而选择合作剪报,大家选到的材料丰富多彩,然后各司其职,善动脑的搞版面设计,做事细心的搞粘贴,爱画画的美化版面……结果本来打算独自完成剪报的也纷纷加入到合作剪报的行列。
看着同学们合作的结晶,我都感到佩服,也深深感受到“后生可畏”,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剪报被老师同学认可时,那种合作成功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同时他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学会合作,在此基础上,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足球、篮球、拔河、接力赛跑等项目,更容易让学生看到合作的优越,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2.3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合作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我就从“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这件事入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时,七八个学生要么一哄而上抢扫把,在同一个地方划拉几下,要么七手八脚抢抹布、东抹一把西擦一下,还经常出现打闹争吵现象,没个把小时绝对打扫不完一个教室。于是第一阶段我先明确分工,安排最能干的当值日组长,扫地、擦黑板、搬课桌的人各司其职,这样一来,做值日效率提高不少。但基本上属于“各人自扫门前雪”阶段,存在分配不均而很少有学生干完自己的活自愿帮助别人打扫,第二阶段。便是流筹安排,比如一个人扫地一个帮他搬课桌椅。扫完地的人、擦完黑板的人帮忙提水,倒垃圾;值日小组中没有一个“闲人”,自然也少了许多是非。如果说第二阶段还需组长或教师催促、监督、安排的话,那么第三阶段应当属于自觉合作阶段了。值日一开始,不用组长招呼,大家便忙乎开了,小组内形成一种默契,“人人时时有事做”人人心中只为着完成值日任务,不用10分钟便把若大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合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这件小事中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要想提高合作效率,必须实施正确的合作方法,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集体中明确自己的位置、身为领头人的要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分配任务,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身为合作成员的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尽自己所能与合作伙伴合作好。其次,要摆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避免“内杠”,在合作中不怕“外患”最怕“内忧”,任何外来的阻力都只会使合作关系越来越牢固,而一旦合作成员内部产生矛盾,合作关系倾刻土崩瓦解,所做的事情也将半途而废。最后,要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有无私的精神。在合作中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必要时要甘为人梯。当合作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决不能因一己私利而破坏合作整体。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合作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这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让他们领悟到:真正的智慧蕴藏在集体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能汹涌澎湃;一个人,只有进入集体,才能力量无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需要组织更多、更精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实践中认识到合作是走向成功的保证,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朱莉.《班主任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8年
10月03日.
[2]王小平.《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4).
[3]郭红侠.《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互助》,三人行网,2010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