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理论性较强,对于本科生来讲,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需要基于在实践的探索和体会。为改变长期以来教学中过于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笔者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将学生实验项目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探讨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中外城市建设史创新性项目 个性化培养模式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是一门以研究为导向的理论课程。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来说,该课程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理解如何去认知城市及其空间。这门课程中需要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学习不同城市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过程。笔者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者角度入手,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探讨中外城市建设史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的一些问题。
一、创新性实验项目与中外城市建设史结合的目的和作用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讲,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某些重要的城市的历史发展经历,而是要学生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将中外城市发展历史上的种种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有所了解,进而理解制约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对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主要原因有:
(1)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理论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较抽象的理论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本科生来说不仅比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带来了学生在课程内容理解上的困难。而且该课程中的知识点涉及古今中外几千年,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并且需要一定的文史、艺术知识基础,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
(2)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及填鸭式教学方式,极大的挫伤和抹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造性,即使进入大学学习,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被动的接受所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难以产生去探索研究各种表面现象背后的规律的动力。而且基于这样的原因,普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自我要求,仅仅停留在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记住,然后应付考核而已。最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门课程的开设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3)此外,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来分析掌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学习到如何运用该课程的理论来指导设计,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具有这样的能力。而且,高等教育不同于普及教育,即使是在目前的大众化阶段,也应该树立因材施教的质量。
因此,目前的教学方式确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要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必须结合实践环节。但在课时安排难以满足配合教学的实践环节的情况下,结合实践环节的做法不具有可行性。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学环节中缺乏实践的情况,而且,该项目所倡导的多项内容,正是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所希望实现的目标。
笔者在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学生中,将课程教学和项目进行结合,一方面作为课程教学环节的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希望对该门课程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笔者希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小范围的学生自发开展的实践学习中渗透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自主调研、自主分析,来认识该课程的意义,深化学习。同时,该课程的学习由于对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这一项能力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因此,结合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好基础、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1)项目的选题。笔者认为,城市规划设计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首要的就是对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国内的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连存在的问题都无法发现,就更加谈不上解决问题了。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以理论为主,假如学生依然以被动接受的态度学习,只是记住了一些东西,任何问题都不会思考,那么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目前日常的本科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发掘非常有限。而将日常课程结合创新实践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确定项目选题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在项目选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程中的某些兴趣点转化为研究的方向,把课程中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整理,从中发现某些有现实意义及研究价值的闪光点,再结合自身条件及能力,来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培养。
在项目选题开展过程中,学生从兴趣点“广州近代历史建筑及街区”切入,希望研究及探讨目前的城市改造更新过程对广州近代建筑及街区的影响。然后通过文献调查及小组讨论,将研究背景确定在广东省特有的“三旧改造”模式上。进一步调查三旧改造相关情况后,将具体研究问题落脚在三旧改造模式是否改变或避免了过去旧城改造中所出现的近代历史建筑及街区遭到破坏的问题,该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
(2)开展实施。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其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到最后解决这些困难是整个项目开展最有意义的环节。比如,在实际项目的开展中,学生首先进行了调研的工作。调研工作主要从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两方面出发。通过第一次的调研,学生就发现了很多自身的问题。实地调研的盲目性,在没有充分做好实地调查的前期准备就进行实地调研,比如调查对象缺乏针对性广撒网,结果得来的调研资料对于研究意义不大,或根本用不上;文献调研认识的局限性,学生认为文献调研就是在图书馆查查资料而已,但实际过程中却发现,许多调查中所涉及的近代建筑在图书馆、档案馆、网络资源上可供研究的内容非常有限,甚至是无法找到可供研究的文献。针对这些困难,学生改进了调研方法,对实地调研首先将可供调研的对象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再有针对性的调研;文献调研方面,对于知名度不高的近代历史建筑及街区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人物访谈的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
通过这样反复工作的过程,学生不仅对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成果。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个人或是课程教学来说都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三、二者结合为教学改革带来的意义
(1)对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意义: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可以为教学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通过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笔者发现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为照本宣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且学生理解上难以找到切入点,而从“提出问题”入手反而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史流水账方式的教育缺乏重点,每一个问题都只是泛泛而谈,而类似创新实践项目这样的专题方式更能将许多问题融入其中逐一展开。因此,创新实践项目和课程的结合可以为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方向。
(2)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强调本科生的独立研究的探索,然而这样的能力并非所有本科生都具备,而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学习对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这与创新实践项目所强调的非常一致。因此,结合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起点、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生,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键词:中外城市建设史创新性项目 个性化培养模式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是一门以研究为导向的理论课程。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来说,该课程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理解如何去认知城市及其空间。这门课程中需要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学习不同城市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过程。笔者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者角度入手,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探讨中外城市建设史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的一些问题。
一、创新性实验项目与中外城市建设史结合的目的和作用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讲,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某些重要的城市的历史发展经历,而是要学生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将中外城市发展历史上的种种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有所了解,进而理解制约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对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主要原因有:
(1)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理论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较抽象的理论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本科生来说不仅比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带来了学生在课程内容理解上的困难。而且该课程中的知识点涉及古今中外几千年,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并且需要一定的文史、艺术知识基础,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
(2)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及填鸭式教学方式,极大的挫伤和抹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造性,即使进入大学学习,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被动的接受所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难以产生去探索研究各种表面现象背后的规律的动力。而且基于这样的原因,普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自我要求,仅仅停留在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记住,然后应付考核而已。最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门课程的开设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3)此外,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来分析掌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学习到如何运用该课程的理论来指导设计,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具有这样的能力。而且,高等教育不同于普及教育,即使是在目前的大众化阶段,也应该树立因材施教的质量。
因此,目前的教学方式确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要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必须结合实践环节。但在课时安排难以满足配合教学的实践环节的情况下,结合实践环节的做法不具有可行性。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学环节中缺乏实践的情况,而且,该项目所倡导的多项内容,正是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所希望实现的目标。
笔者在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学生中,将课程教学和项目进行结合,一方面作为课程教学环节的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希望对该门课程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笔者希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小范围的学生自发开展的实践学习中渗透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自主调研、自主分析,来认识该课程的意义,深化学习。同时,该课程的学习由于对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这一项能力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因此,结合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好基础、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1)项目的选题。笔者认为,城市规划设计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首要的就是对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国内的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特别是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连存在的问题都无法发现,就更加谈不上解决问题了。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以理论为主,假如学生依然以被动接受的态度学习,只是记住了一些东西,任何问题都不会思考,那么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目前日常的本科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发掘非常有限。而将日常课程结合创新实践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确定项目选题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在项目选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程中的某些兴趣点转化为研究的方向,把课程中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整理,从中发现某些有现实意义及研究价值的闪光点,再结合自身条件及能力,来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培养。
在项目选题开展过程中,学生从兴趣点“广州近代历史建筑及街区”切入,希望研究及探讨目前的城市改造更新过程对广州近代建筑及街区的影响。然后通过文献调查及小组讨论,将研究背景确定在广东省特有的“三旧改造”模式上。进一步调查三旧改造相关情况后,将具体研究问题落脚在三旧改造模式是否改变或避免了过去旧城改造中所出现的近代历史建筑及街区遭到破坏的问题,该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
(2)开展实施。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其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到最后解决这些困难是整个项目开展最有意义的环节。比如,在实际项目的开展中,学生首先进行了调研的工作。调研工作主要从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两方面出发。通过第一次的调研,学生就发现了很多自身的问题。实地调研的盲目性,在没有充分做好实地调查的前期准备就进行实地调研,比如调查对象缺乏针对性广撒网,结果得来的调研资料对于研究意义不大,或根本用不上;文献调研认识的局限性,学生认为文献调研就是在图书馆查查资料而已,但实际过程中却发现,许多调查中所涉及的近代建筑在图书馆、档案馆、网络资源上可供研究的内容非常有限,甚至是无法找到可供研究的文献。针对这些困难,学生改进了调研方法,对实地调研首先将可供调研的对象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再有针对性的调研;文献调研方面,对于知名度不高的近代历史建筑及街区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人物访谈的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
通过这样反复工作的过程,学生不仅对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成果。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个人或是课程教学来说都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三、二者结合为教学改革带来的意义
(1)对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意义: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可以为教学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通过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笔者发现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为照本宣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而且学生理解上难以找到切入点,而从“提出问题”入手反而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史流水账方式的教育缺乏重点,每一个问题都只是泛泛而谈,而类似创新实践项目这样的专题方式更能将许多问题融入其中逐一展开。因此,创新实践项目和课程的结合可以为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方向。
(2)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强调本科生的独立研究的探索,然而这样的能力并非所有本科生都具备,而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的学习对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这与创新实践项目所强调的非常一致。因此,结合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起点、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生,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