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无痕” 建构“有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是指对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的方法可解的问题,就可尝试按问题中的条件去假设、替换,得到一个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入问题中去验证。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的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安排的例题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个数量关系进行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弄清在有相差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了变化。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片断摘录如下。
  教学片断:
  1.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小明家来了一些客人,他买来一瓶果汁分给大家。
  出示复习题: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小杯中,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生1:720÷6=120(毫升)。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果汁总量÷杯子总个数=小杯的容量。
  2.引出教学内容。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1个大杯和6个相同的小杯中,正好都倒满。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这题还能用“果汁总量÷杯子总个数”求解吗?
  生2:现在出现了两种杯子,两种杯子的容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直接除。(师板书:两种量)
  师:看来,根据现有的条件不能解决问题,谁来补充一个条件?
  生3:一个大杯可以倒满两个小杯。
  生4:一个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一半。
  生5: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6毫升。
  生6:小杯的容量比大杯少4毫升。
  ……
   师:哦,也就是你们想知道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老师补充一个条件(出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完整地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现在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吗?可以与同桌交流。
  3.师生平等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7:我把大杯换成小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大杯的容量就是小杯的三倍,1个大杯可以换成三个小杯,一共就倒满3+6=9(个)小杯,720÷9=80(毫升),每个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80×3=240(毫升),每个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师:真不错!这位同学是把一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从而解决了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道题为什么要换呢?不换可以解答吗?(将两种量变为同一种量)
  师:根据题目中哪个条件来换的?大杯和小杯之间是什么关系?(倍数关系)根据倍数关系,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还有其他换法吗?
  生8:还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个小杯换一个大杯,6个小杯就可以换成6÷3=2(个)大杯,一共倒满2+1=3(个)大杯,720÷3=240(毫升),每个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240÷3=80(毫升),每个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4.揭题。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用换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策略,叫替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
  教后反思:
  华罗庚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我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因势利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替换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1.激发认知冲突,渗透替换思想。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例题的呈现方式,由旧知引发新知,接着把例题中的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延后出示,让学生发现问题中缺少条件,制造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思维上的断层。然后给予学生出题权,让学生尝试补充条件,这样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上。最后,我补充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一新增的条件上,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感悟思考,唤醒学生经验结构里潜在的、无意识的替换思想。此环节教学层次螺旋上升,脉络清晰。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学习替换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学生在无形之中自然建构新知。
  2.追问替换价值,建构知识体系。
  解决问题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不断体验策略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替换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要进行替换”“替换之后数量关系有什么变化”“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再次感受替换的思考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替换的真正价值在于使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层层推进后,学生对新知已经建立了模型,这时再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其他问题,使知识充满了张力,课堂充满了活力。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无痕”的教学中享受探究的乐趣,建构“有痕”的知识体系。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对称轴的含义,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期刊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被忽视,即使有阅读,那也是把重要的公式、定律画一画、读一读,蜻蜓点水式地阅读。甚至有的数学课从头到尾都没有用到数学书,老师循循善诱、耐心讲解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数学书做上面的练习,数学书只起着习题本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单一、学习方式单一,学科素养得不到发展的局面。下面我从阅读主题图、阅读例题、阅读关键句和习题等四个方面来谈谈数学
期刊
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真实地反映出学习个体的知识状态、思维层次及情感态度走向,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如何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巧妙而有深度地开发运用这种“不可复制”的资源呢?为师者要做的不是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错误抛回给学生,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直面错误、剖析错误,让他们在讨论和探究中明理,在思考中内化知识,在发现中提升自己。秉承这一原则,我在教学中多方尝试,打动人心的“思维精彩
期刊
案例背景:  “十几减9”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的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重要基础。切实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特别是学好“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夯实计算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回放:  师(出示情境图
期刊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游戏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次摸球: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口袋里有6个球,两个人轮流摸球,一人摸5次,摸到红球次数多,算男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算女生赢。(结果如下表)  师:对于这样的游戏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1:袋子中红球个数可能比黄球多。  生2:根据摸出的球来
期刊
活动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是学习主体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给学生动手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探索新知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就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传授某些知识,学生拥有了可持续性学习的资本和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空间与图形”教学为例,浅谈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课前铺垫:玩一玩,创设情境,巧激趣  1.课前让学生拿出各自的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简便计算”属于“数的运算”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指学生能够根据相关算式的特点,依据四则运算定律或性质,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运算程序,使运算达到简便易算的过程。人教版教材中,有关整数的“简便计算”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教材将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作了集中系统的编排。随着今后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小数、分数的简便运算中同样
期刊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这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智慧的理答容易渲染一种思考、对话与民主的课堂文化,能
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4期刊登了文昌才、李继红两位老师所写的《一类盈亏问题的解法》一文(以下简称文献[1]),之后,同年的第12期刊登了何升根老师所写的《也谈“一类盈亏问题的解法”》一文(以下简称文献[2])。文献[1]主要讲述了用比较法来解决典型的和复杂的盈亏类问题,但其例3用了小数,不够直观。文献[2]则主要讲述了用矩形面积法来解决盈亏类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文献[2]
期刊
教学既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人生。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运用,在运用中成长。一次,我有幸参加省组织的名师“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受益匪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彭老师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体现了数学教学先进的课程理念,让我明白要想成功驾驭数学课堂就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善用教学的技巧。  一、讲究数学语言的艺术性  苏霍姆斯基说过:“教师的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