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这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智慧的理答容易渲染一种思考、对话与民主的课堂文化,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倾吐的欲望。教师精心提问、智慧理答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课堂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课堂中常用的有效理答方式。
一、追问式理答方式
所谓的追问,也就是指在学生完成问题的回答后,再进一步追加提问,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回答正确的效率或者是进一步提升问题回答的水平和效果。当然,在大多数时候,教师如果需要强调此问题的重要性,或者是引导学生从局部认识跨越到整体认识,寻找更完整的答案时,就需要追加好几个问题。追问式理答常用的方法有让学生解释答案的来源,让学生举例说明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理答。
师(拿出两个大的直角三角板):请大家看一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你们能立刻讲出左手和右手拿的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吗?
生1:左手拿的三角形是两个45°,一个90°的角;右手拿的是30°、60°和90°的角。
师(出示不规则的三角形):看来,刚刚的问题难不倒各位聪明的同学。但是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三角形,你们能立刻讲出它三个角的度数吗?
生2:老师,请给我来量一量吧。(通过测量,这位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经过三次的提问,学生此时隐约发现了一个规律)
师(提示):请大家把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看看是多少。
生(经过运算后):180°。
师(设疑追问):刚刚我们所碰到的那三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会不会有一种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是180°的呢?
……
通过这样智慧的理答,教师就能将问题层层抛出,让学生逐一去思考。由于教师的设疑,学生能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真理。这样的教学就能清晰地构建出数学知识链条,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探问”与“转问”相结合的理答技巧
所谓的探问,就是指对同一学生进行连续的发问。一般情况下是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使用。探问的方式主要有从多角度就同一问题提问,对原问题进行分解后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的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探问和追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学生思考方式,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这种理答方式。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计算+、-、-。然后,教师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运算,学生很轻易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了。这时,教师转入探究新知而进行设问:“这几道题,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改写成最简分数相加减?”此时,三位学生在黑板上把自己最后的答案简化为最简分数,但是中间那位学生将得数算错了。这时,教师就要运用智慧来化解这位学生面临的尴尬场面,因为如果在学生当众出错的时候教师没有处理好,就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可采取转问式的理答方式:“看来,这位同学踩到了老师精心布局的陷阱里面了,看看哪一位‘英雄’能拔刀相助,替他解围呢?”此语一出,他的同桌箭步向前,将正确答案写在了黑板上。成功为答错题的学生解围后,教师可以继续巧设疑问:“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攻关’游戏。题目越来越难,因此,如果谁答错了就被淘汰,只有‘高手’才能留在台上。如果台上的同学都不能答对,可以‘打救助热线’,看看台下的哪一位同学能够提供正确的答案。”接着教师就可以导入新课的问题:“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怎么办?”问题的提出与回答,既能巧妙地沟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能缓解答错题目的学生的尴尬,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基于学习基础展开的探究,无痕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当一个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教师可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而不应花过多时间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
三、小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答技巧及水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磨炼和实战训练。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预想多种理答的方案,积累多了,有经验了,课堂上的理答就能挥洒自如。此外,教师还可以借鉴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答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理答质量,改善教学策略,形成智慧理答的教学方式。
(责编 杜 华)
一、追问式理答方式
所谓的追问,也就是指在学生完成问题的回答后,再进一步追加提问,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回答正确的效率或者是进一步提升问题回答的水平和效果。当然,在大多数时候,教师如果需要强调此问题的重要性,或者是引导学生从局部认识跨越到整体认识,寻找更完整的答案时,就需要追加好几个问题。追问式理答常用的方法有让学生解释答案的来源,让学生举例说明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理答。
师(拿出两个大的直角三角板):请大家看一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你们能立刻讲出左手和右手拿的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吗?
生1:左手拿的三角形是两个45°,一个90°的角;右手拿的是30°、60°和90°的角。
师(出示不规则的三角形):看来,刚刚的问题难不倒各位聪明的同学。但是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三角形,你们能立刻讲出它三个角的度数吗?
生2:老师,请给我来量一量吧。(通过测量,这位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经过三次的提问,学生此时隐约发现了一个规律)
师(提示):请大家把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看看是多少。
生(经过运算后):180°。
师(设疑追问):刚刚我们所碰到的那三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会不会有一种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是180°的呢?
……
通过这样智慧的理答,教师就能将问题层层抛出,让学生逐一去思考。由于教师的设疑,学生能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真理。这样的教学就能清晰地构建出数学知识链条,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探问”与“转问”相结合的理答技巧
所谓的探问,就是指对同一学生进行连续的发问。一般情况下是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使用。探问的方式主要有从多角度就同一问题提问,对原问题进行分解后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的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探问和追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学生思考方式,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这种理答方式。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计算+、-、-。然后,教师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运算,学生很轻易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了。这时,教师转入探究新知而进行设问:“这几道题,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改写成最简分数相加减?”此时,三位学生在黑板上把自己最后的答案简化为最简分数,但是中间那位学生将得数算错了。这时,教师就要运用智慧来化解这位学生面临的尴尬场面,因为如果在学生当众出错的时候教师没有处理好,就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可采取转问式的理答方式:“看来,这位同学踩到了老师精心布局的陷阱里面了,看看哪一位‘英雄’能拔刀相助,替他解围呢?”此语一出,他的同桌箭步向前,将正确答案写在了黑板上。成功为答错题的学生解围后,教师可以继续巧设疑问:“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攻关’游戏。题目越来越难,因此,如果谁答错了就被淘汰,只有‘高手’才能留在台上。如果台上的同学都不能答对,可以‘打救助热线’,看看台下的哪一位同学能够提供正确的答案。”接着教师就可以导入新课的问题:“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怎么办?”问题的提出与回答,既能巧妙地沟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能缓解答错题目的学生的尴尬,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基于学习基础展开的探究,无痕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当一个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教师可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而不应花过多时间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
三、小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答技巧及水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磨炼和实战训练。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预想多种理答的方案,积累多了,有经验了,课堂上的理答就能挥洒自如。此外,教师还可以借鉴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答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理答质量,改善教学策略,形成智慧理答的教学方式。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