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物理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动手实验机会与物理学习环境,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演示实验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起学生积极钻研物理的意志,还会引起他们对探索物理领域的无限向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演示实验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操作,使学生及时准确地看到学习的对象和现象的一种实验。
教师首先要通过对仪器的介绍和讲解,给学生提供认识和了解仪器的机会,为正确使用仪器打下基础。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为使学生看得一清二楚,演示仪器材料要醒目,可见度要大,清晰度要高,才可能使展现的物理现象具有明显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例如一个趣味实验,在烧瓶里装些凉水,在水中放一条小鱼,给烧瓶颈部加热,上面的水烧开了而下面的小鱼依然在游动,不必教师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去观察、思考,并主动寻找答案。
其次,教师可以“惊”“奇”为诱因设计演示实验,创设“动人心弦”的情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营造惊奇的气氛,使学生“惊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以问、晓之以理”。例如:在讲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实验,将一个大铅球用钢丝悬挂起来,把球拉开一个角度放在老师的鼻尖前,然后放开,让学生观察球的摆动。当球向老师的头部摆过来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喊“老师快躲开”,但教师纹丝不动却又安然无恙,球又摆回去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惊无险”的结局必然会使学生惊奇,“为什么”的念头就油然而生,求知的渴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再次,教师应立足生活,结合学生的体验设计有趣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兴趣不仅表现在新鲜、惊奇的情境,而且表现在对学生自己熟悉、亲身感受的事物。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或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设计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成七色光,学生看到色彩分明的光带立即会联想到雨后天空的彩虹,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其主动思索奇妙无穷的物理现象所蕴蓄的自然规律。
最后,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探索所必要的观察情境,它把一些复杂、抽象和微观的现象由实验进程集中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解决了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乏味难懂和难学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注意观察的情感和意志,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有些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使学生达到亲自动手、动脑与手脑并用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其特点是整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又有一种不搞清楚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不罢休的欲望,教师就应因势利导,适当渗透一些设计性、操作性和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内容,以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特定课题的分组实验课上,教师必须让学生“玩够”,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时间,不要做更多的讲解,不要手把手地领着学生做实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坚持全面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那些仅满足于别人做实验、自己看实验的学生,应鼓励其自己动手;对个别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完成实验,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通过写实验报告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钻研精神。
三、开展课外活动
通过课外实验和小制作可以达到提高兴趣、联系实际、扩展知识面和培养研究能力等主要目的。课题可大可小,不必要求学生都在实验室里做,可在家中完成或去现场观察。小实验、小制作的优点是它要求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易得,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明显,任何学生都能完成。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些可以作为课堂中边讲边做的实验,如学生自制测力计;有些可以作为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开展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实验素质的培养和实验能力的训练。
总之,运用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结合巧妙的构思,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思维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突出演示实验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起学生积极钻研物理的意志,还会引起他们对探索物理领域的无限向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演示实验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操作,使学生及时准确地看到学习的对象和现象的一种实验。
教师首先要通过对仪器的介绍和讲解,给学生提供认识和了解仪器的机会,为正确使用仪器打下基础。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为使学生看得一清二楚,演示仪器材料要醒目,可见度要大,清晰度要高,才可能使展现的物理现象具有明显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例如一个趣味实验,在烧瓶里装些凉水,在水中放一条小鱼,给烧瓶颈部加热,上面的水烧开了而下面的小鱼依然在游动,不必教师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去观察、思考,并主动寻找答案。
其次,教师可以“惊”“奇”为诱因设计演示实验,创设“动人心弦”的情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营造惊奇的气氛,使学生“惊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以问、晓之以理”。例如:在讲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实验,将一个大铅球用钢丝悬挂起来,把球拉开一个角度放在老师的鼻尖前,然后放开,让学生观察球的摆动。当球向老师的头部摆过来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喊“老师快躲开”,但教师纹丝不动却又安然无恙,球又摆回去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有惊无险”的结局必然会使学生惊奇,“为什么”的念头就油然而生,求知的渴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再次,教师应立足生活,结合学生的体验设计有趣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兴趣不仅表现在新鲜、惊奇的情境,而且表现在对学生自己熟悉、亲身感受的事物。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或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设计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成七色光,学生看到色彩分明的光带立即会联想到雨后天空的彩虹,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其主动思索奇妙无穷的物理现象所蕴蓄的自然规律。
最后,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探索所必要的观察情境,它把一些复杂、抽象和微观的现象由实验进程集中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解决了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乏味难懂和难学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注意观察的情感和意志,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有些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使学生达到亲自动手、动脑与手脑并用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其特点是整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又有一种不搞清楚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不罢休的欲望,教师就应因势利导,适当渗透一些设计性、操作性和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内容,以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在特定课题的分组实验课上,教师必须让学生“玩够”,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时间,不要做更多的讲解,不要手把手地领着学生做实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坚持全面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那些仅满足于别人做实验、自己看实验的学生,应鼓励其自己动手;对个别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完成实验,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通过写实验报告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钻研精神。
三、开展课外活动
通过课外实验和小制作可以达到提高兴趣、联系实际、扩展知识面和培养研究能力等主要目的。课题可大可小,不必要求学生都在实验室里做,可在家中完成或去现场观察。小实验、小制作的优点是它要求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易得,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明显,任何学生都能完成。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些可以作为课堂中边讲边做的实验,如学生自制测力计;有些可以作为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开展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实验素质的培养和实验能力的训练。
总之,运用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结合巧妙的构思,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思维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