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是扼杀学生兴趣最大的杀手,因此,作为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了一些教学实例,总结了几点突破枯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为政治课堂趣味性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治学科 枯燥乏味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86-01
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政治学科所涵盖的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因此,政治课堂本应当是精彩纷呈的课堂。然而,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政治学科,第一反应就是枯燥乏味。而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如今,在新课改思想的带动下,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学生突破枯燥乏味的课堂重围已经成为了政治教学素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善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政治課堂上,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所开展的政治教学工作始终秉持着“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在这种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唯一的主导,而学生仅仅是教师指导下的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平等的知识单一输出的关系。在严肃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有机会得到发挥,在课堂上基本上只能听到教师一个人的声音,这样的课堂自然会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因此,要想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得课堂教学真正地变成教与学统一的课堂,这样,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善于利用灵活的导入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环节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承担着引出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带领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等功能。对于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几分钟就利用一些有趣的导入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使得整堂课从导入环节开始就进入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这对于改善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导入呢?事实上,与其它的学科知识相比,政治学科在内容上更加灵活,这就导致在导入方式的选择上也会更加灵活。在政治课堂上,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热点时事、实践活动、实物展示等各种方式都可以进行新课的导入,只要所选择的导入内容与教学内容贴切,符合学生的需求,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导入功能。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第一单元第三课《知耻近乎勇》这节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一些学生表示听说过,接着我又说道:“那么你们知道‘卧薪尝胆’的典故出自哪里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这时候,有几位学生自告奋勇举起了手,我从中挑选了一位学生,让这位学生把发生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以后,每天卧薪尝胆,不忘国耻,最终将吴国灭亡的故事生动地讲述了一遍。通过这个精彩的故事,使得学生意识到知耻蕴含的巨大力量,从而顺利地引出本课的课题“知耻近乎勇”。由于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铺垫,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表现的异常积极,从而使得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导入在打破枯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其中有很多是由于对政治学科功能的误解。在很多学生看来,政治教材上都是一些枯燥无用的理论化知识,对于生活实际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把课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相结合,只是照着课本照本宣读,从而使得政治学科内容显得异常枯燥乏味。因此,改变封闭的教学内容,把教材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但可以有效打破政治课堂内容的沉闷乏味,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讲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节内容时,我就给学生穿插进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有甲乙两个相邻的城市,他们共同竞争一个外商投资项目,由于这两个城市在位置、资源、人力等方面的硬件条件都相差无几,因此,这两个城市都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了软件方面的竞争。为了吸引外资,甲城市的领导决定在税收、土地使用等各方面政策给予了外商很大的优惠。这时候,我就问道:“同学们,如果你是外商,你会选择哪个城市呢?”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选择甲城市。而当我告诉他们,最终外商选择了在乙城市投资,这让学生感到非常意外,他们纷纷追问这是为什么。原来,甲城市虽然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了外商非常大的优惠,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优惠政策并不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在外商看来,甲城市的条件固然优越,然而当地政府在办事的过程中突破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没有按原则办事,这样,会无形中加大投资的风险,因此,他们选择了做事更加规范化的乙城市。通过这个真实的案例,不仅使得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改革开放,同时也使得学生看到了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课本知识,在实际中却派上了大用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大胆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打破沉闷的学习氛围,使得政治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好之乐之的课堂,这样,自然有利于政治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华学宝.初中思想政治课趣味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11期.
[2]苏晓蔓.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3]郑端明.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践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关键词】政治学科 枯燥乏味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86-01
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政治学科所涵盖的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因此,政治课堂本应当是精彩纷呈的课堂。然而,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政治学科,第一反应就是枯燥乏味。而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如今,在新课改思想的带动下,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学生突破枯燥乏味的课堂重围已经成为了政治教学素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善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政治課堂上,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所开展的政治教学工作始终秉持着“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在这种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唯一的主导,而学生仅仅是教师指导下的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平等的知识单一输出的关系。在严肃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有机会得到发挥,在课堂上基本上只能听到教师一个人的声音,这样的课堂自然会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因此,要想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得课堂教学真正地变成教与学统一的课堂,这样,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善于利用灵活的导入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环节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承担着引出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带领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等功能。对于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几分钟就利用一些有趣的导入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使得整堂课从导入环节开始就进入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这对于改善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导入呢?事实上,与其它的学科知识相比,政治学科在内容上更加灵活,这就导致在导入方式的选择上也会更加灵活。在政治课堂上,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热点时事、实践活动、实物展示等各种方式都可以进行新课的导入,只要所选择的导入内容与教学内容贴切,符合学生的需求,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导入功能。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第一单元第三课《知耻近乎勇》这节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一些学生表示听说过,接着我又说道:“那么你们知道‘卧薪尝胆’的典故出自哪里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这时候,有几位学生自告奋勇举起了手,我从中挑选了一位学生,让这位学生把发生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以后,每天卧薪尝胆,不忘国耻,最终将吴国灭亡的故事生动地讲述了一遍。通过这个精彩的故事,使得学生意识到知耻蕴含的巨大力量,从而顺利地引出本课的课题“知耻近乎勇”。由于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铺垫,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表现的异常积极,从而使得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导入在打破枯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其中有很多是由于对政治学科功能的误解。在很多学生看来,政治教材上都是一些枯燥无用的理论化知识,对于生活实际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把课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相结合,只是照着课本照本宣读,从而使得政治学科内容显得异常枯燥乏味。因此,改变封闭的教学内容,把教材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但可以有效打破政治课堂内容的沉闷乏味,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讲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节内容时,我就给学生穿插进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有甲乙两个相邻的城市,他们共同竞争一个外商投资项目,由于这两个城市在位置、资源、人力等方面的硬件条件都相差无几,因此,这两个城市都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了软件方面的竞争。为了吸引外资,甲城市的领导决定在税收、土地使用等各方面政策给予了外商很大的优惠。这时候,我就问道:“同学们,如果你是外商,你会选择哪个城市呢?”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选择甲城市。而当我告诉他们,最终外商选择了在乙城市投资,这让学生感到非常意外,他们纷纷追问这是为什么。原来,甲城市虽然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了外商非常大的优惠,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优惠政策并不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在外商看来,甲城市的条件固然优越,然而当地政府在办事的过程中突破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没有按原则办事,这样,会无形中加大投资的风险,因此,他们选择了做事更加规范化的乙城市。通过这个真实的案例,不仅使得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改革开放,同时也使得学生看到了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课本知识,在实际中却派上了大用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大胆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打破沉闷的学习氛围,使得政治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好之乐之的课堂,这样,自然有利于政治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华学宝.初中思想政治课趣味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11期.
[2]苏晓蔓.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3]郑端明.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践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