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和预防学校管理中的“脑梗塞”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只有遵循其规律,有效治疗和预防学校管理中的“脑梗塞”,才能使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真正达到“无为而治”艺术管理的境界。
  关键词: 学校管理 脑梗塞 预防 治疗
  
  “脑梗塞”又称脑梗死,既往称为脑血栓。它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病理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脑血供量减少造成的脑梗塞;另一类是脑血流量不减少,质量下降,含氧量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脑梗塞,即脑缺氧。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校管理,校长超前的意识和科学的决策为什么在贯彻中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为什么不能如愿以偿,甚至在执行中夭折?追根求源,就在于学校管理中出现了“脑梗塞”现象。
  如果把脑组织类比成学校,那么学校管理中出现的“脑梗塞”的病理原因就不难想到:学校管理中管理层就是代表脑血质量下降导致的低氧血症脑梗塞的一类,学校管理中被管理层就是代表脑血供量减少造成的脑梗塞的另一类。
  脑梗塞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如能尽早预防、及时治疗,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科学合理治疗,患者最终还是能站起来、会说话、聪明起来、重新过正常人的生活。可见在学校管理中出现了“脑梗塞”现象,只要查出“病根”同样是能预防和治疗的。这里,我谈几点治疗和预防学校管理中“脑梗塞”的具体做法。
  
  一、确立多种意识,提升校长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所学校的发展取决于管理层的决策,而管理层的核心就是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话一点都不假,学校管理中的有效性也完全能从校长的身上体现出来。校长在管理时的方法、策略以及在管理的过程中的态度都对管理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要发挥这种作用,确立和增强多种意识,提升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关键。
  (一)校长要确立“责任意识”
  管理就是服务就是付出。学校负责人不仅应该是“教书匠”,而且更多的是担当责任(你主动承担责任下属才会放下包袱大胆工作),不是贪图享受,不是以图私利。不愿意就干脆下,以免影响自己也影响学校。
  (二)校长要确立“学习意识”
  校长要丰富自己,打铁要本身硬,以前理解“硬”就是要高压,要强硬,要树立“权威”,过去那种“管卡压、蒙骗唬”的管理行不通了。一是人们的自我意识比以往强了,二是法律规则更明朗了,三是信息来源更丰富了,四是就业渠道更多了。因而,要加强学习,增加自身修为,要力争自己不落后形势,要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我到底该干什么?我到底有多少能耐?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
  (三)校长要确立“榜样意识”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师生的表率。在工作中,校长要始终坚持用人格的力量影响人,用公仆的行动感染人,用忘我的工作感召人,处处以身作则,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这就叫“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小小的一个学校,校长的一举一动都在下属视界之中。另外,自己有虚,你也不敢兑现别人,一旦有把柄被别人抓住,你就非常被动。
  (四)校长要确立“下属观意识”
   一个校长要想做出成绩,必须摒弃“唯官”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官”。校长要学会和教师做朋友,经常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体谅他们、认识他们,真心实意地服务教师,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最终使教师对学校产生一种归属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心里,这就叫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此时二者已合二为一,成为一体,校长意识就是大家的意识,校长的思想、观点已转化为大家的共识和行动。
  (五)校长要确立“制度意识”
  要想在校园中营造信任教师的氛围,需要通过制度的引导,保障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发表意见的渠道畅通,以此将信任教师的理念落到实处。比如,有不少学校在对待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问题上,都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除了各种客观原因外,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领导不够重视,过分相信自己的决策能力,忽视了广大教师的无穷智慧。
  再比如说,校长信箱制度、校长接待日制度、校务公示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不仅是一个学校制度的建设过程,更是表达校长信任教师、坚决推进学校民主进程的必要环节,也是培育学校民主文化氛围的过程。
  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必须有广泛教职工的参与,必须得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可。就制度本身而言,职责要明确,常规要求要统一,评价激励要体现合理与差异。各种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机械、被动地贯彻,要体现艺术性和人文性,无情制度,但要有情操作。
  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和不足要选择适当时机进行集中修订和完善,在得到团队大多数人认可的情况下再执行。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应该主要看其在执行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果。从目前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普遍现状来看,问题主要不在于制度的有无和制度的详略,而在于制度的合理性和落实程度方面。
  管理没有好制度不行,但有了好制度,如果得不到有力的贯彻执行,同样没有用。制度的贯彻落实不仅受制度内容的影响,还与管理层对制度的理解程度和执行制度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只有管理者本身对制度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灵活和创造性的执行,制度才会产生更大的效能。
  一句话,学校制度是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反过来大家都要按制度这一规则办事。学校有效制度的建设就是确保把要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使学校管理依常规、呈常态、保长效。
  (六)校长要确立“管理细节意识”
  管理需要关注细节。很多时候,小事不一定就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往往决定着成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有一句名言:“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其中强调的仍然是细节。
  学校管理的道理也一样,校长的价值取向、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方式等往往影响着行政一班人,而行政一班人的所作所为又会潜移默化地对广大师生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风气。
  在一所学校,不论其历史有多长,条件有多好,校长的理想和报负有多大,学校的管理要求有多高,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的行动,学校的办学质量是难以提高的。
  我校教学成绩一直为人称道,究其原因,我觉得其成功之处不在于生源,不在于名师,不在于课堂教学如何独特,也不完全在于教师的苦教和学生的苦学,而在于对教学的研究和近乎极致的教学过程计划上,这就是关注细节,这就是精致管理。
  当然关注细节,不等于校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是自己力求将该做的事努力做好,并影响和带动团队其他人逐步形成同样的做事风格和习惯。事实上,有时处理好一个细节往往胜似一百遍的泛泛号召。
  (七)校长要确立“团队意识”
  团队“雁阵”精神是一个学校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它反映在团队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状态,荣辱与共、团结协作的和谐关系等方面。
  管理者任何好的想法、意图如果得不到绝大多数员工的认同、支持,得不到集体、团队实实在在的贯彻,那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阁”。因此,学校团队精神的形成,老师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对学校的归宿感,对能否实现学校有效管理有着直接影响。
  从这个层面上,校长在管理过程中更加需要做的工作是最广泛地培养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最充分地调动和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靠强制、约束、限制进行管理。
  如果说管理是要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努力使团队成员能够自觉认同和服从的管理。另外,团队精神的铸造还离不开管理者的执着追求和坚守,做好一件事容易,但将一件好事做到底或做好每一件事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学校管理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时紧时松,否则管理就会缺乏诚信和权威,学校的发展就会难以持续。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唐僧”取经学习。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个来自各方。尽管他们的关系复杂,思路和方法各不相同,但他们有合理的人员配置,共同的奋斗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做到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立场坚定、勇往直前,最终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他们这个取经班子可称得上一个团结和谐的班子,其团队精神对于今天的学校管理和领导班子建设仍具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二、建设既能干事,又能共事的领导班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活跃时期,教育观念、办学体制、育人模式、课程设置和品德教育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形势和现代学校管理与发展的任务,能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能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领导班子能否干事,干得好与不好,能否团结共事大有关系。
  首先是能干事。就学校而言,领导的基本职能就是干事。就是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职能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是按照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发展目标带领广大教职工干成事。应当看到当前学校管理中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现象还相当地存在着。
  如有的学校脱离实际喊口号、变花样,今天一个新理念,明天一个新模式;有的学校规章制度一大摞,只当摆设,不去落实;有的学校热衷于形象工程,作表面文章;甚至有的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干劳民伤财的事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地干扰着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损害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只有干而论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通过真抓实干,变成具体的行动和效果,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因此,只有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提到抓落实中,形成干事的风气,弘扬干事的正气,创造干事、干成事的环境,才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做到人人奋勇争先,个个见贤思齐,干事如鱼得水,充分发挥特有的团队雁阵精神办好学校。
  其次是能共事。一个领导班子能否团结共事,是能否干成事的重要条件。在一个领导集体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个性特点和处事风格,要能真正做到团结起来共同干事并不容易。如有的班子“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很难干成什么事。
  班子成员各有长短,相互包容是团结共事的起码条件,要用胸怀来包容,在相互包容中求同存异;应以诚相待,在相互沟通中化解分歧,在坦然交流中凝聚共识,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氛中取长补短;要相互尊重,做到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配合不推诿,正确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准确地把握自己岗位的职、权、责、利,到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专权,有所为而不妄为,进而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升华团结共事的境界。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面对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教育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要适应新形势,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必定要建设一个团结和谐,既能干事,也能共事的领导班子,而这个班子的成员能在沟通中增进理解,在协调中加深信任,在相互支持中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聚精会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
  也只有这样的班子,才能带领广大教职工脚踏实地、与时俱进、一步一个脚印把应干的事干好,才能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
  
  三、把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是实施学校活动的主体,也是学校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学校的一切理念、计划都要教师付诸具体实施。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要抓住关键,切实提高教师水平。”“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不容置疑。这一作用在21世纪将更具决定意义。”如果教师没有积极性,甚至懈怠,凭你几个管理者,心操死了,人苦死了都不会取得满意成效。因而在学校的管理中 要“尊重教师、换位思考、利益共享”。
  因此,校长不仅要对教职工生活关心和物质奖励给予充分关心,而且还要对教职工事业发展时时关注,校长要为教职工的事业发展搭台子、摇旗子,而不是使绊子。校长要努力用真诚换取真诚,用尊重赢得尊重,用理解争取理解。只有教职工把学校要求转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管理的效能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同时,我校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教师培训会、恳谈会,及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教育文件、各种现代教育理论,推广介绍其他学校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学校管理有效的途径,规范学校的各项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
  
  四、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不仅可以凝聚和谐的团队,也可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凝聚产生力量,一所学校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凝心聚力,向着共同目标迈进。
  要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仅有切合自身的目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全校形成有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大雁南飞”共识(共同奋斗目标)。我校全体职工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大家都能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出谋划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营造和谐进取的氛围。
  总之,管理是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手段,管理有法,但无定法;管理是一门科学,只有遵循其规律,管理才会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管理是艺术,而艺术的境界有高有低,作为学校管理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潜心探索,才有可能“悟出”治疗和预防学校管理中的“脑梗塞”之道,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真正达到“人和政通,无为而治”艺术管理的境界。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中学)
其他文献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 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对一个班级的成绩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上一位班主任不难,但要当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这几年来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学习投入和向老教师的不断请教, 我认为要当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班主任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是班级事务的权威,凡事居高临下,班主任的意见就是唯一正确的这种思想在现在的班级
期刊
内容摘要: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学生感受到自己获取的一系列成绩和进步的时候,他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在信任中唤起自信,在引导中树立自信,在评价中完善自信,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在自信中成长。  关键词:学生 自信 成功    自信是一个要成材的人必备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积极感受、认识和评价,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肯定、接受的态度。 自信是人类心
期刊
教育家商友敬所说“‘知识’有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他沉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  我们近日教育的弊病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产生情感,其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无情感而为之,只能发挥20%。  因此在
期刊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最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十年树木而百年树人,神圣而重要的教育事业与优美的诗歌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诗歌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语文教材里都选有诗歌,不仅可以学习诗歌的技巧、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
期刊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中,总是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知识的殿堂。  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
期刊
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出类拔萃。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应100万字以上。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就指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教材所选取的素材,要使得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模型。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建模思想无疑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在如何培养中
期刊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螃蟹的妈妈对小螃蟹说:“你们不要横着走,那样太难看,以后要向前走。 ”小螃蟹说:“我们横着走是跟着妈妈学的,你要是向前走,我们也会向前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螃蟹妈妈不经意间的举动已在小螃蟹心里播下了“横着走”的种子,长大的螃蟹怎么不“横着走”呢?大人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我作为教师,从学生身上深刻的体会到这些。  昨天清早,我在教室里检查作业,发现讲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