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被地震摧残的心灵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维卫教授不久前赠我一本他的新作《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全书共5章16节,包括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不同人群灾后心理反应与应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原则与技术、救援者心理压力的调适等内容。原以为该书是一本侧重医学专业知识的心理精神卫生类著作,但读完以后发现并非如此。它没有医学著作特有的艰涩难懂的内容,而是用老百姓所喜欢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于是我读后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写不快的冲动。
  
  一、自然规律使我们脚下不平静
  
  翻开《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封面,扉页上的卷头语“我们无法改变灾难,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灾难的态度”,这箴言般的朴素字句,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基本的态度应当是积极适应。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赐是慷慨的,从生命的要素到人类的智慧,无一不是自然界的杰作;同时,大自然自身的客观运动(如地震),带给人类社会的破坏也是无情的,令人畏惧的。因此,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应增加一些冷静,这对人类是非常有益的。
  在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发扬了更为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对我们先前不曾认真关注的领域,如震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于是,就有了《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本著作。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自然界对人类最大、最为频繁的破坏,当数地震灾害。而地震就是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而产生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快速振动的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而且地震是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大约有550万次。能够让人产生刻骨铭心印象的地震,是那些发生在人类聚居区或毗邻人类聚居区域、震动和破坏程度大的地震。1949年以后的60年间,我国内陆地区发生6级以上地震有200多次,其中7级以上大地震有37次,如果算上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就有近100次。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弱震,2.5—4.7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美国投掷在广岛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地震就是一个巨大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的通报,汶川地震的震中以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城为两个中心区,地震烈度高达11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关于烈度的划分,11度烈度的情况是:毁灭。即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汶川地震的惨烈景象是毫不夸张的。有资料显示,汶川地震主震的持续时间是80秒。仅仅短暂的80秒,就把美丽祥和的汶川城镇变成狰狞恐怖的地狱。
  不难想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汶川人民的身心受到了怎样的巨大打击。在无数的生灵被掩埋吞噬的时候,幸存者怎能承受失去亲人的沉重打击,人们是那么地失望、无助。这时被称为“生命隐形杀手”的急性应激反应随之在幸存者中间悄然出现了。
  
  二、有应激反应表现的并不都是病
  
  什么是应激反应呢?精神科医生告诉我们,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称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有时呈现局部性,有时呈现全身性。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丘脑下部一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因此这些器官的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免疫系统也受到影响。在突发事件面前,人和动物都会有本能的应激反应。只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才有可能想象灾难、尤其是像大地震这样的强破坏性事件对幸存者的心理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久。《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列举的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应激反应案例,其境况之惨、痛苦之深,令人心碎。
  地震灾后应激反应发生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地震中令人惊心动魄、屋毁人亡的强烈物理刺激会立即在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醒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黑暗的空间里,在废墟里被掩埋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等强烈的应激心理反应。
  地震灾难强大的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尤其在巨大地震中房屋夷为瓦砾,人的绝望、脆弱等各种情绪反应都有可能出现。另外,还有一种情绪是负疚感。面对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往往自责不已,常常想如果当初自己怎么样(如果那天不睡午觉),后果就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如亲人的死亡就可以避免),因而长吁短叹。
  从理论上讲,遭受过巨大地震灾难冲击的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在于发作程度的轻重不同。对于已经出现应激反应现象的人,要为其提供一个能把负面情绪宣泄、释放出来的空间。应该让患者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并告诉他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情绪反应,绝对不是软弱、颓废的表现。而对那些暂时还没有表现出应激反应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他们呢?巴甫洛夫学派的论点认为急剧超强的应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导致兴奋抑制和灵活性的过度紧张的相互冲突。中枢神经系统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破裂”,则往往产生超限抑制,这种超限抑制属于保护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的功能包括一些非条件反射产生皮质与皮质下活动相互作用的异常形式,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迟滞状态、无目的的零乱动作和不受意识控制的情绪障碍等。
  《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没有回避应激反应的问题,在书中安排了专门的章节讲解“PTSD的治疗”、“PTSD常见的治疗方法”。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问题:有应激反应表现的一定是疾患吗?应对应激反应的状况只有医生和药物吗?当然不是。应激反应是人和动物本能的反应,是正常的,跟疾患没有必然的关系。只有当应激反应发展到引起精神和躯体行为障碍了,才谈得上是疾患。既然出现应激反应不等于是病,那么对付应激反应的方法除了医生和药物外,还有心理重建和心理教育。   宁维卫教授严肃地指出,典型的精神医学的危机应对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医学基础之上,有完整的概念和严格的判断标准,能对震后心理应对进行量化,具有可操控性,并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医学上的心理应对模式也有局限性。它容易把应激状态下的人机械地看做病人,把应激状态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病态,忽视了人的社会功能,没有把人当做社会中的人来看待。当然,相对成人而言,灾难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如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以后可能会出现强恐惧症、焦虑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干预出现在1994年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经过十多年来心理工作者的努力,心理干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世界进入高风险期,我国出现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概率也呈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重视心理干预、加大心理干预工作的力度势在必行。值得庆幸的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到达救灾现场的队伍中除了救援人员、医疗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外,还有西南交通大学的心理工作者。
  宁维卫教授深沉地说,汶川大地震顷刻间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给灾区广大群众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心理伤害,这场灾难虽让我们的心灵遭受了磨难与创伤,但也激发了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信心与决心。灾难过后,心理重建与心理教育对于灾区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灾后心理重建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灾后心理重建的关键在于恢复信心、增强力量、增长才干,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制定和实施心理援助与 教育计划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从科学心理学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心理援助与心理健康教育。震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我钦佩宁维卫教授大胆创新的精神。他把大批地震中遭受心理冲击的人带离了弥漫着来苏水味道的环境,把他们引进课堂,回到促膝围坐、畅谈未来的天地。在宁维卫教授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许多蒙上心理阴影的儿童、青少年,还有中年人、老年人的震后心理得以成功地重建,避免了一场心灵的地震次生灾害——成为心理精神疾患病人。 对此,宁维卫教授概括说,震后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以下特点:(1)从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视角分析震后不同地域、人群心理危机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干预策略,改变传统单项研究的局限性。(2)从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角度人手,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义,全面探讨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的问题,尤其是应针对震后心理危机发展过程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纵向研究,突出系统性和应用性研究特色。(3)改变传统心理教育的通病,即“更多偏向于去处理已经发生了的心理问题”,化被动为主动,使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与教育成为一种预防性教育的主动行为。(4)突破以往研究偏重通过编制测试工具进行心理危机现状调查的模式,详细探讨震后心理危机的发展成因、现象和特征,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干预模式及其实施策略。(5)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教育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灾区人民重新融入社会的心理干预、心理适应、心理教育、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坚持“干预、适应、教育与发展”的原则,尽快建立完善早期预警制度、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和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因此。本书作者更关心的是震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和心理重建等现实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该书不是单纯的心理医学著作,而是一本心理教育著作。“教育”是我们阅读这本著作的根本线索,是开启这本著作的钥匙。
  
  三、对整个受灾人群的心理关怀
  
  在宁维卫教授的视野中,需要得到心理援助的是整个受灾人群,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这个问题在《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第三章“不同人群灾后心理反应与应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书第三章的内容包括:儿童灾后的心理反应与心理教育、灾后青少年心理反应与心理教育、中年人灾后心理反应与调适、灾后老年人的心理反应与应对。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构思写作本书的缜密逻辑和人文关怀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实践基础。
  宁维卫教授是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负责人。该研究会的前身是西南交通大学于1996年创建的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探索,宁维卫教授率领他的团队建立了心理测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研究、学科建设“六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模式,曾被国家教育部誉为“国内第一家集测评、咨询、教育为一体的开放性、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获得“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示范中心”称号。以“三创新、五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12汶川大地震后,他们积极进行震后心理援助,为灾后心理重建服务。中心构建了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灵重建教育模式,解决了灾后心理援助理论和心理工作者人员不足的问题,丰富了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中心针对震后心理援助缺乏专业人员这一瓶颈,主办了2008年教育部“灾后心理教育暨心理危机干预高级培训班”等心理培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四、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在《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我还看到唯物辩证法思想在震后心理援助中的闪烁。作者注意到灾害救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心理影响,也需要心理救援这样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现实问题。
  作者认真分析讨论了灾后救援的特点,志愿者和救援者、生命救援与心理救援、救援人员在救援中面临的挑战、救援者心理压力调适的技术、以及军人和干部等救援者心理压力的调适、灾后心理救援的启示、灾后心理援助需统一领导等问题,并强调需制订长期的心理干预机制,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把心理重建、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如作者所说,救援者在救援前、救援中、救援后都承受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对救援者进行灾后心理压力调适,对灾后心理重建有着特殊的意义。事实上,在一片狼藉的震后受灾现场,来自外部的救援队伍对受灾者来讲无异于生命的曙光,承载着全部的希望。但救援者并不是神,他们来到地震灾区开展施救活动,面临着与受灾者相同的环境氛围和余震的频发,也受到各种心理危机的影响,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沮丧代替豪情,沉闷代替振奋,成为心理援助的新对象。
  因此,只有救援者恢复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会积极地引导鼓舞受灾者的情绪。而一旦人的精神振作起来,就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坚定地矗立在地震废墟中。
  掩卷息笔,品味良久。我建议大家去读一下《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它能够带给你许多启迪。虽然汶川大地震伴随着时光一步步走远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时时萦绕在心头。今后还可能会有形形色色的自然灾难出现,因此,我们要抚平创伤,勇敢地面对大自然新的挑战。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界更适宜于人居,使人类少些灾苦,多些欢乐,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六度集经》;蒲正信;《一切经音义》;《龙龛手镜》
期刊
关键词:概念思维;形象思维;翻译文本;认知主体;翻译思维  摘要: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两种主要形态,它们分别以“概念”或“形象”作为思维的单位,在各自的演进过程中显示出独特性。而基于翻译文本的复杂性,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会交互地出现于文本的理解与成文过程中,但并非对半而现,彼此间的择取是动态的,因文本类型、译者的知识结构等参数而定。因此,对翻译中这两种思维形态的认识有助于译者有效地进行翻译思维
期刊
关键词:《列子》;汉语词汇史;晚汉魏晋时期;杨伯峻  摘要:《列子》托名为先秦古籍,实则是晋人的伪作,然而学界从语言史角度提供的证据不多。杨伯峻较早从汉语史的角度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一些语词证据,其后刘禾、马振亚、张永言等又多有补益。然而《列子》中仍有不少晚汉魏晋时期的词语有待进一步发掘,如“丁壮”、“家累”、“身意”、“稽度”、“消灭”、“邻居”、“两可”、“巧妙”、“乞儿”、“儿童”等。通过发掘这
期刊
关键词:英语词汇;词汇记忆;记忆策略;大学新生;管理策略;重复策略  摘 要:以文秋芳的学习策略理论为基础,运用词汇测试卷和词汇学习情况问卷对西南交通大学大一新生的词汇水平和词汇记忆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支持“背单词”,而不太赞同“自然习得单词”的观点;(2)词汇分数高、低两组学生在单词记忆策略使用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高分组学生整体策略的使用明显多于低分组;(3)大一新生在记
期刊
关键词: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信任;知识距离;知识提供方;知识接收方  摘要:知识型团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基本学习单位和业绩单位,团队的知识共享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而信任和知识距离是对团队知识共享具有实质影响的两类因素,信任决定了知识接收方对知识价值的评估和对知识共享过程难易的心理预判,知识距离决定了知识接收方得到并运用该知识的难易程度。因此,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接受方的信任关系与团队知识
期刊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科学;生命伦理;认知水平;方差分析;生命科学素养  摘要:对陕西师范大学394名不同学院、年级、性别的本科生进行生命伦理认知调查发现: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较高,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较低;大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并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般是女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而且,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拒绝毒品、无偿献血等方面的认
期刊
关键词:图像霸权;诗歌;地震题材;精英意识;话语权  摘要:20世纪后期,传媒中图像占据了绝对中心地位,汶川地震突发后电视画面的“先声夺人”就是图像霸权的明证。在、图像霸权下,诗歌并未走向终结,因为诗性是人类永恒的诉求,地震诗潮的出现打破了“诗歌死了”的谶言;另一方面,诗歌已处于边缘地带。但绘画应对摄影冲击的事件能给处于同样处境的诗歌以启示,地震中出现的图像类作品和文字类作品的“各司其职”、“相互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保护;知识产权;公益信托;主体制度  摘要: 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人作者身份存在不确定性,这引发了是否将其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争论,即民间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主体制度的构建。人格正当性理论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石,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就是对集体人权的保护。因为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体”完成的作品,所以,社群整体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而非政府
期刊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阅读水平  摘要:在英语阅读方面,阅读策略是影响学生理解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广东工业大学某学院20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三类阅读策略(元认知、认知、社会/情感策略)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英语阅读者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普遍高于不成功的英语阅读者;而在三类策略中,认知策略的使用与阅读成绩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建议教师应该分步骤地、有效地、反复地对
期刊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二元经济;西部地区  摘要: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发现,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变量中,教育变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倾向和非农就业地点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而且可以削弱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区位、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作用越低。因此,要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