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后究竟该选择何种方式养老?这是许多老人都要做出选择的问题。退而不休还是颐养天年?什么样的状态又算得上是颐养天年?
你好,这里是xx离退休人才网。老年人永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实现离退休人才继续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某老年人才求职招聘网站的一部400电话被拨通后,里面重复着这样的彩铃。
电话这头,是62岁的潘友章。由于该网站需要交纳相应的费用后,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才可以取得对方的联系方式,退休后打算再就业的老潘怕被“忽悠”,故果断放弃了此次操作。
退休之后,过了两年修身养性的生活,老潘担心自己再在家待下去,恐與社会脱节,因而计划再就业,一为发挥余热,二为补贴家用,三为调剂生活。《民生周刊》记者在北京、辽宁、河北、黑龙江、安徽等地走访时了解到,有潘友章这样意愿的老人,不在少数。
山东济宁市的贾凤兰当年一退休就从老家来到北京,在北漂的女儿家即刻又“上岗”了,成为女儿一家人的“保姆”,主要负责照顾外孙女以及买菜做饭。“刚开始觉得很幸福,认为这就是老人应该做的,但是时间一长,我觉得自己很委屈,女儿和女婿对我很好,但是我有些不甘心,退休后的生活不该是这样的。”
那么,退休后究竟该选择何种方式养老?这是许多老人都要做出选择的问题。退而不休还是颐养天年?什么样的状态又算得上是颐养天年?在采访中,面对这些问题,许多老人给出不同答案。
待不住
2015年11月,潘友章从辽宁省锦州市某制冷企业技术科主任的岗位上退休。由于该企业早些年就已改制为民企,“所以我们单位不像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退二线的情况。”身为科室主任的老潘说他退休的前一天还带着工人在设备间看机器。
虽然工作不繁琐也不辛苦,但是几十年日复一日的重复,老潘坦言,他早已对工作失去了激情。正因为此,老潘当时很期待退休后的生活。
老潘喜欢钓鱼,退休后的头一个月里,他曾连续几天早上骑着摩托车去锦州市的女儿河河边垂钓。那时已进入冬季,给鱼钩挂食时,老潘的手指冻得都回不过弯,但是老潘觉得特别过瘾。可没过多久,他对这个原以为会是自己一辈子的爱好,突然就少了兴趣。“像钓鱼这种事,如果不能忙里偷闲去享受,就没意思了。”
退休前,老潘每天的出行轨迹是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圆点,除了在家附近转悠,他无事可做。
因为老伴白天要去照顾80多岁的老岳母,儿子也早成了家,他干脆用“孤家寡人”来形容目前的生活状态,除了看电视、偶尔和邻居打麻将、公园遛弯,老潘甚至找不到可以经常聊天的对象。
“再待就待傻了,每天要靠新闻来了解社会,退休后的生活其实挺无聊的。”于是老潘打算重出江湖,再就业。他不想回原单位上班,担心被同事们误会“我是个财迷,干了一辈子了,老了还出来赚钱”。老潘说他这辈子没啥能耐,但是就在乎个穷面子。
通过有限的上网常识,老潘尝试利用求职招聘网站求职,尽管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怕被网站“套路”的情况,但是老潘对找工作颇有信心,因为在制冷设备维护和操作方面,老潘具备一技之长。
老潘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不管做什么活,他都决定要做一个银发上班族,“女人可以天天在家看电视、带孩子、织毛衣,但是我真的待不住。”
闲不着
其实,潘友章的这个想法在许多老年女性那里是不被认同的。他不知道,不少女性退休后如果天天在家里看电视、带孩子、织毛衣,也会觉得无聊。
贾凤兰今年56岁,退休后的这6年,她被幸福牢牢地“束缚”住了,以至于对当前的幸福生活产生了“反感”。
6年前,她为了早点去北京帮女儿照顾孩子,她果断拒绝了当地某所中学返聘的请求。“教了一辈子书,教累了,就想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刚开始,贾凤兰在女儿的指引下,很快就熟悉了小区的环境和北京的生活节奏。看着女儿和女婿早出晚归,她觉得帮着照看孩子、做饭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年轻人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当妈的能帮就帮一把,而且能哄着小外孙女也是很开心的。”
就这样,每天都是照顾孩子再做饭,贾凤兰渐渐地开始吃不消了。“以前在老家时,晚饭后还有时间去广场跳跳舞、偶尔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现在是一点空都没有了,挺怀念以前上班的日子的。”贾凤兰告诉记者,这些话她不能当着女儿的面说。
本打算外孙女入幼儿园后,她就回老家的学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但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还没等到外孙女入园,女儿就又怀孕了。
她听说北京月嫂的工资一般在四五千元,这对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回到学校再就业,她还可以有三四千元的工资。如果找了月嫂,贾凤兰就可以从这种幸福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但是她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向女儿女婿开口。
有一次,她听到女儿和小区邻居聊天:“我母亲来北京带外孙女,心里肯定是特别高兴的,还是主动要带的,这对她是一种满足。”
女儿的想法让贾凤兰如鲠在喉,最终放弃了自己回老家再就业的打算。
其实,贾凤兰从没担心在女儿和女婿面前会出力不讨好,也不是怕起早贪黑,就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被孙辈束缚住了,失去了自由,这和她退休前的期望相差甚远。
没人要
和有着一技之长的潘友章、贾凤兰不同,65岁的孙克达退休前是安徽省黄山地区某乡镇办公室的普通职员,主要负责上传下达。他认为自己没有专长,就是个老年人,而不是老年人才。
退休后,孙克达和老伴搬到杭州与儿子一家共同生活。由于缺少一些机遇和果断,孙克达的儿子始终未能在杭州购房,如今,儿子、儿媳都在为凑齐购房首付而辛苦奔波。
孙克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孩子一把,他决定找份工作,再就业仅是为了贴补家用,尽量别让孩子因为家里的柴米油盐再消耗精力。 但是,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却让他犯了难。
他发现网络上针对退休老人的求职网站上提供的多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比如机械制造、制冷设备、财务、医疗卫生等。但是孙克达并不具备这样的技能。去当普通的服务员,他还放不下面子。
对于“再就业”的态度,孙克达是热切的。相对来说,62岁的王德君则比较随缘。
王德君是河北廊坊人,退休前是一名建筑工程监理。如今王德君也打算再就业,同样因为经济原因,他如今的退休金是每月3000元,“维持生活可以,但如果遇到大病小灾,就指望不上这点退休金了。”所以,他想多攒些积蓄,但不强迫自己。
2017年,他在一些大的求职网上发布信息。很快,有两三家公司看到简历后联系了他。“企业看中了我的履历,但没有留意到我的年纪,沟通后,一问年龄,就拒绝了。”
随后,王德君将个人简介中的年龄放到了显眼位置,可是几个月过去,他并没有接到用人单位的电话,王德君有些灰心,“我们这个年龄,想找个工作,渠道实在太少。”
记者在类似的网站上发现,诸如为老人提供的办公室职员这样的岗位很少,一些普通服务类型的岗位也不多见。
老有所用
尽管潘友章、贾凤兰等退休老人目前遇到了一些再就业的小烦恼,但是他们在受访时一致认为,他们的老年生活还是幸福的,“有想法,只是想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有满足感。”贾凤兰说。
一位养老业内人士表示,老年人害怕被忽视,工作能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有种被人尊重、被人需要的感觉,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愉悦,但老年人最好对所做的工作有所选择。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薛志强似乎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让不少身边人羡慕。薛志强2015年退休前是某县文化馆的馆长,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時间从事音乐创作。
每天早上起来,薛志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然后听着音乐频道的歌曲为老伴做早饭,餐后,他就坐到电脑旁看资料、谱曲子。除了创作,他还经常被邀请到县里组织的一些文艺活动做艺术指导,前不久,他刚刚受邀为一部纪录片创作了主题曲。
薛志强将所做的这些事情同样视为再就业,只不过是不索取酬劳。他告诉记者,“我们常以为,颐养天年就是老人什么也不做,就等着儿孙晚辈天天在膝下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然而,真正的颐养天年,或许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
“事实上,老人们也确实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不管是创业还是再就业,不管是在家带孩子还是走向社会,只要退休老人能够为家庭、为社会所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收获成就和喜悦,这就是颐养天年。”一位受访老人表示。
你好,这里是xx离退休人才网。老年人永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实现离退休人才继续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某老年人才求职招聘网站的一部400电话被拨通后,里面重复着这样的彩铃。
电话这头,是62岁的潘友章。由于该网站需要交纳相应的费用后,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才可以取得对方的联系方式,退休后打算再就业的老潘怕被“忽悠”,故果断放弃了此次操作。
退休之后,过了两年修身养性的生活,老潘担心自己再在家待下去,恐與社会脱节,因而计划再就业,一为发挥余热,二为补贴家用,三为调剂生活。《民生周刊》记者在北京、辽宁、河北、黑龙江、安徽等地走访时了解到,有潘友章这样意愿的老人,不在少数。
山东济宁市的贾凤兰当年一退休就从老家来到北京,在北漂的女儿家即刻又“上岗”了,成为女儿一家人的“保姆”,主要负责照顾外孙女以及买菜做饭。“刚开始觉得很幸福,认为这就是老人应该做的,但是时间一长,我觉得自己很委屈,女儿和女婿对我很好,但是我有些不甘心,退休后的生活不该是这样的。”
那么,退休后究竟该选择何种方式养老?这是许多老人都要做出选择的问题。退而不休还是颐养天年?什么样的状态又算得上是颐养天年?在采访中,面对这些问题,许多老人给出不同答案。
待不住
2015年11月,潘友章从辽宁省锦州市某制冷企业技术科主任的岗位上退休。由于该企业早些年就已改制为民企,“所以我们单位不像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退二线的情况。”身为科室主任的老潘说他退休的前一天还带着工人在设备间看机器。
虽然工作不繁琐也不辛苦,但是几十年日复一日的重复,老潘坦言,他早已对工作失去了激情。正因为此,老潘当时很期待退休后的生活。
老潘喜欢钓鱼,退休后的头一个月里,他曾连续几天早上骑着摩托车去锦州市的女儿河河边垂钓。那时已进入冬季,给鱼钩挂食时,老潘的手指冻得都回不过弯,但是老潘觉得特别过瘾。可没过多久,他对这个原以为会是自己一辈子的爱好,突然就少了兴趣。“像钓鱼这种事,如果不能忙里偷闲去享受,就没意思了。”
退休前,老潘每天的出行轨迹是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圆点,除了在家附近转悠,他无事可做。
因为老伴白天要去照顾80多岁的老岳母,儿子也早成了家,他干脆用“孤家寡人”来形容目前的生活状态,除了看电视、偶尔和邻居打麻将、公园遛弯,老潘甚至找不到可以经常聊天的对象。
“再待就待傻了,每天要靠新闻来了解社会,退休后的生活其实挺无聊的。”于是老潘打算重出江湖,再就业。他不想回原单位上班,担心被同事们误会“我是个财迷,干了一辈子了,老了还出来赚钱”。老潘说他这辈子没啥能耐,但是就在乎个穷面子。
通过有限的上网常识,老潘尝试利用求职招聘网站求职,尽管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怕被网站“套路”的情况,但是老潘对找工作颇有信心,因为在制冷设备维护和操作方面,老潘具备一技之长。
老潘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不管做什么活,他都决定要做一个银发上班族,“女人可以天天在家看电视、带孩子、织毛衣,但是我真的待不住。”
闲不着
其实,潘友章的这个想法在许多老年女性那里是不被认同的。他不知道,不少女性退休后如果天天在家里看电视、带孩子、织毛衣,也会觉得无聊。
贾凤兰今年56岁,退休后的这6年,她被幸福牢牢地“束缚”住了,以至于对当前的幸福生活产生了“反感”。
6年前,她为了早点去北京帮女儿照顾孩子,她果断拒绝了当地某所中学返聘的请求。“教了一辈子书,教累了,就想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刚开始,贾凤兰在女儿的指引下,很快就熟悉了小区的环境和北京的生活节奏。看着女儿和女婿早出晚归,她觉得帮着照看孩子、做饭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年轻人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当妈的能帮就帮一把,而且能哄着小外孙女也是很开心的。”
就这样,每天都是照顾孩子再做饭,贾凤兰渐渐地开始吃不消了。“以前在老家时,晚饭后还有时间去广场跳跳舞、偶尔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现在是一点空都没有了,挺怀念以前上班的日子的。”贾凤兰告诉记者,这些话她不能当着女儿的面说。
本打算外孙女入幼儿园后,她就回老家的学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但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还没等到外孙女入园,女儿就又怀孕了。
她听说北京月嫂的工资一般在四五千元,这对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回到学校再就业,她还可以有三四千元的工资。如果找了月嫂,贾凤兰就可以从这种幸福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但是她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向女儿女婿开口。
有一次,她听到女儿和小区邻居聊天:“我母亲来北京带外孙女,心里肯定是特别高兴的,还是主动要带的,这对她是一种满足。”
女儿的想法让贾凤兰如鲠在喉,最终放弃了自己回老家再就业的打算。
其实,贾凤兰从没担心在女儿和女婿面前会出力不讨好,也不是怕起早贪黑,就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被孙辈束缚住了,失去了自由,这和她退休前的期望相差甚远。
没人要
和有着一技之长的潘友章、贾凤兰不同,65岁的孙克达退休前是安徽省黄山地区某乡镇办公室的普通职员,主要负责上传下达。他认为自己没有专长,就是个老年人,而不是老年人才。
退休后,孙克达和老伴搬到杭州与儿子一家共同生活。由于缺少一些机遇和果断,孙克达的儿子始终未能在杭州购房,如今,儿子、儿媳都在为凑齐购房首付而辛苦奔波。
孙克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孩子一把,他决定找份工作,再就业仅是为了贴补家用,尽量别让孩子因为家里的柴米油盐再消耗精力。 但是,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却让他犯了难。
他发现网络上针对退休老人的求职网站上提供的多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比如机械制造、制冷设备、财务、医疗卫生等。但是孙克达并不具备这样的技能。去当普通的服务员,他还放不下面子。
对于“再就业”的态度,孙克达是热切的。相对来说,62岁的王德君则比较随缘。
王德君是河北廊坊人,退休前是一名建筑工程监理。如今王德君也打算再就业,同样因为经济原因,他如今的退休金是每月3000元,“维持生活可以,但如果遇到大病小灾,就指望不上这点退休金了。”所以,他想多攒些积蓄,但不强迫自己。
2017年,他在一些大的求职网上发布信息。很快,有两三家公司看到简历后联系了他。“企业看中了我的履历,但没有留意到我的年纪,沟通后,一问年龄,就拒绝了。”
随后,王德君将个人简介中的年龄放到了显眼位置,可是几个月过去,他并没有接到用人单位的电话,王德君有些灰心,“我们这个年龄,想找个工作,渠道实在太少。”
记者在类似的网站上发现,诸如为老人提供的办公室职员这样的岗位很少,一些普通服务类型的岗位也不多见。
老有所用
尽管潘友章、贾凤兰等退休老人目前遇到了一些再就业的小烦恼,但是他们在受访时一致认为,他们的老年生活还是幸福的,“有想法,只是想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有满足感。”贾凤兰说。
一位养老业内人士表示,老年人害怕被忽视,工作能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有种被人尊重、被人需要的感觉,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愉悦,但老年人最好对所做的工作有所选择。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薛志强似乎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让不少身边人羡慕。薛志强2015年退休前是某县文化馆的馆长,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時间从事音乐创作。
每天早上起来,薛志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然后听着音乐频道的歌曲为老伴做早饭,餐后,他就坐到电脑旁看资料、谱曲子。除了创作,他还经常被邀请到县里组织的一些文艺活动做艺术指导,前不久,他刚刚受邀为一部纪录片创作了主题曲。
薛志强将所做的这些事情同样视为再就业,只不过是不索取酬劳。他告诉记者,“我们常以为,颐养天年就是老人什么也不做,就等着儿孙晚辈天天在膝下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然而,真正的颐养天年,或许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
“事实上,老人们也确实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不管是创业还是再就业,不管是在家带孩子还是走向社会,只要退休老人能够为家庭、为社会所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收获成就和喜悦,这就是颐养天年。”一位受访老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