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红楼梦》,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笔者从曹雪芹对黛玉和宝钗的态度谈起。林黛玉和薛宝钗,曹雪芹偏爱哪一个?现在大家基本承认,《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通过贾宝玉的态度来做出推断。
贾宝玉怎样看待林黛玉呢?“林妹妹何时说过那样的话,如果说了我早和他生分了。”可见贾宝玉和黛玉更亲近。但是黛玉说他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可见他对宝钗也是不离不弃。但那是作者最初的意思吗?
大家公认,《红楼梦》的判词是对人物命运的安排,那么我们看看判词是怎样安排这两个人物的命运的?“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黛玉和宝钗共同的判词,可见曹雪芹对这两个人是一样的态度。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家认为作者偏向黛玉呢?是谁惹的祸?
今存《红楼梦》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本是公认最好的。结局是因王熙凤等人使用掉包计,黛玉含冤而死。薛宝钗虽嫁与宝玉,但不久贾府被抄,贾家主仆受尽牢狱之灾,最后薛宝钗被卖,由袭人夫妇收留,宝玉则不知去向。
这样的结局很明显偏向黛玉,留得冰清玉洁之躯。想象一下,如果黛玉没死,而是关入牢狱,那么她那说话声音大了出气粗了就能被风吹倒的身子,她那贾宝玉使眼色都能得罪的性子,怎么受得了。可见作者爱黛玉比宝钗多一点点。在这里为什么黛钗天平倾斜了?
一、形象大于创作
形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形象,即人物形象。
“形象大于思维”,是指文学艺术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大于形象本身,即“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想象、联想形成再创造。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分析加工改造都是在每个个体的学识经验、修养思想之上进行的,而不同人的学识经验、修养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形象大于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了。以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为例: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后因以“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译文: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这都是想象惹的祸啊。
回到《红楼梦》续本,高鹗为什么那样安排林黛玉的结局呢?
二、士文化精神的体现
“质本洁来还洁去。”屈原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这种高洁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乃至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朝秦暮楚的时代,可因为他是楚国贵族,更因为他曾任三闾大夫,所以他至死也没有迈出楚国疆界半步,他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了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诠释。
黛玉一躯病体,双亲早故,却也一生高洁自傲,这个污浊不堪的世界,与她格格不入,她尖酸刻薄,使性子,流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孤傲地叛逆着礼教。她美在“才华馥比仙”;她美在:“气质美如兰”;她美在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她美在对世俗的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她美在弱不禁风,让人生怜;她美在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这万种风情万端的禀性正是中国文人所欣赏、所秉承的。中国文人虽不如黛玉“手无缚鸡之力”,却如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如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鹗续本对黛玉结局的安排正是体现了中国士文化精神。
因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缺失,所以高鹗就按自己的意愿续写了,可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后四十回缺失,谁说不是呢?
三、想象和联想使艺术形象更具魅力
米洛斯的维纳斯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上因为她断臂,令人遐想,更具魅力。“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 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 )
所以,《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缺失更吸引读者,令人遐想,令人神思飞扬。虚构是小说的灵魂,而想象是虚构的本质,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尔赫斯“想努力抹去幻想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他的《沙之书》“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表现出想象、夸张、怪诞荒谬的特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联想是人头脑中记忆和想象联系的纽带。在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的想象与联想下,《红楼梦》中的故事扣人心弦、人物性情变化多端,为我国古典人物文化长廊添彩增辉。《红楼梦》成为读者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想象和联想功不可没。
贾宝玉怎样看待林黛玉呢?“林妹妹何时说过那样的话,如果说了我早和他生分了。”可见贾宝玉和黛玉更亲近。但是黛玉说他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可见他对宝钗也是不离不弃。但那是作者最初的意思吗?
大家公认,《红楼梦》的判词是对人物命运的安排,那么我们看看判词是怎样安排这两个人物的命运的?“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黛玉和宝钗共同的判词,可见曹雪芹对这两个人是一样的态度。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家认为作者偏向黛玉呢?是谁惹的祸?
今存《红楼梦》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本是公认最好的。结局是因王熙凤等人使用掉包计,黛玉含冤而死。薛宝钗虽嫁与宝玉,但不久贾府被抄,贾家主仆受尽牢狱之灾,最后薛宝钗被卖,由袭人夫妇收留,宝玉则不知去向。
这样的结局很明显偏向黛玉,留得冰清玉洁之躯。想象一下,如果黛玉没死,而是关入牢狱,那么她那说话声音大了出气粗了就能被风吹倒的身子,她那贾宝玉使眼色都能得罪的性子,怎么受得了。可见作者爱黛玉比宝钗多一点点。在这里为什么黛钗天平倾斜了?
一、形象大于创作
形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形象,即人物形象。
“形象大于思维”,是指文学艺术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大于形象本身,即“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想象、联想形成再创造。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分析加工改造都是在每个个体的学识经验、修养思想之上进行的,而不同人的学识经验、修养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形象大于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了。以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为例: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后因以“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译文: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这都是想象惹的祸啊。
回到《红楼梦》续本,高鹗为什么那样安排林黛玉的结局呢?
二、士文化精神的体现
“质本洁来还洁去。”屈原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这种高洁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乃至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朝秦暮楚的时代,可因为他是楚国贵族,更因为他曾任三闾大夫,所以他至死也没有迈出楚国疆界半步,他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了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诠释。
黛玉一躯病体,双亲早故,却也一生高洁自傲,这个污浊不堪的世界,与她格格不入,她尖酸刻薄,使性子,流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孤傲地叛逆着礼教。她美在“才华馥比仙”;她美在:“气质美如兰”;她美在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她美在对世俗的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她美在弱不禁风,让人生怜;她美在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这万种风情万端的禀性正是中国文人所欣赏、所秉承的。中国文人虽不如黛玉“手无缚鸡之力”,却如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如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鹗续本对黛玉结局的安排正是体现了中国士文化精神。
因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缺失,所以高鹗就按自己的意愿续写了,可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后四十回缺失,谁说不是呢?
三、想象和联想使艺术形象更具魅力
米洛斯的维纳斯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上因为她断臂,令人遐想,更具魅力。“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 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 )
所以,《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缺失更吸引读者,令人遐想,令人神思飞扬。虚构是小说的灵魂,而想象是虚构的本质,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尔赫斯“想努力抹去幻想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他的《沙之书》“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表现出想象、夸张、怪诞荒谬的特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联想是人头脑中记忆和想象联系的纽带。在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的想象与联想下,《红楼梦》中的故事扣人心弦、人物性情变化多端,为我国古典人物文化长廊添彩增辉。《红楼梦》成为读者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想象和联想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