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开国武功守成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a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清宫文物越来越受到收藏界重视,清朝宫廷制作的各类艺术品屡屡成为市场上的亮点,为收藏界带来新的入藏品种与热点话题。在清官瓷器、书画、珐琅器、玉器等艺术品不断成为拍卖焦点的同时,原来不受人们关注的一类宫廷器物也进入我们的视野,那就是清朝宫廷制作的各类精美兵器。如,2012年10月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以4830万元成交的清乾隆金桃皮鞘宝腾腰刀;2016年11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198.5万英镑(约167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乾隆皇帝御用枪等,都反映出这类清朝宫廷制作的兵器类文物,已经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清朝宫廷制作的各类兵器,目前主要集中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图一)两大博物馆中,其他一些综合性博物馆虽也有一定收藏,但其数量并不多。过去在收藏界,曾将清宫兵器归于杂项类藏品,它们的价值和价格与传统的书画、瓷器等主流艺术品不可相提并论,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清宫兵器所具有的历史价值颇为重要:在远去的清王朝时代,它们曾是满洲人开创帝国、保卫江山的实用器械,因而它们也与清朝宫廷各个时期的史事结合在一起。
  综观有清一朝,其开国创业、占据东北、挥师入关乃至一统天下,随后又统治中国长达270余年,均与清朝皇室推崇的赫赫武功息息相关,而这个王朝所制作的各类兵器,也为我们见证清王朝历史,提出了最好的物证。
  一、清宫兵器制作与宫廷收藏
  明朝末年,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于辽东山区建州左卫苏克素护河部起兵,开始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他足智多谋,武力超群,在兄弟子侄众贝勒、大臣支持下艰苦奋战30余年,基本平定建州、海西、东海女真三大部族。1616年,他在抚顺以东的赫图阿拉创建了大金国(史称后金),其后便将进攻矛头转向明朝,率八旗军很快占据了辽东地区,先后将国都迁往辽阳、沈阳。努尔哈赤死后,其第八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营建了盛京皇宫(沈阳故宫),并于1636年将国号改为大清,从此开启清王朝建立国家的序幕。1644年,清世祖顺治帝福临在盛京皇宫大政殿正式即位,不久由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在明降将吴三桂配合下,击败李白成统领的大西农民军,迅速占领北京。同年10月,清迁都北京入主中原,开始平定全中国的战争,很快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共存的强大帝国。
  从清王朝崛起和统一天下全过程来看,武功创业与武力守成是其成功关键,也是各代皇帝引以为自豪和用心遵守的国策。清朝入关后,康熙、雍正、乾隆乃至嘉庆、道光诸帝无不将“国语骑射”视为统治国家的要务,他们自幼熟练骑射和多种武技,在宫廷中制作大量御用兵器,经常统率王公贝勒、大臣和八旗官兵赴南苑和木兰围场举行狩猎、军事训练活动,以保持满洲军队的战斗力。从清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收复黑龙江流域,清中期平定新疆、收复西藏和平定大小金川、平定台湾、平定西北,以及数次对外军事行动等战役来看,武功守成也发挥过重要作用。所有这些,与清朝历代皇帝对武功的推崇都有着直接关系(图二)。
  正是因清朝皇帝对武力、武功有如此之高的肯定,因而导致其对御用兵器的制作也十分关注,由此推动了各类兵器制作的发展,形成当时及后世极其丰富的清宫兵器传世品。
  清朝宫廷兵器制造的历史非常悠久,早期其开国战争之初,在定都赫图阿拉城之时,即形成明确的兵器制作作坊,“北门外铁匠居之,专治铁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制弧矢”。此后无论是迁都辽阳还是沈阳,这些工匠都随着朝廷迁移而行,为宫廷和八旗官兵提供源源不断的大量武备类器物。至皇太极时期,随着汉官汉人不断归顺,八旗军队开始大量使用火枪、火炮,同时也开始了清朝铸造大型火炮的历史。清入关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各朝发展,清宫兵器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起较为完整、固定的兵器生产之地。
  从史实情况看,清入关后宫廷兵器的制作主要是在养心殿造办处和武备院两处,它们所造各类兵器可称为“御制”和“院制”。另外,由工部制作的宫廷兵器可称为“部制”,由八旗铁匠局制作的兵器则可称为“局制”。各部、局及各省奉旨所制兵器,弥补了当时宫廷侍卫、护军等使用武器装备的不足(图三)。
  养心殿造办处所制兵器,主要有弓矢、刀剑、鸟枪及甲胄等其他武备类用品,大部分兵器由皇室成员使用,另有一部分由宫中侍卫使用或赏赐给藩部首领、外国使臣。由于养心殿造办处所制兵器非常精致、标准,也成为各地制作兵器的样品。清宫火炮的制作工场设于紫禁城北部的景山,清朝的“神威将军”炮、“神功将军”炮和“威远将军”炮等均在此处炮厂生产,形成了宫廷兵器制作较为集中的结果。
  武备院所制器物,以宫廷中用于礼仪场合的卤簿仪仗为主,其中亦含有兵器类用器。如武备院甲库,负责制造甲胄和刀枪;毡库,负责制造弓和箭枝等。
  从清朝宫廷收藏兵器的库房地点看,主要集中于紫禁城中内武备院、梵宗楼佛殿以及盛京皇宫的飞龙阁等处。其中武备院“掌备器械以供御,官用皆给焉”,这里收贮着帝后御用卤簿仪仗的陈设兵器、宫廷侍卫及虎枪营官兵使用的各类兵器,以及紫禁城各门护军、坐更值房官兵、随扈官兵、圆明园官兵使用的许多兵器;另外八旗左右两翼及健锐营护军使用的鸟枪,也由此保存和领取。梵宗楼本是紫禁城内的一处佛楼,但在基中却保存着乾隆皇帝的御用刀剑,我们所熟知的清高宗御制“天地人”款刀、剑即一直供奉在此,直到清末才有一些器物流散到外部社会(图四)。
  盛京皇宫收贮的清帝御用兵器,主要收贮于大清门内的飞龙阁中。康熙年间,内务府奉清圣祖玄烨谕旨,开始将先帝和皇上御用武器移回盛京恭贮,此后逐渐形成定例,各代均有输送,形成盛京飞龙阁收贮清帝御用兵器的定例。至清末道光朝和光绪朝,盛京内务府统计飞龙阁所藏御用兵器时,不计箭枝即已多达数百件之多。这些兵器主要包括各代皇帝御用的腰刀、宝剑、弓箭、火枪以及橐鞬、马鞍、甲胄等物。
  如乾隆八年(1743),由北京送貯盛京飞龙阁的御用兵器,仅弓、箭、刀、剑、火枪即有:弓——“定靶葡萄桦皮弓壹张(宪宗皇帝御用),万福锦桦皮油弓伍张(高宗皇帝御用)”;箭——“镀金大礼披箭伍枝、鸾翎长披箭伍枝、平顶骨包头贰枝、哨箭拾枝、兔儿义箭拾枝、墩箭拾枝、铁义箭拾枝、水箭拾枝、梅针箭伍拾枝(宪宗皇帝御用),锈铁披箭贰拾枝、锈铁刀尖箭拾枝、射虎披箭贰拾枝、亮铁披箭拾枝、亮铁刀尖箭拾枝、遵化长披箭伍拾枝、皂雕翎索伦长披箭贰拾枝(高宗皇帝御用)”;刀、剑——“嵌珊瑚镀金黑皮腰刀壹口、镀金镶嵌花皮腰刀壹口、洒金漆套倭长剑贰柄”;火枪——“西洋改鞘花交枪壹杆、桦木鞘铜叶枪壹杆、套枪壹杆、准枪壹杆、桦木鞘花交枪壹杆、绿漆鞘线枪壹杆、桦木鞘花线枪贰杆(宪宗皇帝御用),交枪壹杆(图五)、贺兰国改鞘交枪壹杆、榆木鞘花交枪壹杆、镀金口素铁交枪壹杆、桦木鞘花交枪壹杆、胭脂木鞘线枪壹杆、紫漆鞘线枪壹杆、桦木鞘花线枪壹杆(高宗皇帝御用)”等等,可见盛京所贮清帝御用兵器之多。   二、清朝皇帝御用兵器
  清朝各代皇帝的御用兵器,大致可分为礼仪佩带兵器和战场实用兵器两种。由于它们属于天子所有,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采用材料,均为优质上乘。
  由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清帝御用兵器来看,其最早的一件藏品,当属清太祖努尔哈赤御用宝剑(图六)。该宝剑全长80.5、刃长58.3、宽3.1、柄长19厘米。为礼仪佩剑,剑身钢制,双刃平钝;剑柄为铜制,柄首呈海棠形,开光内錾刻天官、鹿、鹤图案,柄部嵌以黑牛角;剑镡为铜制,中间开光内錾有玉兔、云纹,镡两端似龙首形。剑鞘外包铜皮,有7道铜箍,中间两侧另包以鲨鱼皮,并镶嵌螭虎、花卉纹鎏金铜片。由其装饰的“加官进禄”“玉兔呈祥”等图案寓意看,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色。乾隆年间,曾为此剑佩以皮条,用汉、满两体文字书写“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等字样。据专家考证,该剑应是努尔哈赤反明之前,由明朝宫廷赠送给他的“龙虎将军剑”,反映了他起兵早期曾大明属臣、为明朝守边的史实情况。此剑为沈阳故宫藏国家一级品文物。
  清太宗皇太极御用腰刀(图七),为沈阳故宫藏国家一级品文物。该刀全长94.5、刀长75、宽4、厚0.6、柄长15厘米。为皇太极征战沙场的实用兵器,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皇太极传世实物之一,其历史与文物价值极为重要。刀身以优质钢制成,外形似扑刀,刀刃锋利,刀身铸有两道血库;刀柄用皮条缠绕,柄首及镡部有镂空铜鎏金花纹纹,制作精细;鞘为木制,外包鲨鱼皮,鞘外有镂空铜鎏金花卉纹横箍4道,中间两道横箍略窄,箍上有圆孔,用以系带。附有乾隆年间所制皮条,上书满汉两体文字:“太宗文皇帝御用腰刀一把,原在盛京尊藏。”
  除此之外,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清太宗皇太极御用牛角弓、御用哨箭等物(图八)。它们做工均较为粗糙和简陋,造型也较为古朴和原始,反映了后金至清初开国阶段国家草创、征战频繁以及宫廷制度仍未完图八清太宗皇太极御用弓、箭备、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
  清世祖福临(即顺治皇帝)出生于盛京皇宫的永福宫内,他自幼随父兄演习弓马骑射,6岁被推上皇帝宝座,并在其后成为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沈阳故宫博物院现藏有顺治皇帝幼年习武所用的牛角桦皮弓,即所谓“顺治小弓”(图九)。该弓全长9l、弓背宽2.8、弓弰长12厘米。外形为反曲弓形式,以木质为弓胎,外包桦皮并髹以漆,一侧固定有牛角,以增加弓之拉力;弓角两侧有弓弭、弓码,附有丝质弓弦及清时所遗条状黄纸条,上书汉字:“世祖章皇帝黑桦皮小弓,照此样二张。”该弓是沈阳故宫原藏文物,反映出清初皇帝从小尚武的宫廷规矩。
  除清初时期保留下来的一些器物,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收藏较多的乾隆朝宫廷兵器,如各类腰刀(图十)、仪刀(图十一)、宝剑、弓箭、火枪以及橐鞬、马鞍、甲胄等等,它们也反映了清朝中期宫廷兵器制作方面的具体特色。
  至于故宫博物院所藏武备类文物,其中则拥有数量众多的清帝御用刀剑、弓箭和虎枪、火枪、火炮等物。
  清白玉嵌宝石柄金桃皮鞘含英腰刀(图十二),为乾隆朝典型的御制腰刀之一。该刀通长94、刃长72、柄长20厘米,为清宫旧藏。此刀为白玉卷首柄,嵌金丝缘,内嵌红绿宝石一百余块,丙端系明黄丝穗,中饰铜镀金莲花座嵌经松石坠。菱形护手,钢刃,近銎处错金、银、铜三丝相间图案,一面隶文铭文“天字二十九号”“含英”,另一面为“乾隆年制”款,款下以银丝嵌成人物图案。金桃皮刀鞘,首尾饰件王夆、珌均为铁镀金镂空花纹,两道饰箍上系明黄丝带,以便佩挂。
  清帝御用弓箭及橐鞬(图十三),为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目前故宫所藏清高宗御用弓有数十张之多,这些御用弓基本为木胎所制,外面以牛角筋固定,内面贴以桦皮,中加暖木或牙角制弓把,弓弦为鹿皮或丝线所制,弹力较大且耐用。根据史籍记载,清中期皇帝行猎过程中,多将其击中猎物的宝弓收藏起来,并于其上铭刻事迹,以记功绩。如清高宗一把弓身上刻有:“乾隆二十二年,带领准噶尔投降人众木兰行围,上用宝弓,在依绵豁罗围场射中一鹿。”反映了清帝对于武力的崇尚。
  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帝御用兵器中,以世人熟悉的乾隆御用系列腰刀、宝剑最为著名,即所谓的“天地人”款腰刀和宝剑。清宫造办处从乾隆十三年(1748)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间,共制作了四批精致的御用刀剑,每批刀30把、剑30把,共计240把,它们按照“天”“地”“人”款为编号,分上、下品级,每五把一组,被盛放在48个楠木箱中,其中刀箱总命名为“湛锷韬精”(圖十四),剑箱总命名为“神锋握胜”(图十五)。这些腰刀、宝剑目前大部分仍在故宫收藏,少部分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拨给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等文博单位,另有很少一部分刀剑则在清末民初时期散佚到宫外,甚至流传到海外,成为当下收藏界最为瞩目的清官兵器文物。
  三、清宫兵器制作工艺与宫内收藏的异族兵器
  清官兵器与古代传统兵器一样,总体上可分为冷兵器与热兵器两大图十一清宫侍卫所使用的两种仪刀类,制作工艺也基本沿袭着传统做法,其中冷兵器以弓箭、刀剑、枪矛等为主,多以铁、钢、铜、木料、皮革、胶、漆等为材质;热兵器以火枪、火炮等为主,以铁、钢、铜等采用铸造工艺制成,采用火药装填、发射方式发挥功能。
  清朝宫廷制作和收藏的各类兵器,不仅在大清开国、守成历史上发挥过作用,不同时期的兵器还以其典型的做工、不同的工艺风格,使世人了解到清宫制作技术的发展与演进,并由此引导我们向纵深方向思考:通过器物制作与工艺的变化,清宫兵器实际承载了清王朝由草创到盛繁的转变,即从古朴简陋,向考究优雅演变,直到发展为精美奢华的高度。可以说繁多的清宫兵器,的确使人体验到古老文明随着时间推移而走向升华,使人品味到传统文化的高雅与博大。
  清初,国家处于连年征战的战争岁月,制作材料缺乏,工匠稀少,工艺落后,再讲究的帝王兵器也无法脱离朴素的风貌。如我们看到的清太宗皇太极御用腰刀,其制作无论是选材、做工还是装饰工艺,都保留着清入关前原始简朴的气息(图十六)。而到了清朝中期,随着帝国步入“盛世”,国力充沛,皇帝雅致,工匠精艺,故此时所制作的御用腰刀,已基本丧失作为武器的功能,无不以奢华的外表为装饰,制作越来越考究,除采用铸造、锻造等工艺,更多附加錾刻、镶嵌、累丝、错金银等复杂手段。从乾隆朝所制数百种御用腰刀、宝剑来看,它们在设计上已臻于完美,在选材上要搜尽天下美材,在装饰图案上要追求繁缛华丽(图十七),使今人都慨叹其巧夺天工的技法和理念。   清朝宫廷除自己制作和收藏皇帝御用兵器、皇室成员兵器和宫廷侍卫、护军等所用兵器,还通过接受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贡、外国使臣敬献和由贸易购買等形式,来增加宫廷兵器的品种和数量,从而使清宫兵器更加丰富多彩。
  从史实情况看,清朝入关建立强大帝国后,不断有周边少数民族归附而来,一些外国使臣也纷纷来华觐见皇帝。当时,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入京拜见皇帝时,往往会奉献本族、本国特产的物品,这其中即包括一些异族生产的兵器。此外,清朝通过统一疆域和平定叛乱等战绩,还缴获了不少异族兵器,从而使宫廷收藏的兵器种类更加繁多。
  乾隆三十六年(1771),清朝平定新疆准噶尔蒙古部不久,被迫迁移、游牧于俄罗斯境内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原属西北蒙古厄鲁特四部之一),因不堪忍受异族专制统治,不远万里起程返清,经历艰险回到祖国。当土尔扈特部归清后,得到清高宗弘历的赞赏和支助。同年六月,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前往承德觐见乾隆皇帝,并向他进献了铁把皮鞘番属刀(渥巴锡腰刀)(图十八),体现了西北蒙古部族对大清皇帝的敬仰。
  乾隆五十八年(1793)秋,英国公使马嘎尔尼率使团经长途跋涉来到京师,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其一行得到各地官员的隆重款待。马嘎尔尼觐等人拜见乾隆皇帝时,向其进献了600多件礼品,其中即包含做工精美的西式火枪(图十九),使宫廷中又增加了来自遥远国度的特殊兵器。
  据史料记载,此类由外国使臣携带、呈献的腰刀、短刀、火枪类兵器相当多,朝鲜、琉球、荷兰等国均曾向清官进贡过兵器。如乾隆六十年(1795),廓尔喀额尔德凡王拉特纳巴都尔,即向乾隆帝进献了颇具异族特色的铁把绒鞘云头刀(图二十),此刀造型独特,材质优异,与中原地区传统的佩刀形成较大差别,令人过目不忘。该件兵器后来即一直保存于清宫之中。
  现由故宫博物院及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兵器文物看,其中有不少是出自新疆、西藏乃至大小金川、云南边陲等少数民族首领奉献的各种短刀、匕首或宝剑。这些兵器大多造型新奇,有的于刀剑外鞘或刀柄周围镶嵌以彩色宝石,有的在修饰工艺上另辟蹊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兵器款式,为清宫传世兵器增添了新的品种。
  从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目前所收藏的清宫兵器来看,其器物种品非常丰富,仅此一篇文章是无法全面展开介绍的,即使从兵器的外部造型研究,其样式也丰富多彩,如从清宫传世的一组长柄兵器看(图二十一),它们各具姿态,皆有特色。
  另外,除以上所介绍的清宫常见兵器外,在宫廷之中还有许多与战争有关的武备类文物,它们虽然称不上是兵器,却与战争、战役有着直接关系,因而也成为我们研究清朝战争和历史的有利依据。如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铁制“大金天命铸云板”(作为报警使用)、木制蒙文信牌、汉满蒙文“皇帝之宝”印牌、汉满蒙文龙纹“宽温仁圣皇帝”信牌(作为传令使用),故宫博物院所藏贝类、铜质螺号,藤牌、各类橐櫜、马鞍、马鞭和各种铠甲、棉甲、锁子甲、金、鼓、号角等,它们作为战争、战斗的附属品,也像清宫传统兵器一样,在王朝创建和守成大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多加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对象。
  (责任编辑:阮富春)
其他文献
1983年9月至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固原县文物工作站联合对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的一座古墓进行了发掘,被确认为北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李贤夫妇合葬墓。该墓虽经严重盗扰,但仍出土了金、银、铜、铁、陶、玉等各种质地的随葬品300余件。在墓道和墓室内还绘有壁画多幅。这座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中外交通、文化艺术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墓中出土金银器共10件,本文介绍其中的一件代表性精品。  鎏金银壶(
期刊
译者注:  本文是1933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贝克先生在经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后,对蚀花古珠写下的一篇综述性文章。论文首先从科学角度通过对一些出土的蚀花珠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化学分析,将常见的蚀花肉红石髓珠分为“型一”和“型二”两类,型一珠为用碱蚀法在矿石的天然表面绘制白色图案;型二珠首先用碱蚀法对矿石表面整体染成白色,再用金属硝酸盐在白色底色上绘制黑色图案。之后论文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出土的蚀花珠分地区进行
期刊
17-18世纪欧洲流行一种中国式的装饰艺术风格——“中国风”(Chinoiserie),源于对中国文化的膜拜。东西方远隔数万里,贸易路线曲折漫长,自战国秦汉起,亚欧之间时断时续、辗转交换着贸易货物。历史上不同时期,我国的漆器,同丝织品、黄金、瓷器、茶叶等货物陆续传入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及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然后再由这些中间商传入欧洲。其中由长安(今西安)作为起点经陆路的贸易路线即闻名海内外的“丝绸
期刊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这里既是西北军事重镇,又是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咽喉孔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代北方草原文化、中西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固原历史文化。该地区出土的金银器,形制、纹饰和造型风格颇具特色,为研究春秋战国、两汉、北朝、隋唐以及蒙元时期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提供了实物依据。  楔形金币(图一)  东周时期货币,楔形。当时用黄
期刊
铜镜是青铜工艺中的一种,是古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具,它的起源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类的生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紀70年代以来,固原地区先后出土了战国、西汉、新莽、东汉、北周、隋唐、宋、金、元、明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数百面。它们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展现出固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脉络。固原博物馆藏有部分固原地区出土的铜镜,笔者简选部分汉、
期刊
北朝(386-581)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政权的总称,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山西在北朝文明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西晋时拓跋鲜卑崛起,此后拓跋珪建立北魏,又迁都平城(今大同),逐鹿中原。自此,平城作为北魏都城97年,京畿地区人口盛时达百万,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和颇具影响力的国际都会。北魏末年,高欢选晋阳(今太原)作为根本基地,苦心经营,聚天下
期刊
四条屏是一种书画传统流行幅式,与中堂、扇面、横披、斗方、手卷、镜心等其他幅式共同构成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形式。长沙博物馆藏有不少名家书画四条屏作品,这些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颇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选取其中三组馆藏近代名家书画四条屏作品介绍如下:  1、何维朴《山水图四条屏》(图一)  何维朴(1842-1922),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湖南
期刊
“跃马扬鞭芳草地,闻鸡起舞杏花天。”丁酉鸡年,在新春的鞭炮声中除徐开启大幕。鸡,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十,与我国农历纪年法“十二地支”中的“酉”相配,“酉鸡”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如果要算上“十二天干”来纪年的话,那2017年就是丁酉鸡年。  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符号、地位仅次于龙的凤凰的重要取材对象之一,据《尔雅》所载,凤凰是“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
期刊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仓石、昌硕,号缶庐、苦铁等,是近代著名的艺术大师。作为浙江安吉人,他的一生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一生中,有二十多年生活在苏州。苏州对于吴昌硕而言,可以说是第二故乡。其中,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后,吴昌硕定居苏城,一住就是十五年。直到辛亥革命那年,吴昌硕再一次移居上海,最后终老于申江。苏州文物商店收藏有颇为可观的吴昌硕作品,其中有一小开册
期刊
楔子  第一次看到杨渭泉的画,是在曾佑和的《中国画选新语》(some Contemporary Elements in Classical Chinese Art)的黑白封面上,那是一张八破图的局部放大,翻开内页,只有简单的说明:“封面:近代画家杨渭泉作《集锦图》,庚午一九三零年。”其后并无画家介绍,也无画作说明。不过,从此杨渭泉的名字与画作,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20世纪初的中国式拼贴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