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回到了故乡的小村庄,又回到了姥姥家门前,又看到了那棵枣树。枣树下还是那熟悉的身影,她正向这边张望。我慌里慌张地跳下车,“姥姥……”我扑向姥姥,像极了归巢的燕雀儿。 (开篇点出“回乡”主题,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呵呵,回来啦!我的墨墨回来喽!”姥姥一边将我揽在怀里,一边歪着头上下打量我,“又长高了,又长高了……” (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十分生动,符合人物特点。)
  一旁的爸爸见状,笑着指着枣树说:“这枣树也长高了啊,比以前更粗壮了!”
  是呢,棗树的树冠又向外扩展了一圈,树荫面积更大了。我小时候,每到夏天的傍晚,姥爷就会把木桌支在枣树下,一家人围着桌子,伴着落日余晖、夏虫鸣叫,吃着简单的晚饭。有时,我和小伙伴们玩得忘了时间,姥姥便特意多放上两个碗。黑子和妞妞也不会推辞,坐下来便吃。我也不知道这样吃过多少次别人家的饭。谁家都不会介意被蹭饭,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通过孩子们在小伙伴家里随意吃喝,写出了乡邻之间的淳朴温情。)
  待到枣子将要成熟的时节,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日日围着枣树转,拍着手唱着一首不知名的打枣儿歌:出东门,过大桥,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唱着唱着终于等到姥爷拿着竹竿去打枣。一竹竿下去,玛瑙似的枣子纷纷砸下,我们就一窝蜂地钻到树下拾枣子,一把一把地往兜里揣。拾一阵儿,就跑到空地儿上吃一会儿,吃空了衣兜儿再跑来拾。这样几次下来,我们的小肚皮都撑得鼓鼓的。(对孩子们拾枣这一情景的细致描绘,将孩子们的活泼、调皮刻画得活灵活现。)只能看着姥姥招呼着前院的杜姨,后院的王姥姥,对门儿的盛德舅妈来拾枣,盆儿、笸箩、篮子……纷纷上场。再过几天,王姥姥蒸了枣糕,定会分给大家。我们几个小吃货抓起枣糕咬上几口,枣糕的香甜软糯让我到现在还回味不已……(通过姥姥招呼邻居们拾枣,表现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墨墨回来啦!”一声清脆的招呼,唤醒了回忆中的我。原来是对门儿的盛德舅妈,她笑吟吟地说道:“中午我蒸豆包,等会儿熟了让黑子给你送去哟!”
  “好!谢谢舅妈!”我大声地应道。
  站在枣树下,我环视着周围:房子更气派了,道路更宽阔了,枣树更粗壮了,村子更美好了。一切好像都变了,可故乡带给我的亲切与温暖,还有我对她的深切依恋,却从未改变。(结尾处抒情点题,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总  评】读过此文,觉得心里暖暖的。原因有三:其一,全文充溢着一种淳朴的感情,从孩童们在小伙伴家吃喝,到邻里共拾枣子、分享美食,无一不体现着浓浓的乡情; 其二,对故乡的人和物描写生动,质朴的乡亲们,挺拔的枣树,无一不温暖着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我们;其三,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天真无邪的小伙伴,快乐单纯的童年生活,无一不让我们心生留恋。小作者以生动、细致的语言,描绘出温暖感人的乡村生活,抒发了真挚、浓郁的乡情。
  (讲评教师   陈   凤)
其他文献
四月已经到来,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关四月的诗句,一起欣赏这最美人间四月天吧。  1.____________________,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李颀《送陈章甫》  2.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题大林寺桃花》  3.南京西浦道,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杜甫《梅雨》  4.______________
期刊
“花儿文学社”简介  笔下生花,口吐芬芳,这里萌发着语言的嫩芽,这里有文学的梦想,这里是广东省中山市侨中英才学校花儿文学社。当乳白色的嫩芽拱出土层,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片片绿叶的伸展,还有那一支支花朵散发的芬芳。  花儿文学社有着爱的温度,还有着文字的芳香。在这里,孩子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用文字叩开心灵的大门,用优美的语言在歌唱。  菊花,没有牡丹的富丽大气;没有莲的仪态端庄;没有竹的四季常青……总而言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他:“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在对寓言故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较新颖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
期刊
蓦然回首,母爱却在点点滴滴处。  ——题记  (开篇巧妙化用诗句,富有诗意且点明文章主题。)  外面漆黑一片,狂风卷着乌云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暴风雨就要来了。(“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写出屋外风力之大,为屋内的压抑气氛做铺垫。)在这样的天气里,屋内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闷和压抑。  期末考试临近,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我不知如何下手。表盘上的指针“滴滴答答”地走得很有力,(表盘指针的声响,进一步营造了屋
期刊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或介绍客观事物,或阐述抽象事理,使读者从中获得相关知识。要想把一篇说明文写出彩,除了要抓住事物特征,精选说明角度,恰当运用说明方法,锤炼文章语言外,还应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使整篇文章层次分明,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同学们在写说明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有序说明,条理清晰呢?  第一,要掌握三种说明顺序。一是时间顺序。说明时,按照事物发展先后过程等依次展开说明。比
期刊
有句成语叫“依样画葫芦”,意思是照着真葫芦去画葫芦。仿写其实就是一个“依样画葫芦”的过程。优秀的作品就是一个“葫芦”,我们把作品中的写作特色找出来,仿照其中一点或几点再写一篇文章或片段,就是“画葫芦”。仿写不仅能帮助学习写作的人加深对相关写作技巧的理解,更能让写作者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自然就成了一条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  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进行仿写
期刊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过年记忆”。在著名作家的笔下,有不少关于过年的描写,或生动,或谐趣,或真挚,都令人印象深刻。  冰心在《童年的春节》一文中写下了自己儿时在烟台欢度春节的情景,通过淳朴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节不仅“忙”,还很“热闹”。母亲忙着打点新衣鞋帽,忙着准备喷香的糟肉、卤肉……而父亲会买上一大堆东西——乐器、鞭炮、烟花,可谓有声有色,词句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期刊
语文课下课了,可是老师的话还回响在大家的耳边:“到底谁才是新时代我们心目中的真英雄呢?”(用老师的话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  大家陷入了沉思。  李萌托着腮,对围在她身边的人说:“我觉得,那些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她的话音刚落,附和声一片,大家觉得很有道理。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这圈人的背后响起:“哎呀,这是多少年的老皇历了!咱们现在是和平年代,如果说起新
期刊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寒假结束,各学校推迟春季开学,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便是陪伴大家的“网课”。上网课不仅是疫情期间同学们学习知识的一大途径,更是大家战胜疫情,迎难而上精神的体现。(写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网课”更是新的尝试。)  上课地点:钢厂。在父亲单位上了一天网课的蒋丞同学正写着作业。上网课以来,他比以前更努力了。没办法,网上学习对自律性是极大的挑战,不是严格自
期刊
对故乡是一种什么情愫,我说不清。我只想说,曾经有多么想离开,如今就有多么想回去。  ——题记  那年,我六岁,被父母寄养在外婆家。打那时起,我的生命里就划满了等待的痕迹。在那样一座小小的村庄里,稚嫩的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凝望落日余晖的滑落。  稀疏的木栅栏,铺满爬山虎的土墙,开满月季花的小花园,青涩的无花果,还有那淡黄色的丝瓜花,它们一起拼凑出我六岁的天空。  那年,老家雨水很多,几乎浸没了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