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作为中国人“说”和“读”的能力基本具备,“听”和“写”的能力相对弱一些。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听”和“写”的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些尝试。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今年又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课堂上抒发自己的感悟,并且当堂写下来。批阅时发现学生在认识战争上有了一个飞跃,特别是对于日本侵华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出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的呼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后,能有这种想法,作为语文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
一、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激发爱国热情
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学中,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了第一课时的铺垫,理解文章就容易了许多。
首先,放映了圆明园风光,如冰雪鉴碧亭、春临江南、福海远眺、黄昏五孔桥、雾绕仙山亭、夏溢狮子林等,并配以优美古筝曲。学生观看之后谈想法,再用五分钟写出感受,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
“圆明园的美名真是名不虚传,不论是云雾萦绕,还是黄昏时分,永远都具有如诗如画的美……”
“圆明园景色秀丽,青山绿水,还有清晨朦胧的雾,傍晚火红的霞,处处显示出圆明园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真是人间仙境!……”
“圆明园集中西文化之大成,堪称‘万园之园’。园中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给人步移景异之感;园内山水楼阁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使人有身处仙境之感;百花竞艳,夕阳灿烂,让人不由拍手称绝。……”
然后,放映额尔金烧毁圆明园的电影片段,再让学生写下感受。同时提示学生注意额尔金的语言,注意清朝官员的态度和圆明园被烧的过程。这时的学生已是愤怒、可惜、憎恶各种感情于一身,写下了这样的话:
“看着那惨不忍睹的抢夺画面,侵略者竟然找一个无中生有的理由,野蛮的将世界上最美、最具特色的圆明园先抢后焚。一所匠心独运的世界唯一,匯集欧洲文化和东方艺术的园林,就这样被侵略者所谓‘文明的’‘合法的’拿走了专著稀宝,并毁了这里的一切。……”
“敌人猖狂的语气,疯狂的嘴脸,令我憎恶,他们怎么那么可恶!……”
“看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幕,作为中国人,我感到痛心,心中燃烧起对侵略者的痛恨。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他们的强盗行为,在熊熊烈火中不仅烧毁了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也烧出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仇恨。我们无法忘怀,也不能忘怀。……”
再次,给学生展示了圆明园被毁后的一组图片,配以二胡曲《二泉映月》渲染气氛,再让学生说出并写出感想,就有了以下的语句:
“圆明园被毁,成为一片废墟,与曾经那个柔情似水的圆明园相比,她显的很苍老,已经奄奄一息……”
“不再有波光荡漾的湖面,不再有绿树成荫的石路,也没有了繁花万朵的花园。……”
“被毁的圆明园,满目狼藉,残砖断瓦,令人痛心。一片片杂草,一眼眼枯泉,还有那被毁后依然壮观的建筑,背景音乐《二泉映月》让这一景观更加苍凉。……”
最后,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下总体感受,有了以下的语句:
“在看完图片和影象资料之后,内心深深的痛恨那些强盗,他们践踏了我们的民族尊严。……”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要牢记历史,它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三个片段之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篇习作,也对这样一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毁有了全面的感知,再学习这篇文章,就能体会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难能可贵的正义。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对于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爱国之情。
二、相关文章引发思考,激发忧国思绪
因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教授《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时,笔者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日本作家和西德作家对于战争的认识,对比两人以及两国对战争的态度。激发学生思考:我们这些祖国的希望应该如何去做。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找出让自己有话可说的片段谈感受。有许多学生都提到了日本作家和西德作家对于自己国家侵略他国战争的态度,并且赞扬西德作家的诚恳批判日本作家的逃避责任。听到这些,笔者认为这正是教育学生的时机,让他们知道:不能正视战争要比战争本身更伤害受害国。
有了这些对比,笔者又给学生读了相关文章:水均益的《日本,我想对你说》和从网上找来的《日本计划2015年灭亡中国的战略部署》,让学生当堂写下感想。就有了如下的语句:
“……是的,日本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就像一个恶魔,它无恶不作,它犯下滔天大罪却不知悔改。它是恶魔,恶魔是没有人性没有良心的。……”
“……日本,这个词语,有多少人痛恨过?很多。有多少人喜欢过?很少。
为什么?每个中国人都能回答。日本,这个地狭人稠的岛国给世界带来太多的苦难。日本,这个明治维新以后飞快强大的军国,炮火遍布世界的好多角落。……”
“……每一位中国公民对日本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大罪都深记于心,虽然他们现在对于当初的所作所为不予理睬,但世界有良知的人早晚会共同澄清这一事实。……”
“……日本,如果你们还不知悔改,终有一天你们也将体会到痛彻心扉的感觉,那是每一个亡灵,每一个得不到尊重的人对你们的鄙视。你们该为曾经的罪行忏悔了,你们应该听到每一个正义之士的诉说……”
最后笔者告诉学生,现在畅销中国的《蜡笔小星》在日本如果被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看,要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听说学生在课下仍在热烈讨论,并且有一些学生愤愤的说:“再也不看日本漫画书了。”笔者深感欣慰。作为一名中国教师并不是在破坏和平,激化民族仇恨,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努力学习,不能再次受到欺凌,不能让历史重演。
有人说: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陶行之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更承担了教学生做人的重任,这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听”和“写”的能力并进行德育渗透可能会有一些作用。即使能教育一个学生,教师也不枉为教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今年又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课堂上抒发自己的感悟,并且当堂写下来。批阅时发现学生在认识战争上有了一个飞跃,特别是对于日本侵华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出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的呼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后,能有这种想法,作为语文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
一、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激发爱国热情
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学中,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了第一课时的铺垫,理解文章就容易了许多。
首先,放映了圆明园风光,如冰雪鉴碧亭、春临江南、福海远眺、黄昏五孔桥、雾绕仙山亭、夏溢狮子林等,并配以优美古筝曲。学生观看之后谈想法,再用五分钟写出感受,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
“圆明园的美名真是名不虚传,不论是云雾萦绕,还是黄昏时分,永远都具有如诗如画的美……”
“圆明园景色秀丽,青山绿水,还有清晨朦胧的雾,傍晚火红的霞,处处显示出圆明园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真是人间仙境!……”
“圆明园集中西文化之大成,堪称‘万园之园’。园中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给人步移景异之感;园内山水楼阁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使人有身处仙境之感;百花竞艳,夕阳灿烂,让人不由拍手称绝。……”
然后,放映额尔金烧毁圆明园的电影片段,再让学生写下感受。同时提示学生注意额尔金的语言,注意清朝官员的态度和圆明园被烧的过程。这时的学生已是愤怒、可惜、憎恶各种感情于一身,写下了这样的话:
“看着那惨不忍睹的抢夺画面,侵略者竟然找一个无中生有的理由,野蛮的将世界上最美、最具特色的圆明园先抢后焚。一所匠心独运的世界唯一,匯集欧洲文化和东方艺术的园林,就这样被侵略者所谓‘文明的’‘合法的’拿走了专著稀宝,并毁了这里的一切。……”
“敌人猖狂的语气,疯狂的嘴脸,令我憎恶,他们怎么那么可恶!……”
“看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幕,作为中国人,我感到痛心,心中燃烧起对侵略者的痛恨。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他们的强盗行为,在熊熊烈火中不仅烧毁了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也烧出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仇恨。我们无法忘怀,也不能忘怀。……”
再次,给学生展示了圆明园被毁后的一组图片,配以二胡曲《二泉映月》渲染气氛,再让学生说出并写出感想,就有了以下的语句:
“圆明园被毁,成为一片废墟,与曾经那个柔情似水的圆明园相比,她显的很苍老,已经奄奄一息……”
“不再有波光荡漾的湖面,不再有绿树成荫的石路,也没有了繁花万朵的花园。……”
“被毁的圆明园,满目狼藉,残砖断瓦,令人痛心。一片片杂草,一眼眼枯泉,还有那被毁后依然壮观的建筑,背景音乐《二泉映月》让这一景观更加苍凉。……”
最后,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下总体感受,有了以下的语句:
“在看完图片和影象资料之后,内心深深的痛恨那些强盗,他们践踏了我们的民族尊严。……”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要牢记历史,它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三个片段之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篇习作,也对这样一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毁有了全面的感知,再学习这篇文章,就能体会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难能可贵的正义。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对于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和爱国之情。
二、相关文章引发思考,激发忧国思绪
因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教授《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时,笔者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日本作家和西德作家对于战争的认识,对比两人以及两国对战争的态度。激发学生思考:我们这些祖国的希望应该如何去做。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找出让自己有话可说的片段谈感受。有许多学生都提到了日本作家和西德作家对于自己国家侵略他国战争的态度,并且赞扬西德作家的诚恳批判日本作家的逃避责任。听到这些,笔者认为这正是教育学生的时机,让他们知道:不能正视战争要比战争本身更伤害受害国。
有了这些对比,笔者又给学生读了相关文章:水均益的《日本,我想对你说》和从网上找来的《日本计划2015年灭亡中国的战略部署》,让学生当堂写下感想。就有了如下的语句:
“……是的,日本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就像一个恶魔,它无恶不作,它犯下滔天大罪却不知悔改。它是恶魔,恶魔是没有人性没有良心的。……”
“……日本,这个词语,有多少人痛恨过?很多。有多少人喜欢过?很少。
为什么?每个中国人都能回答。日本,这个地狭人稠的岛国给世界带来太多的苦难。日本,这个明治维新以后飞快强大的军国,炮火遍布世界的好多角落。……”
“……每一位中国公民对日本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大罪都深记于心,虽然他们现在对于当初的所作所为不予理睬,但世界有良知的人早晚会共同澄清这一事实。……”
“……日本,如果你们还不知悔改,终有一天你们也将体会到痛彻心扉的感觉,那是每一个亡灵,每一个得不到尊重的人对你们的鄙视。你们该为曾经的罪行忏悔了,你们应该听到每一个正义之士的诉说……”
最后笔者告诉学生,现在畅销中国的《蜡笔小星》在日本如果被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看,要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听说学生在课下仍在热烈讨论,并且有一些学生愤愤的说:“再也不看日本漫画书了。”笔者深感欣慰。作为一名中国教师并不是在破坏和平,激化民族仇恨,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努力学习,不能再次受到欺凌,不能让历史重演。
有人说: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陶行之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更承担了教学生做人的重任,这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听”和“写”的能力并进行德育渗透可能会有一些作用。即使能教育一个学生,教师也不枉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