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感作为重要的数学素养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明确情境中的数量信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做好数感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79-03
前言
数感作为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对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与提升学生感悟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育中要做好观念转变工作,以培养学生数感为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在当前阶段的教学问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解题方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在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使學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当前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书本当中的内容教授,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一直都停留在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累积的过程当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感。另外,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理念的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没有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还有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不但会使学生逐渐地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学生对数感的养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意义
(一)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当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让学生能够在未来发展道路过程当中,有效地加强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数学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使学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通过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数感,进一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产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际的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三)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结合数感,去解决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另外,当学生有效地掌握数感的时候,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深刻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内容。
三、借助日常生活培养学生数感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能够改变自身学习习惯,有效地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教学,结合生活当中的数学情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际生活当中所蕴含的数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当中的数学情境,并对这些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感。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找出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掌握数学知识的使用方法。如在讲述数字认识这一内容时,如果单纯向学生讲述1.2.3.4.5.6.7……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找出生活中的实例,楼梯台阶等,让学生感受数字。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层次与学习情况,以科学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观,以学生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在观察生活与理解生活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1]。
四、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借助估算掌握数学知识。想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选择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在挖掘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数感。其次,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受估算。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就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数学问题来感受估算,明确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估算的作用。再次,采取多样化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估算欲望。由于学生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估算题目,激发学生估算兴趣,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最后,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强化数感。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做好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以强化学生计算能力为主,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题目要求“能填哪些数”并不是“填哪个数”也没有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所以就可以选择这一类型的习题,以此来锻炼学生估算能力。 五、做好思维训练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场所,对学生学习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质疑的作用,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为主,在鼓励学生思考与想象中掌握知识,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借助趣味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顺势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借助动画与视频等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知识。“如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九九乘法表口诀,那么在学习口诀后又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那么下面我们通过竞赛的方式来计算几道题,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地完成计算”,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计算题:61×24=?58×34=?21×28=?……然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各小组计算情况,对最快完成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完成这一活动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并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尝试做出123×84=?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势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从而也就实现了教学导入[2]。
六、创建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需要从具体事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重要性,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的同时体验数感。如在讲述“认识数”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回想在公园中玩滑梯、木马等情境,然后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游戏器材,要求学生数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掌握数的意义。其次,要做好大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大数能够提升学生的数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大数,如在讲述“克”“千克”这一内容时,如果从表面来理解只是单纯的单位进制知识,但是也可以将这一内容转变成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使用千克?哪些情况会使用克?然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这一知识。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向学生解释不同的质量单位,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使用意义,从而产生出直观感受,实现提升学生数感目标[3]。
七、运用生活实践发展数感
在生活中,數学与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去学习和理解教师教授的数学,切身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在教学当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学习方式等规律,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来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猜测,使学生初步地对数学进行认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而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力量。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分析,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从各方面去感知数学,并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学习及掌握数学知识,内化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就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实践问题,通过实践将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然后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并对运算结果做出合理解释,有效发展数感。比如在组织参观动物园的实践活动课中,就有许多问题,如购买门票的问题;购买水,食品的问题;根据路程选择乘车还是租车的问题;路程与速度估算时间的问题、最短路程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将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到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数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开展数感教育,以多样化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在丰富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到学习数感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这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12):67-68.
[2]张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研究[J].华夏教师, 2017(07):12-13.
[3]张汝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56-57.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79-03
前言
数感作为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对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与提升学生感悟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育中要做好观念转变工作,以培养学生数感为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在当前阶段的教学问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解题方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在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使學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当前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书本当中的内容教授,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一直都停留在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累积的过程当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感。另外,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理念的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没有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还有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不断的练习,不断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不但会使学生逐渐地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学生对数感的养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意义
(一)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当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让学生能够在未来发展道路过程当中,有效地加强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数学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使学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通过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数感,进一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产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际的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三)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结合数感,去解决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举一反三的推理,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另外,当学生有效地掌握数感的时候,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深刻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内容。
三、借助日常生活培养学生数感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能够改变自身学习习惯,有效地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教学,结合生活当中的数学情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际生活当中所蕴含的数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当中的数学情境,并对这些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感。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找出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掌握数学知识的使用方法。如在讲述数字认识这一内容时,如果单纯向学生讲述1.2.3.4.5.6.7……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找出生活中的实例,楼梯台阶等,让学生感受数字。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层次与学习情况,以科学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观,以学生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在观察生活与理解生活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1]。
四、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意识,借助估算掌握数学知识。想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选择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在挖掘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数感。其次,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受估算。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就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数学问题来感受估算,明确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估算的作用。再次,采取多样化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估算欲望。由于学生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估算题目,激发学生估算兴趣,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最后,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强化数感。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做好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以强化学生计算能力为主,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题目要求“能填哪些数”并不是“填哪个数”也没有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所以就可以选择这一类型的习题,以此来锻炼学生估算能力。 五、做好思维训练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场所,对学生学习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质疑的作用,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为主,在鼓励学生思考与想象中掌握知识,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借助趣味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顺势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借助动画与视频等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知识。“如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九九乘法表口诀,那么在学习口诀后又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那么下面我们通过竞赛的方式来计算几道题,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地完成计算”,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计算题:61×24=?58×34=?21×28=?……然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各小组计算情况,对最快完成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完成这一活动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并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尝试做出123×84=?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势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从而也就实现了教学导入[2]。
六、创建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需要从具体事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重要性,在丰富学生学习经验的同时体验数感。如在讲述“认识数”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回想在公园中玩滑梯、木马等情境,然后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游戏器材,要求学生数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掌握数的意义。其次,要做好大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大数能够提升学生的数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大数,如在讲述“克”“千克”这一内容时,如果从表面来理解只是单纯的单位进制知识,但是也可以将这一内容转变成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使用千克?哪些情况会使用克?然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这一知识。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向学生解释不同的质量单位,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使用意义,从而产生出直观感受,实现提升学生数感目标[3]。
七、运用生活实践发展数感
在生活中,數学与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去学习和理解教师教授的数学,切身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在教学当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学习方式等规律,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来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猜测,使学生初步地对数学进行认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而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力量。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分析,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从各方面去感知数学,并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学习及掌握数学知识,内化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就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实践问题,通过实践将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然后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并对运算结果做出合理解释,有效发展数感。比如在组织参观动物园的实践活动课中,就有许多问题,如购买门票的问题;购买水,食品的问题;根据路程选择乘车还是租车的问题;路程与速度估算时间的问题、最短路程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将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到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数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开展数感教育,以多样化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在丰富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到学习数感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这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12):67-68.
[2]张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研究[J].华夏教师, 2017(07):12-13.
[3]张汝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