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國内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我国对铁路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这给铁路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施工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安全问题却是制约机械化施工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问题更是不得有半点闪失。本文对铁路施工既有线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既有线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既有线 轨道车施工 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110-02
随着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推出,铁路建设迎来了空前大发展,同时也带来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回顾近几年来铁路建设机械设备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而目前铁路建设市场又出现了投资任务重,工期时间短的怪象,这对机械化施工而言,预示着每一项目的建设都是一场“恶战”,这又不得不令我们对未来机械化施工安全产生忧虑。如何避免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高发?本文拟对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以及轨道车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做一粗浅论述。
1、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1.1 设备的飞速发展与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紧张
伴随铁路建设飞速发展,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提高,机械设备数量不断增多,新型机械设备不断涌现,而与之相关的操作人员却极度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现有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已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需要引进较多合同工,对于他们来说,本身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而安全知识和意识又较淡薄,极需加强培训,可繁重的施工任务又不允许,简单培训加边学边干就成了普遍现象,这无疑增大了安全隐患,而如何解决机械设备的飞速发展与人力资源极度短缺的矛盾也成为制约铁路建设机械化施工安全的首要问题。
1.2 设备的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相背离的现象日益突出
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包括经济寿命与技术寿命。经济寿命是使机械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包括年折旧费和年运转费)最低的年数;技术寿命是机械设备从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遭淘汰的年数,它与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机械设备的运转时间有关。
将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统一考虑,是符合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目标的,无限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但会增加单位在环保、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投入,还会带来因性能、可靠性的下降而带来的安全事故隐患,合理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必要的。
1.3 项目管理和设备管理在目标追求上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冲突
1.3.1 项目管理的短期行为透支了机械设备未来的安全状态。“质量、进度和效益”是项目管理追求的目标;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正确使用则处附属地位,在“重使用轻养修管理”思想指导下,加班加点、超能力、超负荷运转成为常态,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加速了陈旧老化速度,致使机械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
1.3.2 机械设备管理与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存在三不管地带。机械设备的管理单位一般设在后方,其对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几乎无法控制;迫于租赁费收取和保证施工进度的压力,他们往往还对项目部做出许多让步,使操作人员在项目部常常处于被动和受指挥的地位,很少具有话语权;而项目管理人员作为非专業人士,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正确使用、定期维修保养等知识极其匮乏,使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被大大削弱。
1.4 既有铁路线的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既有铁路线施工中,轨道车发生故障被迫区间停车影响行车、部件脱落侵限拦停列车、因机械设备原因砸点等事故时有发生,影响恶劣。这既有运输系统与施工机械设备的相互干扰,也有施工线路与其他正在使用的铁路、公路、电力、通信及建筑物等的交叉跨越,增大了机械设备施工的难度和风险,更有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管理不到位或出现脱节的地方,使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1.5 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使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缺少章法
事故发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每次几乎都能落实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管理工作疏忽的细节,正是平时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成为了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对基础管理工作的忽视与放任,造就了事故分析与防范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畸形体制,使我们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缺少章法。
1.6 危险多变的环境给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铁路建设大部分在远离城区的野外、山区、高原甚至沙漠和戈壁滩,气候与地质条件恶劣复杂,点多线长的铁路建设特点致使机械设备经常在各个项目间频繁调运,保养维修管理体制不能正常发挥,无法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养护,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2、轨道车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
2.1 以人为本,建立健全选拔、教育、培训、考核、监督、检查及奖惩等一整套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因人为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的占80%以上,关键时刻操作人员的操作处置结果,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发生与否,几乎可以说,操作人员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杜绝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能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
2.1.1 把好操作人员的选拔关
应优先选择那些心理素质稳定、做事严谨认真、爱岗敬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人员作为操作人员。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还需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2.1.2 把好操作人员技术教育关
轨道车辆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业队应采取提倡新老司机交流、讨论,鼓励不同岗位间工作经验的交流,不断提高轨道车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寻找空闲时间采取以老带新、“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传授基本的车辆安全隐患检查、排除等技术,从实际中锻炼新学员。 在目前机械设备大发展和新型机械设备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单靠原来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应组织轨道车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和有经验的师傅编写教材并亲自授课,对操作人员进行大规模轮训,以迅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要领。每个操作人员都必须要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1.3 把好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关
首先,在项目开工建设的初期,采取专题学习、以会代训、重点帮助等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组织学习铁路局的各项营业线施工的安全管理细则、《行规》、《站细》等,为日后顺利开展施工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防止出现“法盲犯法”现象的出现。坚持开展安全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将考核结果和安全奖挂钩,增强操作人员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其次,对操作人员进行建设单位、项目部和作业队三级安全教育。邀请建设单位安全人员针对既有线施工安全规章进行专门培训,并且培训要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坚决避免走形式走过程。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禁止上岗。
2.1.4 把好奖懲关。建立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奖惩约束机制,将其义务和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其真正自觉具有安全风险意识。
2.1.5 把好监督检查关。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力量,监督检查要具有一定權威性和震慑力,并与奖惩约束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2 开展练兵活动,避免眼高手低想象发生
在新项目开工前,轨道车作业队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施工环境等做好各方面突发事件的预想,针对预想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在作业队内要大力提倡开展各项岗位练兵活动,如轨道车应急起复演练、故障排除演练、消防演练等。有了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才不会自乱阵脚。根据预案开展练兵活动,让预案中的每位角色预演一次,来检验预案能否达到预想的自救和互救效果。通过预案的实战演练,操作人员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能起到好的效果,从而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
2.3 坚持召开“四会”,发挥集思广议职能
这里说的“四会”即职工民主生活会、学习传达会、工前安全交底会、工后施工总结会。
职工民主生活会是作业队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发扬民主,加强监督,促进队伍思想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掌握职工思想波动、稳定职工队伍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队内生活矛盾的重要渠道。因此,开好职工民主生活会可以有效提高职工民主生活的质量。
学习传达会是作业队正常办公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学习和了解上级文件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规范作业队管理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同样也是学习、传达、贯彻执行各级规章制度,了解公司发展前景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好学习传达会可以有效避免“法盲犯法”现象的发生,促进管理,提升职工工作的自信心和奋斗力。
工前安全交底会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作业人员以及轨道车操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描述了轨道车作业组织和运行方式,明确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写明了几项轨道车施工中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预案。交底会结束后,参与接底人员要在交底单上签字确认,签字即传递了责任感,工前交底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开好工前安全交底会可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施工,避免施工混乱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的杜绝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工前安全交底会是合理安排施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工后施工总结会是作业队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汲取和总结经验的重要途径。开好工后施工总结会,可以有效提升自身施工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督促施工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2.4 消除轨道车的不安全因素,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4.1 使用陈旧老化的轨道车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要坚决强制报废,不抱丝毫侥幸心理去继续使用,否则将得不偿失。
2.4.2 轨道车从进场到使用完毕调出的整个过程中,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进场前,要建立检查登记制度,检查其性能的优劣和可靠程度的高低,对于某些功能失灵、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或失效的轨道车辆要严格做好上线前运行的检修,检修后试验合格,方可进场,否则坚决拒绝进场。
轨道车使用中,一要坚持进行发车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三查和例行保养,对于多人轮班作业的轨道车辆,还应建立交接班制度,以防止人员交接工作失误等造成事故。二要坚持包保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保障轨道车的良好工作状态是保证轨道车施工安全的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作业队要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是包保责任制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做好定机、定人、定岗位工作,给每一台车找到它们自己的“监护人”,让每台轨道车都有专人负责操作和养修,赋予每一位操作人员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自己担当的责任后,工作中就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三要落实执行派车单制度,用以明确任务和流程。派车单制度是设备管理中常见的一项管理措施,在轨道车施工管理中采用派车单制度,可以明确的描述施工中车辆的运行调度情况,能够让操作人员更加明确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内容、运行速度等施工信息。只有做到目标、任务明确,思路、流程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项目退场的轨道车辆要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恢复其良好状态。
2.4.3 做好轨道车辆定期审验工作。轨道车辆正常年审一年审验一次,制动部件、阀体风表效验、车轴车钩探伤等部件为半年检验一次,轨道车辆安装的附属设备检验按铁道部《轨道车管理规则》和《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的规定执行。
2.5 严格落实防溜防护措施
轨道车出车前防溜防护要及时撤除,入库后轨道车组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溜防护措施:拧紧轨道车手制动、铁鞋压实加锁防盗、设置防溜枕木并加锁、停车牌防护,设置好后,在轨道车行车日志或防溜检查记录本上进行登记记录。
3、结语
总结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摸索、思考、总结和整理归纳。同时,在好的工作方法上,还需要我们有对工作坚持不懈和执着的精神。
在认清既有线轨道车施工目前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时,希望能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既有线 轨道车施工 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110-02
随着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推出,铁路建设迎来了空前大发展,同时也带来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回顾近几年来铁路建设机械设备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而目前铁路建设市场又出现了投资任务重,工期时间短的怪象,这对机械化施工而言,预示着每一项目的建设都是一场“恶战”,这又不得不令我们对未来机械化施工安全产生忧虑。如何避免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高发?本文拟对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以及轨道车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做一粗浅论述。
1、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1.1 设备的飞速发展与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紧张
伴随铁路建设飞速发展,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提高,机械设备数量不断增多,新型机械设备不断涌现,而与之相关的操作人员却极度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现有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已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需要引进较多合同工,对于他们来说,本身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而安全知识和意识又较淡薄,极需加强培训,可繁重的施工任务又不允许,简单培训加边学边干就成了普遍现象,这无疑增大了安全隐患,而如何解决机械设备的飞速发展与人力资源极度短缺的矛盾也成为制约铁路建设机械化施工安全的首要问题。
1.2 设备的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相背离的现象日益突出
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包括经济寿命与技术寿命。经济寿命是使机械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包括年折旧费和年运转费)最低的年数;技术寿命是机械设备从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遭淘汰的年数,它与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机械设备的运转时间有关。
将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统一考虑,是符合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目标的,无限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但会增加单位在环保、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投入,还会带来因性能、可靠性的下降而带来的安全事故隐患,合理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必要的。
1.3 项目管理和设备管理在目标追求上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冲突
1.3.1 项目管理的短期行为透支了机械设备未来的安全状态。“质量、进度和效益”是项目管理追求的目标;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正确使用则处附属地位,在“重使用轻养修管理”思想指导下,加班加点、超能力、超负荷运转成为常态,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加速了陈旧老化速度,致使机械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
1.3.2 机械设备管理与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存在三不管地带。机械设备的管理单位一般设在后方,其对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几乎无法控制;迫于租赁费收取和保证施工进度的压力,他们往往还对项目部做出许多让步,使操作人员在项目部常常处于被动和受指挥的地位,很少具有话语权;而项目管理人员作为非专業人士,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正确使用、定期维修保养等知识极其匮乏,使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被大大削弱。
1.4 既有铁路线的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既有铁路线施工中,轨道车发生故障被迫区间停车影响行车、部件脱落侵限拦停列车、因机械设备原因砸点等事故时有发生,影响恶劣。这既有运输系统与施工机械设备的相互干扰,也有施工线路与其他正在使用的铁路、公路、电力、通信及建筑物等的交叉跨越,增大了机械设备施工的难度和风险,更有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管理不到位或出现脱节的地方,使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1.5 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使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缺少章法
事故发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每次几乎都能落实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管理工作疏忽的细节,正是平时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成为了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对基础管理工作的忽视与放任,造就了事故分析与防范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畸形体制,使我们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缺少章法。
1.6 危险多变的环境给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
铁路建设大部分在远离城区的野外、山区、高原甚至沙漠和戈壁滩,气候与地质条件恶劣复杂,点多线长的铁路建设特点致使机械设备经常在各个项目间频繁调运,保养维修管理体制不能正常发挥,无法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养护,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2、轨道车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
2.1 以人为本,建立健全选拔、教育、培训、考核、监督、检查及奖惩等一整套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因人为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的占80%以上,关键时刻操作人员的操作处置结果,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发生与否,几乎可以说,操作人员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杜绝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能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
2.1.1 把好操作人员的选拔关
应优先选择那些心理素质稳定、做事严谨认真、爱岗敬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人员作为操作人员。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还需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2.1.2 把好操作人员技术教育关
轨道车辆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业队应采取提倡新老司机交流、讨论,鼓励不同岗位间工作经验的交流,不断提高轨道车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寻找空闲时间采取以老带新、“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传授基本的车辆安全隐患检查、排除等技术,从实际中锻炼新学员。 在目前机械设备大发展和新型机械设备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单靠原来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应组织轨道车生产厂家的技术专家和有经验的师傅编写教材并亲自授课,对操作人员进行大规模轮训,以迅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要领。每个操作人员都必须要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1.3 把好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关
首先,在项目开工建设的初期,采取专题学习、以会代训、重点帮助等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组织学习铁路局的各项营业线施工的安全管理细则、《行规》、《站细》等,为日后顺利开展施工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防止出现“法盲犯法”现象的出现。坚持开展安全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将考核结果和安全奖挂钩,增强操作人员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其次,对操作人员进行建设单位、项目部和作业队三级安全教育。邀请建设单位安全人员针对既有线施工安全规章进行专门培训,并且培训要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坚决避免走形式走过程。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禁止上岗。
2.1.4 把好奖懲关。建立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奖惩约束机制,将其义务和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其真正自觉具有安全风险意识。
2.1.5 把好监督检查关。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力量,监督检查要具有一定權威性和震慑力,并与奖惩约束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2 开展练兵活动,避免眼高手低想象发生
在新项目开工前,轨道车作业队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施工环境等做好各方面突发事件的预想,针对预想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在作业队内要大力提倡开展各项岗位练兵活动,如轨道车应急起复演练、故障排除演练、消防演练等。有了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才不会自乱阵脚。根据预案开展练兵活动,让预案中的每位角色预演一次,来检验预案能否达到预想的自救和互救效果。通过预案的实战演练,操作人员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能起到好的效果,从而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
2.3 坚持召开“四会”,发挥集思广议职能
这里说的“四会”即职工民主生活会、学习传达会、工前安全交底会、工后施工总结会。
职工民主生活会是作业队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发扬民主,加强监督,促进队伍思想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掌握职工思想波动、稳定职工队伍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队内生活矛盾的重要渠道。因此,开好职工民主生活会可以有效提高职工民主生活的质量。
学习传达会是作业队正常办公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学习和了解上级文件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规范作业队管理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同样也是学习、传达、贯彻执行各级规章制度,了解公司发展前景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好学习传达会可以有效避免“法盲犯法”现象的发生,促进管理,提升职工工作的自信心和奋斗力。
工前安全交底会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作业人员以及轨道车操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描述了轨道车作业组织和运行方式,明确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写明了几项轨道车施工中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预案。交底会结束后,参与接底人员要在交底单上签字确认,签字即传递了责任感,工前交底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开好工前安全交底会可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施工,避免施工混乱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的杜绝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工前安全交底会是合理安排施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工后施工总结会是作业队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汲取和总结经验的重要途径。开好工后施工总结会,可以有效提升自身施工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督促施工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2.4 消除轨道车的不安全因素,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4.1 使用陈旧老化的轨道车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要坚决强制报废,不抱丝毫侥幸心理去继续使用,否则将得不偿失。
2.4.2 轨道车从进场到使用完毕调出的整个过程中,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进场前,要建立检查登记制度,检查其性能的优劣和可靠程度的高低,对于某些功能失灵、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或失效的轨道车辆要严格做好上线前运行的检修,检修后试验合格,方可进场,否则坚决拒绝进场。
轨道车使用中,一要坚持进行发车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三查和例行保养,对于多人轮班作业的轨道车辆,还应建立交接班制度,以防止人员交接工作失误等造成事故。二要坚持包保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保障轨道车的良好工作状态是保证轨道车施工安全的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作业队要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是包保责任制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做好定机、定人、定岗位工作,给每一台车找到它们自己的“监护人”,让每台轨道车都有专人负责操作和养修,赋予每一位操作人员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自己担当的责任后,工作中就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三要落实执行派车单制度,用以明确任务和流程。派车单制度是设备管理中常见的一项管理措施,在轨道车施工管理中采用派车单制度,可以明确的描述施工中车辆的运行调度情况,能够让操作人员更加明确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内容、运行速度等施工信息。只有做到目标、任务明确,思路、流程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项目退场的轨道车辆要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恢复其良好状态。
2.4.3 做好轨道车辆定期审验工作。轨道车辆正常年审一年审验一次,制动部件、阀体风表效验、车轴车钩探伤等部件为半年检验一次,轨道车辆安装的附属设备检验按铁道部《轨道车管理规则》和《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的规定执行。
2.5 严格落实防溜防护措施
轨道车出车前防溜防护要及时撤除,入库后轨道车组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溜防护措施:拧紧轨道车手制动、铁鞋压实加锁防盗、设置防溜枕木并加锁、停车牌防护,设置好后,在轨道车行车日志或防溜检查记录本上进行登记记录。
3、结语
总结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摸索、思考、总结和整理归纳。同时,在好的工作方法上,还需要我们有对工作坚持不懈和执着的精神。
在认清既有线轨道车施工目前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时,希望能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轨道车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