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的,在这种服务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话”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课堂对话应是平等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对话能力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激情激趣,使学生能够对话;大胆放手,使学生敢于对话;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
关键词:激情激趣;大胆放手;恰当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的。在这种服务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話”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
一、激情激趣,使学生能够对话
课堂中的对话要顺利进行,学生能够对话是基本前提。这里的“能够对话”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学生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分析,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并将知识起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要让学生有话愿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如果课堂上的对话内容脱离学生的知识起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课堂中的对话就好像一个乒乓球,教师抛出去一个球,学生要能够接住,这样,对话才能进行。教师的实际水平高出学生太多,所以,教师必须在准备阶段充分研究学生,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联系实际,引出话题。只有教师抛出的乒乓球学生有能力接到,这样的对话才能继续进行。
在教学“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能根据人民币的面值认读这些人民币,但是对“元”“角”之间的进率缺乏认识,同时,大多数学生都有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经历,所以,我请学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乘坐公交车时他们是如何进行投币的。
生1:我投1元硬币。
生2:有一次,家里找不到1元硬币,妈妈给我2个5角的硬币。
生3:我还看到过有人数了10个1角的硬币投进去了。司机说可以的。
师:原来一个1元和2个5角、10个1角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1元=10角。
虽然学生缺乏对人民币进率的准确认识,但是找准他们的知识起点,联系生活实际,他们会得出对1元钱的不同表示方法。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提炼,可以顺利得到元、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二、大胆放手,使学生敢于对话
一节课中,学生的原始对话是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而展开的。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对他人的回答进行修正。这种学生对学生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无法用任何教育手段加以压缩。所以,看似简单枯燥的重复,却是学生思维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大胆放手、耐心等待,使学生敢于自主对话。
在教学“时间的初步认识(认识24时计时法)”时,我先请学生认读9时的钟面,并说说自己在这一时刻做些什么。
师(出示9时的钟面):谁认识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
生1:9时。我在睡觉。
生2:我在上课。
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有支持生1的,也有支持生2的,也有学生说两个人都对。
我请认为两个人都对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说:“上午9时在上课,晚上9时就在睡觉了。”
师:原来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区分我们要表示的时间,除了用上午、下午这样的词语外,我们还可以使用24时计时法。
三、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
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对话能力还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借助评价和提问,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要进行对话,除了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外,还需要学会认真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收集并处理得到的信息。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会善于对话,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横式计算)”时,我在课堂上先请学生自己尝试计算“26 45=?”,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他们各自的算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鼓励学生交流不一样的计算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先认真倾听他人的计算方法,主动收集他人发言中蕴含的信息,再和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有部分学生急于说出自己的算法,而忽略了倾听他人的算法,结果说出了别人已经介绍过的计算方法,这时,其他学生就会提醒他这种方法已经介绍过了,同时提醒他要认真听其他人发言。借助学生评价,引导每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主动收集信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将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转型,促进减负增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耿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平,1985年3月出生,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转型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激情激趣;大胆放手;恰当引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的。在这种服务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話”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
一、激情激趣,使学生能够对话
课堂中的对话要顺利进行,学生能够对话是基本前提。这里的“能够对话”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学生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分析,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并将知识起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要让学生有话愿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如果课堂上的对话内容脱离学生的知识起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课堂中的对话就好像一个乒乓球,教师抛出去一个球,学生要能够接住,这样,对话才能进行。教师的实际水平高出学生太多,所以,教师必须在准备阶段充分研究学生,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联系实际,引出话题。只有教师抛出的乒乓球学生有能力接到,这样的对话才能继续进行。
在教学“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能根据人民币的面值认读这些人民币,但是对“元”“角”之间的进率缺乏认识,同时,大多数学生都有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经历,所以,我请学生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乘坐公交车时他们是如何进行投币的。
生1:我投1元硬币。
生2:有一次,家里找不到1元硬币,妈妈给我2个5角的硬币。
生3:我还看到过有人数了10个1角的硬币投进去了。司机说可以的。
师:原来一个1元和2个5角、10个1角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1元=10角。
虽然学生缺乏对人民币进率的准确认识,但是找准他们的知识起点,联系生活实际,他们会得出对1元钱的不同表示方法。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提炼,可以顺利得到元、角之间的进率关系。
二、大胆放手,使学生敢于对话
一节课中,学生的原始对话是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而展开的。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对他人的回答进行修正。这种学生对学生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无法用任何教育手段加以压缩。所以,看似简单枯燥的重复,却是学生思维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大胆放手、耐心等待,使学生敢于自主对话。
在教学“时间的初步认识(认识24时计时法)”时,我先请学生认读9时的钟面,并说说自己在这一时刻做些什么。
师(出示9时的钟面):谁认识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你在做什么?
生1:9时。我在睡觉。
生2:我在上课。
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有支持生1的,也有支持生2的,也有学生说两个人都对。
我请认为两个人都对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说:“上午9时在上课,晚上9时就在睡觉了。”
师:原来同一个钟面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区分我们要表示的时间,除了用上午、下午这样的词语外,我们还可以使用24时计时法。
三、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
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对话能力还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借助评价和提问,恰当引导,使学生善于对话。要进行对话,除了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外,还需要学会认真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收集并处理得到的信息。只有善于倾听的学生,才会善于对话,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横式计算)”时,我在课堂上先请学生自己尝试计算“26 45=?”,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他们各自的算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鼓励学生交流不一样的计算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先认真倾听他人的计算方法,主动收集他人发言中蕴含的信息,再和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有部分学生急于说出自己的算法,而忽略了倾听他人的算法,结果说出了别人已经介绍过的计算方法,这时,其他学生就会提醒他这种方法已经介绍过了,同时提醒他要认真听其他人发言。借助学生评价,引导每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主动收集信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将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转型,促进减负增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耿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平,1985年3月出生,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转型方面的研究。